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媒体远程会议信息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11161发布日期:2023-06-29 07:1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媒体远程会议信息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会议信息监控,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媒体远程会议信息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多媒体远程会议是利用互联网等远程通信技术进行的会议形式,可以通过语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和协作。多媒体远程会议可以实现参会人员不受地域限制的远程协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适用于各种场景,如商务会议、教育培训、医疗协作、社交互动等。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的多媒体远程会议在对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大多会对数据传输线使用端到端加密技术,若想要对数据进行窃取或者篡改,则攻击者需要对多个数据传输节点进行攻击才能窃取数据,由于现有技术大多无法对数据传输线的传输风险进行评估,以至于不能及时了解数据传输线的传输风险情况,给多媒体远程会议信息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

3、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媒体远程会议信息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媒体远程会议信息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综合分析模块;

3、人脸识别模块,采集人脸匹配度参数,对参议人员进行识别,将合格的人员信息传递至终端显示模块,并在视频发送模块与终端显示模块之间建立视频连接;

4、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传输参数和节点被攻击参数,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参数和节点被攻击参数传递至数据分析模块;

5、数据分析模块,接收数据传输参数和节点被攻击参数生成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并将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传递至数据分析模块;

6、综合分析模块,接收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信息,根据时间实时计算出数据传输时间内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的安全系数的平均值、离散程度值、以及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的数量,生成预警系数,对数据传输线进行预警分析。

7、优选的,人脸匹配度的采集步骤如下:

8、s1,采集人脸图像:

9、通过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并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

10、s2,预处理:

11、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提高识别准确率;

12、s3,特征提取:

13、从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中提取特征;

14、s4,特征匹配:

15、将提取出的特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已知人脸特征进行比对,找出最相似的人脸;

16、s5,确定匹配度:

17、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匹配度,匹配度用于衡量人脸的匹配程度,对匹配度设置预设阈值,若匹配度高于预设阈值,则认为是同一人,否则认为是不同的人。

18、优选的,数据传输参数包括节点数据传输速度异常浮动的频率、节点数据传输速度异常浮动的时长、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延迟频率、以及节点之间数据传输出现延迟的时长,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后,将节点数据传输速度异常浮动的频率、节点数据传输速度异常浮动的时长、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延迟频率、以及节点之间数据传输出现延迟的时长分别标定为fdpl、fd′sc、ycpl、yc′sc;节点被攻击参数包括节点被攻击的次数和节点被攻击的时长,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后,将节点被攻击的次数和节点被攻击的时长分别标定为gjcs、gj′sc。

19、优选的,数据分析模块接收到节点数据传输速度异常浮动的频率fdpl、节点数据传输速度异常浮动的时长fdsc、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延迟频率ycpl、节点之间数据传输出现延迟的时长ycsc、节点被攻击的次数gjcs、以及节点被攻击的时长gj′sc后,将节点数据传输速度异常浮动的频率fdpl、节点数据传输速度异常浮动的时长fdsc、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延迟频率ycpl、节点之间数据传输出现延迟的时长ycsc、节点被攻击的次数djcs、以及节点被攻击的时长gj′sc进行公式化处理,生成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csmxs,处理依据的公式为:

20、

21、式中,f1、f2分别为数据传输参数与节点被攻击参数的权重因子数,且f1、f2均大于0,β为误差修正因子,m为数据传输节点的标号,m为1、2、3、……、m。

22、优选的,数据分析模块内设置有标记模块,对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设置阈值yzα,若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大于阈值yzα,则表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高,不对该数据传输节点进行标记,若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小于等于阈值yzα,则表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低,对该数据传输节点进行标记,标记模块将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信息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

23、优选的,综合分析模块根据标记获取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值csmxs,获取后,对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值csmxs进行重新整理并按照传输路径进行顺序标号,记重新整理并按照传输路径进行顺序标号的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值为csixs,其中i为数据传输安全系数低的数据节点的标号,i为1、2、3、……、i。

24、优选的,获取数据传输时间内数据传输安全系数低的数据节点的平均值,记为传输安全系数低的数据节点的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25、

26、获取数据传输时间内数据传输安全系数低的数据节点的离散程度值,记为传输安全系数低的数据节点的离散程度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27、

28、综合分析模块获取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的数量后,将其标定为jdτsl。

29、优选的,综合分析模块获取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的安全系数的平均值离散程度值以及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的数量jdτsl后,将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的安全系数的平均值离散程度值以及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的数量jdτsl进行公式化处理,得出预警系数yjτ系数,依据的公式为:

30、

31、式中,b1、b2、b3分别为传输安全系数低的数据节点的平均值传输安全系数低的数据节点的离散程度值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的数量jdτsl的预设比例系数,且b1、b2、b3均大于0。

32、优选的,综合分析模块内设置有预警模块,得出数据传输线的预警系数后,对预警系数yjτ系数设定阈值若预警系数yjτ系数大于等于阈值表明数据传输线的传输风险高,则通过综合分析模块内的预警模块发出预警,提示数据传输线传输存在风险,若预警系数yjτ系数小于阈值表明数据传输线的传输风险低,则综合分析模块内的预警模块不发出预警。

3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34、1、本发明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对参议人员进行识别,将合格的人员信息传递至终端显示模块,在视频发送模块与终端显示模块之间建立视频连接,可对多媒体远程会议信息进行初步的人员安全防控,防止外来人员介入,提高会议信息的安全性;

35、2、本发明通过对数据传输线的数据传输节点进行安全分析,筛选出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将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按照数据传输线的传输路径进行顺序标号,再对数据传输线上安全系数低的数据传输节点进行综合分析,可对数据传输线的安全性进行监控,当数据传输的风险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及时预警通知参议人员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会议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