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03390发布日期:2023-03-31 20:3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快速应用和普及,汽车智能座舱系统愈发智能,汽车座舱生态也愈发完善。汽车不但是人们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更是人们工作和生活所依赖的重要空间。
3.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资源共享化,私人汽车共享也逐渐成为出行行业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私人汽车主要的使用场景是汽车所有者个人使用的,如果要实现私人汽车共享,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车机系统如何实现多个账户切换登录时的权限控制以及隐私保护,既要控制非车主账户登录后汽车功能的使用边界,又要做好个人数据的安全隔离,避免个人数据泄露。
4.因此车机系统需要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控制逻辑,首先实现车主账户的权限管理和资源配置,其次是需要支持非车主账户的登录授权及非授权功能的申请,最终实现同一车机系统下多个账户灵活登录的需求。
5.如专利文献cn105337933b公开的创建子账户的方法、系统以及主账户装置和子账户装置,其中,创建子账户的方法包括:为子账户创建账户名,并根据所述账户名获取子账户条码;显示所述子账户条码,以便子账户客户端扫描所述子账户条码并根据扫描的子账户条码建立子账户。该方法主要描述基于账户条码扫描的子账户创建方法。毋庸置疑,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是所属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6.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差异化权限管理,权限分配,权限申请和权限收回等场景化的使用需求。
8.第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创建车主账户和非车主账户,在车主账户创建成功且车主账户登录成功后,通过所述车主账户能对其他账户信息进行管理,包含对非车主账户创建的审核、非车主账户权限范围的管理、非车主账户权限申请的审核和回收非车主账户;其中,创建车主账户,具体为:判断输入的授权码是否正确,若授权码正确,则再基于输入的账户信息和管理密码信息创建车主账户,并在车主账号创建成功后,基于授权码从云端拉取与该车型所对应的初始化配置信息;若授权码不正确,则车主账户创建失败;创建非车主账户,具体为:基于输入的非车主账户注册信息发起非车主账户创建申请,其中,非车主账户注
册信息包括非车主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及用户归属地;在车主账户登录成功后,查看该非车主账户创建的申请信息;响应于检测到车主账户同意该非车主账户创建请求时,基于非车主账户注册信息得到该非车主用户的用户画像,并从云端拉取与该用户画像相匹配的初始化配置信息;响应于检测到车主账户已审核通过该非车主账户申请信息和账户权限范围后,则非车主账户创建成功;当检测到车主账户登陆成功时,则基于车主账户所对应的初始化配置信息来配置车辆的相关设置;当检测到某一非车主账户登陆成功后,则基于该非车主账户所对应的初始化配置信息来配置车辆的相关设置。
9.可选地,对非车主账户权限范围的管理,具体为:在车主账户登陆成功后,选择需要修改的非车主账户,并对该非车主账户的权限进行配置;响应于检测到权限配置完成后,则保存配置信息,同时将修改后的信息同步到云端;本发明还能够通过车主账户对非车主账户权限范围的管理。
10.可选地,对非车主账户权限申请的审核,具体为:在非车主账户登录后,首先进入到账户权限列表页面,然后选择需要申请的权限,同时后台进行数据的云端同步,并提交申请;在车主账户登录成功后,且车主账户同意该申请后,则该申请的权限生效,否则将申请不生效;本发明还能够通过车主账户对非车主账户的权限申请进行审核。
11.可选地,回收非车主账户,具体为:在车主账户登录成功后,选择需要回收的非车主账号,并对其进行回收操作;响应于检测到非车主账户被回收成功后,则将该非车主账户删除,同时清空该非车主账户的所有数据信息,且云端也清空该非车主账户的相关数据;本发明还能够通过车主账户对不用的非车主账户进行回收。
12.可选地,还包括对账户内的个人数据进行优化,其中,账户包含车主账户和非车主账户,具体为:在账户登录成功之后,系统将在后台获取相关用户数据,包含用户的驾驶数据,用户的系统设置偏好数据和用户使用生态应用的数据;对用户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后再输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进行学习;深度学习模型将基于用户数据的输入不断优化相关参数,输出到用户画像中,并将相关用户画像数据同步到云端。这样用户画像就得到了不断的更新,使得该账户下的用户画像越来越适应于该用户本人的使用特点。
13.可选地,所述深度学习模型分为基础框架和优化算法两部分;其中,基础框架的创建方式为:首先进行种子用户数据调研,得到初始版本的用户数据进行参数的初始化标定并更新到车辆中,然后启动数据收集工作,不断收集用户的各项数据,对初始化参数进行拟合,如果拟合结果与初始化参数的偏差在误差范围内,则不进行优化,若拟合参数偏差超出误差范围,则对初始化参数进行优化,重新标定到车辆,直至所有参数满足条件为止;
优化算法:在接收到基础框架参数,且获取到用户数据后,首先进行参数偏差运算,在得到偏差值之后将进行偏差分区;每个偏差区间的权重算子不同,将对用户数据的偏差值与权重算子做运算,得出校准参数,再反更新到基础框架中,即完成了基础框架对用户数据的学习;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多,基础框架的参数将不断修正,直至越来越靠近用户个人使用的真实数据。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多,基础框架的参数将不断修正,直至越来越靠近用户个人使用的真实数据。
14.可选地,在得到偏差值之后将进行偏差分区,具体为:将落在偏差范围内的值细分到三个偏差区间以内,分别是第一偏差区间、第二偏差区间、第三偏差区间。
15.可选地,每个偏差区间的权重算子不同,具体为:第一偏差区间的权重算子为第一权重算子,第二偏差区间的权重算子为第二权重算子,第三偏差区间的权重算子为第三权重算子。
16.第二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车主中心化的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存储器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控制器调用时能执行如本发明所述的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的步骤。
17.第三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控制器调用时能执行如本发明所述的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的步骤。
1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方法主要应用于车辆在多个用户交替使用场景下,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差异化权限管理,权限分配,权限申请和权限收回等场景化的使用需求。同时本发明还阐述了基于账户信息的云端管理方法,真正做到了账户信息端云一体化同步的功能。
19.(2)本发明通过车端及云端的不断深度学习各个账户下的用户使用习惯、驾驶喜欢、个人偏好等数据,形成用户数据模型,更新到该账户数据下,这样用户使用系统的时间越长,系统对用户的个人偏好数据理解越细致,用户数据模型也就越精准。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施例中车主账户创建流程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非车主账户创建流程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非车主账户权限修改流程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非车主账户权限申请流程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非车主账户回收流程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用户数据深度学习流程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基础框架创建流程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优化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创建车主账户和非车主账户,在车主账户创建成功且车主账户登录成功后,通过所述车主账户能对其他账户信息进行管理,包含对非车主账户创建的审核、非车主账户权限范围的管理、非车主账户权限申请的审核和回收非车主账户。
23.若车辆为新车状态,车机系统内无用户登录信息。用户首先应基于汽车厂商提供的唯一授权码进行车主账户注册。否则用户将无法注册新账户。若车机系统处于恢复出厂设置状态,车机系统内部所有账号信息将被清零,用户也需要使用唯一授权码进行账户注册和管理。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车辆唯一的授权码进行车主账户创建,具体为:判断输入的授权码是否正确(只有用户输入正确的唯一的授权码后,才能进入车主账户创建流程),若授权码正确,则再基于输入的账户信息和管理密码信息(此密码作为账户管理的鉴权钥匙)创建车主账户,并在车主账号创建成功后,基于授权码从云端拉取与该车型所对应的初始化配置信息(云端收集有大量的用户使用数据,并根据用户使用数据分析出某一硬件和软件的最常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该车型所对应的初始化配置信息,当用户在基于授权码创建车主账户时,云端基于授权码识别出该车辆所对应的车型,并将该车型所对应的初始化配置信息发送给车端,车端拉取该初始化配置信息后,基于该初始化配置信息来配置车辆。车端还可以设置配置信息的更新周期,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从云端拉取最新的配置信息。如果无法从云端获取到初始化配置信息,系统将使用默认的初始化账户信息模板)。并利用该初始化配置信息来配置车辆的相关设置(比如:音响的音量开多少);若授权码不正确,则车主账户创建失败。
25.用户创建成功车主账户后,系统将向云端获取账户初始化配置对该账户进行后台初始化。车主可使用已创建的账户名称和密码进行登录。
2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非车主账户创建具体为:基于输入的非车主账户注册信息发起非车主账户创建申请,其中,非车主账户注册信息包括非车主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及用户归属地(比如:手机号,通过手机号的归属地来识别用户的所在地)。
27.在车主账户登录成功后,查看该非车主账户创建的申请信息;后台会自动从云端拉取该申请账户的初始化配置信息,如果无法从云端获取到初始化配置信息,系统将使用默认的初始化账户信息模板。此时车主将可以看到该申请账户的权限申请信息,即可进行权限审核,然后进行该账户下的权限范围设定;响应于检测到车主账户同意该非车主账户创建请求时,基于非车主账户注册信息得到该非车主用户的用户画像,并从云端拉取与该用户画像相匹配的初始化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云端收集有不同用户的使用数据,通过对用户的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用户画像所对应的初始化配置信息,如果无法从云端获取到初始化配置信息,系统将使用默认的初始化账户信息模板)响应于检测到车主账户已审核通过该非车主账户申请信息和账户权限范围后,则非车主账户创建成功。
28.在非车主账户登陆成功后,基于该初始化配置信息来配置车辆的相关设置,从而实现了不用账户对应不同的车辆配置信息,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2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非车主账户权限范围的管理,具体为:在车主账户登陆成功后,选择需要修改的非车主账户,并对该非车主账户的权限进行配置;响应于检测到权限配置完成后,则保存配置信息,同时将修改后的信息同步到云端;通过上述操作,非车主账户的权限修改操作即可完成。
3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若非车主账户需要申请更多的权限,需提交申请至车主审批,具体为:在非车主账户登录后,首先进入到账户权限列表页面,然后选择需要申请的权限,同时后台进行数据的云端同步,并提交申请;在车主账户登录成功后,且车主账户同意该申请后,则该申请的权限生效,否则将申请不生效;本发明还能够通过车主账户对非车主账户的权限申请进行审核。
3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回收非车主账户,具体为:在车主账户登录成功后,选择需要回收的非车主账号,并对其进行回收操作;响应于检测到非车主账户被回收成功后,则将该非车主账户删除,同时清空该非车主账户的所有数据信息,且云端也清空该非车主账户的相关数据;本发明还能够通过车主账户对不用的非车主账户进行回收。
3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对于账户(包括车主账户和非车主账户)内个人数据的优化,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来进行迭代。在账户登录成功之后,系统将在后台获取相关用户数据,主要包含用户的驾驶数据,用户的系统设置偏好数据和用户使用生态应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在使用前都将进行脱敏处理,然后输入深度学习模型中进行学习。深度学习模型将基于用户数据的输入不断优化相关参数,输出到用户画像中。这样用户画像就得到了不断的更新,使得该账户下的用户画像越来越适应于该用户本人的使用特点。同时相关用户画像数据也会及时同步到云端,用户在进行跨车型登录的时候也将获得到历史画像数据做到智能化迁移。
33.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深度学习模型可分为基础框架和优化算法两个部分组成。
34.基础框架是深度学习模型底层数据,也是优化算法的数据运算基础。
35.如图7所示,基础框架存在于车辆数据中心后台,其创建方式是,首先进行种子用户数据调研,得到初始版本的用户数据进行参数的初始化标定并更新到车辆中,然后启动数据收集工作,不断收集用户各项数据,开始对初始化参数进行拟合,如果拟合结果与初始化参数的偏差在误差范围内则不进行优化,若拟合参数偏差超出误差范围则将对初始化参数进行优化然后重新标定到车,直至所有参数满足条件为止。
36.如图8所示,优化算法是本专利中深度学习模型优化迭代的核心,它运行于车辆终端设备上。车辆基于已有的基础框架数据,在接收到新的用户数据之后启动优化算法的数据学习功能。详细流程是,用户数据进来之后,首先进行参数偏差运算,在得到偏差值之后将进行偏差分区,落在偏差范围内的值可细分到三个偏差区间以内,分别是第一偏差区间、第二偏差区间、第三偏差区间;每个偏差区间的权重算子不同,此时将对用户数据的偏差值与权重算子做运算,得出校准参数,再反更新到基础框架中,这样就完成了基础框架对用户数据的学习。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多,基础框架的参数将不断修正,直至越来越靠近用户
个人使用的真实数据。
37.本实施例中,定义汽车中控设备为需求实现的中枢系统。所有的操作指令的处理、仲裁、执行和容错机制均是放在中控设备中,这种方式带来的一大好处是车主对车辆的绝对控制管理,可达到更高级别的安全管理要求。
38.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车主中心化的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存储器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控制器调用时能执行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的步骤。
39.本实施例中,一种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控制器调用时能执行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账户权限管理控制方法的步骤。
40.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