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9608发布日期:2022-12-13 23:5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摄像头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摄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摄像头及汽车。


背景技术:

2.申请号为cn201821414389.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雾车载摄像头,该摄像头的壳体内涂覆有干燥剂层,通过干燥剂层来控制壳体内的空气湿度,以防止凝露现象的发生。
3.但是,这种方式的防凝露效果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比如,当水汽含量超过干燥剂层的吸附能量时,上述方式便无法防止凝露。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摄像头的防凝露效果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摄像头及汽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包括外壳、镜头以及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所述镜头包括镜筒和镜片组,所述镜筒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镜片组的物侧镜片与所述镜筒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镜筒连接,以便通过所述镜筒将所述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物侧镜片。
6.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套设在所述镜筒外侧。
7.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挤压固定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镜筒之间。
8.可选的,所述镜筒包括镜筒本体和凸缘结构,所述凸缘结构绕所述镜筒本体的轴线环绕在所述镜筒本体的外侧,所述加热装置放置于所述凸缘结构的上表面。
9.可选的,所述镜筒包括镜筒本体,所述镜筒本体包括筒体和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筒体连接;且在所述筒体的轴向上,所述盖帽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物侧镜片的物侧面接触,以将所述物侧镜片压紧在所述筒体上;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盖帽连接,以便通过所述盖帽将所述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物侧镜片。
10.可选的,所述摄像头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于检测所述容纳腔内的温度。
11.可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由外壳的外表面贯穿至外壳的内表面;所述摄像头还包括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封堵所述透气孔。
12.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连接,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前壳设有透光孔,以便所述镜片组采光;所述前壳为塑胶壳,所述后壳为金属壳。
13.可选的,所述摄像头还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安装于所述后壳;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镜筒的后方,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镜筒相对。
14.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本体、导电线以及第一插拔接头,所述加热本体与所述镜筒连接,所述导电线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本体连接,所述导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
插拔接头连接;所述摄像头还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二插拔接头,所述第一插拔接头与所述第二插拔接头可插拔连接。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头。
16.在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及汽车中,加热装置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对物侧镜片进行加热,以防止物侧镜片上产生凝露,从而可以提高摄像头的防凝露效果。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与镜筒连接,通过镜筒将热量传递至物侧镜片,这样不仅可以更快地将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物侧镜片,以提高加热效率,还无需加热装置与物侧镜片直接连接,以降低生产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的剖面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摄像头的剖面示意图;
19.图3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20.图4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2.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23.100、摄像头;
24.1、外壳;11、容纳腔;12、透光区;13、前壳;14、后壳;
25.2、镜头;21、镜筒;211、镜筒本体;212、凸缘结构;213、筒体;214、盖帽;215、环形侧壁;216、凸起结构;217、台阶面;22、镜片组;221、物侧镜片;222、像侧镜片;223、中间镜片;224、物侧面;225、像侧面;
26.3、加热装置;31、加热本体;32、导电线;33、第一插拔接头;
27.4、防水圈;
28.5、线路板;51、第二插拔接头;52、第一板;53、第二板;
29.6、图像传感器;
30.7、密封圈;
31.8、插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头100包括外壳1、镜头2以及加热装置3,外壳1具有容纳腔11,镜头2和加热装置3均设置在容纳腔11内。其中,镜头2包括镜筒21和镜片组22,镜筒21设置在容纳腔11内,镜片组22的物侧镜片221与镜筒21连接,加热装置3与镜筒21连接,以便通过镜筒21将加热装置3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物侧镜片221。
34.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对物侧镜片221进行加热,以防止物侧镜片221上产生凝露,从而可以提高摄像头100的防凝露效果。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加热
装置3与镜筒21连接,通过镜筒21将热量传递至物侧镜片221,这样不仅可以更快地将加热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物侧镜片221,以提高加热效率,还无需加热装置3与物侧镜片221直接连接,以降低生产装配难度。
35.应当理解的,外壳1上设有透光区12,以便镜片组22采光。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透光区12为设置在外壳1上的透光孔,透光孔有外壳1的外表面贯穿至外壳1的内表面,以便与容纳腔11连通,这样镜片组22前方无遮拦,由于物侧镜片221是镜片组22中最外侧的镜片,所以只需通过防止物侧镜片221产生凝露,便可以提高摄像头100的成像效果。
36.如图5所示,在实际产品中,镜片组22除了包括物侧镜片221之外,还包括像侧镜片222和若干个中间镜片223,中间镜片223均位于物侧镜片221和像侧镜片222之间。像侧镜片222和中间镜片223也均与镜筒连接,加热装置3对镜筒进行加热时,也可以实现对像侧镜片222和中间镜片223进行加热,以进一步提高镜片组22的防霜雾效果。
37.在一实施例中,镜筒21为金属筒,这样可以提高镜筒21的导热性能,进而提高对镜片组22的加热效果。另外,镜筒21可以通过aa工艺与外壳1连接(参考图1);或者镜筒21也可以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外壳1连接(参考图2),此时镜筒21和外壳1中的一个设有螺柱,另一个设有螺纹孔;或者镜筒21也可以借助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在外壳1上。
38.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装置3套设在镜筒21外侧,这样不仅可以使加热装置3与镜筒21连接的更牢固,还可以使加热装置3对镜筒21的各区域的加热更加均匀。
39.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镜筒21包括镜筒本体211和凸缘结构212,镜片组22安装在镜筒本体211上,凸缘结构212设置在镜筒本体211上,且凸缘结构212绕镜筒本体211的轴线环绕在镜筒本体211的外侧,加热装置3放置于凸缘结构212的上表面。也即本实施例中,镜筒21的外侧设有凸缘结构212以支撑加热装置3,进而可以使加热装置3安装的更牢固。其中,镜筒本体211的轴线即为镜筒21的轴线。另外,凸缘结构212可以是闭环结构也可以是开环结构,或者凸缘结构212也可以是由多个设置在镜筒本体211上的凸起组成,这些凸起绕着镜筒本体211的轴线间隔设置。
40.在一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挤压固定于外壳1和镜筒21之间,这样可以使加热装置3的安装更加方便。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加热装置3挤压在镜筒本体211与凸缘结构211的上表面之间;或者,如图2和图4所示,加热装置3挤压在镜筒本体211的侧面与外壳1之间。
41.如图5所示,镜筒本体211包括筒体213和盖帽214,盖帽214与筒体213连接;且在筒体213的轴向上,盖帽214至少有一部分与物侧镜片221的物侧面224接触,以将物侧镜片221压紧在筒体213上;加热装置3与盖帽214连接,以便通过盖帽214将加热装置3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物侧镜片221。其中,筒体213的轴向即为镜筒本体211的轴向。
42.如图5所示,盖帽214包括环形侧壁215和凸起结构216;环形侧壁215套设在筒体213的外侧,二者同轴设置;凸起结构216设置在环形侧壁215的一端,并位于环形侧壁215的内侧。筒体213的中空部分为阶梯孔,物侧镜片221放置在该阶梯孔的台阶面217上,其中,物侧镜片221的像侧面225的边缘与该台阶面217接触,凸起结构216抵触在物侧镜片221的物侧面224的边缘。另外,凸起结构216也为环形结构,物侧镜片221的物侧面的中间部分凸出凸起结构216。
43.另外,如图5所示,当镜筒21具有凸缘结构212时,凸缘结构212可以是设置在盖帽214的环形侧壁215的外侧。
44.如图1至图4所示,摄像头100还包括防水圈4,防水圈4设置在镜筒21和外壳1之间,以免外部液体从透光孔处进入容纳腔11内。同时,防水圈4挤压于加热装置3和外壳1之间,此时,防水圈4与加热装置3直接接触,外壳1通过防水圈4实现对加热装置3的挤压,也即加热装置3实际上是挤压在防水圈4和镜筒21之间。由于防水圈4具有一定柔性,所以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加热装置3损坏。
45.如图1和图2所示,摄像头100还包括线路板5,线路板5设置在容纳腔11内,并位于镜筒21的后方。加热装置3与线路板5连接,以便通过线路板5对其进行供电并控制其工作。同时,线路板5上还设有图像传感器6,图像传感器6与镜筒21相对,以便根据镜片组22的采光进行成像,其中,外部光线依次穿过物侧镜片221、中间镜片223以及像侧镜片222后到达图像传感器6。在本实施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3的工作,该控制器可以是直接设置在线路板5上,此时控制器直接与加热装置3连接;或者该控制器是独立于摄像头100之外的器件,使用摄像头100时,该控制器与线路板5连接,进而实现控制器与加热装置的连接。
46.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本体31、导电线32以及第一插拔接头33。加热本体31与镜筒21连接,用于对镜筒21进行加热,其中,加热本体31为环形结构,并套设在镜筒21外侧,另外,加热本体31可以是加热丝、加热膜以及ito膜等。导电线32的一端与加热本体31连接,导电线32的另一端与第一插拔接头33连接。线路板5上设有第二插拔接头51,第一插拔接头33与第二插拔接头51可插拔连接。这样设置更方便摄像头100的组装。
47.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插拔接头51为三pin插头,包括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以及接地引脚,导电线32具有三通引线,这三条引线分别与三个引脚连接,这样通过加热装置3还可以实现导除静电的效果。
48.如图1和图2所示,线路板5包括第一板52和第二板53,第一板52和第二板53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板52设置在第二板53的前方,图像传感器6设置在第一板52上,加热装置3连接在第二板53上,即第二插拔接头51设置在第二板53上。这样设置可以节省空间,有利于摄像头100的小型化设计。
49.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包括前壳13和后壳14,前壳13与后壳14连接,以围合形成容纳腔11。透光孔设置在前壳13上,以便镜片组22从前壳13处采光;镜筒21和线路板5均安装在后壳14上。其中,线路板5可以通过螺钉锁紧在后壳14上。
50.在一实施例中,前壳13为塑胶壳,此时前壳13导热效果差,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这样镜片组22处的温差会更小,除雾效果更佳。同时,后壳14为金属壳,这样线路板5所产生的热量便可以通过后壳14快速散出,从而可以提高线路板5上的图像传感器6等元器件的工作性能。具体的,前壳13的材质可以聚乙烯、环氧树脂等,后壳14的材质可以是铝、铝合金等。应当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镜筒21也可以是固定在前壳13上。
51.如图1和图2所示,摄像头100还包括密封圈7,密封圈7设置在前壳13和后壳14之间,以使前壳13和后壳14密封连接。
52.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由外壳1的外表面贯穿至外壳1的内表面,以便使容纳腔11与外界连通。摄像头100还包括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设置在外壳1上,并封堵透气孔。通过防水透气膜可以防止外界水汽进入容纳腔11,并可以实现容纳腔11
内外的气体流动,保证外壳1内外的气压平衡。另外,透气孔可以是设置在后壳14上,且防水透气膜可以是设置在外壳1的内表面上。
53.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头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容纳腔11内,用于检测容纳腔11内的温度。同时,温度传感器与线路板5连接,以实现与相应控制器的连接,当容纳腔11内的温度大于某一值时,控制器便可以控制加热装置3停止加热,以提高容纳腔11内的相应元器件的工作性能;同时,当容纳腔11内的温度小于某一值时,控制器便可以控制加热装置3开始加热,以提高容纳腔11内的相应元器件的工作性能。
54.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头100还包括插接件8,插接件8与外壳1连接,并与线路板5电性连接。插接件8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进而实现对摄像头100进行供电。其中,插接件8可以是安装在后壳14上。
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使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100,这样可以提高摄像头100的成像效果,进而提高汽车的驾驶体验。
5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