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9914发布日期:2022-12-14 02:4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产品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109951585a公开了一种手机壳的嵌入式指环支架,包括手机壳以及嵌入手机壳背部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圆环、硅胶圈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手机壳背部并连接所述圆环,所述圆环绕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硅胶圈包裹覆盖所述圆环,圆环转动打开时可以对手机壳进行支撑,方便用户观看手机屏幕的内容,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机在背面设有无线充电区域,支架设在手机壳背部时容易对无线充电区域造成遮挡,使手机不能与无线充电器进行牢固吸附,影响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主体、支撑件、第一磁性模块和第二磁性模块,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收容腔,相对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分隔部,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隔部的两端连接并共同围成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一磁性模块和所述第二磁性模块均设于所述支撑部上且被所述分隔部隔开。
5.其中,所述主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6.其中,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主体的一侧沿周向间隔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磁性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二磁性模块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主体、支撑件、固定件、第一磁性模块和第二磁性模块,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收容腔,相对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分隔部,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隔部的两端连接并共同围成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一磁性模块和所述第二磁性模块均设于所述支撑部上且被所述分隔部隔开。
8.其中,所述主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9.其中,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主体的一侧沿周向间隔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磁性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二磁性模块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10.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主体、支撑件、固定件、第一磁性模块和第二磁性模块,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收容腔,相对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为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所述固定件
包括固定部和隔断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隔断部共同围成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一磁性模块和所述第二磁性模块均设于所述固定部上且被所述隔断部隔开。
11.其中,所述主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12.其中,所述固定件内沿周向间隔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磁性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二磁性模块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13.其中,所述第一磁性模块包括多个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间隔设置的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模块包括多个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间隔设置的第二磁性件。
14.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一方面通过支撑件与主体转动连接使保护壳可以在支撑状态下使用,另一方面在支撑件的支撑部上设置第一磁性模块和第二磁性模块,支撑件在转动至与主体叠合时,无线充电器可以与支撑件进行磁吸固定,使无线充电器与保护壳的连接更牢固,保证了移动终端能够正常进行无线充电,同时支撑件上分隔部的设置避免了第一磁性模块和第二磁性模块直接相连,从而避免对无线充电磁场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在支架组件处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在支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所示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2所示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分解图;
19.图5为图4所示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去除主体后的分解图;
20.图6为图5所示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去除主体后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分解图;
22.图8为图7所示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去除主体后的分解图;
23.图9为图8所示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去除主体后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图10所示固定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技术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27.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等,本实用新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上述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主体100、支撑件200、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第一磁性
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可以为磁铁。主体100的一侧设有收容腔110,相对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件200。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200对应手机背面的无线充电区域设置。支撑件200为环状的正六边形结构,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分别与主壳体100的两个长边平行,多边形的结构与圆形相比更易于用户进行夹持定位。支撑件200包括支撑部210和分隔部220,支撑部210的两端分别与分隔部220的两端连接并共同围成环状的多边形结构,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均设于支撑部210上且被分隔部220隔开。为了提高支撑件200的结构强度,支撑部210通常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制成,质量轻便同时不容易发生形变,分隔部220可以采用塑料制成,避免了支撑部210的两端直接相连形成封闭的金属环结构,进而避免对手机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无线充电磁场造成影响。
28.进一步地,主体100上设有安装槽120,安装槽120为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支撑件转动连接于安装槽内。安装槽120为呈环状的正六边形结构。当支撑件200处于收纳状态时,由于安装槽120相对主壳体100的背面凹陷,大大减少了支撑件200相对主壳体100背面凸出的程度,使保护壳的造型更加美观,同时降低了个人物品与保护壳一起放在裤兜或包里时被支撑件200刮花的风险。
29.进一步地,支撑部210靠近主体100的一侧沿周向间隔设有第一容纳槽211和第二容纳槽212,第一磁性模块300设于第一容纳槽211内,第二磁性模块400设于第二容纳槽212内。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210靠近主体100的一侧即为支撑部210转动至收纳状态时朝向安装槽120底壁的一侧。
30.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一方面通过支撑件200与主体100转动连接使保护壳可以在支撑状态下使用,另一方面在支撑件200的支撑部210上设置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支撑件200在转动至与主体100叠合时,无线充电器可以与支撑件200进行磁吸固定,使无线充电器与保护壳的连接更牢固,保证了移动终端能够正常进行无线充电,同时支撑件200上分隔部220的设置避免了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直接相连,从而避免对无线充电磁场造成干扰。
31.请参考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主体100、支撑件200、固定件500、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主体100的一侧设有收容腔110,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固定件500,固定件500为环状的多边形结构,固定件500与支撑件200转动连接,支撑件200包括支撑部210和分隔部220,支撑部210的两端分别与分隔部220的两端连接并共同围成环状的多边形结构,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均设于支撑部210上且被分隔部220隔开。具体地,固定件500为正六边形结构,固定件500的其中两个相邻边的交界处至少部分沿固定件500的厚度方向凸起并形成转动部510。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0与转动部510的转动轴线相对固定件500的其中两个相邻边倾斜设置,减少了支撑件200在进行转动时受到的最大应力,使支撑件200在转动时不容易发生断裂。
32.进一步地,主体100上设有安装槽120,安装槽120为环状的多边形结构,固定件500固定连接于安装槽120内。安装槽120的槽底设有粘胶层600,固定件500通过粘胶层600固定连接于安装槽120内。粘胶层600可以为双面胶或胶水等。
33.进一步地,分隔部220从支撑件200径向上的外侧开始朝内侧凹陷并形成凹槽221。由于支撑件200转动至与固定件500叠合时位于主壳体100背面的安装槽120内,凹槽221的设置方便了用户用手从凹槽221处将支撑件200从安装槽120中抠出并转动打开。
34.进一步地,支撑部210靠近主体100的一侧沿周向间隔设有第一容纳槽211和第二容纳槽212,第一磁性模块300设于第一容纳槽211内,第二磁性模块400设于第二容纳槽212内。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210靠近主体100的一侧即为支撑部210转动至收纳状态时朝向安装槽120底壁的一侧。
35.进一步地,支撑部210靠近主体100的一侧还设有麦拉片700。麦拉片700分别对第一容纳槽211的槽口和第二容纳槽212的槽口进行覆盖,一方面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起到保护的作用。
36.进一步地,支撑件200还包括连接件800,连接件800包括第一连接部810和第二连接部820,转动部510上设有轴孔,第一连接部810转动连接于轴孔内,第二连接部820设于支撑件200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磁性模块300远离分隔部220的一端与第二磁性模块400远离分隔部220的一端之间。具体地,第一连接部810为圆柱状,第二连接部820为片状结构,第二连接部82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铆接与支撑件200进行固定连接。
37.进一步地,固定件500远离收容腔110的一侧边缘设有定位凸起501,支撑件200的一侧设有与定位凸起501配合的定位槽201。当支撑件200转动至与固定件500叠合时,定位凸起501与定位槽201卡合,避免无线充电器与支撑件200磁吸配合时支撑件200与固定件500之间发生错位导致无线充电器无法与手机的无线充电区域对准。
38.请参考图10至图11,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主体100、支撑件200、固定件500、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主体100的一侧设有收容腔110,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固定件500,固定件500与支撑件200转动连接,支撑件200为环状的多边形结构,固定件500包括固定部520和隔断部530,固定部520与隔断部530共同围成环状的多边形结构,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均设于固定部520上且被隔断部530隔开。隔断部530可以为塑料件或隔断部530上设有断口,由于固定部520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隔断部530的设置可以避免固定部520形成封闭的金属环结构,进而避免对无线充电磁场造成影响。
39.进一步地,隔断部530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孔531,主壳体100上设有分别与两个定位孔531配合的两个定位柱130。通过定位孔531与定位柱130的配合增强了固定件500与主壳体100连接的牢固性。
40.进一步地,固定件500内沿周向间隔设有第一容纳槽211和第二容纳槽212,第一磁性模块300设于第一容纳槽211内,第二磁性模块400设于第二容纳槽212内。
41.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磁性模块300包括多个在第一容纳槽211内间隔设置的第一磁性件310,第二磁性模块400包括多个在第二容纳槽212内间隔设置的第二磁性件410,一方面降低了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生产制造的难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支撑件200与无线充电器磁吸连接时由于应力集中第一磁性模块300和第二磁性模块400发生断裂的风险。
42.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