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吸磁可支撑的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7721发布日期:2023-01-03 22:4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带吸磁可支撑的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吸磁可支撑的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2.手机保护壳,为手机起保护作用,所设计及生产出来的外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手机保护壳借着移动电话瘦身的契机开始盛行,作用也有保护手机发展为美观用途。其种类也随着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按质地分有皮革、硅胶、布料、硬塑、软塑料、绒制和绸制等品别,而按机型分则有直板与翻盖的区别。受到机型的限制,手机保护壳的适用类别也不同。直板机通常能使用全类别的手机壳,而滑盖型折叠型则往往只能选择皮套。
3.目前,现有的手机保护壳不能够倾斜的放置在桌面上,若使用者需要将套有手机保护壳的手机放置在桌面进行观看时还需要单独购买手机支架。
4.故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带吸磁可支撑的手机保护壳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带吸磁可支撑的手机保护壳,以解决技术中现有的手机保护壳不能够倾斜的放置在桌面上,若使用者需要将套有手机保护壳的手机放置在桌面进行观看时还需要单独购买手机支架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吸磁可支撑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保护壳本体,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的一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支架放置台,所述支架放置台与手机保护壳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架放置台的一侧壁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的两侧壁面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的位置相互对应,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面依次开设有若干个卡拨槽,两个所述连接环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面的两端均依次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卡拨片,所述连接杆外壁面两端的卡拨片分别插设在两个连接环内,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壁面均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壁面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均设有定位钉,两个所述定位钉的一端均依次穿过第二定位孔分别与第二支撑板两侧壁面的一第一定位孔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壁面的多个第一定位孔两两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壁面的第二定位孔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大小相同,并且所述定位钉连接部的外直径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大小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开口内的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放置口,两个所述放置口分别与两个定位钉的位置相互对应,两个所述放置口均略大于定位钉。
9.优选的,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的一侧壁面开设有拍摄口,所述拍摄口位于支架放
置台上方的一侧,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的上端面一侧开设有主麦克风孔,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充电口。
10.优选的,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的下端面开设有两组喇叭孔,两组所述喇叭孔关于充电口对称,每组所述喇叭孔均为多个,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的一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按键垫。
11.优选的,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的一侧壁面固定开设有按键口,所述按键口位于按键垫的下方,并且所述按键口与按键垫的位置相互对应。
12.优选的,所述支架放置台的一侧壁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凹槽关于开口对称,两个所述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磁铁块。
13.优选的,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的一侧壁面开设有散热条形口,所述散热条形口依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条形口位于支架放置台的下方。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环、卡拨槽、连接杆、卡拨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定位钉,这样当需要将装有手机的手机保护壳本体放置在桌面上进行观看时,沿着连接杆翻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翻转带动第一支撑板进行翻转,第一支撑板的翻转带动着连接杆转动,连接杆的转动使得连接杆两端的卡拨片在连接环内侧进行转动,卡拨片的转动会与连接环内壁面的卡拨槽相互配合,当第二支撑板翻转至一定角度后将第二支撑板的一端顶设在桌面上即可,当需要对放置在桌面上的手机保护壳本体进行倾斜角度调制时,松动第一支撑板两侧壁面的定位钉,定位钉松动后沿着放置槽调整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内的位置,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内的位置调整使得桌面上手机保护壳本体的倾斜角度得到调整,当第二支撑板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将定位钉拧紧即可,相比较传统装置,此装置的增设使得该装置通过定位钉的设置便于调整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对手机保护壳本体的支持角度,通过连接环、卡拨槽、连接杆、卡拨片的相互配合便于稳固角度调整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倾斜角度,而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起到对手机保护壳本体的支持作用,从而使得手机保护壳本体可以倾斜的放置在桌面上。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放置台与磁铁块爆炸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放置台与第一支撑板爆炸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爆炸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手机保护壳本体;2、支架放置台;3、开口;4、安装孔;5、连接环;6、卡拨槽;7、连接杆;8、卡拨片;9、第一支撑板;10、放置槽;11、第二支撑板;12、定位钉;13、放置口;14、拍
摄口;15、主麦克风孔;150、喇叭孔;16、充电口;17、按键垫;18、按键口;19、磁铁块;20、散热条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带吸磁可支撑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保护壳本体1,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一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支架放置台2,所述支架放置台2与手机保护壳本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架放置台2的一侧壁面开设有开口3,所述开口3内的两侧壁面开设有安装孔4,两个所述安装孔4的位置相互对应,两个所述安装孔4内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5,所述连接环5的内壁面依次开设有若干个卡拨槽6,两个所述连接环5之间设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外壁面的两端均依次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卡拨片8,所述连接杆7外壁面两端的卡拨片8分别插设在两个连接环5内,所述连接杆7上套设有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一支撑板9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10,所述放置槽10内设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两侧壁面均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板9的两侧壁面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均设有定位钉12,两个所述定位钉12的一端均依次穿过第二定位孔分别与第二支撑板11两侧壁面的一第一定位孔固定连接,相比较传统装置,此装置的增设使得该装置通过定位钉12的设置便于调整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1对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支持角度,通过连接环5、卡拨槽6、连接杆7、卡拨片8的相互配合便于稳固角度调整后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1的倾斜角度,而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1起到对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支持作用,从而使得手机保护壳本体1可以倾斜的放置在桌面上。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板11两侧壁面的多个第一定位孔两两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9两侧壁面的第二定位孔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大小相同,并且所述定位钉12连接部的外直径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大小相适配,所述开口3内的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放置口13,两个所述放置口13分别与两个定位钉12的位置相互对应,两个所述放置口13均略大于定位钉12,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孔径大小相同使得定位钉12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连接更加紧固,放置口13均略大于定位钉12避免定位钉12与放置口13的内壁面产生摩擦。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一侧壁面开设有拍摄口14,所述拍摄口14位于支架放置台2上方的一侧,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上端面一侧开设有主麦克风孔15,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充电口16,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两组喇叭孔150,两组所述喇叭孔150关于充电口16对称,每组所述喇叭孔150均为多个,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一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按键垫17,拍摄口14便于套有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手机拍照,充电口16便于套有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手机充电,喇叭孔150便于套有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手机播放媒体音乐。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一侧壁面固定开设有按键口18,所述按键口18位于按键垫17的下方,并且所述按键口18与按键垫17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支架放置台2的一侧壁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凹槽关于开口3对称,两个所述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磁铁块19,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一侧壁面开设有散热条形口20,所述散热条形口20依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条形口20位于支架放置台2的下方,磁铁块19便于将手机保护壳本体1固定放置在金属物件上,散热条形口20便于套有手机
保护壳本体1的手机散热的作用。
29.工作原理
30.实施方式具体为: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该装置时,使用者首先将手机保护壳本体1套设在手机的后背面,当需要将装有手机的手机保护壳本体1放置在桌面上进行观看时,沿着连接杆7翻转第二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1的翻转带动第一支撑板9进行翻转,第一支撑板9的翻转带动着连接杆7转动,连接杆7的转动使得连接杆7两端的卡拨片8在连接环5内侧进行转动,卡拨片8的转动会与连接环5内壁面的卡拨槽6相互配合,当第二支撑板11翻转至一定角度后将第二支撑板11的一端顶设在桌面上即可,当需要对放置在桌面上的手机保护壳本体1进行倾斜角度调制时,松动第一支撑板9两侧壁面的定位钉12,定位钉12松动后沿着放置槽10调整第二支撑板11在第一支撑板9内的位置,第二支撑板11在第一支撑板9内的位置调整使得桌面上手机保护壳本体1的倾斜角度得到调整,当第二支撑板11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将定位钉12拧紧即可。
31.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