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1710发布日期:2024-01-06 23:0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方式涉及拍摄,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光学防抖技术(ois),其原理是在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会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或传感器,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光学防抖技术区分为传感器防抖(sensor shift)与镜头防抖(lens shift)两种。

2、对于传感器防抖(sensor shift)技术而言,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可以调节图像传感器的具体的位置和姿态,实现摄像头模组的防抖功能。在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及多功能的发展趋势下,摄像模组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图像传感器的驱动装置,如何设计可以实现摄像头模组小型化,节约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及实现电子设备薄型化设计,为业界持续探索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摄像头模组小型化,节约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及实现电子设备薄型化设计。

2、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包括电路板和驱动装置,电路板包括活动板件、固定板件和柔性连接结构,所述活动板件用于承载图像传感器,所述固定板件位于所述活动板件的外围,所述固定板件和所述活动板件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所述柔性连接结构位于所述间隔空间,且连接在所述活动板件和所述固定板件之间;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动件、马达定件和驱动马达,所述马达定件包括固定顶板和固定侧框,所述固定侧框凸出于在所述固定顶板的表面且连接在所述固定顶板的边缘,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光轴方向,所述马达动件、所述驱动马达和所述固定顶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驱动马达连接在所述马达定件和所述马达动件之间,以使所述驱动装置组装为一体;所述驱动装置倒置堆叠在所述电路板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外围,所述马达定件的所述固定侧框和所述电路板的所述固定板件固定连接,所述马达动件和所述活动板件固定连接。

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装置形成一体式的组装结构,形成驱动装置的模组化结构设计,具有结构紧凑的优势,有利于实现驱动装置的整体尺寸小型化的设计。而且通过倒置堆叠的组装方式将驱动装置组装在电路板的顶面,利用电路板的顶面一侧的空间布置驱动装置,能够有效利用摄像头模组的有效焦距(efl)所需要的空间,有利于减少摄像头模组z向(即光轴p延伸的方向)尺寸。摄像头模组的有效焦距(efl)所需要的空间指的是图像传感器至焦点的距离,沿z向,图像传感器和镜头组件之间需要间隔需要的空间,以保证摄像头模组的有效焦距,本方案将驱动装置设置在镜头组件和电路板之间(也可以理解为:镜头驱动模组和电路板之间),即可以利用有效焦距所需要的空间,有利于摄像头模组的z向尺寸小型化。

4、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马达动件和所述活动板件通过胶层固定。通过胶层固定具有方便组装的优势,例如,胶层可以为双面胶的结构,可以先将胶层固定在马达动件的表面,或者先将胶层固定在电路板的活动板件的表面,再将驱动装置和电路板倒置堆叠对位的过程中,通过压力将胶层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件和马达动件之间。

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马达动件和驱动马达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互连。马达动件和驱动马达之间焊接或一体成型的固定方式,马达动件和驱动马达之间不容易相互脱离,使得驱动装置构成一体式的架构,有利于保证驱动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磁石和接触件,所述磁石和所述接触件组装至所述固定顶板,所述磁石用于向所述马达动件提供磁吸力,在所述磁吸力的作用下,所述马达动件和所述接触件接触。本方案通过在马达定件上设置磁石和接触件,通过磁石的磁吸力将马达动件及电路板的活动板件吸附在移动平面上,以此确定活动板件的移动平面,此移动平面为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确定了活动板件的移动平面,也就是确定了图像传感器的移动平面,确定了图像传感器在光轴方向上的具体的位置。

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马达动件和所述接触件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马达动件和所述磁石之间具有间隙。在磁石的磁吸力作用下,马达动和接触件接触且和磁石保持间隙,不但能保证马达动件在确定的移动平面中移动,也有利于减少马达动件移动过程的阻力。

8、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包括球面,所述球面用于和所述马达动件的表面接触,所述球面和所述马达动件之间为点接触。当接触件为球状,且通过球面和马达动件接触时,通过点接触的方式有利于减小在移动过程中马达动件和接触件之间的摩擦力。

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顶板。本方案通过限定接触件和固定顶板之间为固定连接的关系,具有方便组装的优势。

1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为滚珠状,所述接触件组装至所述固定顶板且能够自由滚动。本方案限制接触件为能够相对固定顶板自由滚动的滚珠结构,有利于减少马达动件移动过程的阻力。

1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面包括超滑表面,超滑表面和马达动件接触,以减少二者之间相对摩擦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少驱动图像传感器移动的阻力。

1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加强板和固定在所述加强板上的缓冲结构,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底面的一侧,所述加强板的边缘和所述固定板件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位于所述加强板的朝向所述活动板件的表面,在所述马达动件和所述接触件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活动板件和所述缓冲结构之间形成间隔缝隙。本方案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在活动板件和图像传感器产生z向振动的情况下,活动板件和缓冲结构接触,缓冲结构能够保护图像传感器,避免因受碰撞产生损伤。

13、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马达定件具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约束马达动件移动的行程,一种实施方式中,马达定件包括突出在固定顶板的表面的挡板,挡板和固定顶板及固定侧框围设的空间用于容纳马达动件,马达动件能够在此空间内移动,挡板和固定侧框为限位结构。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侧框和固定顶板围设形成收容空间,马达定件呈框形板状,收容在此收容空间中且能在其中移动,固定侧框为限位结构。本方案通过限位结构限制马达动件的移动行程,也方便组装马达动件。

14、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马达包括两个驱动单元,所述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一对对角位置的外围,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sma线、第二sma线、固定部、第一放大结构和第二放大结构,所述第一sma线和所述第二sma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sma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sma线的第一端均固定连接所述马达定件,所述第一sma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结构的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二sma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结构的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放大结构的第二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放大结构的第二活动部均固定连接至所述马达动件,所述第一放大结构和所述第二放大结构均通过连杆连接至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至所述马达定件。本方案限制了一种具体的驱动马达的设计方案,驱动单元结构紧凑,具尺寸小的优势,在摄像头模组内占的面积较小,只占用图像传感器一对对角的外围空间,有利于实现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紧凑,利于xy平面尺寸小型化。

1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马达包括四条sma线和四个放大机构,所述四条sma线分别对应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四条边设置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外围,所述四条sma线的第一端均固定连接至所述马达定件,所述四个放大机构一一对应地连接至所述四条sma线的第二端,所述四条sma线在通电的状态下能够伸缩以使所述第二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端移动,所述四个放大机构的第一活动部连接至所述四条sma线的所述第二端,所述四个放大机构的第二活动部连接至所述马达动件,各所述放大机构均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至所述马达定件。本方案限制了一种具体的驱动马达的设计方案,通过四条sma线和四个放大结构的结合,匹配tsa形态的柔性连接结构,有利于柔性显示模组z轴方向上的薄型化的设计。

1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四个角,所述四个角分别构成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两对对角位置,所述柔性连接结构分布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一对所述对角位置的外围,所述驱动马达包括两个驱动单元,所述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另一对所述对角位置的外围。本方案通过将两个驱动单元设置在图像传感器的一对对角位置外围,且配合柔性连接结构在图像传感器的另一对对角位置的外围,有利于实现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紧凑,利于xy平面尺寸小型化。

1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连接结构包括两个柔性电路板,这两个柔性电路板沿着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对角线的方向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一对所述对角位置的外围,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柔性板主体、第一连接脚和第二连接脚,所述柔性板主体呈立式围设在所述活动板件的外围,所述柔性板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边和顶边,所述底边邻近所述活动板件的外边缘及所述固定板件的内边缘,所述顶边邻近所述马达定件的所述固定顶板,所述第一连接脚连接在所述底边和所述活动板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脚连接在所述底边和所述固定板件之间。本方案限制了一种柔性连接结构的具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将柔性板主体立置在活动板件的外围,能实现节约xy平面的空间的优势,而且柔性板主体可以占用驱动装置内的闲置空间,不影响z轴方向的尺寸,因此,本方案有利于摄像头模组各个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18、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活动板件为一体式的电路板结构。柔性电路板和活动板件之间通过一体式的结构相连,使得第一连接脚可以具有小型化,活动板件上的电信号通过电路板走线进入柔性电路板的第一连接脚,电路板走线可以设置在活动板件的中间层,不需要占用活动板件的表面空间,有利于节约活动板件的表面空间。

1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板主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弯折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相邻的两个外边缘的外围,所述第一连接脚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连接脚连接至所述第二部分。本方案限制了一种具体的柔性板主体的结构,能实现柔性板主体的结构稳定,及能够保证其k值在合适的范围内。

2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一折弯加强件,所述弯折部分与所述第一折弯加强件连接。第一折弯加强件用于实现柔性板主体具有稳定的折弯形态且保证柔性板主体的k值在合适的范围内。

2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折弯加强件和第三折弯加强件,所述第二折弯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脚和所述柔性板主体的折弯连接处,所述第三折弯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脚和所述柔性板主体的折弯连接处。第二折弯加强件和第三折弯加强件均用于实现柔性板主体能够具有稳定的折弯形态,且保证柔性板主体的k值在合适的范围内。

2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脚包括连接片和固定片,所述连接片连接在所述固定片和所述柔性板主体之间,所述固定片和所述电路板的所述固定板件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本方案通过连接片能实现第二连接脚位置的弹性性能,保证其k值在合适的范围内,通过固定片和电路板的固定板件之间的层叠及固定连接,有利于实现固定片和电路板的固定板件之间的物理连接和导电连接。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前述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摄像头模组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本方案提供的电子设备采用了前述摄像头模组,由于摄像头模组的尺寸具有小型化优势,使得电子设备也易于实现轻薄的设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