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技术开发用接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3529发布日期:2023-02-03 20:5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技术开发用接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络技术开发用接收器。


背景技术:

2.接收器是将信道中的信号进行接收,并将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再传给信宿,完成译码,从受干扰的信号中提取信源输出的信息,并复现信源的输出,接收器在进行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使用风扇对其进行降温,但时间久了以后,扇叶上会附着大量的灰尘毛絮等杂物,会影响风扇的运行,影响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技术开发用接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接收器在进行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使用风扇对其进行降温,但时间久了以后,扇叶上会附着大量的灰尘毛絮等杂物,会影响风扇的运行,影响散热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技术开发用接收器,包括接收器主体、拆卸机构、散热机构和接收机构,所述拆卸机构位于接收器主体的左端,所述散热机构位于接收器主体的内部,所述接收机构位于接收器主体,所述拆卸机构包括微孔防护罩、通孔、按钮、卡板、弹簧、伸缩杆和固定块,所述微孔防护罩安装于接收器主体的左端,所述微孔防护罩与接收器主体为可拆卸连接。
7.优选的,所述通孔固定设置于微孔防护罩的顶端,所述按钮安装于通孔的内部,所述按钮与通孔活动连接,所述卡板固定安装于按钮的底端且位于接收器主体的内端,通过通孔便于按钮的活动,按钮便于卡板的活动,卡板对接收器主体进行卡合,从而将微孔防护罩安装在接收器主体的左端。
8.优选的,所述弹簧固定安装于卡板的底端,所述伸缩杆固定安装于卡板的底端的且位于弹簧的内部,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弹簧的底端且与微孔防护罩固定连接,通过弹簧对卡板形成弹力,使卡板始终向上,便于卡板对接收器主体进行卡合,按动按钮,按钮带动卡板向内移动,卡板与接收器主体分离,此时取下微孔防护罩,微孔防护罩与接收器主体分离,从而将微孔防护罩进行拆卸。
9.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微孔散热板、马达、传动轴、扇叶和微孔通风板,所述微孔散热板固定安装于接收器主体的内端,所述微孔通风板固定安装于接收器主体的右端,通过微孔散热板固定马达的位置,微孔通风板便于接收器主体内部的空气流通。
10.优选的,所述马达固定安装于微孔散热板的左端,所述传动轴固定安装于马达的传动轴,所述扇叶固定安装传动轴的左端,通过马达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吹风,将接收器主体内部的热量吹到微孔防护罩处,将热量散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网络技术开发用接收器,安装了拆卸机构,通过弹簧对卡板形成弹力,使卡板始终向上,便于卡板对接收器主体进行卡合,按动按钮,按钮带动卡板向内移动,卡板与收器主体分离,此时取下微孔防护罩,微孔防护罩与收器主体分离,从而将微孔防护罩进行拆卸;
13.2、该网络技术开发用接收器,安装了散热机构,通过马达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吹风,将接收器主体内部的热量吹到微孔散热板处,将热量散出;
14.3、该网络技术开发用接收器,安装了接收机构,通过接收天线接收网络技术开发时发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到接收处理模块上,接收处理模块对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接收器主体;2、拆卸机构;201、微孔防护罩;202、通孔;203、按钮;204、卡板;205、弹簧;206、伸缩杆;207、固定块;3、散热机构;301、微孔散热板;302、马达;303、传动轴;304、扇叶;305、微孔通风板;4、接收机构;401、接收天线;402、接收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网络技术开发用接收器,包括接收器主体1、拆卸机构2、散热机构3和接收机构4,拆卸机构2位于接收器主体1的左端,散热机构3位于接收器主体1的内部,接收机构4位于接收器主体1,拆卸机构2包括微孔防护罩201、通孔202、按钮203、卡板204、弹簧205、伸缩杆206和固定块207,微孔防护罩201安装于接收器主体1的左端,微孔防护罩201与接收器主体1为可拆卸连接;
23.通孔202固定设置于微孔防护罩201的顶端,按钮203安装于通孔202的内部,按钮203与通孔202活动连接,卡板204固定安装于按钮203的底端且位于接收器主体1的内端,通过通孔202便于按钮203的活动,按钮203便于卡板204的活动,卡板204对接收器主体1进行卡合,从而将微孔防护罩201安装在接收器主体1的左端,弹簧205固定安装于卡板204的底端,伸缩杆206固定安装于卡板204的底端的且位于弹簧205的内部,固定块207固定安装于弹簧205的底端且与微孔防护罩201固定连接,通过弹簧205对卡板204形成弹力,使卡板204始终向上,便于卡板204对接收器主体1进行卡合,按动按钮203,按钮203带动卡板204向内移动,卡板204与接收器主体1分离,此时取下微孔防护罩201,微孔防护罩201与接收器主体1分离,从而将微孔防护罩201进行拆卸;
24.散热机构3包括微孔散热板301、马达302、传动轴303、扇叶304和微孔通风板305,
微孔散热板301固定安装于接收器主体1的内端,微孔通风板305固定安装于接收器主体1的右端,通过微孔散热板301固定马达302的位置,微孔通风板305便于接收器主体1内部的空气流通,马达302固定安装于微孔散热板301的左端,传动轴303固定安装于马达302的传动轴303,扇叶304固定安装传动轴303的左端,通过马达302带动传动轴303转动,传动轴303带动扇叶304转动,扇叶304吹风,将接收器主体1内部的热量吹到微孔防护罩201处,将热量散出,接收机构4包括接收天线401和接收处理模块402,接收天线401安装于接收器主体1的顶端,接收天线401与接收器主体1活动连接,接收处理模块402固定安装于接收器主体1的内部,通过接收天线401接收网络技术开发时发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到接收处理模块402上,接收处理模块402对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25.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接收天线401接收网络技术开发时发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到接收处理模块402上,接收处理模块402对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同时,马达302带动传动轴303转动,传动轴303带动扇叶304转动,扇叶304吹风,将接收器主体1内部的热量吹到微孔散热板301处,将热量散出微孔通风板305便于接收器主体1内部的空气流通,当需要对扇叶304进行清理时,按动按钮203,按钮203带动卡板204向内移动,卡板204与接收器主体1分离,此时取下微孔防护罩201,微孔防护罩201与接收器主体1分离,从而将微孔防护罩201进行拆卸,清理好之后,将微孔防护罩201再次通过弹簧205、伸缩杆206安装在接收器主体1的内端,弹簧205对卡板204形成弹力,使卡板204始终向上,便于卡板204对接收器主体1进行卡合。
2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