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配件以及耳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2541发布日期:2022-09-21 01:1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配件以及耳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配件以及耳机装置。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睡眠耳机可辅助用户进入睡眠状态,睡眠耳机自身重量轻,且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原理,睡眠耳机与耳廓结构贴合,使用户在侧躺的状态下也不易脱落且佩戴较为舒适,但是由于睡眠耳机的尺寸较小,睡眠耳机中的蓝牙天线面积较小,且佩戴时入耳较深,睡眠耳机中的蓝牙天线辐射的部分电磁波会被耳朵吸收,睡眠耳机的蓝牙天线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较弱,可能出现电磁波信号中断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配件以及耳机装置,旨在提高睡眠耳机蓝牙天线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配件,耳机配件应用于睡眠耳机,睡眠耳机具有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的蓝牙天线,蓝牙天线具有第一触点,耳机配件包括支撑件以及信号天线,支撑件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信号天线设置于支撑件上,且具有第二触点,第二触点在位置上与第一触点对应设置;其中,支撑件连接于壳体时,第二触点用于与第一触点接触。
5.当耳机配件安装在睡眠耳机的壳体上时,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后,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成为天线整体,天线整体的感应面积大于蓝牙天线的感应面积,天线整体相较于蓝牙天线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更强,用户佩戴安装有耳机配件的睡眠耳机时,信号天线相较于蓝牙天线更远离于外耳道,外耳道对信号天线的影响小于外耳道对蓝牙天线的影响。安装有耳机配件的睡眠耳机电磁波强度更大,并且更稳定。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以及第二触点分别设置于壳体以及支撑件表面;或者,第一触点设置于壳体内,且第二触点凸设于支撑件,第二触点穿过壳体以与第一触点接触;或者,第一触点凸设于壳体,且第二触点设置于支撑件内,第一触点穿过支撑件以与第二触点接触。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以实现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的连接,使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形成天线整体。天线整体相较于蓝牙天线感应面积更大。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以及第二触点均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一一对应接触。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使得蓝牙天线与信号天线之间连接得更加稳定,信号传输也更加稳定,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之间的排布方式发生改变,蓝牙天线辐射电磁波的方向也会改变。
8.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天线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铺设于支撑件朝向壳体的表面,或者信号天线贴设于支撑件朝向壳体的表面,或者信号天线嵌设于支撑件内。信号天线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铺设于支撑件朝向壳体的表面,相比于传统工艺,天线制作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布图更加精准,且天线不易脱落,天线整体接收或者辐射电磁波更稳定,信号
天线贴设于支撑件靠近壳体的表面,可以便于信号天线从支撑件上拆除,进行维护。信号天线还可以嵌设于支撑件内,信号天线嵌设于支撑件内时,信号天线不易于从支撑件上脱落。
9.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3.0mm。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3.0mm时,蓝牙天线接收和辐射的电磁波稳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天线在信号天线上的正投影位于信号天线内,信号天线的面积大于蓝牙天线,蓝牙天线上的第一触点与信号天线上的第二触点接触时,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相连,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相连后的天线整体的感应面积相较于蓝牙天线的感应面积更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天线与信号天线由同种材料制成,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连接成为天线整体时,蓝牙天线与信号天线上接收和辐射的电磁波为同一频率电磁波,电磁波传递的信号更稳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与壳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凸起部,支撑件与壳体中的另一者对应凸起部位置设有凹陷部,支撑件安装于壳体时,凸起部卡入凹陷部内,将支撑件从壳体上取下时,凸起部脱离凹陷部,支撑件与壳体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连接,便于将支撑件安装至壳体或者将支撑件从壳体上拆除。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装置,耳机装置包括睡眠耳机以及耳机配件,睡眠耳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的蓝牙天线,蓝牙天线具有第一触点;耳机配件包括支撑件以及信号天线,信号天线具有第二触点,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支撑件连接于壳体时,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
14.耳机装置的电磁波信号比睡眠耳机的电磁波信号更强且更加稳定。
15.耳机配件包括信号天线,信号天线具有第二触点,睡眠耳机的蓝牙天线具有第一触点,当耳机配件的支撑件安装在睡眠耳机的壳体上时,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后,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成为天线整体,天线整体相较于蓝牙天线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更强,用户佩戴安装有耳机配件的睡眠耳机时,信号天线相较于蓝牙天线更远离外耳道,外耳道对信号天线的影响小于外耳道对蓝牙天线的影响,耳机配件与睡眠耳机组合成耳机装置,耳机装置的电磁波强度更大且更稳定。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单只耳机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蓝牙天线与天线整体的回波损耗对比图;
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蓝牙天线与天线整体的天线工作效率对比图;
21.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支撑件安装至壳体时,信号天线与蓝牙天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耳机装置-100;睡眠耳机-10;壳体-11;蓝牙天线-12;第一触点-121;耳机配件-20;支撑件-21;信号天线-22;第二触点-221。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4.请参考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装置100,耳机装置100包括睡眠耳机10以及耳机配件20,睡眠耳机10包括壳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蓝牙天线12,蓝牙天线12具有第一触点121;耳机配件20包括支撑件21以及信号天线22,信号天线22具有第二触点221,第二触点221在位置上与第一触点121对应设置,支撑件21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1,且支撑件21连接于壳体11时,第二触点221与第一触点121接触,以增大睡眠耳机10的天线感应面积。
25.睡眠耳机10具有普通蓝牙耳机的音频播放功能,但睡眠耳机10的隔音降噪的果相比于普通蓝牙耳机更好,睡眠耳机10可以与终端如手机无线连接,以接收音频数据并播放音乐,从而营造轻松的睡眠环境,帮助用户进入睡眠状态。此外,由于睡眠耳机10长时间佩戴在耳廓内,睡眠耳机10还具有抗菌功能,再者,睡眠耳机10的结构尺寸与人体耳廓结构相适配,可以提升用户佩戴尤其是用户侧躺时佩戴的舒适感。可以理解的是,睡眠耳机10还包括喇叭等发声器件,以实现发声功能。
26.壳体11可以包括硬质壳体(图未标示)以及软质壳体(图未标示),硬质壳体以及软质壳体形成容置腔(图未标示),睡眠耳机10的部分零件如蓝牙天线12、喇叭等可位于容置腔内,硬质壳体支撑软质壳体,软质壳体可作为耳帽与人体耳廓以及外耳道接触,以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感,软质壳体还能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
27.睡眠耳机10通过蓝牙天线12与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无线连接,蓝牙天线12通过接收和辐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蓝牙天线12的电磁波强度与蓝牙天线12的辐射面积以及蓝牙天线12与外耳道之间的距离有关,增大蓝牙天线12的面积以及增大蓝牙天线12与外耳道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强蓝牙天线12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蓝牙天线12可设置在睡眠耳机10的壳体11内,蓝牙天线12具有第一触点121,第一触点121可以为蓝牙天线12上的任何一个位置,蓝牙天线12可以选择陶瓷的单极子天线、偶极子天线,也可以选择其他形式,如pifa天线,弹簧天线等。可以理解的是,蓝牙天线12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1外表面,蓝牙天线12可与壳体直接或者间接连接。
28.支撑件21与壳体11可拆卸连接,支撑件21可以但不限于为弧形板状,支撑件21设置为弧形板状时,与壳体11的弧形设计相适配,也可以提高用户佩戴睡眠耳机20的舒适性。支撑件21可以由硬质非金属材料制成,硬质材料具有较强的支撑性能,能够与壳体11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非金属材料不会屏蔽或者反射蓝牙天线12接收或辐射的电磁波。
29.使用睡眠耳机10辅助用户进入睡眠状态时,支撑件21从壳体11上拆卸,不与壳体11连接,如此,可以提高用户侧卧时耳部佩戴睡眠耳机10的舒适度;在非睡眠环境中使用睡眠耳机10时,睡眠耳机10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部分环境如人行道、地铁等噪音比睡眠环境大,由于睡眠耳机10入耳较深,耳朵会吸收部分蓝牙天线12辐射的电磁波,降低蓝牙天线12
传递信号的能力,蓝牙天线12所接受和辐射的电磁波也会受到外界干扰,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甚至可能蓝牙信号中断的情况,基于此,可通过支撑件21将信号天线22安装在睡眠耳机10上时,以加强睡眠耳机10的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壳体11与支撑件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螺接、卡接或者磁吸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耳机配件20与支撑件21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卡接,从而便于耳机配件20与支撑件21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30.信号天线22设置于支撑件21,信号天线22具有第二触点221,第二触点221可以为信号天线22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第二触点221在位置上与第一触点121对应设置,当支撑件21与壳体11连接时,信号天线22上的第二触点221与蓝牙天线12上的第一触点121接触,第一触点121与第二触点221接触后,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相连接,也即,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构成一个天线整体,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连接后,天线整体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面积大于蓝牙天线12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面积,天线整体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强于蓝牙天线12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如图3所示,(粗实线为耳机装置100的天线整体的回波损耗变化曲线,细实线为睡眠耳机10的蓝牙天线12的回波损耗变化曲线)在2.2ghz-2.9ghz的频段内,睡眠耳机10的蓝牙天线12的回波损耗大于耳机装置100的天线整体的回波损耗。
31.再者,由于信号天线22相较于蓝牙天线12更远离外耳道,因此,外耳道对信号天线22的影响小于外耳道对蓝牙天线12的影响,也即,外耳道对耳机装置100的影响小于外耳道对睡眠耳机10的影响,如图4所示,(粗实线为耳机装置100的天线整体的辐射效率变化曲线,细实线为睡眠耳机10的蓝牙天线12效率变化曲线)在2.4ghz-2.5ghz的频段内,耳机装置100的天线整体的辐射效率大于睡眠耳机10的蓝牙天线12的辐射效率。
32.综上所述,信号天线22具有第二触点221,睡眠耳机10的蓝牙天线12具有第一触点121,当耳机配件20的支撑件21安装在睡眠耳机10的壳体11上时,第一触点121与第二触点221接触,第一触点121与第二触点221接触后,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成为天线整体,天线整体相较于蓝牙天线12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能力更强,用户佩戴安装有耳机配件20的睡眠耳机10时,信号天线22相较于蓝牙天线12更远离外耳道,外耳道对信号天线22的影响小于外耳道对蓝牙天线12的影响,耳机配件20与睡眠耳机10组合成耳机装置100,耳机装置100的电磁波强度更大且更稳定。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121以及第二触点221分别设置于壳体11以及支撑件21表面,当第一触点121设置于壳体11的表面以及第二触点221设置于支撑件21的表面时,可以扩大第一触点121与第二触点221接触时的接触面积。
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121设置于壳体11内,且第二触点221凸设于支撑件21,第二触点221穿过壳体11以与第一触点121接触,第二触点221设置于信号天线22,第二触点221穿过壳体11与第一触点121接触可以防止支撑件21错位,以加强第一触点121与第二触点221连接的稳定性。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121凸设于壳体11,且第二触点221设置于支撑件21内,第一触点121穿过支撑件21以与第二触点221接触,第一触点121穿过支撑件21与第二触点221接触可以对支撑件2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支撑件21错位,以加强第一触点121与第二触点221连接的稳定性。
36.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形成的天线整体的感应面积大于蓝牙天线12的感应面
积,信号天线22相较于蓝牙天线12更远离外耳道,因此,外耳道对信号天线22的影响小于外耳道对蓝牙天线12的影响。
37.请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121以及第二触点221均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触点121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蓝牙天线12的形状进行调整,第二触点221的位置可以根据信号天线22的形状进行调整,支撑件21安装在壳体11上时,第一触点121与第二触点221一一对应接触。多个第一触点121与多个第二触点221接触,使得蓝牙天线12与信号天线22之间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信号传输也更加稳定,此外,改变多个第一触点212与多个第二触点221的连接位置,可以改变天线整体的极化方向,也即,改变天线整体辐射电磁波的方向。
38.请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天线22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铺设于支撑件21朝向壳体11的表面。
39.信号天线22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铺设于支撑件21朝向壳体11的表面,激光直接成型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按照图形的轨迹控制激光运动,将激光照射到塑料器件上,在短时间内,直接在塑料器件上化镀形成金属;相比于传统工艺,天线制作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且布图更加精准,且天线不易脱落。
40.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天线22贴设于支撑件21朝向壳体11的表面,信号天线22还可以采用胶接的方式贴设于支撑件21靠近壳体11的表面,以便于信号天线22从支撑件21上拆除,进行维护。
41.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天线22嵌设于支撑件21内,信号天线22嵌设于支撑件21内时,信号天线22不易于从支撑件21上脱落,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构成的天线整体接收或者辐射电磁波更稳定。
42.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3.0mm。
43.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3.0mm时,天线整体接收和辐射的电磁波稳定。信号天线22设置在支撑件21上,如果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3.0mm,支撑件21相对于壳体11之间的距离也会变大,支撑件21安装在壳体11上时,导致耳机装置100的尺寸变大,不便于携带;如果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1.5mm,会使得壳体11的厚度较薄,不便于壳体11的制作加工。
44.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天线12在信号天线22上的正投影位于信号天线22内,信号天线22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蓝牙天线12,蓝牙天线12上的第一触点121与信号天线22上的第二触点221接触时,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相连,天线整体相较于蓝牙天线12的感应面积更大。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天线12与信号天线22由同种材料制成,当信号天线22与蓝牙天线12连接成为一体时,蓝牙天线12与信号天线22上接收和辐射的电磁波为同一频率电磁波,电磁波传递更稳定,如果蓝牙天线12与信号天线22由不同种材料制成,蓝牙天线12与信号天线22上接收和辐射的电磁波为不同频率电磁波,则会导致信号紊乱。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21与壳体11中的一者上设有凸起部(图未示出),支撑件21与壳体11中的另一者对应凸起部位置设有凹陷部(图未示出),支撑件21安装于壳体11
时,凸起部卡入凹陷部内,将支撑件21从壳体11上取下时,凸起部脱离凹陷部,也即,支撑件21与壳体11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连接,如此便于将支撑件21安装至壳体11或者将支撑件21从壳体11上拆除。
47.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