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至IPv4的转换方法以及转换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86470发布日期:2023-05-17 13:2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IPv6至IPv4的转换方法以及转换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寻址,具体涉及一种ipv6至ipv4的转换方法以及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1、ipv4/ipv6转换技术(基于无状态地址映射的ipv4与ipv6网络互联互通技术)可以实现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互联网协议版本4)和ipv6(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版本6)共存互通,为新接入ipv6的用户提供ipv4/ipv6互联网的双向连通。

2、但是rfc6219中提出的1:1转换技术尚不能高效复用公有ipv4地址。在1:1转换技术中,每个用户的ipv6地址可以被无状态映射到一个公有ipv4地址,从而可以和ipv4互联网互联互通,但是每个公有ipv4地址只能被一个ipv6用户独有,公有ipv4地址的利用效率较低,随着全球ipv4地址分配殆尽,这一问题将更加严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pv6至ipv4的转换方法及转换装置,能够解决目前的1:1转换技术中,每个公有ipv4地址只能被一个ipv6用户独有,公有ipv4地址的利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v6至ipv4的转换方法,包括:

4、在ipv6网络下发起对于ipv4网络的第一访问请求;

5、通过有状态的dhcpv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version 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版本6)获取ipv6地址,所述ipv6地址包括复用比参数和主机id参数,其中,所述复用比参数用于指示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主机数量,当存在多个主机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时,各主机拥有不同的主机id;

6、根据所述复用比参数和所述主机id参数确定当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7、通过转换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将ipv6网络下的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翻译为ipv4网络下的第二访问请求;

8、调用可使用的ipv4端口完成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9、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复用比参数和所述主机id参数确定当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具体包括:

10、根据公式1通过模算法确定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11、port∈{p|p≡psid(mod r),0≤p<65536} 公式1

12、其中,port表示端口序号,psid表示主机id参数,r表示复用比参数,p表示整个[0,65535]端口范围。

13、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复用比参数和所述主机id参数确定当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具体包括:

14、根据公式2通过商算法确定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15、

16、其中,p表示端口序号,psid表示主机id参数,r表示等分段数,l表示将整个[0,65535]端口范围等分为r段时的长度。

17、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复用比参数和所述主机id参数确定当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具体包括:

18、根据公式3通过推广的模算法(generalized modular algorithm,gma)确定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19、

20、其中,p表示端口序号,m表示连续参数,psid表示主机id参数,r表示等分段数。

21、可选地,转换方法还包括:

22、在ipv4网络下发起对于ipv6网络的第三访问请求;

23、通过所述转换dns将ipv4网络下的所述第三访问请求翻译为ipv6网络下的第四访问请求;

24、通过所述转换dns将ipv6网络下的所述第四访问请求重新翻译为ipv4网络下的所述第三访问请求,以直接建立所述第三访问请求与所述第四访问请求的映射关系。

2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v6至ipv4的转换装置,包括:

26、第一发起模块,用于在ipv6网络下发起对于ipv4网络的第一访问请求;

27、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有状态的dhcpv6获取ipv6地址,所述ipv6地址包括复用比参数和主机id参数,其中,所述复用比参数用于指示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主机数量,当存在多个主机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时,各主机拥有不同的主机id;

28、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复用比参数和所述主机id参数确定当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29、第一翻译模块,用于通过转换dns将ipv6网络下的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翻译为ipv4网络下的第二访问请求;

30、调用模块,用于调用可使用的ipv4端口完成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31、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32、根据公式1通过模算法确定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33、port∈{p|p≡psid(mod r),0≤p<65536} 公式1

34、其中,port表示端口序号,psid表示主机id参数,r表示复用比参数,p表示整个[0,65535]端口范围。

35、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36、根据公式2通过商算法确定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37、

38、其中,p表示端口序号,psid表示主机id参数,r表示等分段数,l表示将整个[0,65535]端口范围等分为r段时的长度。

39、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40、根据公式3通过推广的模算法(generalized modular algorithm,gma)确定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41、

42、其中,p表示端口序号,m表示连续参数,psid表示主机id参数,r表示等分段数。

43、可选地,转换装置还包括:

44、第二发起模块,用于在ipv4网络下发起对于ipv6网络的第三访问请求;

45、第二翻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转换dns将ipv4网络下的所述第三访问请求翻译为ipv6网络下的第四访问请求;

46、第三翻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转换dns将ipv6网络下的所述第四访问请求重新翻译为ipv4网络下的所述第三访问请求,以直接建立所述第三访问请求与所述第四访问请求的映射关系。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获取ipv6地址中设置复用比参数和主机id参数,使得多个ipv6主机可以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并且通过主机id参数进行区分,根据复用比参数和主机id参数动态分配当前主机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通过转换dns将ipv6网络下的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翻译为ipv4网络下的第二访问请求,调用可使用的ipv4端口完成所述第二访问请求。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1:n转换技术中,一个公有ipv4地址可以被若干个ipv6用户所分享而不会冲突,极大地提高了公有ipv4地址的利用效率,同时继承了1:1转换技术的核心无状态、安全性和易于管理等特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