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尤其涉及一种对比验证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网络业务集群扩容或滚动升级时,常常需要在网络中增加新的节点,在对新的节点进行配置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业务验证,验证成功之后才可将其接入并作为正式的节点进行使用,以避免因新增节点而引入网络故障。
2、对节点进行验证包括两种方案:主动网络测量(active network measurement)和被动网络测量(passive network measurement),其中,主动网络测量是通过创建测试用户,预先配置待验证的网络业务节点,然后向网络业务节点发送测试流量,检测测试流量的处理结果是否满足预期。现有的网络业务集群的节点规模大,单一用户流量只会经过极小部分的业务节点,利用测试用户的主动网络测量方案难以覆盖到全量的网络业务节点,且构造的测试流量与真实用户的真实流量存在差异,无法保证验证的准确性;
3、被动网络测量是利用用户的真实流量,通过检查网络业务节点对真实流量的处理是否与预期一致,以验证新增的节点,但是该方案是直接将新增节点作为网络中的工作节点进行使用,使用过程可能会引入不可预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对比验证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过对比网络中的现有节点和待验证节点对真实报文的处理结果,以对待验证节点进行验证,验证过程中,待验证节点对报文的处理仅用于节点的验证,不进行业务的执行,不会为网络引入网络故障等问题,且验证过程使用现有节点处理的真实报文,可提升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比验证方法,应用于对比验证系统,所述对比验证系统包括引流节点、目标节点、待验证节点及控制节点,所述待验证节点被配置以实现所述目标节点的功能,所述对比验证方法包括:引流节点对向目标节点发送的目标报文进行预处理,得到验证报文,并将验证报文分别向目标节点和待验证节点发送,验证报文携带验证标识;目标节点接收验证报文并对验证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依据验证标识向控制节点发送第一处理结果;待验证节点接收验证报文并对验证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处理结果,依据验证标识向控制节点发送第二处理结果;控制节点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第一处理结果和待验证节点发送的第二处理结果,对比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得到对比结果;并依据对比结果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流节点对目标报文进行预处理,得到携带验证标识的验证报文,目标节点和待验证节点分别对验证报文进行处理,通过对比网络中的现有节点和待验证节点对真实报文的处理结果,以对待验证节点进行验证,验证过程中,待验证节点对报文的处理仅用于节点的验证,不进行业务的执行,不会为网络引入网络故障等问题,且验证过程使用现有节点处理的真实报文,可提升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4、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对比验证方法还包括:引流节点接收向目标节点发送的报文;若报文满足待验证节点对应的验证条件,确定报文为目标报文。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节点可依据实际的验证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报文作为目标报文进行对待验证节点的验证,以提升对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的精确性。
6、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引流节点对向目标节点发送的目标报文进行预处理,得到验证报文包括:引流节点去除目标报文的有效承载并将验证标识添加至目标报文中,得到验证报文。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目标报文中添加验证标识,并去除验证报文中的有效承载,以避免验证报文超过最大传输单元,导致传输验证报文时对验证报文进行分片,影响验证报文的处理效率。
8、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处理结果包括第一报文,对比验证方法还包括:目标节点去除第一报文中的验证标识,得到传输报文,并向目标节点的下一跳转发传输报文。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目标节点对验证报文处理完成之后,还用于去除第一报文中的验证标识,然后将去除验证标识的第一报文向其下一跳转发。
10、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处理结果包括第二报文,对比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得到对比结果;并依据对比结果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包括:控制节点对比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若对比结果为第一报文与第二报文相一致,则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为通过;若对比结果为第一报文与第二报文不一致,则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为未通过。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待验证节点和目标节点对验证报文的处理结果为处理后的报文,则控制节点对比两者处理后的报文,以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
12、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处理结果包括第一结果范围,第二处理结果包括第二结果范围,对比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得到对比结果;并依据对比结果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包括:控制节点对比第一结果范围和第二结果范围,若对比结果为第一结果范围的值与第二结果范围的值至少部分重合,则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为通过;若对比结果为第一结果范围的值与第二结果范围的值均不重合,则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为未通过。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待验证节点和目标节点对验证报文的处理结果为结果范围,结果范围包括至少一个数值,则对比两者的范围是否至少部分重合,若存在重合的数值,则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否则,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比验证系统,对比验证系统包括引流节点、目标节点、待验证节点及控制节点,待验证节点被配置以实现目标节点的功能;引流节点用于对向目标节点发送的目标报文进行预处理,得到验证报文,并将验证报文分别向目标节点和待验证节点发送,验证报文携带验证标识;目标节点用于接收验证报文并对验证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依据验证标识向控制节点发送第一处理结果;待验证节点用于接收验证报文并对验证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处理结果,依据验证标识向控制节点发送第二处理结果;控制节点用于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第一处理结果和待验证节点发送的第二处理结果,对比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得到对比结果;并依据对比结果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
15、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引流节点还用于:接收向目标节点发送的报文;若报文满足待验证节点对应的验证条件,确定报文为目标报文。
16、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引流节点进一步用于:去除目标报文的有效承载并将验证标识添加至目标报文中,得到验证报文。
17、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处理结果包括第一报文,目标节点还用于去除第一报文中的验证标识,得到传输报文,并向目标节点的下一跳转发传输报文。
18、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处理结果包括第二报文,控制节点进一步用于:对比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若对比结果为第一报文与第二报文相一致,则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为通过;若对比结果为第一报文与第二报文不一致,则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为未通过。
19、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处理结果包括第一结果范围,第二处理结果包括第二结果范围;控制节点进一步用于:对比第一结果范围和第二结果范围,若对比结果为第一结果范围的值与第二结果范围的值至少部分重合,则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为通过;若对比结果为第一结果范围的值与第二结果范围的值均不重合,则确定待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为未通过。
20、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集群,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每个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至少一个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执行至少一个计算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计算设备集群执行如上述对比验证方法。
21、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被计算设备集群运行时,使得计算设备集群执行如上述对比验证方法。
22、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由计算设备集群执行时,计算设备集群执行如上述对比验证方法。
23、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和第五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