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7376发布日期:2022-08-09 17:5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


背景技术:

2.无线视频传输就是指不用布线(线缆)利用无线电波来传输视频、声音、数据等信号的监控系统。无线视频传输主要分为模拟微波传输和数字微波传输。
3.无线视频传输应用范围广,在电信、公安、电力、政府、军队、武警、消防、水利、油田、旅游区、交通监控、港口码头、工业矿山、森林防火、小区监控、现场监控等众多行业领域有成功案例。
4.而现有的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大多结构比较复杂,监测范围有限,存在一定的使用限制,为此,我们提出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结构较为小巧,且能够满足不同方位的监测工作,增大该监测模块的可监测区域,适用范围更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包括基板和监测单元;
7.基板:其底面设有环形框,环形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的座体内设有调节腔;
8.监测单元:包括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所述摄像头转动连接于转动座的内部,激光雷达设置于摄像头前侧面下端的缺口内;
9.其中:所述基板底面右侧的缺口内设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输出端均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结构较为小巧,且能够满足不同方位的监测工作,增大该监测模块的可监测区域,适用范围更广。
10.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单元还包括锥齿轮、第一电机、锥形斗和锥齿环,所述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摄像头的左侧转轴上,锥齿轮位于调节腔的内部,第一电机设置于调节腔的内部顶壁中心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底端设有锥形斗,锥形斗的底面设有锥齿环,锥齿环与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的监测工作,增大该监测模块的可监测区域。
11.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底面中心处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底端与转动座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可以满足不同朝向的监测工作。
12.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底面左侧的缺口内设有网络传输器,网络传输器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可以将监测到的数据上传至远程终端。
13.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底面设有左右对称的立杆,两个立杆的底端均与环形肋固定连接,转动座的上表面设有左右对称的导向座,两个导向座中部的豁口均与环形肋滑动
连接,可以为转动座提供进一步的导向支撑作用,确保转动座的稳定性。
14.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框的外弧面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口,散热口的内部均设有防尘网,转动座上表面左右对称设置的流通孔均与调节腔相连通,可以为该监测模块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15.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四角对称设有安装孔,可以实现对基板的固定,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具有以下好处:
17.1、在该监测模块的工作过程中,摄像头可以对监测目标的影像信息记录,激光雷达则能够通过激光扫描的方式得到监测目标的空间坐标,接着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分别将得到的数据反馈至单片机,单片机对数据进行整合后将其传递给网络传输器,然后由网络传输器在无线网的支持下将信息上传至远程终端,以此来实现远程监测功能。
18.2、通过单片机的调控,当第一电机运转带动锥形斗和锥齿环旋转时,受锥齿环与锥齿轮的啮合连接关系影响,可以使摄像头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而第二电机运转时可以带动转动座在圆周方向上发生旋转,从而满足不同方位的监测工作,增大该监测模块的可监测区域,在转动座的旋转过程中,导向座与环形肋相配合可以为转动座提供进一步的导向支撑作用,确保转动座的稳定性,而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口排放至外部环境当中,防尘网则能够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环形框的内部,从而为该监测模块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剖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基板、2环形框、3转动座、31调节腔、4监测单元、41摄像头、42激光雷达、43锥齿轮、44第一电机、45锥形斗、46锥齿环、5单片机、6第二电机、7网络传输器、8立杆、9环形肋、10导向座、11散热口、12防尘网、13流通孔、1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包括基板1和监测单元4;
24.基板1:其底面设有环形框2,环形框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3,转动座3的座体内设有调节腔31,可以为后续的监测工作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
25.监测单元4:包括摄像头41和激光雷达42,摄像头41转动连接于转动座3的内部,激光雷达42设置于摄像头41前侧面下端的缺口内,监测单元4还包括锥齿轮43、第一电机44、锥形斗45和锥齿环46,锥齿轮43固定套设于摄像头41的左侧转轴上,锥齿轮43位于调节腔
31的内部,第一电机44设置于调节腔31的内部顶壁中心处,第一电机44的输出轴底端设有锥形斗45,锥形斗45的底面设有锥齿环46,锥齿环46与锥齿轮43啮合连接,第一电机44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5的输出端,在该监测模块的工作过程中,摄像头41可以对监测目标的影像信息记录,激光雷达42则能够通过激光扫描的方式得到监测目标的空间坐标,接着摄像头41和激光雷达42分别将得到的数据反馈至单片机5,单片机5对数据进行整合后将其传递给网络传输器7,然后由网络传输器7在无线网的支持下将信息上传至远程终端,以此来实现远程监测功能,另外,通过单片机5的调控,当第一电机44运转带动锥形斗45和锥齿环46旋转时,受锥齿环46与锥齿轮43的啮合连接关系影响,可以使摄像头41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从而满足不同方位的监测工作,增大该监测模块的可监测区域;
26.其中:基板1底面右侧的缺口内设有单片机5,单片机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摄像头41和激光雷达42的输出端均电连接单片机5的输入端。
27.其中:基板1的底面中心处设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底端与转动座3固定连接,第二电机6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5的输出端,第二电机6运转时可以带动转动座3在圆周方向上发生旋转,满足不同朝向的监测工作。
28.其中:基板1底面左侧的缺口内设有网络传输器7,网络传输器7与单片机5双向电连接,可以将监测到的数据上传至远程终端。
29.其中:基板1的底面设有左右对称的立杆8,两个立杆8的底端均与环形肋9固定连接,转动座3的上表面设有左右对称的导向座10,两个导向座10中部的豁口均与环形肋9滑动连接,在转动座3的旋转过程中,导向座10与环形肋9相配合可以为转动座3提供进一步的导向支撑作用,确保转动座3的稳定性。
30.其中:环形框2的外弧面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口11,散热口11的内部均设有防尘网12,转动座3上表面左右对称设置的流通孔13均与调节腔31相连通,第一电机44和第二电机6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口11排放至外部环境当中,防尘网12则能够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环形框2的内部,从而为该监测模块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31.其中:基板1的四角对称设有安装孔14,使用外部螺栓通过安装孔14将基板1与安装部位相连,实现对基板1的固定,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视频雷达监测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外部螺栓通过安装孔14将基板1与安装部位相连,实现对基板1的固定,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在该监测模块的工作过程中,摄像头41可以对监测目标的影像信息记录,激光雷达42则能够通过激光扫描的方式得到监测目标的空间坐标,接着摄像头41和激光雷达42分别将得到的数据反馈至单片机5,单片机5对数据进行整合后将其传递给网络传输器7,然后由网络传输器7在无线网的支持下将信息上传至远程终端,以此来实现远程监测功能,另外,通过单片机5的调控,当第一电机44运转带动锥形斗45和锥齿环46旋转时,受锥齿环46与锥齿轮43的啮合连接关系影响,可以使摄像头41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而第二电机6运转时可以带动转动座3在圆周方向上发生旋转,从而满足不同方位的监测工作,增大该监测模块的可监测区域,在转动座3的旋转过程中,导向座10与环形肋9相配合可以为转动座3提供进一步的导向支撑作用,确保转动座3的稳定性,而第一电机44和第二电机6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口11排放至外部环境当中,防尘网12则能够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环形框2的内部,从而为该监测模块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33.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单片机5选用的是nj200单片机,摄像头41选用的是x3221-c半球型摄像头,激光雷达42选用的是tf03-180激光雷达,第一电机44和第二电机6均选用的是28h2p3205a4微型步进电机,单片机5控制摄像头41、激光雷达42、第一电机44和第二电机6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