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盒和耳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2197发布日期:2022-06-07 23:1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蓝牙耳机盒和耳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2.蓝牙耳机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目前市场上的蓝牙耳机续航较短,通常蓝牙耳机都配置有充电盒。由于充电盒内部蓄电池容量有限,当充电盒内部电量用完时,需要对充电盒进行充电,而目前市场上的充电盒为有线充电或者无线充电,在充电时均需要将充电盒设置在靠近充电源的位置,不方便用户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盒和耳机组件,可以实现便携充电。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盒,包括:
5.耳机盒主体,所述耳机盒主体内设有电池;
6.太阳能板,设于所述耳机盒主体的外壁,用以对所述耳机盒主体内的所述电池充电;以及
7.可穿戴结构,与所述耳机盒主体可拆卸连接,用于供用户穿戴。
8.可选的,所述耳机盒主体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可穿戴结构设有第二磁体,所述可穿戴结构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耳机盒主体磁性连接。
9.可选的,所述可穿戴结构包括:
10.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耳机盒主体,所述第二磁体设于所述支撑部内,所述耳机盒主体通过磁吸力与所述支撑部紧贴;以及
11.穿戴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用于与用户的身体组织可穿戴配合。
12.可选的,所述穿戴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卡带和第二弹性卡带,所述第一弹性卡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卡带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卡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卡带用于与用户的腕部卡合配合。
13.可选的,所述穿戴部为腕带、臂带、挂带中的一种。
14.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穿戴部一体成型。
15.可选的,所述耳机盒主体包括:
16.盒体,所述盒体内具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隔开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17.盖体,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以露出和遮蔽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盖体内具有第二容置槽;在所述盖体遮蔽所述第一容置槽时,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围合形成用于收纳蓝牙耳机的容置腔;以及
18.控制板,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和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将所述太阳能板转换的电能存储至所述电池内。
19.可选的,所述太阳能板环绕所述耳机盒主体的外周壁设置。
20.可选的,所述耳机盒主体的外周壁设有供所述太阳能板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太阳能板贴附于所述安装槽内。
2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一种耳机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蓝牙耳机盒以及与所述蓝牙耳机盒的容置腔适配的蓝牙耳机。
22.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耳机盒主体外壁设置有太阳能板,当蓝牙耳机盒电量不足以供蓝牙耳机充电时,将蓝牙耳机盒置于光照环境下便可实现对蓝牙耳机充电,相比于目前市场上的蓝牙耳机盒,无需准备充电源,突破了现有蓝牙耳机盒充电的局限性,在光照的环境下可以随时随地充电,提升了蓝牙耳机盒充电的便携性,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23.而且,本技术还通过设置可穿戴结构供用户穿戴,可方便用户随身携带蓝牙耳机盒,而且在用户运动过程中也可以对蓝牙耳机盒进行充电,而无需将蓝牙耳机盒静置在光照环境下,进一步提升蓝牙耳机盒充电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蓝牙耳机盒的耳机盒主体的盖体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2中蓝牙耳机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1中蓝牙耳机盒的爆炸图。
29.图5为图1中蓝牙耳机盒的耳机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相关技术中,蓝牙耳机盒内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用于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电量用完时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目前市场上的蓝牙耳机盒通过有线充电或者无线充电的方式对内部蓄电池进行充电。采用有线充电时,需要通过充电线将蓝牙耳机盒与电源连接;采用无线充电时,需要将蓝牙耳机盒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上,即无论是采用有线充电还是无线充电,均需将蓝牙耳机盒放置在靠近充电源的位置。当用户出行在外而又没有备用充电源时,将无法对蓝牙耳机盒进行充电,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3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盒和耳机组件。其中,所述耳机组件包括蓝牙耳机盒和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盒具有用于收纳蓝牙耳机的容置腔。
33.请参考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盒100包括耳机盒主体10、太阳能板20以及可穿戴结构30,所述耳机盒主体10内设有电池,所述太阳能板20设于所述耳机盒主体10的外壁,用以对所述耳机盒主体10内的所述电池充电;所述可穿戴结构30与所述耳机盒主体10可拆卸连接。
34.其中,耳机盒主体1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圆角方形、圆角矩形、圆形或
者椭圆形等,耳机盒主体10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35.其中,可穿戴结构30与耳机盒主体1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穿戴结构30可通过卡扣与耳机盒主体10扣合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磁吸方式与耳机壳主体磁性连接,可穿戴结构30还可以是通过粘扣带(魔术贴)与耳机盒主体10粘接。
36.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耳机盒主体10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20,当蓝牙耳机盒100电量不足以供蓝牙耳机充电时,将蓝牙耳机盒100置于光照环境下便可实现对蓝牙耳机充电,相比于目前市场上的蓝牙耳机盒100,无需准备充电源,突破了现有蓝牙耳机盒100充电的局限性,在光照的前提下可以随时随地充电,提升了蓝牙耳机盒100充电的便携性,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37.而且,本技术还通过设置可穿戴结构30供用户穿戴,可方便用户随身携带蓝牙耳机盒100,而且在用户运动过程中也可以对蓝牙耳机盒100进行充电,而无需将蓝牙耳机盒100静置在光照环境下,进一步提升蓝牙耳机盒100充电的便携性。
3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盒主体10包括盒体11、盖体12以及控制板114,如图4所示;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盒体11内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将所述盒体11内部分隔为安装腔和第一容置槽112,所述电池113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盖体12与所述盒体11转动连接以露出和遮蔽所述第一容置槽112,所述盖体12内具有第二容置槽121;在所述盖体12遮蔽所述第一容置槽112时,所述第一容置槽112和所述第二容置槽121围合形成用于收纳蓝牙耳机的容置腔;所述控制板114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板114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20和所述电池11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114用于将所述太阳能板20转换的电能存储至所述电池113内。
39.其中,第一容置槽112和第二容置槽121的形状参照蓝牙耳机的形状仿形设计。当蓝牙耳机需要充电或者用户不需要使用蓝牙耳机时,蓝牙耳机可被收纳于容置腔内。
40.进一步的,为了提升蓝牙耳机盒100的充电效率,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述太阳能板20环绕所述耳机盒主体10的外周壁设置。其中,太阳能板20为柔性太阳能板20。
41.通过将太阳能板20环绕耳机盒主体10的外周壁设置,增大了太阳能板20的面积,且太阳能板20能够接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光照,使得太阳能板20接受更多的光照,从而提升蓝牙耳机盒100的充电效率。而且,由于太阳能板20可以接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光照,耳机盒主体10在进行太阳能充电时无需朝向特定的方向,使得用户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随身携带该蓝牙耳机盒100进行充电。
42.由于盖体12与盒体11通过铰链连接,盖体12不方便设计电连接结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太阳能板20环绕盒体11的外周壁。
43.为了保证蓝牙耳机盒100的整体外观效果,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所述耳机盒主体10的外周壁设有供太阳能板20嵌入的安装槽111,所述太阳能板20嵌设于所述安装槽111内。
44.通过在耳机盒主体10的外周壁设置有供太阳能板20嵌装的安装槽111,并使得太阳能板20的外表面与耳机盒主体10(盒体11)的外表面平齐,相比于将太阳能板20直接设置在耳机盒主体10的外壁表面,不存在视觉上的突兀,避免影响蓝牙耳机盒100的整体外观效果;而且,太阳能板20的外表面与耳机盒主体10的外表面平齐,用户在触摸蓝牙耳机盒100
时不会感到凸起,具有良好的触摸手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5.具体而言,所述安装槽111的槽底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过孔,所述太阳能板20通过穿过所述过孔的电连接部与所述控制板114电性连接。其中,电连接部可以是导线或者电极。
46.所述安装槽111的槽底还可以设有第一定位结构(例如定位柱),太阳能板20设有与第一定位结构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例如定位孔),以对太阳能板20进行限位,保证太阳能板20固定于安装槽111内。
47.为了使用户快速方便的将耳机盒主体10从可穿戴结构30上拆卸下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盒主体10内设有第一磁体13,所述可穿戴结构30设有第二磁体,所述可穿戴结构30通过所述第一磁体13和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耳机盒主体10磁性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将耳机盒主体10与可穿戴结构30磁性连接,避免在耳机盒主体10上设置可拆卸结构,便于设计耳机盒主体10的成型模具,避免耳机盒主体10结构复杂而增加成型模具的投入成本;而且,第一磁体13设置于耳机盒主体10内,不会影响耳机盒主体10的整体外观效果。
48.请参考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结构30包括支撑部31以及穿戴部32,所述支撑部31用于支撑所述耳机盒主体10,所述第二磁体设于所述支撑部31内,所述耳机盒主体10通过磁吸力与所述支撑部31紧贴;所述穿戴部32与所述支撑部31连接,用于与用户的身体组织可穿戴配合。
49.请参考图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穿戴部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卡带32a和第二弹性卡带32b,所述第一弹性卡带32a和所述第二弹性卡带32b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31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卡带32a和所述第二弹性卡带32b用于与用户的腕部卡合配合。
50.其中,第一弹性卡带32a和第二弹性卡带32b呈圆弧性,以便于与用户的腕部配合。第一弹性卡带32a远离支撑部31的一端为第一端,第二弹性卡带32b远离支撑部31的一端为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间隔设置,由于第一弹性卡带32a和第二弹性卡带32b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使得第一弹性卡带32a和第二弹性卡带32b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位移,从而改变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具体而言,在用户将耳机盒主体10卡合于腕部时,通过对第一弹性卡带32a和第二弹性卡带32b分别施加两个相反的作用力,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互远离,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使得用户的腕部通过;在腕部通过后,通过解除对第一弹性卡带32a和第二弹性卡带32b之间的作用力,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恢复至原来的位置,第一弹性卡带32a和第二弹性卡带32b卡合配合于用户的腕部,此时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减小,可以防止穿戴部32从用户腕部脱落。
51.为了增强支撑部31与穿戴部32的连接稳定性,防止支撑部31与穿戴部32脱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31和所述穿戴部32一体成型。具体而言,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31与所述穿戴部32一体注塑成型。
52.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第二磁体设置于支撑部31内,在进行注塑之前,需要将第二磁体定位于用于成型支撑部31的注塑模具内,使得注塑后第二磁体与支撑部31连为一体。
53.其中,支撑部31的材质与穿戴部32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4.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穿戴部32为腕带、臂带、挂带中的一种。当穿戴部32
为腕带时,耳机盒主体10通过穿戴部32固定于用户的手腕,特别适用于运动场景;当穿戴部32为臂带时,耳机盒主体10通过穿戴部32挂于用户的手臂或肩膀;当穿戴部32为挂带时,耳机盒主体10可以通过穿戴部挂于用户的颈部。
5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耳机盒主体10的外壁还可以设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设于盒体11上并位于太阳能板20的一侧,显示装置通过导线与控制板114电性连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电池113的当前剩余电量,或者是显示当前的充电进度。其中,显示装置可以是指示灯,也可以是显示屏。
56.当显示装置为显示屏时,显示屏还可以用于显示时间,当穿戴部32为腕带时,显示屏可以配合腕带而实现手表的功能。
57.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8.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蓝牙耳机盒以及耳机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