会议终端交互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62599发布日期:2022-12-24 00:0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会议终端交互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多机多用户的会议场景中,用户可以操作终端以实现多机交互。如进行会议资料传输等。
3.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多个终端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交互,第一终端若要与第二终端进行交互,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需要与无线网络连接,且第一终端需要通过无线网络向服务器发送交互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该交互请求后,再将该交互请求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接收到该交互请求后,响应该交互请求。
4.然而,相关技术中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依赖于无线网络,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装置、会议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7.建立会议;
8.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会议连接请求,所述会议连接请求用于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9.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
10.基于所述目标协议,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所述会议;
11.基于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所述会议。
12.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协议,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包括:
13.基于所述目标协议,通过所述有线连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14.响应于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基于所述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
15.响应于所述第二终端未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并执行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基于所述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的步骤。
16.可选地,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
17.在所述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8.显示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
19.可选地,在所述确认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所述会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0.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切换请求;
21.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无线通道信息,所述无线通道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无线连接加入所述会议;
22.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无线连接的方式加入所述会议。
23.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4.通过所述有线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会议语音信息和会议文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25.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有线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6.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
27.获取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对应的用户的会议纪要信息,所述会议纪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参会人员和所述第一参会人员关联的第一数据信息。
28.可选地,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包括第二参会人员信息;
29.所述通过所述有线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30.通过所述有线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会议语音信息和会议文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31.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
32.在所述确认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无线连接的方式加入所述会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33.响应于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和所述第二参会人员信息相同,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为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关联的数据信息。
34.可选地,所述无线通道信息包括网络会议链接。
35.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连接有无线局域网,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切换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36.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
37.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发送的连接信息。
38.可选地,所述目标协议包括安卓开放配件协议。
39.可选地,所述有线连接包括usb连接。
4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
端,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有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41.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会议连接请求,所述会议连接请求用于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42.基于所述会议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确认信息,所述连接确认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
43.基于所述目标协议,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所述会议由所述第一终端建立。
44.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协议,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包括:
45.基于所述目标协议,确定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46.响应于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基于所述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47.响应于未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控制下安装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并执行所述响应于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基于所述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的步骤。
48.可选地,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
49.可选地,在所述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0.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连接切换请求;
51.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无线通道信息,所述无线通道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无线连接加入所述会议;
52.基于所述无线通道信息,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加入所述会议,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53.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54.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会议语音信息和会议文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55.可选地,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包括第二参会人员信息。
56.可选地,所述无线通道信息包括网络会议链接。
57.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连接有无线局域网,在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连接切换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8.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
59.基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连接所述无线局域网,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信息。
60.可选地,所述目标协议包括安卓开放配件协议。
61.可选地,所述有线连接包括usb连接。
6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用于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有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63.所述第一终端建立会议;
64.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会议连接请求,所述会议连
接请求用于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65.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会议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确认信息,所述连接确认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
66.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
67.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目标协议,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
68.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所述会议。
69.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目标协议,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
70.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目标协议,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包括:
71.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目标协议,确定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72.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目标协议,通过所述有线连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73.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基于所述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74.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基于所述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
75.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未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安装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并执行所述响应于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基于所述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的步骤。
76.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终端未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并执行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所述会议协作软件,基于所述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的步骤。
77.可选地,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
78.在所述第一终端所述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79.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
80.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终端确认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所述会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1.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连接切换请求;
82.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切换请求;
83.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无线通道信息,所述无线通道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无线连接加入所述会议;
84.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无线通道信息,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加入所述会议,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85.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连接信息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确认所
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无线连接的方式加入所述会议。
86.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87.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会议语音信息和会议文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88.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
89.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90.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
91.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对应的用户的会议纪要信息,所述会议纪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参会人员和所述第一参会人员关联的第一数据信息。
92.可选地,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包括第二参会人员信息;
93.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94.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会议语音信息和会议文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95.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
96.在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无线通道信息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无线连接的方式加入所述会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97.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和所述第二参会人员信息相同,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为所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关联的数据信息。
98.可选地,所述无线通道信息包括网络会议链接。
99.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连接有无线局域网,在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切换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0.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
101.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信息,并基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连接所述无线局域网,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信息。
102.可选地,所述目标协议包括安卓开放配件协议。
103.可选地,所述有线连接包括usb连接。
10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105.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会议;
106.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会议连接请求,所述会议连接请求用于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107.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
108.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协议,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
送的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所述会议;
109.第一确认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所述会议。
1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111.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会议连接请求,所述会议连接请求用于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112.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会议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确认信息,所述连接确认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
113.第二确认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协议,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所述会议由所述第一终端建立。
1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设备,所述会议终端交互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会议终端交互方法。
1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会议终端交互方法。
1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17.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通过第一终端建立会议,并确认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将第二终端加入会议。如此,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通过有线连接实现本地会议交互,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会议交互无需依赖有线网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1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系统的架构图;
1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1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1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1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125.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
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1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127.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1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终端交互方法能够应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多个第一终端和多个第二终端,例如会议一体机和多个智能平板。在一些示例中,在一些示例中,会议一体机可以通过该会议终端交互方法向智能平板分享会议文件,智能平板能够显示该会议文件,智能平板可以通过该会议终端交互方法向会议一体机发送会议签到信息以及会议表决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会议一体机和多个智能平板之间交互的内容并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几个示例。
1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系统的架构图。参见图1,该会议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1、多个第二终端12以及控制组件13,控制组件13用于供第一终端11和多个第二终端12实现交互。控制组件13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
130.其中,第一终端11和多个第二终端12均能够与控制组件13建立有线连接,控制组件13可以与第一终端11位于同一个装置中,示例性的,控制组件13可以与第一终端11位于会议一体机中,控制组件12还能够与服务器建立无线连接,第二终端12也可以和服务器建立无线连接,示例性的,第二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或者电脑等设备。
1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该有线连接可以包括通用串行总线(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简写:usb)连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可以具有显示功能和输入功能。请参考图2,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2.步骤201、建立会议。
133.步骤202、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会议连接请求。
134.其中,会议连接请求用于确认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135.步骤203、响应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支持目标协议。
136.步骤204、基于目标协议,通过有线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
137.其中,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
138.步骤205、基于第一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会议。
139.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通过第一终端建立会议,并确认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将第二终端加入会议。如此,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通过有线连接实现本地会议交互,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会议交互无需依赖有线网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的效果。
140.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为会议一体机,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将会议一体机(第一终端)作为主机设备,手机作为配件设备,通过usb连接主机设备与各个配件设备,以实现在无网络的条件下的本地会议,能在无网络或在线网络受限情况下
开启本地会议,可以提升会议一体机的用户体验。
14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142.步骤301、第一终端建立会议。
143.该会议的本质可以是第一终端建立的一个虚拟的,且能够让多端加入的群组。第一终端可以为会议一体机,会议一体机是一种集成了音响、显示器、电脑、麦克风和摄像头等电子器件为一体的办公设备,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会议一体机的显示器上的显示控件,开始启动会议,会议是基于有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会议。第二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或者智能平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通过usb连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144.步骤302、第一终端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会议连接请求。
145.其中,会议连接请求用于确认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146.目标协议包括安卓开放配件(英文:android open accessory protocol;简写:aoa)协议。aoa协议是指安卓设备之间进行usb通信需遵循的连接协议,在usb通信中,安卓设备与usb硬件通讯时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主机模式与配件模式。从usb逻辑角色来说,主机模式是指安卓设备作为usb主机,所有活动均由该安卓设备发起;配件模式是指安卓设备作为usb设备,由连接的usb硬件做usb主机。
147.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以通过usb接口与第一终端连接,且第二终端的通信模式为配件模式,即就是指第二终端充当从机,与第一终端建立aoa协议通信连接,第一终端充当主机并为usb总线供电。
148.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可以通过aoa协议向第二终端发送会议连接请求,该会议连接请求可以为获取协议请求,以确定第二终端是否支持安卓配件模式。该获取协议请求具有以下特征:请求类型为usb dir in usb type vendor,请求值为51。
149.步骤303、第二终端基于会议连接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确认信息。
150.其中,连接确认信息用于表示第二终端支持目标协议。
151.当第二终端收到会议连接请求时,若第二设备支持配件模式,则能够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确认信息,该连接确认信息可以是一个非零数字,代表第二终端所支持的协议版本。
152.第一终端响应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支持目标协议。若该第二终端支持aoa协议,则第一终端可以基于aoa协议控制第二终端以配件模式启动,并建立通信连接。
153.示例性的,第一终端作为aoa主机模式通过aoa使第二终端以配件模式重新启动usb连接,具体地,第一终端可以通过aoa向第二终端发送控制请求要求设备以配件模式启动,该控制请求具有以下特征:请求类型为usb dir out usb type vendor,请求值为53。
154.步骤304、第一终端基于目标协议,通过有线连接确定第二终端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155.第二终端可以基于目标协议,确定自身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156.在进入配件模式通信连接之后,第一终端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检测第二终端中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第二终端中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具体包括: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会议协作软件的软件标识信息,以使得第二终端根
据软件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反馈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匹配结果判断第二终端中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157.示例性的,第一终端通过aoa向第二终端发送含标识字符串信息的控制请求。该控制请求可以用于检测第二终端中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该控制请求具有以下特征:请求类型为usb dir out usb type vendor,请求值为52,发送的各项字符串信息分别为:制造商(字符串id:0,字符串值:公司名称)、型号(字符串id:1,字符串值:第一终端型号)、描述(字符串id:2,字符串值:当前会议协作软件描述)、版本(字符串id:3,字符串值:当前协作版本号)、uri(字符串id:4,字符串值:会议协作软件的下载地址)、序列号(字符串id:5,字符串值:预设的模式序列号,可以为任意值)。
158.第二终端中可以存储该第二终端中已安装的软件标识信息,当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会议协作软件的软件标识信息之后,第二终端将会议协作软件的软件标识信息与已存储的软件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反馈给第一终端,若第二终端中保存有会议协作软件的软件标识信息,则匹配成功,第二终端中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若匹配失败,则表示第二终端中没有安装会议协作软件。
159.示例性的,本技术中的第二终端端的会议协作软件能够在显示界面显示已连接usb附件(usb accessory attached)标志以表示收到usb配件连接通知,该连接通知中包含usb-配件(usb-accessory)元素,该元素声明了第一终端通过aoa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标识字符串信息中制造商、型号与版本的属性内容。待第二终端以aoa配件模式启动后,第二终端会根据第一终端在通过aoa发送的标识字符串信息检查自身设备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具体地,第二终端是否安装有与标识字符串信息中制造商、型号与版本的属性内容相同的应用。
160.步骤305、第二终端响应于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基于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161.第二终端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终端均可以与第一终端有线连接。若与第一终端连接的第二终端支持aoa配件模式,则启动配件模式,在进入配件模式之后,可以检测第二终端中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若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则运行该会议协作软件。在本技术实施例,会议协作软件可以包括文字编辑软件、表格编辑软件、手写板软件等常规办公软件,该会议协作软件可以用于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会议签到和会议纪要生成等功能。
162.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二终端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基于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有线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
163.可选地,该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即就是,当第二终端上的会议协作软件进入运行状态后,用户可以在第二终端上进行签到,以使得第二终端获取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并将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以表示第二终端已加入会议。
164.可选地,若第二终端响应于未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安装会议协作软件,并执行响应于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基于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的步骤(步骤305)。
165.若第二终端中未安装该会议协作软件,则可以在第二终端的显示界面向显示目标网址,该目标网址即为该会议协作软件的下载地址,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目标网址下载会
议协作软件。
166.示例性的,第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标识字符串信息将向用户弹窗显示制造商、型号、描述、版本、统一资源标识符(英文: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简写:uri)及序列号等信息,用户需点击uri部分的网址以安装会议协作软件。
167.或者,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二终端未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可以控制第二终端安装会议协作软件。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检测到第二终端中安装有协作会议协作软件,则可以控制第二终端运行会议协作软件,该会议协作软件被运行时可以实现预置的功能,例如会议签到、文件传输等。
168.其中,发送会议确认信息的第二终端可以为目标第二终端,多个第二终端中的目标第二终端的获取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69.方式一,第一终端向多个终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交互请求,如此,接收到第一交互请求的第二终端可以为目标第二终端。
170.方式二,第一终端向所有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交互请求,并将接收到的会议确认信息对应的第二终端作为目标第二终端。
171.步骤306、第一终端基于第一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会议。
172.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后,则可以确认第二终端已经加入会议,以便于第一终端与该加入会议的第二终端执行后续的会议交互步骤。
173.步骤307、第一终端显示第一参会人员信息。
174.第二终端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器和第一编码器,第一显示器具有输入功能,第一编码端能够对经第一显示器输入的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编码而生成第一数据信息。第二终端(手机)可以通过二进制数据流将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形式的第一参会人员信息直接发送至第一终端(会议一体机)进行签到。
175.第一终端可以包括第一解码器和第二显示器,第一终端通过本地连接获取二进制数据形式第一参会人员信息,第一解码器对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取第一参会人员信息,第一显示器显示该第一参会人员信息,以便于用户了解当前的参会人数以及参会人员。
176.示例性的,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可以为参会人员的用户信息,该参会人员的用户信可以包括参会人员的用户id、用户名称、用户mac地址以及用户参会方式(如:本地参会的参会方式)。
177.步骤308、第二终端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信息。
178.其中,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会议语音信息和会议文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79.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有线连接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通过aoa数据流进行通信,即就是,第二终端可以通过二进制数据流向第一终端发送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形式的第一数据信息,以便于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一数据信息。如此,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通过有线连接发送会议实时消息或分享文件信息。
180.步骤309、第一终端将第一数据信息与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
181.第一终端可以通过二进制数据流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形式的第一数据信息(实时消息或分享的文件信息),并将其反序列化为可识别的实时消息或文
件信息数据并进行展示。示例性的,目标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实时信息(文字、语音和图片)以及会议文件。
182.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数据信息后,可以将第一数据信息与发送该第二数据信息的目标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以便于参会人员知晓该第一数据信息所属的参会人员。
183.步骤310、第一终端获取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对应的用户的会议纪要信息。
184.其中,会议纪要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和第一参会人员关联的第一数据信息。
185.该会议纪要信息可以由建立会议(步骤301)开始,到会议结束的整个会议过程中产生的会议相关的数据得到。
186.或者,该会议可以是由建立会议(步骤301)开始,在会议的进行过程中,根据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实时获取和更新该会议纪要信息。
187.在结束会议时,第二终端可以通过二进制数据流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形式的会议纪要信息,该会议纪要信息可以包括会议待办、会议纪要和会议文件等。
188.步骤311、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连接切换请求。
189.第二终端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连接切换请求,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切换请求。
190.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第二终端上的第一连接切换控件,进而第二终端可以获取第一连接切换请求,该第一连接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和目标第二终端的连接方式由有线连接切换为在线连接。该在线连接可以包括网络在线连接或者局域网在线连接。
191.步骤312、第一终端基于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数据信息。
192.其中,第二数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
193.第一终端可以具有三种连接模式,有线连接(本地连接)、网络在线连接以及局域网在线连接。当第一终端连接有无线局域网时,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的连接方式可以切换为通过局域网在线连接,即第二终端的参会方式可以由有线连接参会,切换为局域网在线连接参会,该局域网在线连接参会可以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于局域网连接传输会议数据。
194.示例性的,由于此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还处于有线连接状态,第二终端可以通过aoa数据流与第一终端进行通信,通过二进制数据流向第一终端发送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形式的请求,以请求获取当前已连接的无线局域网(wifi)的地址和密码的数据。
195.第一终端可以通过aoa数据流接收到请求后,将当前已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通过二进制数据流发送至第二终端。
196.步骤313、第二终端基于第二数据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信息。
197.第二终端可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信息,第二数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连接无线局域网,并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信息。第一终端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发送的连接信息。示例性的,目标第二终端通过aoa数据流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后,可以识别该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并自动连接至该无线局域网。
198.如此,第一终端和目标第二终端可以连接相同无线局域网(wifi网络),以使得会
议能够继续进行。目标第二终端连接wifi网络成功后,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的信息。
199.步骤314、第一终端基于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无线通道信息。
200.该无线通道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无线连接加入会议。无线通道信息可以包括网络会议链接。
201.由于此时第一终端和目标第二终端还保持着在线连接(也即是本地连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二进制数据流向目标第二终端直接发送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形式的参会链接。
202.可选地,第一终端还可以根据本机id(mac或序列号)生成通过局域网连接方式参加会议的参会链接,并将该参会连接发送至第二终端。
203.或者,第一终端可以将该参会连接显示为二维码供第二终端扫码连接局域网并参加会议。
204.可选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与互联网在线连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基于互联网连接进行会议数据的传输。如此,可以不执行上述步骤312和步骤313。会议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器,该服务器用于实现网络在线连接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交互。
205.由于此时第一终端和目标第二终端还保持着在线连接(也即是本地连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二进制数据流向目标第二终端直接发送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形式的参会链接。
206.可选地,第一终端还可以根据本机id(mac或序列号)生成通过网络在线连接方式参加会议的参会链接,并将该参会连接发送至第二终端。
207.或者,第一终端可以将该参会连接显示为二维码供第二终端扫码参加会议。
208.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也可以根据本机id(mac或序列号)向服务器注册一个具有唯一id的会议,并生成参会链接,示例性的,可以将参会连接显示为二维码供第二终端扫码参会。
209.步骤315、第二终端基于无线通道信息,通过无线连接加入会议,并通过无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210.第二终端接收到该参会链接后,可以显示该参会链接,以便于用户点击该参会链接,通过无线连接加入会议。
211.或者,第二终端可以在接收到该参会链接后,自动识别该参会链接,并加入该参会链接对应的会议。
212.可选地,该第二确认信息包括第二参会人员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第二终端上显示的会议链接进入会议的界面,并通过无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参会人员信息,以进行会议签到。第二终端可以将本设备的用户信息(用户id、用户名称、用户mac地址)发送至服务器进行签到。
213.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基于无线通道信息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加入会议。服务器可以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并在第一终端显示该第二确认信息,以便于第一终端确认第二终端已经加入在线会议,且能够通过无线连接进行会议信息交互。
214.步骤316、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和第二参会人员信息相同,将第一数据信息与第二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
215.其中,第一数据信息为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关联的数据信息。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一
参会人员信息关联的第一数据信息(已发送的实时信息和上传的文件信息等)同步关联到具有相同用户信息的第二参会人员信息上。可以避免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切换连接方式后,丢失会议相关的数据信息。
216.示例性的,当第二终端以无线连接的方式参加会议时,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取第二参会人员信息并展示第二参会人员信息,该第二参会人员信息可以包括参会人员的用户id、用户名称、用户mac地址、用户参会方式(如,通过无线连接参会)。且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取参会人员发送的实时消息或分享的文件信息。
217.在结束会议时可以通过服务器、有线连接或者局域网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会议纪要信息,该会议纪要信息包括会议待办、会议纪要以及会议文件等。
218.在第二终端以无线连接的方式加入会议后,可以断开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有线连接。即就是,用户可以断开第一终端和目标第二终端的usb连接实现通过在线连接参加会议与通过无线连接参加会议的无缝切换。
219.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通过第一终端建立会议,并确认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将第二终端加入会议。如此,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通过有线连接实现本地会议交互,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会议交互无需依赖有线网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的效果。
2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该会议终端交互方法可以包括:
221.步骤401、开始。
222.步骤402、第一终端开启本地会议。
223.步骤403、第二终端通过usb连接第一终端。
224.步骤404、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配件模式。
225.若第二终端支持配件模式,则执行步骤405,若第二终端不支持配件模式,则流程结束。
226.步骤405、第一终端作为主机模式将第二终端以配件模式启动。
227.步骤406、第二终端以配件模式启动后,第一终端根据aoa检查第二终端是否安装会议协作软件。
228.步骤407、第二终端是否安装会议协作软件。
229.若第二终端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则执行步骤405,若第二终端未安装会议协作软件,则流程结束。
230.步骤408、为主机模式的第一终端与为配件模式的第二终端建立通信。
231.步骤409、建立通信后第二终端以usb本地模式参加本地会议,以进行会议协作:会议签到、与第一终端进行信息交换或上传会议文件。
232.步骤410、会议结束时,第一终端将会议纪要、会议资料等信息通过usb离线发送至第二终端。
233.步骤411、结束。
234.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卓usb连接的会议终端交互方法,能在无网络或网络受限情况下提供本地会议协作功能,可以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将第一终端(会议一体
机)作为主机设备,通过usb连接多个第二终端(手机或者平板)作为配件设备,以实现在本地连接条件下的设备互联,可以提升会议一体机的本地会议协作体验。通过将由usb连接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无缝切换至无线网络连接,可以为用户提供会议协作不同连接方式的快捷转换方,能够提升会议一体机会议协作的效率。还可以通过本地usb连接的方式为用户推送会议纪要及会议资料,无需将会议资料上传至网络空间,可以提升会议协作的安全性。
235.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通过第一终端建立会议,并确认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将第二终端加入会议。如此,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通过有线连接实现本地会议交互,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会议交互无需依赖有线网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的效果。
2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交互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该会议终端交互装置500可以由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请参考图5,该会议终端交互装置500包括:
237.第一建立模块510,用于建立会议。
238.第一发送模块520,用于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会议连接请求,会议连接请求用于确认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239.第一接收模块530,用于响应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支持目标协议。
240.第一处理模块540,用于基于目标协议,通过有线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
241.第一确认模块550,用于基于第一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会议。
242.可选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243.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协议,通过有线连接确定第二终端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244.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终端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基于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有线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
245.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终端未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控制第二终端安装会议协作软件,并执行响应于第二终端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基于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有线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的步骤。
246.可选地,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会议终端交互装置还包括:
247.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第一参会人员信息。
248.可选地,会议终端交互装置还包括:
249.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切换请求。
250.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无线通道信息,无线通道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无线连接加入会议。
251.第三确认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终端基于无线通道信息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通过无线连接加入会议。
252.可选地,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第二确认信息包括第二参会人员
信息,会议终端交互装置还包括:
253.第四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有线连接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会议语音信息和会议文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254.第一关联模块,用于将第一数据信息与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
255.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对应的用户的会议纪要信息,会议纪要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和第一参会人员关联的第一数据信息。
256.第二关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和第二参会人员信息相同,将第一数据信息与第二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第一数据信息为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关联的数据信息。
257.可选地,第一终端连接有无线局域网,会议终端交互装置还包括:
258.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数据信息,第二数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
259.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发送的连接信息。
26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会议终端交互装置,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装置包括:
261.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会议连接请求,会议连接请求用于确认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262.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会议连接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确认信息,连接确认信息用于表示第二终端支持目标协议。
263.第二确认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协议,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会议由第一终端建立。
264.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装置,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通过第一终端建立会议,并确认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将第二终端加入会议。如此,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通过有线连接实现本地会议交互,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会议交互无需依赖有线网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的效果。
26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考图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用于会议系统,该会议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该方法包括:
266.步骤601、第一终端建立会议。
267.步骤602、第一终端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会议连接请求。
268.其中,会议连接请求用于确认第二终端是否支持通过目标协议进行会议交互。
269.步骤603、第二终端基于会议连接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确认信息。
270.其中,连接确认信息用于表示第二终端支持目标协议。
271.步骤604、第一终端响应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支持目标协议。
272.步骤605、第二终端基于目标协议,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
273.步骤606、第一终端基于第一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会议。
274.可选地,第二终端基于目标协议,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第一确认信息用于确认加入会议。
275.第一终端基于目标协议,通过有线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包括:
276.第二终端基于目标协议,确定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277.第一终端基于目标协议,通过有线连接确定第二终端是否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
278.第二终端响应于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基于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279.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二终端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基于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有线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
280.第二终端响应于未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安装会议协作软件,并执行响应于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基于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的步骤。
281.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二终端未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控制第二终端安装会议协作软件,并执行响应于第二终端安装有会议协作软件,基于会议协作软件,通过有线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的步骤。
282.可选地,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
283.在第一终端通过有线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
284.第一终端显示第一参会人员信息。
285.可选地,在第一终端确认第二终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加入会议之后,方法还包括:
286.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连接切换请求。
287.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切换请求。
288.第一终端基于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无线通道信息,无线通道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无线连接加入会议。
289.第二终端基于无线通道信息,通过无线连接加入会议,并通过无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290.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基于连接信息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加入会议。
291.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292.第二终端通过有线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信息,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会议语音信息和会议文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293.第一终端通过有线连接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
294.可选地,第一终端通过有线连接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
295.第一终端将第一数据信息与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
296.第一终端获取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对应的用户的会议纪要信息,会议纪要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和第一参会人员关联的第一数据信息。
297.可选地,第一确认信息包括第一参会人员信息,第二确认信息包括第二参会人员
信息。
298.第一终端通过有线连接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
299.第一终端通过有线连接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会议语音信息和会议文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300.第一终端将第一数据信息与第一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
301.在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基于无线通道信息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确认第二终端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加入会议之后,方法还包括:
302.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和第二参会人员信息相同,将第一数据信息与第二参会人员信息进行关联,第一数据信息为第一参会人员信息关联的数据信息。
303.可选地,无线通道信息包括网络会议链接。
304.可选地,第一终端连接有无线局域网,在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切换请求之后,方法还包括:
305.第一终端基于第一连接切换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数据信息,第二数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
306.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信息,并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地址和密码,连接无线局域网,并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信息。
307.可选地,目标协议包括安卓开放配件协议。
308.可选地,有线连接包括usb连接。
309.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方法,用于会议系统,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有线连接,通过第一终端建立会议,并确认第二终端支持所述目标协议,将第二终端加入会议。如此,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通过有线连接实现本地会议交互,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会议交互无需依赖有线网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交互稳定性的效果。
310.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交互设备,会议终端交互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会议终端交互方法。
311.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会议终端交互方法。
312.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会议终端交互方法。
313.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314.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
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315.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31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3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