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4684发布日期:2023-02-14 14:1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背盖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折叠支架的背盖。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背盖,都只起到保护的功能,在看视频、听音乐等时需要用户用手拿着,或者需要单独配备支架,使用不方便,且不便于携带,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至少之一,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可折叠支架的背盖。
4.本技术提供一种背盖,该背盖包括壳体和支撑件,所述壳体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背板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凹槽本体和设于所述凹槽本体一端且与所述凹槽本体连通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凹槽本体的深度,所述连接槽相对的两侧壁的部分背离所述连接槽的方向背向凹陷形成两卡槽;所述支撑件包括位于一端的连接端和位于另一端的支撑端,所述连接端的相对两侧壁对应两所述卡槽分别设有一转轴,其中,两所述转轴可拆卸且转动的连接于两所述卡槽,所述连接端转动收容于所述连接槽内,以使所述支撑端旋入或旋出所述凹槽本体。
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件还用于可拆卸且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
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两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每一所述卡槽的尺寸均大于同侧的所述转轴的尺寸。
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为弹性转轴。
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端为一体式结构。
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端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设有一卡扣,所述凹槽本体对应所述卡扣设有一卡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口卡合连接。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盖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吸附件、和设于所述支撑端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的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对应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吸附件,所述支撑端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对应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
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为魔术贴,或
13.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中的一个为磁铁,另一个为金属。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支撑端收容于所述凹槽本体内时,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齐平。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所述背板开设第一凹槽同时在第一凹槽内设置支撑件,支撑件与第一凹槽转动连接,可以实现背盖自带可折叠支架的目的,使用时可以打开支撑件,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撑件收容与第一凹槽内,使用方便,且便于收纳;而且,当支撑件收容于第一凹槽后,支撑件背离第二表面的表面与背板的第一表面平齐,支撑件不会凸出背板,更美观,同时不会增加背盖的厚度;另外,支撑件与第一凹槽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支撑件;尤其是当同时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时,可以实现在两个方向支撑放置手机,提升了用户体验,且可拆卸的支撑件便于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切换。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盖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1中支撑件收容于第一凹槽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1中支撑件收容于第一凹槽内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1中支撑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图1中支撑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图1中转轴与卡槽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盖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图8中支撑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盖的示意图。
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7][0028][0029]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2]
以下所描述的系统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所述模块或电路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同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003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4]
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盖100,该背盖100可以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该背盖100包括壳体10和支撑件3,所述壳体10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所述背板1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由所述第一表面11朝向第二表面12凹陷形成,以便所述第一凹槽2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11,所述第一凹槽2包括凹槽本体21和设于所述凹槽本体21一端且与所述凹槽本体21连通的连接槽22,所述连接槽22的深度大于所述凹槽本体21的深度,所述连接槽22相对的两侧壁的部分背离所述连接槽22的方向背向凹陷形成两卡槽23。
[0035]
所述支撑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31和支撑端32,所述连接端31的相对两侧壁对应所述卡槽23分别设有一转轴33。其中,两个所述转轴33均可拆卸且转动的连接于两个所述卡槽23内,所述连接端31转动收容于所述连接槽22内,以使所述支撑端32旋入或旋出所述凹槽本体21。当所述支撑端32收容于所述凹槽本体21内时,所述支撑件3背离所述第二表面1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11齐平。本技术通过在所述背板1开设第一凹槽2,同时在第一凹槽2内设置支撑件3,支撑件3与第一凹槽2转动连接,可以实现背盖100自带可折叠支架的目的,使用时可以打开支撑件3,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撑件3收容与第一凹槽2内,使用方便,且便于收纳,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另外,支撑件3与第一凹槽2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支撑件3,避免在支撑件3损坏后,需要整体更换背盖100,有利于延长整体背盖100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0036]
请参阅图2与图3,一并结合参阅图1,所述壳体10大致为一矩形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背板1周围的侧壁4,所述背板1和所述侧壁4围设成一容纳腔5,所述容纳腔5用于容纳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主机。
[0037]
所述第一凹槽2大致为一矩形凹槽,所述支撑件3大致为一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2的开口位于所述背板1的第一表面11,并凹向所述容纳腔5,将第一凹槽2设置成沉槽,有利于减小背盖100的厚度,而且,当支撑件3容置于第一凹槽2内时,支撑件3的表面与第一表面11平齐,避免支撑件3凸出背板1,使背盖100更美观。
[0038]
请参阅图3,一并结合参阅图1,在背板1的第二表面12设有支撑臂13,用于支撑容纳腔5内的结构,在设置第一凹槽2时,可以使第一凹槽2对应的第二表面12不超过支撑臂13
的最高点,从而有利于充分利用容纳腔5的内部空间,同时不会影响组装后电子产品的整体厚度,为了降低第一凹槽2对背盖100厚度的影响,可以采用高强度的支撑件3,这样支撑件3的厚度可以设计的非常薄,但同样可满足支撑的强度需求。
[0039]
请参阅图2、图5至图7,沿垂直两个所述卡槽23的延伸方向,每一个所述卡槽23的尺寸l1均大于同侧的所述转轴33的尺寸l2,将所述卡槽23的尺寸l1设置的大一些,方便所述转轴33的卡入与取出。
[0040]
所述转轴33为弹性转轴,具体可以是弹性塑胶材质,将所述转轴33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支撑件3的连接端31与连接槽22的外形尺寸完全匹配的情况下,方便地将转轴33卡入卡槽23,或从卡槽23内取出,以实现支撑件3与第一凹槽2的可拆卸连接。
[004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33与所述连接端31为一体式结构,具体地,所述连接端31可以是塑料或金属材质,通过注塑或热熔的方式实现二者的一体式连接。
[0042]
所述支撑端32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或金属,所述支撑端32与所述连接端31为一体式结构。
[0043]
请参阅图5与图6,一并结合参阅图2,所述支撑端32远离所述连接端31的一端设有一卡扣34,所述凹槽本体21对应所述卡扣34设有一卡口24,所述卡扣34与所述卡口24卡合连接,当支撑件3收容于第一凹槽2内后,卡扣34卡入卡口24内,实现支撑件3在第一凹槽2内的固定。
[0044]
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与图9,所述背盖10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凹槽2内的第一吸附件25、和设于所述支撑端32靠近所述背板1的一侧的第二吸附件35,所述第一吸附件25对应所述第二吸附件35设置。当所述支撑件3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内后,所述第一吸附件25吸附所述第二吸附件35,可以实现在不使用支撑件3的情况下,使支撑件3固定在第一凹槽2内,而不会意外旋出,造成支撑件3的损坏,同时使背盖100使用更方便。
[004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附件25和所述第二吸附件35均为魔术贴,且所述第一吸附件25通过胶层粘接在第一凹槽2的底表面,所述第二吸附件35也通过胶层粘接在支撑端32靠近背板1一侧的表面。
[0046]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附件25和所述第二吸附件35还可以是磁铁。
[0047]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支撑端32的材质为金属时,仅需要在第一凹槽2内设置第一吸附件25即可,该第一吸附件25为磁铁。
[0048]
请参阅图10,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1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连通的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2沿所述背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6沿所述背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6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2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件3还用于可拆卸且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2与第二凹槽6垂直设置,呈十字交叉结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2和所述第二凹槽6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吸附件25用于吸附支撑件3。通过设置第二凹槽6,可以实现背盖100在两个方向支撑,方便用户的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通过采用一个支撑件3可以实现在两个方向支撑电子产品,简化背盖100的结构,易于成型,降低成本,同时便于使用。
[0049]
本技术通过在所述背板1开设第一凹槽2同时在第一凹槽2内设置支撑件3,支撑件3与第一凹槽2转动连接,可以实现电子产品的背盖100自带可折叠支架的目的,使用时可以
打开支撑件3,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撑件3收容与第一凹槽2内,无需单独配置支架,使用方便,且便于收纳,而且有利于减小整体电子产品的厚度,有利于电子产品的轻薄短小化;而且,当支撑件3收容于第一凹槽2后,支撑件3背离第二表面12的表面与背板1的第一表面11平齐,支撑件3不会凸出背板1,更美观,同时不会增加背盖100的厚度;另外,支撑件3与第一凹槽2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支撑件3;尤其是当同时设置第一凹槽2与第二凹槽6时,可以实现在两个方向支撑放置手机,提升了用户体验,且可拆卸的支撑件3便于在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6之间的切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