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气动防护结构的智慧变电站路由交换板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7999发布日期:2023-07-04 23:0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气动防护结构的智慧变电站路由交换板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气动防护结构的智慧变电站路由交换板卡。


背景技术:

1、路由交换板卡是一种插接式通信板卡,其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到智慧变电站中路由交换器上的插槽中,通常情况下,由于各个通信设备连接端口的不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智慧变电站相关工作人员读取、诊断数据时的便捷性,通常会为相关工作人员配备多个不同型号的路由交换板卡,以便于其灵活切换插接使用。

2、现有技术中用于智慧变电站中的路由交换板卡其通常设置为板片状样式,为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将路由交换板卡灵活插接在不同型号的智慧变电站设备内,路由交换板卡外在的结构通常设置的较为简单,其通常不会设置有过多的防护结构,以避免过多防护结构的存在对路由交换板卡的适配插接造成影响,该方式下虽然可以极大的提升了路由交换板卡在插接使用过程中的适用性,但是缺乏外在保护结构后,导致在路由交换板卡使用过程中,其外侧的各个电路元件容易受外界碰撞损坏,这就对路由交换板卡的日常使用要求以及存放要求造成过多限制,影响其使用便捷性。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气动防护结构的智慧变电站路由交换板卡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气动防护结构的智慧变电站路由交换板卡,可以实现对路由交换板卡的便捷使用,且可以有效的对路由交换板卡进行防护,通过将柔性气囊套设在板卡主体的外侧,并将与柔性气囊内部相连通的气口a开设在侧安装板的左端壁上,可以通过气口a向柔性气囊的内部进行充放气操作,通过充气膨胀的方式,可以使得柔性气囊包裹防护在板卡主体的外侧,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存放过程中受损坏的概率,同时,通过泄气收缩的方式,使得柔性气囊紧贴包裹在板卡主体外侧,可以避免柔性气囊的存在对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正常安装造成影响,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具有气动防护结构的智慧变电站路由交换板卡,包括侧安装板,侧安装板的右端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垂直的板卡主体,且板卡主体的正面中间边缘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插接条,侧安装板的左端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端口,板卡主体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与侧安装板左端壁密封连接的柔性气囊,插接条裸露于柔性气囊外侧,侧安装板的左端壁上开设有与柔性气囊内部相连通的气口a。

6、进一步的,柔性气囊的端壁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柔性气囊内部的中空结构中均匀分布有金属屏蔽层,侧安装板的左端壁上固定安装有微控面板,金属屏蔽层通过导线与微控面板电连接。

7、进一步的,金属屏蔽层包括低电阻金属层以及套设在其外侧的高导磁率金属层,低电阻金属层通过导线与微控面板电连接。

8、进一步的,低电阻金属层和高导磁率金属层之间夹持有绝缘隔膜,低电阻金属层和高导磁率金属层内部均设置为网格型结构。

9、进一步的,板卡主体靠近侧安装板一侧的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右端壁上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设置的出气管和进气管,出气管与柔性气囊内部相连通,进气管与气口a相连通。

10、进一步的,气泵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板卡主体顶部的转接头,且转接头的左端壁上前后对称开设有气道a和气道b,出气管与气道a相连通,进气管与气道b相连通,板卡主体的顶部全面覆盖有与气道a固定连通的主气管,且主气管的侧端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气道b的侧面固定连通有与气口a相连通的副气管。

11、进一步的,气泵的外形设置为圆柱型结构,气泵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板卡主体顶部的微型马达,且微型马达的驱动轴与气泵的左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转接头的左端壁上开设有与气泵同心设置的环槽,气道a和气道b对称开设在环槽的内部前后两侧,出气管和进气管延伸至环槽内部,出气管和进气管的外侧尺寸与环槽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12、进一步的,主气管的截面设置为倒置的梯形结构,多个通孔均匀分布在主气管的侧端壁上。

13、进一步的,气口a的内部固定镶嵌有气罩,且气罩的左端贯穿延伸至侧安装板左侧,气罩的左侧设置为贯通型结构,气罩的左侧覆盖有橡胶封盖,气罩的左侧外端壁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为u型结构设置的卡架,橡胶封盖与卡架之间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的,侧安装板的左端壁上固定开设有与柔性气囊内部相连通的气口b,且气口b的左端口内部螺纹连接有盖板,气口b的右端口内部固定安装有格栅。

15、3.有益效果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7、(1)本方案通过将柔性气囊套设在板卡主体的外侧,并将与柔性气囊内部相连通的气口a开设在侧安装板的左端壁上,可以通过气口a向柔性气囊的内部进行充放气操作,通过充气膨胀的方式,可以使得柔性气囊包裹防护在板卡主体的外侧,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存放过程中受损坏的概率,同时,通过泄气收缩的方式,使得柔性气囊紧贴包裹在板卡主体外侧,可以避免柔性气囊的存在对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正常安装造成影响,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18、(2)通过将金属屏蔽层均匀布设在柔性气囊内部的中空结构中,并通过微控面板控制对金属屏蔽层内进行通电操作,使得通电后的金属屏蔽层在板卡主体的外侧形成电磁干扰的屏蔽防护,有利于保障该装置上板卡主体内部各个电子元件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19、(3)通过将低电阻金属层和高导磁率金属层相互套设组成金属屏蔽层,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需求对高频电磁干扰或者低频电磁干扰进行灵活屏蔽操作,有利于保障该装置通过金属屏蔽层实现电磁干扰隔绝的全面性。

20、(4)通过将绝缘隔膜夹持安装在低电阻金属层和高导磁率金属层之间,避免低电阻金属层和高导磁率金属层之间形成电路导通,有利于保障该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将低电阻金属层和高导磁率金属层设置为网格型结构,借助网格型结构的连接拉扯,可以有效的提升柔性气囊整体结构牢固性,有利于延长柔性气囊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寿命。

21、(5)通过将气泵安装在侧安装板顶部柔性气囊以内空间中,并将气泵上的进气管与气口a相连通,可以通过气泵通电启动后主动向柔性气囊内部充入气体,无需外接其他充气装置,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22、(6)通过将主气管全面覆盖在板卡主体的顶部,使得通过气泵向柔性气囊内部充气时可以更加快速高效,有利于提升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23、(7)通过将气泵安装在微型马达的驱动轴上,使得微型马达通电后可以控制气泵的旋转位置,便于灵活实现出气管、进气管、气道a和气道b之间的对接转换,通过对出气管和进气管的转换,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调节抽放气方向,进而仅通过单个气泵即可完成柔性气囊内部的抽放气操作,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同时,通过将环槽开设在转接头的左端壁上,并将出气管、进气管延伸至环槽内部,可以对气泵的旋转进行稳定限定,有利于提升该装置调整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24、(8)通过将主气管的截面设置为梯形结构,并将通孔开设在主气管的侧端壁上,可以在对柔性气囊内部抽气时,在主气管的侧端壁周围构建气流流动空间,避免柔性气囊在抽气收缩过程中与主气管外端壁紧密贴合而导致柔性气囊内部抽气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该装置内部抽气操作的稳定进行。

25、(9)通过将气罩安装在气口a内部,并在气罩的左侧覆盖有橡胶封盖,配合滑槽和卡架的滑动连接,可以对橡胶封盖的位置进行灵活移动,有利于灵活切换气罩的启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装置使用便捷性。

26、(10)通过将与柔性气囊内部相连通的气口b开设在侧安装板的左端壁上,并将盖板螺旋连接在气口b内部,常态下气口b处于被盖板封堵状态,可以通过旋转取下盖板,使得气口b处于导通状态,通过气泵的启动对柔性气囊内部持续充气,使得板卡主体上各个电路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气口b向外排出,有利于提升该装置工作时的散热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