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照相及图像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25513发布日期:2023-04-19 21:1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车载照相及图像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照相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照相及图像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记录影像的设备,它们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比如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

2、而随着照相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还能通过将照相机与图像处理器进行连接,从而通过照相机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内的照片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信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的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3、为了满足不同角度的拍摄需求,现有照相机一般是安装在一个带有电动转轴的u形支架上的,通过电动转轴的转动即可带动照相机沿竖直方向进行偏转,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多角度拍摄。但是当照相机在严寒的地区进行使用时,控制照相机转动的电动转轴会因为严寒而发生冻结,从而导致照相机不能灵活的转动并对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进而影响照相机的正常使用。

4、因此,发明一种车载照相及图像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照相及图像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照相及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的内侧设有相机本体,所述相机本体包括相机外壳,所述相机外壳的顶部以及两侧内壁为连通的中空设计,所述相机外壳的前侧安装有镜头,所述相机外壳的后侧可拆卸的安装有盖板,所述相机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的顶部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顶部设有驱动散热组件切换形态的推动装置,所述相机外壳的两侧均安装有电动转轴,两个所述电动转轴相离的一端分别与u形支架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电动转轴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插接在相机外壳两侧的内部空间中。

3、进一步的,所述相机本体的一侧设有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和相机本体之间连接有数据线,且图像处理器和相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4、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l形条板,且l形条板为镂空设计,所述l形条板与相机外壳的侧面平行,且两个l形条板对称分布在相机外壳内部两侧位置,所述l形条板的内侧安装有多个散热扇,且多个散热扇对应位置的所述相机外壳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所述l形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与l形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固定轴的前端与相机外壳的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轴的后端垂直设有同一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相机外壳的两侧内壁垂直固定连接,且固定轴的后端与固定杆垂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轴靠近前端的位置为滚珠丝杠设计,且两个滚珠丝杠的螺纹为反向设计,所述固定轴的滚珠丝杠部分套接有与滚珠丝杆配合使用的丝杆套,且两个丝杆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板。

5、进一步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u形的活动板,且活动板为中空设计,所述活动板滑动安装在相机外壳顶部的内壁中,且活动板两侧底端分别位于相机外壳两侧的内壁空间中,活动板对应位置的所述相机外壳顶部开设有多个平行于固定轴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内垂直插接有多个第一连接块,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套板,所述套板的前侧滑动贯穿插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相机外壳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底部对应的所述相机外壳的顶部内壁上贯穿开设有两排第三散热孔,两排所述第三散热孔分别与相机外壳的两侧相靠近,且进气口的大小与两排第三散热孔所在区域大小相匹配,所述相机外壳顶部内壁位于两排第三散热孔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插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与活动板前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与连板的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两侧底端均垂直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底部设有导气环,且导气环为中空设计,两个所述导气环分别套接在两个电动转轴位于相机外壳侧壁中的部分上,且导气环与相机外壳的侧壁空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环的内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导气环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顶部开口与导气管的底部开口相匹配。

6、进一步的,所述相机外壳两侧的内壁中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整体呈u字形,所述挡板的前后侧均向远离挡板中心的方向突出,且挡板突出部分的底部与相机外壳侧壁空间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挡板的上半部分与第一散热孔相对,且挡板能够与第一散热孔错开,所述挡板内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与活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前侧为弧面设计,且凸块的高度大于导气管的长度。

7、进一步的,所述套板和防护板均呈倒u形,且防护板的两侧分别与相机外壳两侧的第一散热孔相对。

8、进一步的,所述套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与相机外壳前侧平行,且推块位于套板的顶部中间位置。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均设有防护条,且防护条的前后端均与防护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条的宽度大于相机外壳侧面与u形支架内侧的距离,且防护条的厚度向靠近防护板的方向逐渐变厚。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照相机设备和车载照相机设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将图像处理器与相机本体安装到支撑板上,并将二者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一起;

12、步骤二:将安装有图像处理器与相机本体的支撑板安装到车辆的指定位置;

13、步骤三:通过电动转轴带动相机本体进行转动,从而使相机本体能够进行多角度拍摄;

14、步骤四:相机本体将拍摄的图像信息通过数据线传输到图像处理器中,从而完成对拍摄数据的分析处理操作。

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本发明通过设有推动装置,当相机本体在寒冷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时,能够通过推动装置使散热组件对着相机外壳顶部内壁上的第三散热孔吹动,从而将控制电路板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三散热孔、活动板、导气管以及导气环精准输送到两个电动转轴处,从而保证两个电动转轴不会因为严寒天气而被冻住,进而保证在拍摄时,相机本体能够在电动转轴的带动下对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

17、2、在将相机外壳中的热量引导至电动转轴处的过程中,随着套板的运动,活动板能够在套板的带动下带动凸块一起向后运动,当凸块的弧面与挡板的内侧边缘接触时,挡板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逐渐向上运动,而第一散热孔则逐渐被挡板的上半部分遮挡起来,当凸块完全位于挡板的内侧位置时,挡板的上半部分则能够完全将第一散热孔密闭,此时相机外壳内部的热量能够在散热扇的吹动下通过活动板底部的进气口输送至电动转轴处,从而提高对相机外壳内部热量的利用率,避免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散失。

18、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