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终端,尤其涉及一种拍摄界面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折叠屏技术的逐渐成熟,使用折叠屏设备(如折叠屏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用户经过会使用折叠屏手机进行拍摄,如拍照、录制视频等。在拍摄场景下,折叠屏手机会显示拍摄界面,该拍摄界面包括设置、图库、闪光灯等控件。在折叠屏设备使用期间,如何实现拍摄界面上的控件的显示方式多样性成为一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拍摄界面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在后置自拍场景中,拍摄界面中控件的旋转,保证控件显示效果多样性,从而保证拍摄界面显示效果多样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拍摄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折叠屏设备。折叠屏设备的第一屏(如副屏)显示第一拍摄界面,第一屏与折叠屏设备的后置摄像头处于同一面,第一拍摄界面包括目标控件,该目标控件(或称为预设控件)用于触发折叠屏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第一屏与第二屏(如主屏)背对,朝向不同侧。
3、在折叠屏设备发生翻转的情况下,第一屏显示第二拍摄界面,第二拍摄界面和第一拍摄界面包括的控件相同,第二拍摄界面中的目标控件相对于第一拍摄界面中的目标控件发生了旋转,目标控件的旋转方向与折叠屏设备的翻转方向一致。目标控件的旋转方向是基于校正后的运动数据确定的。运动数据是折叠屏设备的目标运动传感器采集的。
4、其中,上述第二拍摄界面表示旋转后的第一拍摄界面,即包括旋转后的目标控件的拍摄界面,该第二拍摄界面与第一拍摄界面所包括的控件相同,但由于折叠屏设备发生了翻转,取景画面可能不同。
5、本技术中,折叠屏设备的第一屏显示第一拍摄界面,表明折叠屏设备处于后置自拍场景中。在折叠屏设备发生翻转的情况下,折叠屏设备可以利用校正后的运动数据,确定折叠屏设备的翻转方向(即第一翻转方向),也即确定目标控件的旋转方向,实现相对于第一屏的朝向(即方向)的翻转方向的准确确定。之后,折叠屏设备可以按照该第一翻转方向,旋转第一拍摄界面上的目标控件,使得第一屏显示的控件的旋转方向与折叠屏设备的翻转方向一致,保证控件显示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从而保证界面显示效果的丰富性,保证用户的视觉体验。并且,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讲,拍摄界面中的控件的旋转方向与折叠屏设备的翻转方向相同,可以使用户的视线与控件的显示方向一致,降低用户辨别控件的难度,方便用户使用。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目标运动传感器可以包括陀螺仪和/或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用于采集角速度数据,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加速度数据。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校正前的运动数据所指示的方向是以第二屏的朝向为基准的,校正后的运动数据所指示的方向是以第一屏的朝向为基准的。上述运动数据可以包括x方向的运动数据、y方向的运动数据和z方向的运动数据。校正运动数据是指将x方向的运动数据和z方向的运动数据取反。
8、本技术中,由于第一屏和第二屏的前后倒置,左右倒置,而运动数据所指示的方向是以第二屏的朝向(即方向)为基准的,因此,运动数据所指示的方向对于第一屏来说,是相反的。因此,将运动数据中的x方向的运动数据和z方向的运动数据取反,以实现运动数据的校正,从而使得校正后的运动数据所指示的方向对于第一屏来说是准确的。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屏设备可以根据设备状态标识确定是否进入后置自拍状态。在设备状态标识是后置自拍标识的情况下,表明进入后置自拍状态,折叠屏设备可以校正运动数据,以实现运动数据的及时校正。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屏还显示第一控件,该第一控件(如退出后置自拍控件)用于触发折叠屏设备退出后置自拍状态。该第一控件可以位于上述第一拍摄界面上,也可以不位于第一拍摄界面上。在折叠屏设备发生翻转的情况下,无论第一控件是否处于第一拍摄界面上,第一控件也可以旋转,也就是说,在折叠屏设备发生翻转的情况下,折叠屏设备显示的控件都可以发生旋转。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折叠屏设备的折叠方式可以是外折方式或者内折方式。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折叠屏设备的折叠方式是外折方式的情况下,接收用户对第一屏输入的侧滑操作。在折叠屏设备的导航方式是三键导航方式的情况下,折叠屏手机响应于侧滑操作,由折叠屏设备的第二屏显示第三拍摄界面,实现在三键导航方式下,通过侧滑退出后置自拍,提供新的后置自拍退出方式,方便用户使用。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使折叠屏设备支持侧滑退出功能,并且实现全面屏手势,折叠屏设备可以先销毁第一屏上的第一手势导航窗口,第一手势导航窗口的类型是第一类型,第一类型用于使折叠屏设备不能响应用户在第一屏上的应用窗口之外的屏幕部分输入的操作。应用窗口用于显示应用界面。
14、之后,折叠屏设备可以创建第一屏上的第二手势导航窗口,该第二手势导航窗口的类型是目标类型,目标类型用于使折叠屏设备能够响应用户在第一屏上的应用窗口之外的屏幕部分输入的操作,以避免由于手势导航窗口的大小受限导致用户输入手势操作的区域受限,影响用户使用。
15、之后,折叠屏设备可以为第二手势导航窗口添加侧滑退出逻辑。其中,侧滑退出逻辑表示在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内输入侧滑操作后,折叠屏设备响应退出后置自拍状态。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屏设备的多窗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折叠屏设备可以去除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多窗逻辑。多窗逻辑用于支持折叠屏设备同时显示多个应用的应用界面,以避免多窗服务对用户使用造成影响。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屏设备的导航方式是手势导航方式的情况下,若折叠屏设备的多窗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折叠屏设备去除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多窗逻辑。其中,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存在对应的侧滑退出逻辑。本技术中,由于在手势导航方式下,折叠屏设备原本支持侧滑退出逻辑,因此,无需为第二手势导航窗口添加侧滑退出逻辑。并且考虑到后置自拍场景下,用户使用多窗服务的可能性较低,因此,为了避免多窗服务对用户使用造成影响,折叠屏设备可以去除多窗逻辑,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手势导航窗口可以包括侧边导航窗口和底部导航窗口,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可以包括侧边导航窗口。其中,侧边导航窗口可以包括左侧导航窗口和/或右侧导航窗口。本技术中,考虑到在后置自拍场景下,用户使用底部导航窗口对应的逻辑所对应的服务(如快服务)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折叠屏设备可以禁用底部导航窗口,也即不创建底部导航窗口。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折叠屏设备可以利用显示模式标识确定是否进入后置自拍状态,或者退出后置自拍状态。在当前显示模式标识是副屏显示标识,且上一显示模式标识不是副屏显示标识的情况下,表明折叠屏设备进入后置自拍状态,折叠屏设备可以销毁第一手势导航窗口。基于此,可以实现折叠屏设备的后置自拍状态的准确及时确定。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当前显示模式标识不是副屏显示标识,且上一显示模式标识是副屏显示标识的情况下,表明折叠屏设备退出后置自拍状态,折叠屏设备可以销毁第二屏上的第三手势导航窗口,即第三拍摄界面对应的第三手势导航窗口,第三手势导航窗口的类型是目标类型。
21、之后,折叠屏设备创建第二屏上的第四手势导航窗口,即第三拍摄界面对应的第四手势导航窗口,第四手势导航窗口的类型是第一类型。
22、之后,折叠屏设备还原第四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手势导航逻辑,如去除第四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侧滑退出逻辑,使得第四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还原后的手势导航逻辑与上述第一手势导航窗口所对应的手势导航逻辑类似,满足用户在非后置自拍场景的使用折叠屏设备上的服务的需求,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23、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折叠屏设备可以直接处理副屏上的原有手势导航窗口,即第一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手势导航逻辑,如为第一手势导航窗口添加对应的侧滑退出逻辑。
24、其中,可选地,若多窗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去除第一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多窗逻辑。
2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在第二屏显示的第四拍摄界面上输入第一操作。折叠屏设备接收该第一操作,响应于第一操作,折叠屏设备由第一屏显示所述第一拍摄界面,实现后置自拍状态的进入。
2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拍摄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折叠屏设备,该折叠屏设备的折叠方式外折方式。
27、接收用户对折叠屏设备的第一屏输入的侧滑操作;所述第一屏与所述折叠屏设备的后置摄像头处于同一面;
28、在所述折叠屏设备的导航方式是三键导航方式的情况下,所述折叠屏手机响应于所述侧滑操作,由所述折叠屏设备的第二屏显示第三拍摄界面。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0、所述折叠屏设备销毁所述第一屏上的第一手势导航窗口,所述第一手势导航窗口的类型是第一类型,所述第一类型用于使所述折叠屏设备不能响应用户在所述第一屏上的应用窗口之外的屏幕部分输入的操作;所述应用窗口用于显示应用界面;
31、所述折叠屏设备创建所述第一屏上的第二手势导航窗口,所述第二手势导航窗口的类型是目标类型,所述目标类型用于使所述折叠屏设备能够响应用户在所述第一屏上的应用窗口之外的屏幕部分输入的操作;
32、所述折叠屏设备为所述第二手势导航窗口添加侧滑退出逻辑;其中,所述侧滑退出逻辑表示在所述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内输入侧滑操作后,所述折叠屏设备响应退出后置自拍状态。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4、若所述折叠屏设备的多窗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折叠屏设备去除所述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多窗逻辑;所述多窗逻辑用于支持所述折叠屏设备同时显示多个应用的应用界面。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6、在所述折叠屏设备的导航方式是手势导航方式的情况下,若所述折叠屏设备的多窗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折叠屏设备去除所述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多窗逻辑;其中,所述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存在对应的侧滑退出逻辑。
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手势导航窗口包括侧边导航窗口和底部导航窗口,所述第二手势导航窗口包括侧边导航窗口。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折叠屏设备销毁所述第一屏上的第一手势导航窗口,包括:
39、在当前显示模式标识是副屏显示标识,且上一显示模式标识不是副屏显示标识的情况下,所述折叠屏设备销毁所述第一手势导航窗口。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41、所述折叠屏设备销毁所述第二屏上的第三手势导航窗口,所述第三手势导航窗口的类型是目标类型;
42、所述折叠屏设备创建第二屏上的第四手势导航窗口,所述第四手势导航窗口的类型是第一类型;
43、所述折叠屏设备去除所述第四手势导航窗口对应的侧滑退出逻辑。
4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45、所述折叠屏设备为所述第一屏上的第一手势导航窗口添加侧滑退出逻辑。
4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折叠屏设备的第一屏显示第一拍摄界面;所述第一拍摄界面包括目标控件;
47、在所述折叠屏设备翻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屏显示第二拍摄界面,所述第二拍摄界面和所述第一拍摄界面包括的控件相同,所述第二拍摄界面中的目标控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拍摄界面中的目标控件发生了旋转,所述目标控件的旋转方向与所述折叠屏设备的翻转方向一致;所述目标控件的旋转方向是基于校正后的运动数据确定的;所述运动数据是折叠屏设备的目标运动传感器采集的。
4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动数据包括x方向的运动数据、y方向的运动数据和z方向的运动数据;所述校正是指将所述x方向的运动数据和z方向的运动数据取反。
49、所述第一屏与所述折叠屏设备的第二屏背对;校正前的运动数据所指示的方向是以所述第二屏的朝向为基准的,校正后的运动数据所指示的方向是以所述第一屏的朝向为基准的。
5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51、在设备状态标识是后置自拍标识的情况下,所述折叠屏设备校正运动数据。
5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或称为折叠屏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显示屏、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处理器生成的图像,所述显示屏包括折叠屏,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
53、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
54、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
55、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五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