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话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8655发布日期:2023-03-22 07:3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话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受话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平衡电枢受话器是一种电声转换装置,通常作为发生发声器件使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主要用于耳机、助听器、可发声的穿戴设备和可发声电子产品的发声单元。
3.现有平衡电枢受话器通常采用u形簧片或e形簧片,在组装时,需要将簧片的一端依次穿过线圈和磁铁,将另一端固定在口型锷铁上。而u形簧片或e 形簧片的结构,一方面可能会增加受话器的整体结构,不利于小型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可能会增加组装工艺的复杂度,导致生产效率低、难以实现自动化的问题。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话器及电子设备,易于组装、实现小型化。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受话器,包括:
7.壳体组件,设有容置腔;
8.振膜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
9.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包括磁体组件、与所述磁体组件相连线圈、以及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基板和簧片,所述磁体组件和线圈配合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基板与壳体组件相连,所述簧片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与所述振膜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簧片为分体式结构。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第一壳体,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相连,所述磁体组件与所述基板导磁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基板相连的锷铁,所述锷铁与所述磁体组件导磁连接,所述磁体组件通过所述基板和锷铁形成导磁回路。
12.作为优选的,所述基板设于所述簧片和振膜组件之间。
13.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锷铁放置的第一避让槽,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线圈放置的第二避让槽。
14.作为优选的,所述磁体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导磁连接,所述磁体组件通过所述基板和第一壳体形成导磁回路。
15.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盖体,第一壳体和第一盖体相连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基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盖体之间。
16.作为优选的,所述振膜组件与所述第一盖体相连接,所述簧片和所述振膜组件之间连接有驱动杆,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杆穿设的第一通孔。
17.作为优选的,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簧片设于所述基板和振膜组件之间。
18.作为优选的,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线圈放置的第二避让槽。
19.作为优选的,所述受话器包括:
20.两个所述振膜组件,分别为相对设置的第一振膜组件和第二振膜组件,所述第一振膜组件和第二振膜组件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之间的第三内腔;
21.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为设于所述第一内腔内、具有第一簧片和第一基板的第一驱动装置和设于所述第二内腔内、具有第二簧片和第二基板的第二驱动装置;
22.所述第一簧片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一振膜组件之间,所述第二簧片设于所述第二基板和第二振膜组件之间。
23.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簧片之间的簧片支架。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受话器。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6.本实用新型的受话器,簧片采用平板设计,基板同时作为导磁介质,简化了受话器的结构设计,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缩小了受话器的体积,减小受话器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满足现在电子设备对器件小型化的需求,同时简化的机构设计让组装工艺更简单,品质更稳定,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27.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所示的受话器的爆炸图;
30.图3是图1所示的受话器的剖视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34.图7是图6所示结构的另一方位剖视图;
35.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受话器的剖视图;
36.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37.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38.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的另一方位剖视图;
39.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受话器的爆炸图;
40.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受话器的剖视图;
41.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42.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43.图16是图15所示结构的另一方位剖视图;
44.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8是图17所示的受话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4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9.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受话器,包括壳体组件1、振膜组件2以及驱动装置3。
50.如图2、12、17所示,壳体组件1由两个或多个壳体连接形成,内部设有容置腔,振膜组件2和至少部分驱动装置3设于容置腔内。壳体组件1可以采用导磁材料或者非导磁材料制成,在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壳体组件1时,一方面可以起到对磁场的传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对磁场的屏蔽作用。
51.如图3、8、13、18所示,振膜组件2与壳体组件1相连,可以将容置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内腔,其中一个内腔与外界连通以传递声音,另一个内腔用于放置至少部分驱动装置3。振膜组件2与驱动装置3采用传动连接,由驱动装置3 的线圈通电后驱动簧片35振动,并通过驱动杆37将簧片35的振动传递至振膜组件2。
52.如图6、10、15、18所示,驱动装置3包括磁体组件、簧片35、基板34以及线圈33。磁体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31a和第二磁体31b,第一磁体 31a和第二磁体31b极性不同的磁极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第一磁体31a的n极和第二磁体31b的s极相对设置,反之亦可。线圈33与磁体组件优选为同轴设置,即第一磁体31a和第二磁体31b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11,线圈33具有第二间隙331,第一间隙311与第二间隙331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形成供部分簧片35穿设的第一通道5。
53.如图4、9、14所示,基板34与簧片35为分体式结构,即为两个独立的板状零件,通过焊接或粘接剂固定。簧片35悬空置于第一通道5内、且两端置于第一通道5外,分别定义为运动端351和固定端352,如图5所示,运动端351 靠近磁体组件设置,固定端352靠近线圈33设置,固定端352与基板34相连,运动端351与振膜组件2相连。优选的,固定端352与基板34之间通过支架36 相连,运动端351与振膜组件2通过驱动杆37相连。可以理解的,基板34、簧片35以及优选使用的支架36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当线圈33通电后,簧片35 会在线圈33产生
的磁场中磁化。壳体组件1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第一壳体11,基板34与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相连,磁体组件与基板34导磁连接,基板34在起到固定簧片35作用的同时,还作为磁体组件导磁回路的部分,起到导磁作用。
54.以下以若干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55.实施例1
56.如图1-7所示,受话器包括壳体组件1、振膜组件2和驱动装置3。
5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组件1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壳体 11和具有开口的第一盖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一盖体12相互盖合形成容置腔。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基壁111和自第一基壁111自由端向外延伸的第一侧壁112,第一盖体12包括第二基壁121和自第二基壁121自由端向外延伸的第二侧壁122,第一侧壁112与第二侧壁122相连。振膜组件2与第一盖体12相连,将容置腔分隔成两个内腔,定义振膜组件2与第一盖体12之间形成的内腔为前腔13,振膜组件2与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的内腔为后腔14。第二侧壁122上开设有供前腔13与外界连通的出声孔15。
58.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3全部设于后腔14内,驱动装置3包括磁体组件、簧片35、基板34、锷铁32以及线圈33。如图4和图5所示,簧片35通过支架 36和基板34相连。基板34、簧片35以及支架36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以便簧片35可以被高效磁化。基板34与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相连,即基板34连接在第一壳体11和第一盖体12之间,通过焊接或粘接剂的方式和壳体组件1 固定。
59.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锷铁32呈“u”形。锷铁32与基板34相连形成有供磁体组件放置的容纳孔,磁体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31a和第二磁体31b,第一磁体31a连接在基板34朝向锷铁32的表面上,第二磁体31b连接在锷铁32朝向基板34的表面上,第一磁体31a和第二磁体31b极性不同的磁极相对设置,基板34与锷铁32环设于磁体组件外,磁体组件通过基板34和锷铁32形成导磁回路。第一磁体31a和第二磁体31b之间留有供簧片35穿设的第一间隙311,线圈33设于磁体组件一侧、并与磁体组件、锷铁32相连,线圈 33的第二间隙331与第一间隙连通形成第一通道5,簧片35活动穿设于第一通道5内、且两端分别置于第一通道5外,簧片35两端分别为靠近磁体组件的运动端351和靠近线圈33的固定端352,支架36连接在固定端352和基板34之间,驱动杆37连接在运动端351和振膜组件2之间。
60.如图6和图7所示,优选的第一间隙311和第二间隙331为同轴设置,而为了适配同轴设置,除了改变锷铁32、线圈33、磁体组件的大小、厚度外,还可以选择适当开设避让槽放置相应的零件。例如,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基壁111 上开设供锷铁32放置的第一避让槽113;又例如在基板34上开设供线圈33放置的第二避让槽341,如此,通过适当的避让槽调整第一间隙311和第二间隙 331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容易、更精确的定位各零件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开设第一避让槽113,也可以进一步减小受话器整体厚度,而通过开设第二避让槽 341,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受话器体积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线圈33体积,提升效率和增加输出。另外,为了充分利用长度方向的空间以增加线圈33和簧片35 的长度,第一壳体11的第一侧壁112在靠近线圈33的一端上开设第三避让槽 114,供容纳部分簧片35及线圈33引线穿出。受话器还包括接线端子6,接线端子6与线圈33的引线相连,通过接线端子6与外部的控制装置电相连,可以实现对受话器的驱动,优选的,接线端子6连接在壳体组件1设有第三避让槽 114的一端。
61.基板34的大小、形状不限,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基板34设计为与第一壳体11开口和/或第一盖体12开口大小相同,安装时与开口对齐固定。由于基板34会完全覆盖第一壳体11的开口,且位于簧片35和振膜组件2之间,基板34会阻碍驱动杆37的传动,因此适应性的,在基板34上开设第一通孔342 供驱动杆37穿设。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基板34的设计不阻碍驱动杆 37的传动,例如,基板34的一自由端仅与磁体组件的自由端齐平设置,则无需开设任何通孔。
62.实施例2
6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磁回路的结构不同。
64.如图8-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和基板34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磁体组件分别与第一壳体11和基板34导磁连接。具体的,第一磁体31a 直接连接在基板34朝向第一基壁111的表面上,第二磁体31b直接连接在第一基壁111朝向基板34的表面上,第一壳体11和基板34环设于磁体组件外,磁体组件通过基板34和第一壳体11形成导磁回路。在本实施例中,取消了锷铁结构,第一壳体11不仅承担了支撑作用同时还具备了导磁作用。
65.由于锷铁结构的取消,适应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壁111上无需开设的第一避让槽113,而其余的避让槽,例如第二避让槽341、第三避让槽114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设置。
66.实施例3
6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壳体组件1结构和基板34设置的位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簧片35设于振膜组件2和基板34之间。
68.具体的如图12和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板34与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扣合组成壳体组件1,基板34与第一壳体11相连形成容置腔,基板34作为壳体组件的组成部分和导磁回路的组成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出声孔15开设在第一壳体11上,振膜组件2与第一壳体11相连将容置腔分隔成两个内腔,定义通往出声孔15一侧的内腔为前腔13,另一侧的内腔为后腔14。
69.如图14-16所示,驱动装置3设于后声腔14一侧,包括磁体组件、簧片35、基板(34)以及线圈33,簧片35设于设于振膜组件2和基板34之间、并通过支架36和基板34相连,基板34、簧片35以及支架36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以便簧片35可以被高效磁化。
7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锷铁32呈“u”形。锷铁32与基板34相连形成有供磁体组件放置的容纳孔,磁体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31a和第二磁体31b,第一磁体31a连接在锷铁32朝向基板34的表面上,第二磁体31b连接在基板34朝向锷铁32的表面上,第一磁体31a和第二磁体31b极性不同的磁极相对设置,基板34与锷铁32环设于磁体组件外,磁体组件通过基板34和锷铁32形成导磁回路。第一磁体31a和第二磁体31b之间留有供簧片35 穿设的第一间隙311,线圈33设于磁体组件一侧、并与磁体组件、锷铁32相连,线圈33的第二间隙331与第一间隙连通形成第一通道5,簧片35活动穿设于第一通道5内、且两端分别置于第一通道5外,簧片35两端分别为靠近磁体组件的运动端351和靠近线圈33的固定端352,支架36连接在固定端352和基板 34之间,驱动杆37连接在运动端351和振膜组件2之间。
71.优选的第一间隙311和第二间隙331为同轴设置,而为了适配同轴设置,除了改变锷铁32、线圈33、磁体组件的大小、厚度外,还可以选择适当开设避让槽放置相应的零件。例如在基板34上开设供线圈33放置的第二避让槽341,如此,通过适当的避让槽调整第一间隙
311和第二间隙331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容易、更精确的定位各零件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开设第二避让槽341,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受话器体积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线圈33体积,提升效率和增加输出。另外,为了充分利用长度方向的空间以增加线圈33和簧片35的长度,框体16在靠近线圈33的一端上开设第三避让槽114,供容纳簧片35和线圈33 引线穿出。
72.实施例4
7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壳体组件1的结构不同以及振膜组件2、驱动装置3设置的数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振膜组件2、驱动装置3均设有两个,包括第一振膜组件2a和第二振膜组件2b、第一驱动装置3a和第二驱动装置3b。
74.如图17和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包括两个相连的第一框体16a和第二框体16b,第一框体16a和第二框体16b均采用无底完全贯穿的设计,当第一框体16a和第二框体16b相连时,壳体组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分别为第一开口端17和第二开口端18。第一振膜组件2a与第一框体16a 相连,第二振膜组件2b与第二框体16b相连,且第一框体16a和第二框体16b 相对设置,因此第一框体16a和第二框体16b将容置腔分隔为第一内腔19a、第二内腔19b以及位于第一内腔19a和第二内腔19b之间的第三内腔19c,第一内腔19a和第二内腔19b用于放置驱动装置3(即后腔),第三内腔19c与外界连通以传递声音(即前腔),第一框体16a和/或第二框体16b上开设有供第三内腔 19c与外界连通的出声孔15。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安装,将第一框体16a 和第二框体16b设计成两个独立的零件。
75.具体的,第一驱动装置3a设于第一内腔19a内,第二驱动装置3b设于第二内腔19b内,如此设计,同时具有导磁和壳体的功能,有效减小了受话器的体积。第一簧片35a设于第一基板34a和第一振膜组件2a之间,第二簧片35b设于第二基板34b和第二振膜组件2b之间。
76.本实施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采用2个实施例3中的受话器结构,取消各自第一壳体11的第一基壁111部分,使前腔成为开放式结构,将2个实施例3 中的受话器上下盖合在一起,使2个前腔合并为第三内腔(即共用前腔),从而组成本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结构。
77.本实施例中的振膜组件2、驱动装置3具体连接结构可以参见实施例3,在此不一一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线圈分别驱动对应簧片振动,从而分别驱动对应的振膜组件振动。在工作时,第一振膜组件2a和第二振膜组件2b的振动方向相反,因此,在增加声压级的同时,其传递至壳体组件的震动被抵消,能够大幅减小受话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工作更为平稳可靠。
7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受话器。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耳机、助听器、可发声的穿戴设备等。
79.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例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