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镜头螺口灯头云台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9792发布日期:2022-12-14 02:3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镜头螺口灯头云台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摄像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镜头螺口灯头云台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2.灯头摄像头(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2936012u),包括螺口灯头、上盖、第一电机、电源适配器、内支架、外支架、后盖、第二电机、主板、镜头、灯板、前盖和灯盖,上盖上侧连接有螺口灯头。
3.目前,灯头摄像头都是只有一个镜头,为此申请人申请了一种双联座ir-cut和摄像头模组(cn217037277u),该专利通过在基座同时设置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以减少镜头之间的光学中心间距,减少变焦跳变。但是对于双镜头的摄像头模组如何方便的安装到灯头摄像头上,目前还未有技术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镜头螺口灯头云台摄像设备,该设备采用双镜头的摄像头模组,双镜头摄像头模组通过设置镜头罩、灯罩和led模组方便安装在了灯头云台摄像设备上,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特点。
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双镜头螺口灯头云台摄像设备,该设备包括镜头罩、灯罩、前盖、led模组、摄像头模组、安装座、驱动模块、第一驱动电机、上盖、螺口灯头、后盖、第二驱动电机和下盖;所述的安装座上设置有环形外圈,上盖和下盖分别固定设置在环形外圈的上、下部,所述和螺口灯头固定设置在上盖的顶部,并在安装座的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耳部,在两个耳部之间设置有安装贯穿的第一空腔,下盖的下方两侧也分别设置有耳罩,两个耳罩在外侧分别封闭两个耳部,所述的前盖和后盖相互固定为球台形壳体,前盖和后盖固定后设置在两个耳部之间;所述的第一电机和驱动模块设置在上盖与安装座形成的第二空腔,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上盖的内侧,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的安装座的中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能驱动安装座在上盖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球台形壳体内,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伸出球台形壳体与一个耳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能驱动球台形壳体在两个耳部之间翻动;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和led模组均固定设在球台形壳体内,摄像头模组采用双镜头摄像头模组,所述的led模组设置在摄像头模组的前端,并在前盖上设置有灯罩安装口,所述的led模组通过螺钉与灯罩固定连接;并在 led模组上设置有两个供摄像头模组的双镜头穿过的通孔,在两个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led灯泡,灯罩对应led灯泡的位置设置有透镜,透镜向内侧延伸至led灯泡外侧;所述镜头罩固定设置在灯罩的中部,镜头罩上设置有供两个容纳摄像头模组的双镜头的镜头孔。
7.作为优选,灯罩的外侧在除透镜位置外均设置有圆形凸起。本实用新型灯罩采用了和透镜同样的透明材质,为了避免外侧可以通过灯罩看到内部的部件,不利于美观,本实
用新型采用了圆形凸起的结构,可以避免外部看到内部的结构,同时圆形凸起和透镜配合也可以美化外形。
8.作为优选,led模组上设置有感光传感器,所述的灯罩的中间四个透镜之间有可容纳感光传感器的传感器空间。
9.作为优选,安装座位于球台形壳体上方的部分为球形凸台,在所述球形凸台的中心处向上凸出布置有一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同时在所述轴套内有一定位销;在所述上盖内设置有让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模块进出的滑轨,滑槽和限位板,在所述环形外圈内侧的安装座上设置有限位凸台。
10.作为优选,球台形壳体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平台,平台与两个耳部相互配合,一个平台的中部设置有供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的通孔,另外一个平台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凸环,对应耳部设置有圆形孔,圆形凸环配合设置在圆形孔内。
11.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模组包括双联座ir-cut、镜头和图像传感器,两个镜头分别与两个螺纹孔相旋合,摆片位于镜头和图像传感器之间;双联座ir-cut包括基座、壳体、线圈、摆杆和摆片;基座设置有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和卡接凹槽,线圈固定在壳体上并且位于摆杆一端的外围,摆杆与摆片相连接;摆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滤片部,每个滤片部都设置有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摆片沿着壳体凹槽滑动时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分别与螺纹孔位置相对齐。
12.作为优选,壳体设置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并且内部形成壳体凹槽;壳体外壁嵌合于卡接凹槽,并且上壳体与基座通过卡扣连接;上壳体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下壳体设置有多个母扣;多个第一卡接件分别嵌合于相应位置的多个母扣内;上壳体设置有多个上卡接凹槽,上壳体的多个第一卡接件都位于上卡接凹槽内,下壳体的多个母扣的两侧面都位于相应的上卡接凹槽内;上壳体还设置有第二卡接件,基座设置有卡接口,第二卡接件嵌合于卡接口。
13.作为优选,摆杆一端与上壳体转动连接;摆杆另一端与摆片一端相连接,并且摆片与壳体凹槽滑动配合;摆杆一端设置有摆杆凸起,上壳体设置有与摆杆凸起位置相对应的摆杆凹槽,摆杆凸起外壁与摆杆凹槽转动配合;摆杆另一端设置有摆杆头,摆片一端设置有摆片滑槽,摆杆头外壁与摆片滑槽滑动配合。
14.作为优选,上壳体和下壳体都设置有两个上下对齐的滤光孔,两个滤光孔分别与两个螺纹孔相对齐;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分别为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全光谱玻璃滤光片。
15.作为优选,下壳体设置有多个支撑条,支撑条上表面与摆片下表面相接触。
1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设备采用双镜头的摄像头模组,双镜头摄像头模组通过设置镜头罩、灯罩和led模组方便安装在了灯头云台摄像设备上,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4为灯罩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led模组结构示意图。
21.图6,7为球台形壳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安装台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上盖结构示意图。
24.图10,11,12为摄像头模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26.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双镜头螺口灯头云台摄像设备,该设备包括镜头罩1、灯罩2、前盖3、led模组4、摄像头模组5、安装座6、驱动模块7、第一驱动电机8、上盖9、螺口灯头00、后盖11、第二驱动电机12和下盖13。所述的安装座6上设置有环形外圈,上盖9和下盖13分别固定设置在环形外圈61的上、下部,所述螺口灯头00固定设置在上盖9的顶部,并在安装座6的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耳部62,在两个耳部62之间设置有安装贯穿的第一空腔,下盖13的下方两侧也分别设置有耳罩1301,两个耳罩1301在外侧分别封闭两个耳部62,所述的前盖3和后盖11相互固定为球台形壳体31,前盖3和后盖11固定后设置在两个耳部62之间。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8和驱动模块7设置在上盖9与安装座6形成的第二空腔,第一驱动电机8固定设置在上盖9的内侧,第一驱动电机8的电机轴与所述的安装座6的中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8能驱动安装座6在上盖9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12固定设置在球台形壳体31内,第二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1201伸出球台形壳体31与一个耳部62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2能驱动球台形壳体31在两个耳部62之间翻动。如图2所示,所述的摄像头模组5和led模组4均固定设在球台形壳体31内,摄像头模组5采用双镜头摄像头模组5,所述的led模组4设置在摄像头模组5的前端,并在前盖3上设置有灯罩2安装口,所述的led模组4通过螺钉与灯罩2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在 led模组4上设置有两个供摄像头模组5的双镜头穿过的通孔41,在两个通孔4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led灯泡42。如图3、图4所示,灯罩2对应led灯泡42的位置设置有透镜21,透镜21向内侧延伸至led灯泡42外侧。所述镜头罩1固定设置在灯罩2的中部,镜头罩1上设置有供两个容纳摄像头模组5的双镜头的镜头孔14。所述上盖9和下盖13包裹设备的内部件,对设备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第一驱动电机8带动安装座6自转进而带动设备的下部分在水平面转动,达到对四周的环境进行拍摄的目的,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球台形壳体31在竖面转动,达到对远近的环境进行拍摄的目的,而led模组4会在黑天提供照明,led灯泡42产生的光线通过透镜21发射出来,实现在夜晚拍摄的目的,摄像头模组5负责拍摄。
27.如图3所示,灯罩2的外侧在除透镜21位置外均设置有圆形凸起22。所述圆形凸起22对设备内部结构起到遮挡的作用。如图4,5所示,led模组4上设置有感光传感器43,所述的灯罩2的中间四个透镜21之间有可容纳感光传感器的传感器空间23。感光传感器43控制led灯泡42的亮灭,实现对照明功能的控制。
28.如图8所示,所述安装座6位于球台形壳体31上方的部分为球形凸台63,在所述球形凸台63的中心处向上凸出布置有一轴套64,所述轴套64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同时在所述轴套64内有一定位销65。在所述上盖9内设置有让第一驱动电机8和驱动模块7进出的滑轨91,滑槽92和限位板93,在所述环形外圈61内侧的安装座6上设置有
限位凸台66。上盖9内的滑轨91,滑槽92和限位板93用于第一驱动电机8和驱动模块7的安装和拆卸,安装座6的环形外圈61通过限位凸台66与上盖9之间进行限位并可相对转动。
29.如图6,7所示,球台形壳体3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平台,平台与两个耳部62相互配合,一个平台的中部设置有供第二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穿过的通孔311,另外一个平台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凸环312,对应耳部62设置有圆形孔621,圆形凸环312配合设置在圆形孔621内。
30.如图10,11,12所示,摄像头模组5包括双联座ir-cut、镜头51和图像传感器,两个镜头51分别与两个螺纹孔52相旋合,摆片53位于镜头51和图像传感器之间。双联座ir-cut包括壳体10、摆片53、基座54、线圈55和摆杆56。摆杆56一端与上壳体101转动连接。摆杆56另一端与摆片53一端相连接,并且摆片53与壳体凹槽103滑动配合。基座54设置有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52和卡接凹槽57,线圈55固定在壳体10上并且位于摆杆56一端的外围,摆杆56与摆片53相连接。摆片53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螺纹孔52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滤片部531,每个滤片部531都设置有第一滤光片532和第二滤光片533,摆片53沿着壳体凹槽103滑动时第一滤光片532和第二滤光片533分别与螺纹孔位置相对齐。相对于两片独立的ircut,此种方式将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52集合在一个基座54上,进而减少了两个镜头51之间的光学中心间距,减少了变焦跳变。同时,两个镜头51的滤光片在一个摆片53上,并且采用一个摆杆56同时进行驱动。从而只需要一个io来控制一个摆片53,进而减少了soc接口资源消耗。同时,将两个镜头51的滤光片集合在一个摆片53上以后也减少了ircut的pcb占用,能够容纳于市场流行的小黄人板框。
31.壳体10设置有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通过卡扣连接并且内部形成壳体凹槽103。壳体10外壁嵌合于卡接凹槽57,并且上壳体101与基座54通过卡扣连接。上壳体101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104,下壳体102设置有多个母扣105。第一卡接件104和母扣105的卡接以实现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的连接。
32.多个第一卡接件104分别嵌合于相应位置的多个母扣105内。上壳体101设置有多个上卡接凹槽106,上壳体101的多个第一卡接件104都位于上卡接凹槽106内,下壳体102的多个母扣105的两侧面都位于相应的上卡接凹槽106内,从而对母扣105进行限位。
33.上壳体101还设置有第二卡接件107,基座54设置有卡接口58,第二卡接件107嵌合于卡接口58,以实现壳体10和基座1之间的连接。
34.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都设置有两个上下对齐的滤光孔108,两个滤光孔108分别与两个螺纹孔52相对齐。第一滤光片532和第二滤光片533都通过滤光孔108对镜头51进行滤光。
35.第一滤光片532和第二滤光片533分别为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全光谱玻璃滤光片。
36.摆杆56一端设置有摆杆凸起561,上壳体101设置有与摆杆凸起561位置相对应的摆杆凹槽,摆杆凸起561外壁与摆杆凹槽转动配合从而保证摆杆3相对于外壳1转动。
37.摆杆56另一端设置有摆杆头562,摆片53一端设置有摆片滑槽534,摆杆头562外壁与摆片滑槽534滑动配合从而保证摆杆3转动时带动摆片4移动。
38.下壳体102设置有多个支撑条59,支撑条59上表面与摆片53下表面相接触。
39.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
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列,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