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7441发布日期:2022-07-16 02:4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图像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捕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图像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万物互联、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等概念被相续提出和落实,作为“眼睛”的终端图像捕捉设备-例如摄像机、监控器越来越凸现重要性。终端图像捕捉设备被安放在城市、小区、园林、工厂、河流的各个角落,收集这这些地区的实时图像,为社会各个部门提供图像数据、这些数据被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控、工厂运行的监控、自然资源的监控等等,为社会方方面面的安全提供参考的依据。可以说,其图像清晰的表达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着某个地区的安全程度。
3.然而原有的图像捕捉设备经常会出现在低温或潮湿地区,前罩的视窗出现水雾凝结的情况,导致传感器无法清晰识别图像景象。现有的处理方法是在视窗处的玻璃上做金属涂层,或在玻璃外圈粘贴加热薄膜线圈,通过这些措施导电发热来实现视窗表面温度高于设备内外环温,达到去除雾气的目的。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353920.1(公布号为cn104105237a)的中国发明专利《望远镜镜面的导电薄膜多相交流电加热方法》通过在镜面基底上镀一层导电薄膜,在镜面边缘安置电极,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源上,使用时,电源对电极施加交流电,通过电极间的电压差在导电薄膜上形成分布电流,从而产生热量,实现除雾功能。
4.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第一,提升了视窗玻璃的成本;第二,增加了电极部件成本和连接操作的工艺费用;第三,降低了玻璃的透光度或减少了玻璃的视窗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除雾成本低且不影响视窗透光度和视窗面积的图像捕捉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图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捕捉装置的罩面包括有
7.罩面本体,具有导热性,内部中空且后侧具有敞口,罩面本体的前侧壁上安装孔;
8.至少两个金属螺母嵌件,间隔布置在所述罩面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所有金属螺母嵌件中,至少一个金属螺母嵌件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电连接,至少另一金属螺母嵌件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电连接;以及
9.透明面板,安装在所述罩面本体的安装孔中。
10.上述金属螺母嵌件的作用为两个:一方面可用于与图像捕捉装置基座上的螺栓相配合,从而实现基座和罩面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罩面的电极,方便电压的施加。
11.为了保证金属螺母嵌件与罩面本体充分接触,所述罩面本体内部的前侧壁上向后凸设有与所述金属螺母嵌件一一对应的凸起部,该凸起部的后端成型有安装槽,所述的金属螺母嵌件嵌设于对应的安装槽中。
12.为了保证罩面本体在额定电压下散发足够的热量,所述的罩面本体大致呈长方体,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罩面本体内部的四个角上。
13.为了避免外界杂质进入,所述的安装孔为台阶孔,所述透明面板边沿的正面紧贴于该台阶孔的台阶面布置。
14.为了满足多视窗的要求,所述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间隔布置。
15.为了保证各视窗的紧凑型,所有所述的安装孔分为两组,分别记为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该第一安装孔位于罩面本体前侧壁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周。
16.为了保证接触电阻的一致性,所述金属螺母嵌件的外壁涂覆或增镀有低熔点合金层。
17.为了满足不同视窗大小的要求,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径。
18.优选地,所述的透明面板为玻璃面板。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1)通过将至少两个金属螺母嵌件间隔布置在罩面本体的内壁上,将透明面板安装在罩面本体的安装孔中,使用时,将金属螺母嵌件通电后会使罩面本体发热,从而达到去雾除霜的效果,成本低,且透明玻璃的透明度和面积不受影响;
21.(2)通过在金属螺母嵌件的外壁涂覆或增镀低熔点合金层,在高低温变化时,低熔点合金层通过变形填充金属螺母嵌件与安装槽内壁之间的空隙,保证螺母和树脂的接触电阻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图像捕捉装置的实施例中罩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罩面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1中罩面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7.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像捕捉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图像捕捉装置可以为摄像机、监控器等,上述图像捕捉装置的罩面包括有罩面本体1、金属螺母嵌件2和透明面板3。
28.其中,罩面本体1采用具有导电性的热固性导电树脂制成。罩面本体1大致呈长方体,内部中空且后侧具有敞口,罩面本体1的前侧壁上安装孔11,该安装孔11为台阶孔,具有面向后侧的台阶面111;罩面本体1内部的前侧壁上向后凸设有凸起部12,该凸起部12的后端成型有安装槽121,凸起部1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罩面本体1内部的四个角上。
29.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孔11分为两组,分别记为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的孔径。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该第一安装孔位于罩面本体1前侧壁的中央位置,第二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在第一安装
孔的外周。
30.金属螺母嵌件2的材质为铜合金、铝合金、铁合金中的至少一种,金属螺母嵌件2 的数量与上述凸起部12一一对应,各金属螺母嵌件2嵌设于对应的安装槽121中,所有金属螺母嵌件2中,至少一个金属螺母嵌件2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电连接,至少另一金属螺母嵌件2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电连接。上述金属螺母嵌件2的作用为两个:一方面可用于与图像捕捉装置基座上的螺栓相配合,从而实现基座和罩面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罩面的电极,方便电压的施加。
31.透明面板3安装在罩面本体1的安装孔11中,且透明面板3边沿的正面紧贴于台阶面111布置,避免外界杂质进入。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产品在使用时,打开外加电源,使两个金属螺母嵌件2间流经电流,根据焦耳效应p=i2r,在透明面板3的周围电致生热,从而达到去雾除霜的效果。
33.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罩面的加工方法。
34.实施例1:
35.(1)热固性导电树脂的制备:按质量份数配比,将50份酚醛树脂、25份粒径小于 20μm的石墨微粉、3份kh560、15份六亚甲基四胺、20份玻璃纤维混合,在85℃下充分搅拌直到混合均匀,在20℃下冷却得到预制棒,然后将预制棒进行切割,得到热固性导电树脂预制件;
36.(2)模具的开具:开具罩面模具,该罩面模具包括有能够上下分模和合模的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和下模合模的状态下,两者之间包围形成有罩面形状的模腔;
37.(3)金属螺母嵌件的预处理:在金属螺母嵌件2的外壁增镀低熔点合金层,该低熔点合金层所采用的合金的熔点温度在200℃以下;
38.(4)加工与组装:将上模和下模分模,将至少两个金属螺母嵌件2间隔放置于下模的内表面固定,接着将热固性导电树脂预制件倒入下模内;将上模和下模合模,以使热固性导电树脂充满模腔,热固性导电树脂材料在180℃、300kg/cm2条件下固化成型为罩面本体1;将上模和下模分模,得到埋设有金属螺母嵌件2的罩面本体1;将透明面板3安装在罩面本体1的安装孔11中,罩面本体1、金属螺母嵌件2和透明面板3共同组成有所需的罩面。
39.实施例2:
40.(1)热固性导电树脂的制备:按质量份数配比,将30份脲醛树脂、40份粒径小于 20μm的镍微粉、2份kh560、10份六亚甲基四胺、10份玻璃纤维混合,在85℃下充分搅拌直到混合均匀,在20℃下冷却得到预制棒,然后将预制棒进行切割,得到热固性导电树脂预制件;
41.(2)模具的开具:开具罩面模具,该罩面模具包括有能够上下分模和合模的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和下模合模的状态下,两者之间包围形成有罩面形状的模腔;
42.(3)金属螺母嵌件的预处理:在金属螺母嵌件2的外壁增镀低熔点合金层,该低熔点合金层所采用的合金的熔点温度在200℃以下;
43.(4)加工与组装:将上模和下模分模,将至少两个金属螺母嵌件2间隔放置于下模的内表面固定,接着将热固性导电树脂预制件倒入下模内;将上模和下模合模,以使热固性导电树脂充满模腔,热固性导电树脂材料在160℃、200kg/cm2条件下固化成型为罩面本体1;将上模和下模分模,得到埋设有金属螺母嵌件2的罩面本体1;将透明面板3安装在罩面本
体1的安装孔11中,罩面本体1、金属螺母嵌件2和透明面板3共同组成有所需的罩面。
44.实施例3:
45.(1)热固性导电树脂的制备:按质量份数配比,将25份酚醛树脂、50份粒径小于 20μm的石墨微粉、0.1份kh560、0.01份六亚甲基四胺、5份玻璃纤维混合,在85℃下充分搅拌直到混合均匀,在20℃下冷却得到预制棒,然后将预制棒进行切割,得到热固性导电树脂预制件;
46.(2)模具的开具:开具罩面模具,该罩面模具包括有能够上下分模和合模的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和下模合模的状态下,两者之间包围形成有罩面形状的模腔;
47.(3)金属螺母嵌件的预处理:在金属螺母嵌件2的外壁增镀低熔点合金层,该低熔点合金层所采用的合金的熔点温度在200℃以下;
48.(4)加工与组装:将上模和下模分模,将至少两个金属螺母嵌件2间隔放置于下模的内表面固定,接着将热固性导电树脂预制件倒入下模内;将上模和下模合模,以使热固性导电树脂充满模腔,热固性导电树脂材料在140℃、150kg/cm2条件下固化成型为罩面本体1;将上模和下模分模,得到埋设有金属螺母嵌件2的罩面本体1;将透明面板3安装在罩面本体1的安装孔11中,罩面本体1、金属螺母嵌件2和透明面板3共同组成有所需的罩面。
49.实施例4:
50.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螺母嵌件2的外壁未增镀低熔点合金层。
51.实施例5:
52.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螺母嵌件2的外壁未增镀低熔点合金层。
53.上述实施例1~2,4~5制得的罩面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为:
54.(1)电阻的检测:采用万用表,表针对被测两点的螺母进行接触测量;
55.(2)温升测试:设备(可调电流源、热电偶式温度检测表),将电流源输出调至 12vdc,电流从2端金属螺母嵌件流经面罩体;将热电偶传感器贴附面罩表面,通电一分钟后,监控温度检测表上数;读数减去初始未通电流前数值,即是温升。
56.其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57.表1:
[0058][0059]
从表1可以看出:
[0060]
(1)采用导电微粉改性热固性树脂,使树脂具备较金属高的体积电阻率(其电阻率区间在10-3
~10-1
mω),并用该改性后的树脂通过热固模压成型的方法,与金属螺母嵌件一起在模内成型,然后与透明面板组装后形成罩面,使用时,将金属螺母嵌件通电后会使罩面本体发热,从而达到去雾除霜的效果;
[0061]
(2)金属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通常金属的热膨胀系数比树脂小很多。金属嵌入树脂后,当温度高低变化时,金属和树脂的接触界面由于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导致出现了变化,进而使接触电阻出现变化。本技术的工艺是在140~180℃下固化成型并完成预埋嵌入,但正常工作时在一般常温下进行,因此需要在金属螺母嵌件的外壁涂覆或增镀低熔点合金层,该低熔点合金层所采用的合金的熔点温度在200℃以下,当工作温度接近熔点时,该低熔点合金层会变软,在高低温变化时,低熔点合金层通过变形填充金属螺母嵌件与安装槽内壁之间的空隙,保证螺母和树脂的接触电阻的一致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