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6709发布日期:2023-07-22 12:1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大的屏占比,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取消了设置于屏幕正面的出音孔,而采用屏幕发声技术传递声音。屏幕发声技术是通过电子设备内部的振动器驱动屏幕振动,以屏幕作为振动体,借由屏幕振动产生声波传送到人耳。这样一来,无需在屏幕上设置出音孔,可以达到增加屏占比的目的。

2、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屏幕发声的响度不足,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屏幕发声的响度。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振动器和补强垫片,屏幕包括相背对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振动器设在屏幕的非显示面所朝向的一侧,振动器包括朝向屏幕的第一表面;补强垫片包括相背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固定连接于屏幕的非显示面,第二端面固定连接于振动器的第一表面,第一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表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投影的面积。

4、本技术中的电子设备,通过将第一投影的面积设置为小于第二投影的面积,可以减小补强垫片与屏幕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减小屏幕的振动区域,使得振动器向屏幕施加的驱动力更加集中,能够提高振动器对屏幕的驱动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屏幕发声的响度,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时的耳内响度。并且,由于屏幕的振动区域较小,当使用该电子设备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时,便于将屏幕的振动区域对准耳道,使得屏幕振动发出的大部分声音均能传送至耳道,能显著地减小漏音,从而能在保证耳内响度的同时,实现电子设备的隐私通话。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的第二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重合。这样,可以使得补强垫片的形状更加规则,便于加工,有利于降低补强垫片的加工成本。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的第二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第三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一投影的面积。这样,能在减小补强垫片与屏幕接触面积、缩小屏幕振动区域的同时,增大振动器被补强垫片覆盖的区域,从而能通过补强垫片更好地保护振动器,避免振动器受损。此外,还可以增大振动器与补强垫片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补强垫片与振动器之间的连接强度。由此,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在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声响度、减小漏音的同时,提高补强垫片对振动器的保护效果以及补强垫片与振动器之间的连接强度。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第二投影位于第三投影内。具体而言,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三投影完全重合,或者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外轮廓位于第三投影的外轮廓内侧。这样一来,振动器可以完全被补强垫片的第二端面覆盖,使得补强垫片能更好地保护振动器,避免振动器受损,并且,有利于增大振动器与补强垫片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补强垫片与振动器之间的连接强度。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自第一端面指向第二端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补强垫片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其中,补强垫片的横截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平行中心线。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的面积,使得第一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投影的面积,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的第一外周面包括多个第一侧面,且第一外周面由多个第一侧面依次相接围合而成。其中,每个第一侧面均连接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在自第一端面指向第二端面的方向上,第一侧面朝向远离补强垫片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为圆台状。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端面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背离第一端面的一侧,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的面积,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台阶槽。台阶槽可以呈环状。或者,台阶槽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平行,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平行。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的面积,进而可以保证第一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三投影的面积,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简化补强垫片的加工工艺,且能提高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自第一端面指向第二端面的方向上,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这样一来,可以增大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多个边缘连接部,多个边缘连接部在中间连接部的周向上排布。边缘连接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中间连接部的外周边缘相连,第二端朝向远离中间连接部的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的第二端间隔开设置,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的第一端可以彼此相连,也可以间隔开设置。这样,有利于减小补强垫片第一端面的面积,且可以简化补强垫片的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缘连接部为四个,中间连接部呈圆形片状,边缘连接部呈扇形片状。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的第一端间隔开,且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的第二端间隔开设置。补强垫片的周向延伸轨迹大致为花瓣形。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间连接部与边缘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垫片,弹性垫片固定连接于振动器的第一表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之间,且弹性垫片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补强垫片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这样一来,当屏幕的显示面上受到冲击时,可以通过弹性垫片吸收一部分作用于屏幕上的应力,从而可以减小振动器上受到的应力。并且,由于弹性垫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当振动器与弹性垫片接触时,弹性垫片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以避免弹性垫片影响振动器的振动。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弹性垫片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内。这样,可以增大振动器被补强垫片和弹性垫片覆盖的面积,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振动器,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器的可靠性。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垫片为泡棉垫或橡胶垫。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垫片呈环状。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包括边缘部分,边缘部分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这样,可以增大振动器上被补强垫片覆盖的区域,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振动器,避免振动器受损。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内。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投影的面积与第二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75。这样,可以使得振动器向屏幕施加的驱动力更加集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器对屏幕的驱动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屏幕发声的响度,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时的耳内响度,并且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漏音。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投影的面积与第二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这样,可以保证补强垫片的第一端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补强垫片与屏幕之间的连接强度。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50mm2且小于或等于200mm2。这样,能在保证电子设备的耳内响度、优化漏音的同时,保证补强垫片与非显示面的接触面积。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为金属件、塑料件或玻纤材料件。这样,可以兼顾补强垫片来兼顾结构强度和厚度。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动器为压电陶瓷振动器。压电陶瓷振动器包括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具有厚度小、功耗低、灵敏度高等优点,使用包括压电陶瓷片的压电陶瓷振动器可以在实现屏幕发声的同时,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动器为微振动单元振动器。微振动单元振动器在语音范围内的频响是比较均衡平坦的,可以使得屏幕发声具有良好的听感。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边框和中板,屏幕固定连接于边框;中板固定连接于边框的内表面,且中板与屏幕间隔开设置,中板上设有避让槽,振动器的至少部分容纳在避让槽内。这样,能在保证振动器的振动空间的同时,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