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05501发布日期:2024-01-16 11:4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指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指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运营商网络具有多频异构的特点,涉及到的设备厂家众多。为了改善用户的网络感知,需要对定量类指标设置阈值以及对定性类指标设置要求。由于不同设备厂家对于同一指标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针对语音建立成功率,第一设备厂家的定义为语音建立成功次数/语音建立请求次数,第二设备厂家的定义为语音建立成功次数/语音建立尝试次数;针对载波聚合,第一设备厂家的定义为支持载波聚合、不支持携带语音的辅载波切换,第二设备厂家的定义为支持载波聚合、支持携带语音的辅载波切换,导致无法为不同设备厂家的定量类指标设置同一阈值,无法为定性类指标设置同一要求。

2、因此,需要对不同设备厂家的指标进行统一定义。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与设备厂家进行沟通确认,进而实现指标的统一定义。但是,人工效率较低,不能快速实现指标的统一定义,从而无法高效改善用户的网络感知。因此,如何高效改善用户的网络感知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指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实现指标的统一定义,无法高效改善用户的网络感知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指标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一指标管理节点设备,第一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归属于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包括:第一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和多个网管节点设备;该方法包括:从多个网管节点设备中获取多个第一指标定义;一个第一指标定义为一个网管节点设备对目标指标的定义;目标指标包括:定性类指标,和/或,定量类指标;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目标指标定义;向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发送目标指标定义,以使得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将目标指标的定义修改为目标指标定义;目标网管节点设备为对目标指标的定义不为目标指标定义的网管节点设备。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区块链系统还包括:第二指标管理节点设备;上述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目标指标定义,包括: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第二指标定义;响应于第二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对第二指标定义的第一确认操作,将第二指标定义确定为目标指标定义;响应于第二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对第二指标定义的第一修改操作,将第一修改操作对应的定义确定为目标指标定义。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第二指标定义,包括: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第三指标定义;响应于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对第三指标定义的第二确认操作,将第三指标定义确定为第二指标定义;响应于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对第三指标定义的第二修改操作,将第二修改操作对应的定义确定为第二指标定义。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第三指标定义,包括: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若多个第一指标定义中存在相同的定义,则确定相同的定义为第三指标定义。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向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发送目标指标定义,以使得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将目标指标的定义修改为目标指标定义,包括:向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发送目标指标定义;从目标网管节点设备中获取第四指标定义;第四指标定义为目标网管节点设备根据目标指标定义对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一指标定义修改后的定义;若第四指标定义与目标指标定义不同,则向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发送修改消息;修改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网管节点设备修改第四指标定义。

7、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指标管理装置,应用于第一指标管理节点设备;第一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归属于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包括:第一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和多个网管节点设备;该指标管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发送单元;获取单元,用于从多个网管节点设备中获取多个第一指标定义;一个第一指标定义为一个网管节点设备对目标指标的定义;目标指标包括:定性类指标,和/或,定量类指标;确定单元,用于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目标指标定义;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发送目标指标定义,以使得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将目标指标的定义修改为目标指标定义;目标网管节点设备为对目标指标的定义不为目标指标定义的网管节点设备。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区块链系统还包括:第二指标管理节点设备;上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第二指标定义;响应于第二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对第二指标定义的第一确认操作,将第二指标定义确定为目标指标定义;响应于第二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对第二指标定义的第一修改操作,将第一修改操作对应的定义确定为目标指标定义。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第三指标定义;响应于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对第三指标定义的第二确认操作,将第三指标定义确定为第二指标定义;响应于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对第三指标定义的第二修改操作,将第二修改操作对应的定义确定为第二指标定义。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若多个第一指标定义中存在相同的定义,则确定相同的定义为第三指标定义。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发送目标指标定义;从目标网管节点设备中获取第四指标定义;第四指标定义为目标网管节点设备根据目标指标定义对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一指标定义修改后的定义;若第四指标定义与目标指标定义不同,则向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发送修改消息;修改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网管节点设备修改第四指标定义。

12、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13、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14、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15、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实现指标的统一定义,不能高效改善用户的网络感知。本技术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区块链系统还包括:多个网管节点设备。本技术从多个网管节点设备中获取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并在多个第一指标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指标的目标指标定义。其中,一个第一指标定义为一个网管节点设备对目标指标的定义;目标指标包括:定性类指标,和/或,定量类指标。这样,可以高效获取第一指标定义。之后,向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发送目标指标定义,以使得目标网管节点设备将目标指标的定义修改为目标指标定义。其中,目标网管节点设备为对目标指标的定义不为目标指标定义的网管节点设备。这样,通过第一指标管理节点设备可以高效实现指标定义的统一,进而可以提高改善用户的网络感知的效率。

1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