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6579发布日期:2023-03-01 00:0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骨传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2.骨传导耳机是一种传导声音的耳机,其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中枢等来传递声波。
3.骨传导耳机中通常会设置灯光以提高耳机的美观度,而现有的骨传导耳机中导光条容易发生位移,导致导光不均匀,影响导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骨传导耳机,将导光软管固定在固定架内,且在凹槽上方设置遮光片,提高耳机的发光效果。
5.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骨传导耳机,所述骨传导耳机包括后挂组件、仓体组件和喇叭组件;
6.所述后挂组件包括管体和导光软管,所述导光软管沿所述管体轴向贯穿所述管体并向外延伸,所述导光软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管体的长度;
7.所述仓体组件包括仓体壳体和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连接有发光元件,所述仓体壳体和/或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容纳所述导光软管的凹槽或通孔,所述导光软管上延伸出所述管体的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8.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的上方盖合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与所述导光软管或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9.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挂组件还包括记忆钢丝和导线,所述记忆钢丝和所述导线分别贯穿所述管体;所述记忆钢丝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端头,每个所述端头弯曲形成固定孔,所述仓体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配合的固定柱。
10.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体包括透光管体和不透光管体,所述透光管体包覆所述导光软管,所述不透光管体包覆所述记忆钢丝和所述导线。
11.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光软管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元件接触或存在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在0-11mm的范围内。
12.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光软管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导光软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或所述导光软管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宽度。
13.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光软管上延伸出所述管体的部分包括弯折部和直线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在管体内的导光软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直线部连接,所述直线部靠近所述发光元件;
14.其中,所述直线部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导光软管的直径。
15.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光软管的直径为0.5-3mm。
16.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光软管靠近所述发光元件部分的中心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0-1mm。
17.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光软管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为平面或以平面为底面形成凸起。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固定架的凹槽或通孔与导光软管适配,对导光软管进行固定,避免导光元件的位移影响导光效果;此外,固定架可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以便对第一电路板上的发光元件进行导光;
20.在凹槽的上方盖合遮光片,可减少产品间隙漏光,避免影响外观,且遮光片能起到一定的聚光效果,聚集部分外散的光源使导出的光源更加集中,从而达到既光亮又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技术骨传导耳机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支架与导光元件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导光元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导光元件与灯光元件的第一安装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导光元件与灯光元件的第二安装示意图;
27.图6是本技术导光元件与灯光元件的第三安装示意图;
28.图7为本技术喇叭组件的一种中心剖视图;
29.图8为本技术喇叭组件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技术后挂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申请骨传导耳机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后挂组件;1011、透光管体;1012、不透光管体;102、导光软管;1021、弯折部;1022、直线部;103、记忆钢丝;1031、端头;104、导线;2、仓体组件;201、仓体壳体;2011、固定柱;202、第一电路板;203、发光元件;204、固定架;2041、凹槽;3、喇叭组件;301、第二电路板;302、线圈;303、支架;304、弹片;305、盖板;3051、连接槽;306、配重件;307、导磁片;308、磁铁;309、u铁;3091、弯折部;4、遮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
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5.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6.另外,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7.请参阅图1和图10,本技术一种具有发光元件203的骨传导耳机,骨传导耳机包括后挂组件1、仓体组件2和喇叭组件3;后挂组件1包括管体和导光软管102,导光软管102沿管体轴向贯穿管体并向外延伸,导光软管102的长度大于管体的长度;仓体组件2包括仓体壳体201和第一电路板202,第一电路板202上连接有发光元件203,仓体壳体201和/或第一电路板202上设置有固定架204,固定架204上形成有容纳导光软管102的凹槽2041或通孔,导光软管102上延伸出管体的部分固定在固定架204上,导光软管102为可弯曲结构。
38.可以理解的是,发光元件203是led灯、白炽灯、卤素灯、荧光灯、金卤灯等能够发出光源的元件;导光软管102优选为mma通体光纤,其发光效果显著,且整根发亮、通体发光,光效艳丽。
39.如图1所示,固定架204的一端可与仓体壳体201连接固定,另一端延伸至电路板上,使导光软管102更接近于发光元件203,保证导光效果,固定架204还可以直接设置于仓体壳体201上或直接设置于电路板上,通过固定架204对导光软管102进行固定,避免导光元件的位移影响导光效果。
40.需要说明的是,导光软管102延伸出管体的部分可套设固定套再固定于固定架204内,也可通过点胶的方式将导光软管102固定于固定架204内。
4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2041的上方盖合有遮光片4,遮光片4与导光软管102或固定架204固定连接,可选的,遮光片4为软体材料,类似于双面胶。
42.一方面,遮光片4朝向导光软管102的一面可与导光软管102粘胶固定;另一方面,遮光片4还可与凹槽2041上方的固定架204粘胶固定。
43.在凹槽2041上方盖合遮光片4,减少产品间隙漏光,避免影响外观,且遮光片4起到一定的聚光效果,聚集部分外散的光源使导出的灯光更加集中,从而达到既光亮又均匀的效果。
44.如图1、图3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后挂组件1还包括记忆钢丝103和导线104,记忆钢丝103和导线104分别贯穿管体;记忆钢丝103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端头1031,每个端头1031弯曲形成固定孔,仓体壳体201上设置有与固定孔配合的固定柱2011。导线104用于连通后挂组件1两端的仓体组件2和喇叭组件3,记忆钢丝103有助于后挂组件1保持原有的形状,通过记忆钢丝103两端的端头1031与固定柱2011配合固定,进一步提高后挂组件1与仓体壳体201连接的稳固性,固定柱2011优选为螺纹住,通过螺纹增大与记忆钢丝103端头1031的摩擦力,提高固定效果。
45.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包括透光管体1011和不透光管体1012,透光管体1011包覆导光软管102,不透光管体1012包覆记忆钢丝103和导线104。优选地,导光软管102位于管体的一侧,便于被透光管体1011包覆,提高透光效果;记忆钢丝103和导线104可
位于管体的另一侧。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6,导光软管102靠近发光元件203的一端与发光元件203接触或存在第一间距s,第一间距s在0-11mm的范围内。
47.一方面,发光元件203采用小功率(0.3w内)灯源时,不存在要长距离聚焦处理高亮点在哪的问题,第一间距s可设置为大于0且小于11mm;另一方面,发光元件203采用1w的灯源时,导光软管102靠近发光元件203的一端其焦点在距离发光元件203 5-6mm的位置,在此第一间距s中上述发光元件203导光效果最佳;此外,在使用大功率(2-3w)的灯源时,则导光软管102靠近发光元件203的一端其焦点在距离发光元件203 10mm左右,因此第一间距s设为大于0且小于11mm有利于提高导光效果。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光软管102的截面为圆形,导光软管102的直径大于凹槽2041的宽度或导光软管102的直径小于通孔的宽度。
49.导光软管102的直径大于凹槽2041的宽度利于导光软管102固定于固定架204内,且由于导光软管102的材质具有柔韧性,因此可将直径较大的导光软管102置于凹槽2041内;导光软管102的直径小于通孔的宽度便于导光软管102伸入通孔进行固定。
50.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软管102上延伸出管体的部分包括弯折部1021和直线部1022,弯折部1021的一端与在管体内的导光软管102连接,另一端与直线部1022连接,直线部1022靠近发光元件203;其中,直线部1022的长度大于2倍导光软管102的直径。
51.导光软管102的直线部1022靠近发光元件203,便于导光软管102的中心线与发光元件203的中心线同轴设置,提高导光效果;直线部1022的长度大于2倍导光软管102的直径,若直线部1022的长度小于2倍导光软管102的直径,则弯折部1021无法弯折,强行弯折会导致导光软管102内应力发生变化,破坏其分子结构,使其本身变浑浊,失去原有的通透度,无法有效导光。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软管102的直径为0.5-3mm,直径过小容易导致导光软管102在生产模具中断裂,难以成型,且增大了生产难度,降低生产效率;直径过大会导致后挂组件1无法容纳导光软管102。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软管102靠近发光元件203部分的中心线与发光元件203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0-1mm,使导光软管102更好地发挥其导光效果,导出的灯光亮度更大。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软管102靠近发光元件203的一端为平面或以平面为底面形成凸起。
55.请参阅图4,导光软管102靠近发光元件203的一端可以是平面,请参阅图5-6,以导光软管102和发光元件203的正切面方向看,导光软管102靠近发光元件203的一端还可以是平面上形成的三角形凸起结构,上述结构均可实现均匀导光,在实际操作中,导光软管102的长度难以达到所要求的尺寸,可通过裁剪成不同形状的凸起结构,以满足长度尺寸的要求。
56.如图7-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喇叭组件3包括第二电路板301、线圈302、振动组件以及用于产生磁场的磁场组件,第二电路板301与第一电路板2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301可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子,第二电路板301通过接线端子与第一电路板2连接,比如第二电路板301设置有端子a和端子b,端子a和端子b作为正负极与第一电路板2连接;振动组件包括
支架303以及设置于支架303内侧下部的弹片304,弹片304与磁场组件连接,第二电路板301与支架303远离弹片304的一端连接,线圈302的一端装设于第二电路板301的下方,另一端伸入磁场组件。
57.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路板301可直接作为顶盖与支架303远离弹片304的一端连接,也可将第二电路板301设于盖板305上,再通过与盖板305与支架303远离弹片304的一端连接;当第二电路板301直接作为顶盖与支架303连接时,线圈302的一端可直接装设于第二电路板301的下方,若第二电路板301设于盖板305的顶面再通过盖板305与支架303连接,则线圈302的一端可装设于盖板305的底部。
58.该结构的喇叭组件3可精简其内部的电气构造,便于做更多功能的扩展,其整体结构也可制作得更轻薄小巧,减轻耳机的重量并提高耳机的便携性。
59.如图7-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振动组件还包括盖板305和配重件306,磁场组件包括导磁片307、磁铁308以及u铁309;支架303远离弹片304的一端通过盖板305与第二电路板301连接,盖板305的顶部设有连接槽3051,第二电路板301位于连接槽3051内,线圈302装设于盖板305的底部;磁铁308设置于u铁309内,导磁片307安装于磁铁308的顶部,u铁309的顶端设有朝向弹片304的折弯部3091,配重件306套设于u铁309的外围,弹片304的一端嵌设于支架303内侧的下部,另一端设置于折弯部3091与配重件306之间。
60.该配重件306可以呈圆筒状,套设于u铁309的外围,该配重件306可以为金属件或者陶瓷件,具体地,可以为铁圈;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配重件306可不限于金属件或者陶瓷件;配重件306可以根据产品系列配以不同的重量,以提供不同佩戴体验的骨传导耳机。
6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