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辨别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可伸缩型辨别器。
背景技术:2.目前,在对10kv开关柜中或者是在自动化柜体中经常会遇到屏柜内部的一些线号看不到的情况,由于柜体本身的特殊构造,操作或维护人员不可能将头伸进去,以查询相应的电缆排或者线号。因此,在实际查看位于屏柜内部的一些线号时,往往采取拆卸柜体的操作,不仅费时费力,操作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柜体本身的特殊构造,导致操作或维护人员难以查询相应的电缆排或者线号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智能可伸缩型辨别器,该辨别器具有无需拆开柜体查看,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的优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智能可伸缩型辨别器,包括:
6.握持部;
7.辨识部,用于观察装置后端的线号情况或柜体内部情况;
8.调节部,一端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辨识部传动连接,并通过伸缩、弯折调整所述辨识部的观测方位;
9.移动终端,与所述辨识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和显示所述辨识部观测到的图像信息;
10.控制部,位于所述调节部上,用于调控所述调节部实现伸缩、弯折动作。
11.优选地,所述辨识部包括摄像头和用来照射的光源,所述摄像头和所述光源均安装在同一调整面板上。
12.优选地,所述调节部包括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的第一伸缩部,与所述第一伸缩部另一端连接的第一转动部,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一伸缩部转动连接的第二伸缩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伸缩部另一端的第二转动部。
13.优选地,所述第二伸缩部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调整面板转动连接。
14.优选地,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一伸缩部上,且靠近所述握持部所在的一端处。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为电动转向结构,所述第二转动部为阻尼转向结构。
16.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的最大转动角度的范围不小于180
°
。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中,辨识部工作时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如无线网络或蓝牙,以便将观测到的图像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观察移动终端上显示的图像信息来识别线号,或根据观察到的信息,进一步调控调节部,以实现对辨识部观测方向的调控。调控时通过按动控制部上的控制按钮,来实现调节部的伸缩、弯折。从而使得辨识部能够到达装置后
端或柜体内部观察具体情况,以观察平时难以直接看到的内部情况,进而避免了拆卸柜体,节省了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智能可伸缩型辨别器的正视图;
20.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智能可伸缩型辨别器的俯视图;
21.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智能可伸缩型辨别器的立体图。
23.图中:1、握持部;2、辨识部;21、摄像头;22、光源;23、调整面板;3、调节部;31、第一伸缩部;32、第一转动部;33、第二伸缩部;34、第二转动部;4、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结合附图,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智能可伸缩型辨别器可以包括:握持部1、辨识部2、调节部3、移动终端以及控制部4。其中,辨识部2用于观察装置后端的线号情况或柜体内部情况;调节部3一端与握持部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辨识部2传动连接,并通过伸缩、弯折调整辨识部2的观测方位;移动终端,与辨识部2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和显示辨识部2观测到的图像信息;控制部4位于调节部3上,用于调控调节部3实现伸缩、弯折动作。具体的,辨识部2工作时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如无线网络或蓝牙,以便将观测到的图像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观察移动终端上显示的图像信息来识别线号,或根据观察到的信息,进一步调控调节部3,以实现对辨识部2观测方向的调控。调控时通过按动控制部4上的控制按钮,来实现调节部3的伸缩、弯折。从而使得辨识部2能够到达装置后端或柜体内部观察具体情况,以观察平时难以直接看到的内部情况,进而避免了拆卸柜体,节省了处理时间。
26.在本实施方式中,辨识部2采用以下结构:包括摄像头21和用来照射的光源22,摄像头21和光源22均安装在同一调整面板23上。工作时摄像头21提供光源22,被照射的物体反射光被摄像头21捕捉,从而获得图像信息。调整面板23用于安装放置摄像头21和光源22,使得摄像头21和光源22朝向一致,并能同步调整。
27.为进一步说明调节部3是如何实现伸缩、弯折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部3包括:第一伸缩部31、第一转动部32、第二伸缩部33以及第二转动部34。其中,第一伸缩部31一端与握持部1连接,与另一端连接的第一转动部32,一端通过第一转动部32与第一伸缩部31转动连接的第二伸缩部33,以及位于第二伸缩部33另一端的第二转动部34。优选地,第一伸缩部31和第二伸缩部33的结构相同。具体的,第一伸缩部31和第二伸缩部33均可伸长缩短,而第一转动部32和第二转动部34则可以实现弯折,从而实现调节部3的多方向调节。
28.其中,第二伸缩部33通过第二转动部34与调整面板23转动连接,使得调整面板23在调节时,可以围绕第二转动部34转动。
29.控制部4位于第一伸缩部31上,且靠近握持部1所在的一端处。由于操作装置时,至少一只手要握持在握持部1上,而靠近握持部1处的控制部4则方便单手操作。基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控制部4上的按钮分别对应一个驱动部件,如第一伸缩部31、第一转动部32和第二伸缩部33分别对应一个按钮。
3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转动部32为电动转向结构,实现可控弯折,第二转动部34为阻尼转向结构,根据需要预先弯折,当然在必要时第二转动部34也可采用电动转向结构。
31.进一步的,第一转动部32和第二转动部34的最大转动角度的范围不小于180
°
。使得第一伸缩部31和第二伸缩部33,第二伸缩部33与调整面板23都能构成90
°
夹角,满足大部分使用工况。
32.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辨识部2工作时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如无线网络或蓝牙,以便将观测到的图像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观察移动终端上显示的图像信息来识别线号,或根据观察到的信息,进一步调控调节部3,以实现对辨识部2观测方向的调控。调控时通过按动控制部4上的控制按钮,来实现调节部3的伸缩、弯折。从而使得辨识部2能够到达装置后端或柜体内部观察具体情况,以观察平时难以直接看到的内部情况,进而避免了拆卸柜体,节省了处理时间。
3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