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4336发布日期:2022-10-14 23:4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塞的制作方法
一种耳塞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塞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耳塞。


背景技术:

2.公模耳机、助听器出音部分结构一般都会装上耳塞,通过软质的耳塞接触耳道,使人们佩戴更加舒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耳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耳塞与耳道之间难以做到完全贴合,不仅容易产生缝隙导致漏音等问题,而且会给耳道带来压迫感,长期佩戴时耳朵负担大,佩戴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塞,解决由于现有的耳机或助听器的耳塞与耳道贴合度不高导致容易产生缝隙造成漏音杂音等不良影响以及给耳道带来佩戴体验差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耳塞,包括罩体以及设于所述罩体内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缓冲连接部以及导音连接部,所述缓冲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导音连接部向外侧弯曲变形,以使所述缓冲连接部与所述罩体连接的一端形成第一缓冲槽,使所述缓冲连接部与所述导音连接部连接的一端形成第二缓冲槽。
6.如上所述的耳塞,所述第一缓冲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罩体的内侧壁相连接。
7.如上所述的耳塞,所述缓冲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导音连接部的厚度。
8.如上所述的耳塞,所述第一缓冲槽的两侧槽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
°
~60
°
,所述第二缓冲槽的两侧槽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
°
~60
°

9.如上所述的耳塞,所述第一缓冲槽的两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缓冲槽两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
10.如上所述的耳塞,所述第二缓冲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导音连接部的内径,所述第一缓冲槽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导音连接部的内径。
11.如上所述的耳塞,所述导音连接部内设有卡接槽。
12.如上所述的耳塞,所述罩体上设有环形连接面,所述缓冲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环形连接面贴合连接的缓冲连接面。
13.如上所述的耳塞,所述罩体上设有罩体侧向连接面以及与所述罩体侧向连接面相互垂直的罩体顶部连接面,所述缓冲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罩体侧向连接面贴合连接的缓冲侧向连接面以及与所述罩体顶部连接面贴合连接的缓冲顶部连接面。
14.如上所述的耳塞,所述罩体与所述管体一体成型。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塞,耳塞上设有缓冲连接部,当耳塞进入耳道时,在缓冲连接部的缓冲作用下,罩体可相对于导音连接部进行扭转运动,此时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
相应地减小或增大,使罩体与耳道更加贴合,不仅能有效避免耳塞与耳道之间产生缝隙导致漏音等问题,而且能有效减轻耳朵负担,提升佩戴舒适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耳塞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的耳塞的分解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耳塞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的耳塞的分解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耳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耳塞,包括罩体1以及设于所述罩体1内的管体2,所述管体2包括缓冲连接部21以及导音连接部22,所述缓冲连接部21相对于所述导音连接部22向外侧弯曲变形,以使所述缓冲连接部21与所述罩体1连接的一端形成第一缓冲槽23,使所述缓冲连接部21与所述导音连接部22连接的一端形成第二缓冲槽24。本实施例的耳塞上设有缓冲连接部21,当耳塞进入耳道时,在缓冲连接部21的缓冲作用下,罩体1可相对于导音连接部22进行扭转运动,此时第一缓冲槽23和第二缓冲槽24相应地减小或增大,使罩体1与耳道更加贴合,不仅能有效避免耳塞与耳道之间产生缝隙导致漏音等问题,而且能有效减轻耳朵负担,提升佩戴舒适度。
25.具体地,所述第一缓冲槽23和第二缓冲槽24均为环槽,所述缓冲连接部21的剖面呈s型,由于所述缓冲连接部21相对于所述导音连接部22向外侧弯曲变形,因此所述第二缓冲槽24的内径大于所述导音连接部22的内径,所述第一缓冲槽23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导音连接部22的内径。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槽23的内侧壁与所述罩体1的内侧壁相连接。当缓冲连接部21受力变形时,即当罩体1相对于导音连接部22扭转运动时,由于第一缓冲槽23的内侧壁与所述罩体1的内侧壁相连接,即第一缓冲槽23与罩体1之间无其他障碍,使得第一缓冲槽23两侧壁之间的夹角减小的空间更大,极限时可使两侧壁之间的夹角减小至0
°
,即第一缓冲槽23两侧壁贴合,取得更好的缓冲效果。
2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连接部21的厚度小于所述导音连接部22的厚度,使得缓冲连接部21的强度小于导音连接部22的强度,一方面能保证在耳塞进入耳道时缓冲连接部21易于变形以提供良好的缓冲效果,另一方面能保证导音连接部22与耳机的导音管之间实现有效的连接。
28.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槽23的两侧槽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
°
~60
°
。夹角小于30
°
则变形空间太小,缓冲效果差,夹角大于60
°
则变形空间太大,使得导音连接部22容易
压向罩体1而对耳道造成压迫感,本实施例的第一缓冲槽23的两侧槽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
°
~60
°
既能保障良好的缓冲效果,又能提升佩戴舒适度。
29.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槽24的两侧槽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
°
~60
°
,既能保障良好的缓冲效果,又能提升佩戴舒适度。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槽23的两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缓冲槽24两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缓冲槽23的两侧槽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7
°
;本实施例中第二缓冲槽24两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5
°

31.进一步地,所述导音连接部22内设有卡接槽221。通过导音连接部22上的卡接槽221与耳机或助听器的出音结构卡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32.进一步地,所述罩体1上设有环形连接面11,所述缓冲连接部21上设有与所述环形连接面11贴合连接的缓冲连接面211。罩体1和管体2通过环形连接面11和缓冲连接面211贴合连接而紧密配合,结构简单,可以适用于罩体1和管内2采用不同颜色或采用不同材质的设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33.实施例2:
34.请参阅附图3和附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耳塞,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耳塞中所述罩体1上设有罩体侧向连接面12以及与所述罩体侧向连接面12相互垂直的罩体顶部连接面13,所述缓冲连接部21上设有与所述罩体侧向连接面12贴合连接的缓冲侧向连接面212以及与所述罩体顶部连接面13贴合连接的缓冲顶部连接面213。罩体1和管体2不仅通过罩体侧向连接面12与缓冲侧向连接面212贴合连接,而且通过罩体顶部连接面13与缓冲顶部连接面213连接,从两个方向进行连接固定,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可以适用于罩体1和管内2采用不同颜色或采用不同材质的设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35.本实施例的耳塞上设有缓冲连接部21,当耳塞进入耳道时,在缓冲连接部21的缓冲作用下,罩体1可相对于导音连接部22进行扭转运动,此时第一缓冲槽23和第二缓冲槽24相应地减小或增大,使罩体1与耳道更加贴合,不仅能有效避免耳塞与耳道之间产生缝隙导致漏音等问题,而且能有效减轻耳朵负担,提升佩戴舒适度。
36.实施例3:
37.请参阅附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耳塞,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耳塞中所述罩体1与所述管体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本实施例的耳塞上设有缓冲连接部21,当耳塞进入耳道时,在缓冲连接部21的缓冲作用下,罩体1可相对于导音连接部22进行扭转运动,此时第一缓冲槽23和第二缓冲槽24相应地减小或增大,使罩体1与耳道更加贴合,不仅能有效避免耳塞与耳道之间产生缝隙导致漏音等问题,而且能有效减轻耳朵负担,提升佩戴舒适度。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