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音量调节控制模块的无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1723发布日期:2023-03-22 07:5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音量调节控制模块的无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无限耳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音量调节控制模块的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2.无线耳机是中间的连接线被电波代替,从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的音频出口连接到发射端,再由发射端通过电波发送到接收端的耳机中,使用户可以免去电线,方便以各种方式自由交谈,提高其自身的灵活性,是一种低成本、大容量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
3.根据申请号:cn202123320897.3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该案中提出“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触控区域,驱动芯片位于所述外壳内,机械结构式触控感应器设置于所述触控区域,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用于根据机械形变生成触控指令,压力感应器设置于所述触控区域,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用于根据机械形变生成压感指令,所述触控指令包括单点触控指令和多点触控指令,所述压感指令包括按压力度指令和按压时间指令,以提供丰富得到指令信息,使得无线耳机的操作更加智能化”。
4.第一,该无线耳机结构呈一体化,当无线耳机自身出现故障时无法对其进行拆卸维修保养,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操作,降低工作效率;
5.第二,无线耳机内部的听筒设置较少,声音的传达效果较差,听筒长期固定在无线耳机的内部无法拆卸更换,耳机整体的灵活性较差,使用感较差;
6.第三,无线耳机需要通过按键操作调节音量大小,无法根据使用环境和语音大小进行音量调节,适用性较差,操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动调节方式和手动操作方式无法同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音量调节控制模块的无线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呈一体化,当无线耳机自身出现故障时无法对其进行拆卸维修保养,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操作,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音量调节控制模块的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防护壳,所述外防护壳的内部设置安装框架,所述耳机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
9.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耳机主体的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和导杆的顶端之间构成卡合连接,所述耳机主体底端的两侧横向贯穿设置有插杆,所述导杆的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的一侧与插槽之间构成卡合连接,所述插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按压块。
10.优选的,所述导杆的外部设置有一圈密封垫片,所述插杆关于耳机主体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固定
连接有凸块,所述外防护壳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凹槽,所述凹槽与凸块一一对应,且凹槽与凸块之间构成卡合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设置有一层防护垫圈,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听筒。
13.优选的,所述耳机主体外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控制按键,所述耳机主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电路板,所述耳机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耳机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壳。
14.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接收模块,所述外壳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识别模块。
15.优选的,所述接收模块和识别模块的顶部与电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自动音量调节控制模块的无线耳机不仅实现了安装拆卸功能,实现了连接功能,而且实现了多场景使用功能;
17.(1)通过设置有底座、导杆、插杆、卡槽、插槽和按压块,利用导杆与卡槽之间的卡合结构将底座与耳机主体进行安装固定,确保耳机主体的密封性和完整性,同时利用插杆和插槽之间的卡合结构,再次加强耳机主体与导杆之间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确保使用期间底座不会发生脱落,便于拆卸维修保养,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当耳机主体内部出现故障时可快速对其进行拆卸,便于安装拆卸的同时增强耳机主体与底座之间的稳固性;
18.(2)通过设置有连接座、凸块、凹槽、安装框架、听筒和防护垫圈,利用凸块与凹槽之间的卡合结构将外防护壳与安装框架进行安装固定,方便对其连接使用同时增强两者之间的牢固性,避免使用的过程中听筒发生掉落,通过防护垫圈有效保护听筒的外壁,防止使用时发生损坏影响信息的传递,增加听筒数量,提高声音的传达效果;
19.(3)通过设置有外壳、接收模块、识别模块、电路板和控制中心,通过接收模块接收外部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再通过识别模块对音频信息的强度进行快速识别,根据音频信息的强度通过控制中心调节耳机主体的音量,同时可通过控制按键对耳机主体进行手动调节,适合多场景使用,防止功能损坏时无法调节耳机本体的音量,提升耳机主体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杆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听筒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座;2、按压块;3、耳机主体;4、控制按键;5、外防护壳;6、卡槽;7、导杆;8、插杆;9、插槽;10、听筒;11、连接座;12、凸块;13、凹槽;14、安装框架;15、防护垫圈;16、控制中心;17、接收模块;18、外壳;19、连接线;20、电路板;21、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具有自动音量调节控制模块的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3,耳机主体3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防护壳5,外防护壳5的内部设置安装框架14,耳机主体3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
27.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杆7,耳机主体3的底端开设有卡槽6,卡槽6和导杆7的顶端之间构成卡合连接,耳机主体3底端的两侧横向贯穿设置有插杆8,导杆7的两侧开设有插槽9,插杆8的一侧与插槽9之间构成卡合连接,插杆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按压块2;
28.导杆7的外部设置有一圈密封垫片,插杆8关于耳机主体3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29.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将底座1向耳机主体3的内部推动,直至导杆7与卡槽6进行卡合固定,同时通过两侧的按压块2将插杆8向导杆7两侧的插槽9内推动,直至插杆8与插槽9进行卡合固定,对底座1进行安装拆卸。
30.实施例2:安装框架1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连接座11,连接座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2,外防护壳5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凹槽13,凹槽13与凸块12一一对应,且凹槽13与凸块12之间构成卡合连接;
31.安装框架14的内部设置有一层防护垫圈15,安装框架14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听筒10;
32.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时通过凸块12和凹槽13将安装框架14牢牢固定在外防护壳5的内壁,通过外防护壳5对多组听筒10进行有效防护,提升耳机主体3的声音传达效果。
33.实施例3:耳机主体3外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控制按键4,耳机主体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电路板20,耳机主体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控制中心16,耳机主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壳18;
34.外壳18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接收模块17,外壳18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识别模块21,接收模块17和识别模块21的顶部与电路板20之间设置有连接线19;
35.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时通过接收模块17接收外部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再通过识别模块21对音频信息的强度进行快速识别,根据音频信息的强度通过控制中心16调节耳机主体3的音量,同时可通过控制按键4对耳机主体3进行手动调节,适合多场景使用。
3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底座1向耳机主体3的内部推动,通过导杆7与卡槽6之间的卡合结构将底座1固定在耳机主体3的底部,同时通过按压块2将插杆8向插槽9内部推动,再次加强底座1与耳机主体3之间的连接,通过接收模块17接收外部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再通过识别模块21对音频信息的强度进行快速识别,根据音频信息的强度通过控制中心16调节耳机主体3的音量,利用若干组凸块12和凹槽13之间的卡合结构将安装框架14牢牢固定在外防护壳5的内壁使用。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