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1687发布日期:2023-05-10 17:1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折叠屏技术的发展,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热点技术。现有的折叠方式分为内折与外折,即屏幕折叠后处于内侧或外侧。外折的问题是屏幕处于暴露状态,容易被硬物刮伤。

2、目前,用于实现折叠屏内折的折叠机构,结构复杂,零部件太多,通过复杂的转动机构实现折叠屏的大内折角(也即是r角)折叠,保护折叠屏不受损坏。但是,机构及组件的复杂度造成了折叠的不稳定,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将折叠屏的折叠区域在处于折叠状态下时,折叠成水滴形状,增加折叠r角,延长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包括底座、第一门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摆臂。第一门板铰接于底座上,第一连接件铰接于第一门板上。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第一壳体固定。第一门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滑槽。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滑槽。第一摆臂的一端铰接于底座上,第一摆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滑动件,第一滑动件可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内。底座、第一门板和第一壳体均具有贴合面,该贴合面用于贴合折叠屏。第一连接件能够相对于底座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当第一连接件处于展开位置时,底座的贴合面、第一门板的贴合面和第一壳体的贴合面共面且朝向相同。当第一连接件处于折叠位置时,底座的贴合面与第一门板的贴合面之间在用于贴合折叠屏的一侧的夹角为α,α小于90°,第一门板的贴合面与第一壳体的贴合面之间在用于贴合折叠屏的一侧的夹角为β,β大于180°,且第一壳体的贴合面与底座的贴合面垂直或者近似垂直。

4、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可以将贴设于底座的贴合面、第一门板的贴合面和第一壳体的贴合面上的折叠屏部分折叠成水滴形状,以增加折叠屏在弯折区域的r角,从而能够延长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α大于等于65°,且小于等于82°。这样,底座的贴合面与第一门板的贴合面之间的夹角适中,能够增加折叠屏的弯折区域的r角,有效延长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门板与底座之间的铰接轴线为第一铰接轴线,第一铰接轴线位于底座的贴合面所朝向的一侧,且第一铰接轴线与底座的贴合面间隔设置。这样,当第一连接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动时,可以使底座下沉,以避让折叠屏,从而使折叠屏具有较大的内折角,能够延长折叠屏的使用寿命。当第一连接件由折叠位置向展开位置转动时,可以抬升底座,以使底座的贴合面与第一门板的贴合面、第一壳体的贴合面平齐,以保证折叠屏平整。

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门板的铰接轴线为第二铰接轴线,该第二铰接轴线与第一门板的贴合面靠近第一壳体的贴合面的边缘重合。这样,第一连接件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一门板的贴合面靠近第一壳体的贴合面的边缘与第一壳体的贴合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损坏折叠屏,从而延长了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位于第一门板的贴合面远离折叠屏的一侧。第一导向滑槽在第一门板的贴合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二导向滑槽在第一门板的贴合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门板的贴合面靠近底座的贴合面的边缘为第一边缘,第一门板的贴合面靠近第一壳体的贴合面的边缘为第二边缘,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位于第一边缘所处的直线与第二边缘所处的直线之间。这样,转动机构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不会对折叠屏产生干涉。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滑槽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导向滑槽由第一端至第二端向靠近底座的方向延伸。第二导向滑槽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导向滑槽由第三端至第四端向靠近底座的方向延伸。当第一连接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动时,第一滑动件由第一导向滑槽的第一端和第二导向滑槽的第三端,向第一导向滑槽的第二端和第二导向滑槽的第四端滑动。这样,第一连接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动时的平滑性较优,电子设备的展开折叠难度较低。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导向滑槽由第三端至第四端向远离第一壳体的贴合面所处平面的方向延伸。也即是,第二导向滑槽由第三端至第四端的不同部分至第一壳体的贴合面所处平面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这样,在第一连接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二导向滑槽推动第一滑动件向远离折叠屏的方向逐渐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门板靠近底座的一端,相对于第一门板靠近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向远离折叠屏的方向逐渐倾斜。由此逐渐转动至折叠位置。此结构简单,且施加至第一壳体的驱动力能够直接传递至第一滑动件,以用于推动第一门板倾斜运动,因此电子设备的折叠驱动力较强,出现卡死的概率较低。

1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导向滑槽为弧形滑槽,第二导向滑槽的延伸路径向靠近第一门板的贴合面的方向拱起。这样,在第一连接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导向滑槽可以控制第一门板的倾斜角度平稳变化,从而增大电子设备的折叠稳定性,降低出现卡死的概率。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滑槽为弧形滑槽,第一导向滑槽的延伸路径向远离第一门板的贴合面的方向拱起。这样,在第一连接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导向滑槽与第一导向滑槽配合,可以控制第一门板的倾斜角度变化平缓,且受力稳定,从而进一步增大电子设备的折叠稳定性,降低出现卡死的概率。

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沿自身延伸路径上的长度区间范围均为[3.5mm,10mm]。进一步可选的,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沿自身延伸路径上的长度区间范围均为[3.5mm,5mm]。

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在自身延伸路径上各个位置的曲率半径区间范围均为[3mm,7mm]。进一步可选的,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在自身延伸路径上各个位置的曲率半径区间范围均为[4mm,5.5mm]。

1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门板的铰接轴线为第二铰接轴线。当第一连接件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导向滑槽的第二端至第二铰接轴线的垂直线与第二导向滑槽的第四端至第二铰接轴线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γ,该γ=90°-α=β-180°。

1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座上设有第一铰接槽,第一铰接槽内设有第一圆弧形筋条。第一门板设有第一铰接块,第一铰接块上设有第一圆弧形长槽。第一铰接块配合容纳于第一铰接槽内,且第一圆弧形筋条配合嵌设于第一圆弧形长槽内。由此实现了底座与第一门板之间的铰接。

1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门板设有第二铰接块,第二铰接块上设有第二圆弧形长槽。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铰接槽,第二铰接槽内设有第二圆弧形筋条。第二铰接块配合容纳于第二铰接槽内,且第二圆弧形筋条配合容纳于第二圆弧形长槽内。由此实现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门板之间的铰接。

1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门板、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摆臂。第二门板铰接于底座上,第二连接件铰接于第二门板上,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二壳体固定。第二门板上设置有第三导向滑槽。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四导向滑槽。第二摆臂的一端铰接于底座上,第二摆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可滑动连接于第三导向滑槽和第四导向滑槽内。第二门板和第二壳体均具有贴合面,该贴合面用于贴合折叠屏。第二连接件能够相对于底座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当第二连接件处于展开位置时,底座的贴合面、第二门板的贴合面和第二壳体的贴合面共面设置且朝向相同。当第二连接件处于折叠位置时,底座的贴合面与第二门板的贴合面之间在用于贴合折叠屏的一侧的夹角小于90°,第二门板的贴合面与第二壳体的贴合面之间在用于贴合折叠屏的一侧的夹角大于180°,且第二壳体的贴合面与底座的贴合面垂直或者近似垂直。这样,在支撑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使支撑于转动机构上的折叠屏部分(也即是下文所述的第三部分)呈水滴状,从而能够提高折叠屏的内折角,延长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19、第二方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转动机构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壳体固定,转动机构的底座还与第二壳体连接。

20、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机构,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效果。

21、第三方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屏和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装置。折叠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弯折部分,弯折部分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且第一部分支撑并固定于第一壳体上,第二部分支撑并固定于第二壳体上,弯折部分支撑于支撑装置的转动机构上。

22、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装置,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