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是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网络在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通常为了节省下行资源,csi-rs仍然设计为相对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ssb)更宽的小区级别的波束,但为了提高其边缘覆盖以及匹配ssb波束,又需要配置多套csi-rs资源,每套资源对应一个波束。
2、网络侧可配置最大套数的csi-rs资源,对应的csi-rs波束也存在一个最大值,而不同终端支持csi-rs波束的能力不同,可能小于所述最大值,因此,网络侧在考虑为终端配置多套覆盖较好csi-rs,且存在匹配ssb波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支持能力的ue以及ue在移动的状态下,如何为其指派最适合的csi-rs波束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配置的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3、基于第一配置信息、第一波束值以及目标终端的接入信号,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波束;或,
4、基于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波束值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5、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是以小区为单位确定的,包括已规划的csi-rs波束、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以及邻区与csi-rs波束的相邻关系;所述邻区包括同站邻区和异站邻区;
6、所述第一波束值是所述目标终端支持的最大csi-rs波束的个数。
7、可选地,所述基于第一配置信息、第一波束值以及目标终端的接入信号,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8、基于所述目标终端的接入信号,确定当前服务小区以及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第一ssb波束;
9、基于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ssb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10、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ssb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11、在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确定所述已规划的csi-rs波束的个数,作为第二波束值;
12、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波束值,则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是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已规划的所有csi-rs波束;
13、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二波束值,则基于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一ssb波束、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14、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一ssb波束、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15、基于所述第一ssb波束,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ssb波束存在重叠覆盖的csi-rs波束,作为第一目标csi-rs波束;
16、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一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csi-rs波束中位于外层的csi-rs波束,作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17、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csi-rs波束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18、所述csi-rs波束是以基站为中心的扇形分布,分为内外两层,其中位于内层的所述csi-rs波束比位于外层的所述csi-rs波束距离基站中心更近。
19、可选地,所述基于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波束值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20、基于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当前服务小区、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内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ssb波束;
21、在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确定所述已规划的csi-rs波束的个数,作为第二波束值;
22、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波束值,则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是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已规划的所有csi-rs波束;
23、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二波束值,则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测量报告,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24、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测量报告,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25、确定所述测量报告中是否包括邻区信息;
26、若不包括邻区信息,则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所述第一波束值、以及所述第二ssb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27、若包括邻区信息,则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邻区与csi-rs波束的相邻关系、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邻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2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所述第一波束值、以及所述第二ssb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29、基于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ssb波束存在重叠覆盖的csi-rs波束,作为第二目标csi-rs波束;
30、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中位于内层的csi-rs波束,作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31、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32、所述csi-rs波束是以基站为中心的扇形分布,分为内外两层,其中位于内层的所述csi-rs波束比位于外层的所述csi-rs波束距离基站中心更近。
33、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邻区与csi-rs波束的相邻关系、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邻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34、基于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ssb波束存在重叠覆盖的csi-rs波束,作为第二目标csi-rs波束;
35、基于所述邻区信息,确定信号最强的邻区,作为第一邻区;
36、基于所述第一邻区,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邻区与csi-rs波束的相邻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邻区相邻的csi-rs波束,作为第三目标csi-rs波束;
37、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和所述第三目标csi-rs波束的交集,作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38、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3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40、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41、基于第一配置信息、第一波束值以及目标终端的接入信号,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波束;或,
42、基于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波束值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43、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是以小区为单位确定的,包括已规划的csi-rs波束、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以及邻区与csi-rs波束的相邻关系;所述邻区包括同站邻区和异站邻区;
44、所述第一波束值是所述目标终端支持的最大csi-rs波束的个数。
45、可选地,所述基于第一配置信息、第一波束值以及目标终端的接入信号,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46、基于所述目标终端的接入信号,确定当前服务小区以及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第一ssb波束;
47、基于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ssb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4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ssb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49、在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确定所述已规划的csi-rs波束的个数,作为第二波束值;
50、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波束值,则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是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已规划的所有csi-rs波束;
51、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二波束值,则基于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一ssb波束、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52、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一ssb波束、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53、基于所述第一ssb波束,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ssb波束存在重叠覆盖的csi-rs波束,作为第一目标csi-rs波束;
54、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一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csi-rs波束中位于外层的csi-rs波束,作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55、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csi-rs波束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56、所述csi-rs波束是以基站为中心的扇形分布,分为内外两层,其中位于内层的所述csi-rs波束比位于外层的所述csi-rs波束距离基站中心更近。
57、可选地,所述基于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波束值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58、基于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当前服务小区、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内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ssb波束;
59、在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确定所述已规划的csi-rs波束的个数,作为第二波束值;
60、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波束值,则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是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已规划的所有csi-rs波束;
61、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二波束值,则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测量报告,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62、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测量报告,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63、确定所述测量报告中是否包括邻区信息;
64、若不包括邻区信息,则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所述第一波束值、以及所述第二ssb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65、若包括邻区信息,则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邻区与csi-rs波束的相邻关系、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邻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66、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所述第一波束值、以及所述第二ssb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67、基于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ssb波束存在重叠覆盖的csi-rs波束,作为第二目标csi-rs波束;
68、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中位于内层的csi-rs波束,作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69、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70、所述csi-rs波束是以基站为中心的扇形分布,分为内外两层,其中位于内层的所述csi-rs波束比位于外层的所述csi-rs波束距离基站中心更近。
71、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邻区与csi-rs波束的相邻关系、所述第一波束值、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邻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包括:
72、基于所述第二ssb波束、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ssb波束存在重叠覆盖的csi-rs波束,作为第二目标csi-rs波束;
73、基于所述邻区信息,确定信号最强的邻区,作为第一邻区;
74、基于所述第一邻区,以及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中邻区与csi-rs波束的相邻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邻区相邻的csi-rs波束,作为第三目标csi-rs波束;
75、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小于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和所述第三目标csi-rs波束的交集,作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76、若所述第一波束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的个数,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csi-rs波束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7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配置的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
78、配置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配置信息、第一波束值以及目标终端的接入信号,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波束;或,
79、基于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波束值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配置的csi-rs波束;
80、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是以小区为单位确定的,包括已规划的csi-rs波束、每个csi-rs波束与同小区的ssb波束的重叠覆盖关系、以及邻区与csi-rs波束的相邻关系;所述邻区包括同站邻区和异站邻区;
81、所述第一波束值是所述目标终端支持的最大csi-rs波束的个数。
82、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配置的方法。
83、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通信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配置的方法。
84、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配置的方法。
85、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产品,所述芯片产品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芯片产品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配置的方法。
8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配置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基站规划csi-rs波束时,确定的csi-rs波束、ssb波束以及邻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更简易的实现根据终端支持能力以及上述匹配关系,不需要触发新的流程机制,不需要额外增加资源开销,实现方式更灵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