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9062发布日期:2022-08-03 04:1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闪光灯等发光器件作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配件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可以为手机拍摄进行补光,还可以实现照明等功能。然而,在相关技术中,闪光灯和闪光灯罩的对位精度一般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中框和设于所述中框上的发光组件,所述中框开设有通孔,所述发光组件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罩、光板以及光源;所述光罩穿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中框连接;所述光板设于所述光罩的一侧,并与所述光罩连接;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光板靠近所述光罩的一侧;其中,所述光板和所述光罩通过定位结构实现直接定位,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经由所述光罩射出。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中板上开设通孔,并将发光组件部分穿设于通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另外,通过设置定位结构实现光板与光罩的直接定位,可有效保证光源与光罩之间的对位精度,从而保证光源光效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6.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7.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8.图3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9.图4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0.图5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图6是图5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12.图7是图5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3.图8是图5实施例中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14.图9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15.图10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18.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主要是针对具有发光组件的电子设备。其中,可以利用发光组件在电子设备拍摄时进行补光,还可以利用发光组件在昏暗场景下实现照明效果。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具有发光组件的智能设备。
20.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下面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进行如下说明。电子设备100大致包括显示屏10、中框20和后盖30。其中,显示屏10可与中框20的一侧连接,后盖30可与中框20的另一相对侧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2.具体地,显示屏10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图像显示功能,且显示屏10可以盖设于中框20的一侧,两者之间可通过粘胶进行粘接固定。该显示屏1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盖板、触控面板以及显示面板。其中,透明盖板的表面可以具有平整光滑的特性,以便于用户进行点击、滑动、按压等触控操作。该透明盖板的材质可以是玻璃等刚性材质,也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无色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等柔性材质。触控面板设置于透明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用于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将相应的触控操作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对用户的触控操作做出相应的反应。显示面板主要用于显示画面,并可以作为交互界面而指示用户在透明盖
板上进行上述触控操作。该显示面板可以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图像显示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盖板、触控面板以及显示面板之间可以借助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psa(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压敏胶)等胶体贴合在一起。同时,显示屏10在外形上可以是双曲面屏幕或者四曲面屏幕,以减小显示屏10的黑边,并增加显示屏10的可视区域。相应地,显示屏10也可以是常规的平板屏幕,仅需显示屏10能够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图形显示功能即可。
23.如图2所示,中框20可以包括一体结构的中板21和环绕于中板21的至少部分外周缘的边框22,两者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冲压成型、热吸成型等工艺一体成型。其中,边框22可以是中板21的侧壁在中板21厚度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使得中框20相对设置的两侧均可以形成相应的敞口结构。显示屏10和后盖30可以分别盖设于中框20相对两侧的敞口结构,从而与中框20共同围设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以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0所需的电子器件,如电池、传感器、电路板以及摄像头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板21和边框22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件,两者可以通过卡接、粘接和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及其组合进行连接。或者是,中框20也可以仅包括边框22。
24.此外,中框20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金属和硬质塑料等,使得中框20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其中,由于中框20一般会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因此中框20还可以具有一定的耐磨耐蚀防刮等性能,或者在中框20的外表面(也即是电子设备100的外表面)涂布一层用于耐磨耐蚀防刮的功能材料。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20上还可以设置有相应的品牌标识(logo),以美化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提高品牌辨识度。
25.进一步地,中框20设置于显示屏10与后盖30之间,并分别连接于显示屏10与后盖30,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结构框架。在电子设备100结构应用中,中框20一般用来承载或者固定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电池、摄像头、传感装置或者发光组件等电子元器件。
26.结合参阅图3,图3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中框20与后盖30围设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容置空间101。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主板40和发光组件50,主板40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内,以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相应控制功能。例如,主板40可以用于控制发光组件50进行相应的补光或者照明等。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内的电池,电池可以与主板40电性连接,以为电子设备100的运行提供电源。
27.在一实施例中,主板40可以装配于中框20的中板21上,中板21上可以开设有一些避让孔或者通孔等结构,使得主板40可以借由避让孔或者通孔实现与显示屏10等器件的电性连接。当然,中板21上还可以开设有装配槽或者装配孔等,主板40可以至少部分嵌设于装配槽或者装配孔内,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厚度。
28.发光组件50与主板40电性连接,以在主板40的控制下实现补光或者照明等功能。其中,发光组件50大致包括设于主板40上的光源51以及设于后盖30上的光罩52。即光源51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内,且设于主板40背离显示屏10/中板21的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源51可以设于主板40靠近边框22的一侧,此时,光罩52可以设于边框22上,并与光源51相对应。其中,光源51可以为闪光灯,并与主板40电性连接,以在主板40的控制下实现补光或者照明等功能。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51还可以为其他发光器件,不作赘述。
29.一般而言,后盖30上可以设有与光源51相对应的透光区301。优选地,透光区301正对于光源51,光罩52至少部分暴露于透光区301,以使得光源51发出的光线能够经由光罩52射出,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补光或者照明等功能。其中,可以通过在后盖30上开设透光孔以形成透光区301,此时,光罩52可以部分穿设于透光孔。
30.可以理解的,光源51可以采用贴片的方式固设于主板40上,光罩52可以通过粘接、卡扣、焊接等方式固设于后盖30上。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可以首先将主板40装配于中框20上,以及将光罩52装配于后盖30上,然后将后盖30盖设于中框20上从而完成装配。
31.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通过上述方式完成发光组件50的装配,光源51与光罩52的对位精度一般难以保证。这是因为,光源51与光罩52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缺乏关联性,即二者之间没有直接定位关系。基于光源51与主板40的装配精度、主板40与中框20的装配精度、光罩52与后盖30的装配精度以及后盖30与中框20的装配精度等制程工艺精度的影响,从而无法有效保证光源51与光罩52的对位精度,即无法保证光源51和光罩52的同心度,最终会导致光源51的光效不均匀。
32.另外,申请人还在研究中发现,电子设备100的主板40一般为硬质印刷电路板,发光组件50堆叠于主板40上,电子设备100整机厚度受限于发光组件50和主板40的堆叠结构难以进一步减薄。此外,结合透光区301以及主板40布局位置,发光组件50布局灵活度有限。
33.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阅图4,图4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200大致包括显示屏10、中框20、后盖30、主板60以及发光组件70,其中,显示屏10、中框20以及后盖30的相关技术特征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故不再赘述。
34.中框20与后盖30可以围设形成电子设备200的第一容置空间201,中框20与显示屏10可以围设形成电子设备200的第二容置空间202。主板60可以装配于中框20上,且可以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容置空间201或者第二容置空间202。其中,主板60可以通过卡扣、粘接、焊接、螺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中框20的连接。优选地,主板60设于中板21上,例如,主板60可以设于中板21靠近显示屏10的一侧,或者主板60可以设于中板21靠近后盖30的一侧,又或者主板60可以嵌设于中板21。
35.发光组件70可以设于中框20上,其中,发光组件70可以通过卡扣、粘接、焊接、螺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中框20的连接。优选地,发光组件70设于中板21上。例如,发光组件70可以设于中板21靠近显示屏10的一侧,或者,发光组件70可以设于中板21靠近后盖30的一侧,又或者,发光组件70可以嵌设或者穿设于中板21。
36.可以理解的,中板21分别与显示屏10、后盖30围设形成第一容置空间201以及第二容置空间202,可以为将发光组件70提供安装空间。
37.其中,主板60和发光组件70投影于中板21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设置,即在电子设备200的厚度方向上可以避免形成主板60和发光组件70的堆叠结构,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子设备200的整机厚度。另外,将主板60和发光组件70均设于中板21上,且形成错位结构,可以提高发光组件70在中板21上的布局灵活度。
38.在一实施例中,中框20可以开设有与透光区301相对应的通孔210。优选地,通孔210贯穿于中板21。通孔210和透光区301相对设置即通孔210正对于透光区301。可以理解的,透光区301可以为透光孔,通孔210与透光孔可以同轴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
发光组件70设于中板21靠近后盖30的一侧时,中板21可以取消通孔210,此时,发光组件70与透光区301相对设置即发光组件70正对于透光区301。
39.发光组件70可以部分穿设于通孔210,且发光组件70发出的光线能够经由透光区301射出。其中,发光组件70大致包括光罩71、光板72以及光源73。光罩71可以穿设于通孔210,且与中框20连接以实现发光组件70的定位安装。其中,光罩71可以通过卡扣、粘接、焊接、螺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中框20的连接。可以理解的,光罩71一般采用可透光材质制成,例如可采用玻璃、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玻纤等透光度较高的材质制成。其中,在电子设备200的外部观察,光罩71可以自透光区301暴露于电子设备200的外部。
40.优选地,光罩71可以嵌设于或者穿设于透光区301。例如,透光区301可以为后盖30上具有通孔的区域,光罩71背离显示屏10的端部可以嵌设于或者穿设于透光区301上的通孔,以使得光源73发出的光线能够经由光罩71射出电子设备200外,从而实现电子设备200的补光或者照明等功能。优选地,光罩71背离显示屏10的端部表面可以与透光区301背离显示屏10的表面共面,以保持后盖30的外观一致性。
41.光板72设于光罩71背离后盖30的一侧,并可通过卡扣、粘接、焊接、螺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光罩71的连接。光板72可以为柔性电路板,并与主板60电性连接。其中,光板72可通过弹片、探针、导线、连接器(例如zif连接器、btb连接器等)等实现与主板60的电性连接。例如,当光板72与主板60设于中板21的同侧时,可以借由弹片、探针、导线、连接器等实现二者之间的电性连接;当光板72与主板60设于中板21的不同侧时,可以在中板21上设置贯穿中板21的连接孔,并借由连接孔实现光板72与主板60的电性连接。
42.光源73设于光板72和光罩71之间,即光源73设于光板72靠近光罩71的一侧。其中,光源73可以为闪光灯,并与光板72电性连接,以在光板72的控制下实现补光或者照明等功能。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73还可以为其他发光器件,不作赘述。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板72和光罩71通过定位结构(在下文中将作具体描述)实现直接定位,该定位结构被配置为定位连接光板72和光罩71,以保证光源73与光罩72的对位精度,即保证光源73和光罩72的同心度,进而实现光源73发出的光经由光罩72散出的均匀一致性。
44.可以理解的,通过上述方式完成发光组件70的装配,可以保证光源73与光罩71的对位精度。这是因为,光源73与光罩71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具有关联性,即二者之间形成直接定位关系。换言之,光板72和光罩71之间形成直接定位关系,而光源73一般通过贴片工艺贴设于光板72上,基于光源73贴设于光板72上的精度一般较高,从而可以等效认为光源73与光罩71之间可以形成直接定位关系,从而可有效保证光源73与光罩71之间的对位精度,进而保证光源73光效的均匀性。
45.请参阅图5至图7,图5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7是图5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中板21上形成有通孔210,光罩71穿设于通孔210并与中板21连接。
46.通孔210大致为阶梯孔状结构,其大致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段211和第二孔段212,第一孔段211的内径大于第二孔段212的内径。其中,第一孔段211形成于中板21靠近显示屏
10的一侧,第二孔段212形成于中板21靠近后盖30的一侧。即第一孔段211靠近光板72设置,第二孔段212连通于第一孔段211背离光板72的端部,光罩71穿设于第二孔段212。其中,第一孔段211大致呈槽孔结构,且该槽孔的槽口朝向显示屏10。第二孔段212大致呈通孔结构,且第二孔段212贯穿于第一孔段211的底壁以实现与第一孔段211的相通。
47.光罩71可以抵接于第一孔段211的底壁,即第一孔段211的底壁可以在通孔210的轴向上对光罩71进行限位,与此同时,第一孔段211的内侧壁可以在通孔210的周向上对光罩71进行限位。其中,主板60和光罩71投影于中板21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设置。
48.结合参阅图8,图8是图5实施例中光罩71的结构示意图,光罩71大致呈凸台状结构件,其大致包括沿通孔210的轴向上依次设置的装配部711和出光部712,即装配部711形成凸台的底部,出光部712形成凸台的顶部。出光部712穿设于通孔210,装配部711连接于中框20的中板21,光板72设于装配部711背离出光部711的一侧,光源73与出光部711相对。装配部711可嵌设于第一孔段211,出光部712可以嵌设于或者穿设于第二孔段212。其中,出光部712的外周缘形状与第二孔段212的内壁形状大体上相适配。装配部711被配置为用于将光罩71定位安装于中板21上,光源73发出的光可以经由出光部712射出。
49.优选地,主板60和装配部711投影于中板21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设置,即装配部711和主板60在电子设备200的厚度方向上可以有部分重叠或者没有重叠部分。主板60和出光部712投影于中板21上的投影错开设置,以避免形成堆叠结构,进而减小电子设备200的厚度。
50.在一实施例中,装配部711可通过卡扣、粘接、焊接、螺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中板21的连接。其中,装配部711靠近出光部711的一侧可以抵接于第一孔段211的内壁,以实现装配部711的定位。出光部712穿设于第二孔段212,并可以嵌设于或者穿设于后盖30的透光区301,以使得出光部712可以自透光区301暴露于电子设备200的外部。
51.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可以包括实现配合定位的凸起713和定位孔721,凸起713可以设于装配部711和光板72中的一者上,定位孔721可以设于装配部711和光板72中的另一者上。
52.例如,定位结构可以包括设于装配部711背离出光部712一侧的凸起713、以及设于光板72上的与凸起713相对应的定位孔721,凸起713与定位孔721配合定位连接光板72和光罩7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713可以设于光板上72,定位孔721可以设于装配部711上。即,装配部711和光板72中的一者上设有凸起713、另一者上设有定位孔721。可以理解的,凸起713和定位孔721可以分别设有多个,部分凸起713设于装配部711上、另一部分凸起设于光板72上,部分定位孔721设于光板72上、另一部分定位孔721设于装配部711上。其中,凸起713与定位孔721一一对应设置。
5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结构还可以为设于装配部711上的定位槽,该定位槽设于装配部711背离出光部712的一侧,光板72可以嵌设于该定位槽以实现光板72和光罩71之间的直接定位。
54.在一实施例中,装配部711可以呈台阶状结构,其大致包括堆叠设置的第一台阶部711a和第二台阶部711b。第一台阶部711a与出光部712相接,第二台阶部711b设于第一台阶部711a背离出光部712的一侧。其中,第一台阶部711a可以嵌设于第一孔段211以实现对光罩71的定位安装,第二台阶部711b可以抵接于中板21靠近显示屏10的一侧,以进一步对光
罩71的装配进行限位。
55.在一实施例中,装配部711背离出光部712的一侧设有收容槽714。当光板72通过定位结构定位连接于光罩71时,光源73收容于收容槽714,从而实现光源73与光罩71之间的定位。
56.在一实施例中,光板72可以为柔性电路板或者软硬结合板,其大致包括第一板体72a和第二板体72b。第一板体72a设于装配部711背离出光部712的一侧并盖设于收容槽714,光源73设于第一板体72a上并收容于收容槽714。第二板体72b连接于第一板体72a和主板60,以使得光源73可以在主板60的控制下实现其相应功能。
57.其中,第二板体72b可以为柔性电路板,第一板体72a和第二板体72b可以弯折连接,从而可以提升发光组件70的布局灵活度。这是因为,当主板60的位置固定时,第二板体72b的一端连接于主板60,另一端基于其柔性特征可以灵活调整与第一板体72a的连接位置,进而使得第一板体72a的布局灵活度提升。进一步地,第一板体72a和主板60投影于中板21上的投影错开。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板体72a可以为柔性电路板,第一板体72a背离光罩71的一侧可以设有加强片72c,该加强片72c可以为钢片或者环氧树脂板等柔性电路板补强板。其中,第二板体72b可通过弹片、探针、导线、连接器(例如zif连接器、btb连接器等)等实现与主板60的电性连接。优选地,第一板体72a和第二板体72b可以为同一柔性电路板,通过局部弯折来提升其布局灵活度。
58.请参阅图9,图9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连接发光组件70和中板21的第一连接件81,发光组件70还可以包括连接光罩71和光板72的第二连接件82。其中,第一连接件81可以设于装配部711和第一孔段211的底壁之间,即第一连接件81可以环绕于出光部712的至少部分外围。优选地,第一连接件81大致呈环形结构,并环绕于出光部712的外围。
59.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81设于第一台阶部711a和第一孔段211的底壁之间,以实现光罩71与中板21之间的固定连接。
60.第二连接件82设于光罩71和光板72之间,且环绕于收容槽714的至少部分外围。优选地,第二连接件82可呈环形结构,并环绕于收容槽714的外部。其中,第二连接件82可设有避让定位结构的避位孔。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82设于第二台阶部711b和第一板体72a之间,以实现光罩71和光板72之间的固定连接。
61.其中,第一连接件81可为采用粘接剂制成的片状结构件,以保证光罩71和中板2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第二连接件82可为采用粘接剂制成的片状结构件,以保证光罩71和光板7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62.例如,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可以采用双面胶、oca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中的一种制成。当然,光罩71和中板21之间、光罩71和光板72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例如卡扣、螺接、焊接等连接方式。
6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6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中板上开设通孔,并将发光组件部分穿设
于通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子设备200的整机厚度。另外,通过设置柔性光板与主板电性连接,并借由柔性光板可弯折的特性来提高发光组件的布局灵活度。此外,通过光板与光罩的直接定位,可有效保证光源与光罩之间的对位精度,从而保证光源光效的均匀性。
65.另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900的结构示意框图。
66.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901、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902、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电源电路和麦克风913。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cpu902和存储器901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9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cpu902通过读取存储器9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对上述识别信息进行识别实现解锁以及唤醒功能。
67.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外设接口9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905、音频电路906、扬声器911、电源管理芯片9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其他输入/控制设备、触摸屏9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以及外部端口9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907来通信。其中,触摸屏912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
68.存储器901可以被cpu902、外设接口903等访问,存储器9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外设接口9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902和存储器901。
69.i/o子系统9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9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连接到外设接口903。i/o子系统909可包括显示控制器9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9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9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9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70.触摸屏912是用户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71.i/o子系统909中的显示控制器9091从触摸屏9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9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9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9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9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9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
72.rf电路9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9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9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9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73.音频电路9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9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911。扬声器9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9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电源管理芯片908,用于为cpu9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74.可以理解的,关于电子设备900未尽详述的技术特征可以参考签署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或者电子设备200,故此不再进行赘述。
75.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置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7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