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0230发布日期:2023-03-29 07: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数据备份分析单元以及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服务器生成数据更新分析信号并将数据更新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更新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的实时数据更新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数据更新是否满足需求,获取到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根据数据更新分析系数比较生成数据更新分析合格信号和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信号并将数据合格性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合格性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的流通数据进行合格性分析,通过分析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和数据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生成数据备份分析信号并将数据备份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备份分析单元,数据备份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备份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内数据的备份进行分析,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备份效率是否合格,通过分析生成数据备份合格信号和数据备份不合格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生成数据访问权限分析信号并将数据访问权限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访问权限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的内数据访问权限设置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内数据访问权限设定是否合格,通过分析生成权限设置合理信号和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更新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将互联网的运行时间段进行分析,采集到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数据更新的频率以及互联网内数据相邻更新周期的间隔时长浮动值,并将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数据更新的频率以及互联网内数据相邻更新周期的间隔时长浮动值分别标记为gpl和jgs;采集到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相邻数据更新周期的最大持续更新次数,并将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相邻数据更新周期的最大持续更新次数标记为gxc;通过公式获取到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其中,a1、a2以及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a1>a2>a3>0,β为误差修正因子,取值为0.986;将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与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与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的比较过程如下:若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超过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则判断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合格,生成数据更新分析合格信号并将数据更新分析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未超过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则判断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生成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采集到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以及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并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
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以及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分别与差评数据占比阈值和频率降低速度阈值进行比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比较过程如下: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超过差评数据占比阈值,或者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超过频率降低速度阈值,则判定互联网数据的合格性分析不合格,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并将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后,将互联网数据在更新获取过程中提高数据的可信度,保证数据的合格性;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未超过差评数据占比阈值,且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未超过频率降低速度阈值,则判定互联网数据的合格性分析合格,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并将数据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备份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采集到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以及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并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以及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分别与可持续备份时长阈值和最长间隔时长阈值进行比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比较过程如下: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超过可持续备份时长阈值,且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超过最长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互联网内数据备份分析合格,生成数据备份合格信号并将数据备份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未超过可持续备份时长阈值,或者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未超过最长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互联网内数据备份分析不合格,生成数据备份不合格信号并将数据备份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采集到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浏览用户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以及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并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用户浏览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以及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分别与用户数量占比阈值和访问频率阈值进行比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比较过程如下: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浏览用户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超过用户数量占比阈值,且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未超过访问频率阈值,则判定互联网运行过程中数据访问权限设置合格,生成权限设置合理信号并将权限设置合理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浏览用户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未超过用户数量占比阈值,或者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超过访问频率阈值,则判定互联网运行过程中数据访问权限设置不合格,生成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并将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互联网的实时数据管理效率低,无法进行数据更新分析、数据备份分析以及数据权限设置分析的技术问题,将互联网的实时数据更新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数据更新是否满足需求,从而保证互联网的数据更新及时性,确保互联网的数据流通合格性,提高了互联网的工作效率,增强了互联网的可信度;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的流通数据进行合格性分析,确保互联网内传输的数据合格性,提高了互联网的运行效率,防止出现数据不合格导致互联网的工作效率降低,以至于传输异常数据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青 王春泽 张秀 王娟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易泰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3/3/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