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睡眠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8932发布日期:2023-03-07 20:0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降噪睡眠耳机。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耳机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巧迷你型的趋势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使用迷你化的电子产品,为了方便使用者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声音信息,特别是在晚上,选择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此外,耳机也提供了聆听者较佳的声音传输,使聆听者能清楚的听到及了解声音内容,不像在空气中传输声音会造成不清晰的情况,且特别是在使用者移动期间,例如在运动、开车、激烈活动或吵杂的环境下也不会受到影响。
3.耳机分为头戴式及耳塞式,耳塞式降噪耳机通过采用电子线路进行主动降噪,并结合采用硅胶耳套等隔音材料进行被动降噪,从而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
4.以耳塞式耳机为例,例如cn207266243u,其包括有套体,所述套体上设有一收容孔,所述收容孔贯穿所述套体,所述耳机套还包括一海绵环,所述套体的一末端上环设有一耳套帽,所述耳套帽及所述套体均由硅胶材质制作而成,所述耳套帽与所述套体的外表面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海绵环套设于所述套体的外表面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其密封能力强,即使人的耳廓形状有较大的差别,在所述海绵环及所述耳套帽的作用下,所述耳机套均能够与佩带者的耳廓形成较好的密封,但是这种单层结构设计的耳套,当有部分用户的耳道比较小时,必须通过单独更换小号的耳套,才能使用,容易造成使用不方便。
5.还有就是,为了佩戴稳固性,现有的耳塞式耳机需要在所述套体的外侧表面上固设有一耳钩,所述耳钩呈半月牙形,且所述耳钩的中部设有一镂空,当用户睡觉使用这种耳机听音乐时,所述耳钩会支撑耳廓,长期间佩戴,耳廓就出现胀痛现象,体验感不好,不适合在睡眠过程中使用。
6.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睡眠耳机,其是通过在耳机壳体的前端入耳部的外侧沿周向一体成型有可选择性使用的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所需选择使用相应的耳套,可以更好的隔离掉外界的噪音,从而起到物理降噪的效果。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9.一种降噪睡眠耳机,包括有耳机壳体和喇叭;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具有出音口,所述耳机壳体的内侧具有装配喇叭的安装腔,所述喇叭安装于安装腔内;所述耳机壳体具有前端入耳部,所述前端入耳部的外侧沿周向一体成型有可选择性使用的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所以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由前往后依次沿耳机壳体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所述耳机壳体、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均为柔性材质。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壳体、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均为硅胶材质,具有柔软性和弹性,接触皮肤,不会有不适感。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耳套的直径大于第一耳套的直径,如果用户耳道较小时,不需要更换耳套,可以直接使用第一耳套,当用户耳道较大时,直接使用第二耳套,也不需要更换,方便使用。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喇叭的前端具有喇叭保护盖,所述喇叭保护盖正对出音口设置,所述喇叭保护盖与耳机壳体密封连接。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喇叭保护盖的前端面上粘接有防尘网布,防止灰尘、杂物等进入喇叭内部。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面具有泄气孔,所述泄气孔连通于安装腔,当喇叭装入腔体后,适当调试,确保满足音质效果。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线材,所述耳机壳体上还具有尾套,所述尾套一体成型于耳机壳体的下端面,所述尾套连通于安装腔内,所述喇叭的后端面上具有两焊盘,所述线材的线头端穿过尾套呈打结状设于安装腔内并连接于两焊盘上,采用打结的方式来定位喇叭的位置,确保线材不会从安装腔内拉脱落,也不会将喇叭的焊盘拉脱落。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头端焊接于喇叭的两焊盘上,其结构设计巧妙,焊接方便快捷。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耳机壳体的前端入耳部的外侧沿周向一体成型有可选择性使用的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所以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由前往后依次沿耳机壳体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所需选择使用相应的耳套,可以更好的隔离掉外界的噪音,从而起到物理降噪的效果,以及利用所述耳机壳体、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均为柔性材质的设计,使其具有柔软性和弹性,双层式耳套相比单层式耳套,塞入耳内后能够更加稳固,对于用户耳道较小情形而言,主要利用第一耳套塞于耳道内,而第二耳套在耳道入口处形成弹性抵接,因此,相当于借助第二耳套可以提升使用稳固性,对于用户耳道较大情形而言,其第一耳套、第二耳套均塞入耳道内,利用第一耳套、第二耳套与耳道形成弹性抵接,由于第一耳套、第二耳套前后间距布置,均能与耳道形成可靠接触,不易松脱,而且,长时间佩戴,甚至在睡觉过程中佩戴,都不会对耳朵内壁造成压迫,起到较好的舒适性效果。
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喇叭保护盖和防尘网布的结构示图。
23.附图标识说明:
24.10、耳机壳体
ꢀꢀꢀꢀꢀꢀꢀꢀꢀꢀꢀ
11、出音口
25.101、安装腔
ꢀꢀꢀꢀꢀꢀꢀꢀꢀꢀꢀꢀ
12、前端入耳部
26.13、第一耳套
ꢀꢀꢀꢀꢀꢀꢀꢀꢀꢀꢀ
14、第二耳套
27.15、泄气孔
ꢀꢀꢀꢀꢀꢀꢀꢀꢀꢀꢀꢀꢀ
16、线材
28.17、尾套
29.20、喇叭
ꢀꢀꢀꢀꢀꢀꢀꢀꢀꢀꢀꢀꢀꢀꢀ
21、焊盘
30.22、喇叭保护盖
ꢀꢀꢀꢀꢀꢀꢀꢀꢀ
23、防尘网布。
具体实施方式
31.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
ꢀ“
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或者正常佩戴使用时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33.一种降噪睡眠耳机,包括有耳机壳体10和喇叭20。
34.所述耳机壳体10的前端具有出音口11,所述耳机壳体10的内侧具有装配喇叭20的安装腔101,所述喇叭20安装于安装腔101内;所述耳机壳体10具有前端入耳部12,所述前端入耳部12的外侧沿周向一体成型有可选择性使用的第一耳套13和第二耳套14,所以第一耳套13和第二耳套14由前往后依次沿耳机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所述第二耳套14的直径大于第一耳套13的直径,所述第二耳套14比第一耳套13的直径大4mm,如果用户耳道较小时,不需要更换耳套,可以直接使用第一耳套13,当用户耳道较大时,直接使用第二耳套14,也不需要更换,方便使用。所述耳机壳体10、第一耳套13和第二耳套14均为柔性材质。优选地,所述耳机壳体10、第一耳套13和第二耳套14均为硅胶材质,具有柔软性和弹性,接触皮肤,不会有不适感。所述耳机壳体10的后端面具有泄气孔15,所述泄气孔15连通于安装腔101,当喇叭20装入腔体后,适当调式,确保满足音质效果。
35.还包括有线材16,所述耳机壳体10上还具有尾套17,所述尾套17一体成型于耳机壳体10的下端面,所述尾套17连通于安装腔101内,所述喇叭20的后端面上具有两焊盘21,根据设计好的尺寸,所述线材16的线头端穿过尾套17呈打结状设于安装腔101内并连接于两焊盘21上,采用打结的方式来定位喇叭20的位置,确保线材16不会从安装腔101内拉脱落,也不会将喇叭20的焊盘21拉脱落。所述线头端焊接于喇叭20的两焊盘21上,其结构设计巧妙,焊接方便快捷。优选地,所述线头端采用恒温铁焊接在两焊盘21上。
36.所述喇叭20的前端具有喇叭20保护盖,所述喇叭20保护盖正对出音口11设置,所述喇叭20保护盖与耳机壳体10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喇叭20保护盖的前端面上粘接有防尘网布23,防止灰尘、杂物等进入喇叭20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喇叭20的直径采用6mm或8mm,耳机趋向迷你型,佩戴方便。
37.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耳机壳体的前端入耳部的外侧沿周向一体成型有可选择性使用的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所以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由前往后依次沿耳机壳体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所需选择使用相应的耳套,可以更好的隔离掉外界的噪音,从而起到物理降噪的效果,以及利用所述耳机壳体、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均为柔性材质的设计,使其具有柔软性和弹性,双层式耳套相比单层式耳套,塞
入耳内后能够更加稳固,对于用户耳道较小情形而言,主要利用第一耳套塞于耳道内,而第二耳套在耳道入口处形成弹性抵接,因此,相当于借助第二耳套可以提升使用稳固性,对于用户耳道较大情形而言,其第一耳套、第二耳套均塞入耳道内,利用第一耳套、第二耳套与耳道形成弹性抵接,由于第一耳套、第二耳套前后间距布置,均能与耳道形成可靠接触,不易松脱,而且,长时间佩戴,甚至在睡觉过程中佩戴,都不会对耳朵内壁造成压迫,起到较好的舒适性效果。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