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43397发布日期:2024-02-20 20:3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上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目的在于增加无线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它允许终端同时使用多个物理小区(包括一个主小区和若干个辅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2、由于现有终端通常支持2tx传输,因此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现有技术通过将低频fdd载波与高频tdd载波进行载波聚合的方式,用以提升tdd nr系统的覆盖性能,同时提升上下行速率。由于高频tdd载波凭借大带宽的优势,上行吞吐量要大大好于低频fdd载波的表现。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终端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高频tdd载波采用mimo模式独自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3、但是,经测试发现,在无线信号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相较于高频tdd载波与低频fdd载波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使用高频tdd载波采用mimo模式独自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上行传输速率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上行发送方法,无法根据无线信号环境状况对上行发送模式进行切换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了提供一种上行发送方法,包括:

3、获取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低频fdd载波的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以及所述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高频tdd载波的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模式是所述高频tdd载波与所述低频fdd载波各占用所述终端的一个发射天线采用载波聚合模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4、获取所述终端在第二上行发送模式下所述高频tdd载波的第三上行传输预测速率;其中,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模式是所述高频tdd载波占用所述终端的两个发射天线采用mimo模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5、若所述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之和不低于所述第三上行传输预测速率,则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高频tdd载波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选择第一上行发送模式;

6、若所述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之和低于所述第三上行传输预测速率,则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高频tdd载波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选择第二上行发送模式。

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满足如下公式:

8、ti1=tbs1×(k×2+n1+n1)/n1

9、其中:

10、ti1表示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

11、tbs1表示在所述高频tdd载波的下一上行传输时隙,所述低频fdd载波占用所述终端的一个发射天线时,基站基于预设资源调度算法分配给所述低频fdd载波的传输块大小;

12、k表示所述终端的发射天线在所述高频tdd载波与所述低频fdd载波两个频段之间转换所需的转换时长折合成的符号数;

13、n1表示所述高频tdd载波在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折合的低频fdd载波时隙数;

14、n1表示所述低频fdd载波在每个fdd时隙包含的符号数。

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满足如下公式:

16、ti2=tbs2×nh

17、其中:

18、ti2表示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

19、tbs2表示在所述高频tdd载波的下一上行传输时隙,所述高频tdd载波占用所述终端的一个发射天线时,基站基于预设资源调度算法分配给所述高频tdd载波的传输块大小;

20、nh表示所述高频tdd载波在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内包含的时隙数。

2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上行传输预测速率满足如下公式:

22、th=tbsh×nh

23、其中:

24、th表示第三上行传输预测速率;

25、tbsh表示在所述高频tdd载波的下一上行传输时隙,所述高频tdd载波占用所述终端的两个发射天线时,所述高频tdd载波每时隙传输的预估传输块大小;

26、nh表示所述高频tdd载波在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内包含的时隙数。

2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8、获取所述高频tdd载波在上一上行传输时隙的第一上行sinr值和分配给所述高频tdd载波的第一传输块大小,以及所述高频tdd载波在下一上行传输时隙,基站基于预设资源调度算法分配给所述高频tdd载波的第二传输块大小;

29、若所述第一传输块大小不低于所述第二传输块大小,则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块大小和所述第二传输块大小,利用修正算法对所述第一上行sinr值进行修正,获得第一sinr修正值;

30、基于sinr值与mcs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一sinr修正值获得第一mcs;

31、基于mcs与传输块大小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一mcs获得所述预估传输块大小。

3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3、若所述第一传输块大小低于所述第二传输块大小,则获取第三传输块大小;其中,所述第三传输块大小的初始值等于所述第一传输块大小;

34、基于所述第三传输块大小和所述第一传输块大小,利用修正算法对所述第一上行sinr值进行修正,获得第二sinr修正值;

35、基于sinr值与mcs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二sinr修正值获得第二mcs;

36、基于mcs与传输块大小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二mcs获得候选传输块大小,并将所述候选传输块大小加入候选数据集中;

37、将所述第三传输块大小加一,跳转执行基于所述第三传输块大小和所述第一传输块大小,利用修正算法对所述第一上行sinr值进行修正,获得第二sinr修正值的步骤;

38、当所述第三传输块大小大于所述第二传输块大小时,从所述候选数据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候选传输块大小作为预估传输块大小。

3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修正算法满足如下公式:

40、sinr′=p max×(nrb×sinr)/(n×p)

41、其中:

42、sinr′表示所述第一sinr修正值或所述第二sinr修正值;

43、p max表示所述终端在高频tdd载波的最大发射功率;

44、nrb表示所述第一传输块大小;

45、sinr表示所述第一上行sinr值或所述第二上行sinr值;

46、n表示所述第二传输块大小或所述第三传输块大小;

47、p表示所述终端在高频tdd载波的上一上行传输时隙的上行发射功率。

4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49、获取所述高频tdd载波上一上行传输时隙的结束时刻与当前时刻的时间差;

50、若所述时间差高于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高频tdd载波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选择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模式;

51、若所述时间差不高于预设阈值,则执行获取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低频fdd载波的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以及所述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高频tdd载波的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的步骤。

5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53、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层数;

54、若所述上行传输层数小于预设门限,则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高频tdd载波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选择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模式;

55、若所述上行传输层数不小于预设门限,且所述高频tdd载波的上行prb利用率低于预设门限,则执行获取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低频fdd载波的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以及所述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高频tdd载波的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的步骤。

5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层数,包括:

57、获取所述高频tdd载波的第三上行sinr值;

58、对所述第三上行sinr值进行修正,获得第三sinr修正值;其中,所述第三sinr修正值满足如下公式:

59、sinr″=pmax×sinr/p

60、其中,sinr″表示所述第三sinr修正值,pmax表示所述终端在高频tdd载波的最大发射功率,sinr表示所述第三上行sinr值,p表示所述终端在高频tdd载波的上一上行传输时隙的上行发射功率;

61、基于sinr值与mcs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三sinr修正值获得第三mcs;

62、基于mcs与上行传输层数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三mcs获得所述上行传输层数。

6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64、获取所述高频tdd载波在历史上行传输时隙的上行prb利用率,以及所述高频tdd载波的第四sinr值;

65、若所述第四sinr值高于预设门限,且所述上行prb利用率低于预设门限,则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高频tdd载波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选择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模式;

66、若所述第四sinr值不高于预设门限,或者所述上行prb利用率不低于预设门限,则执行获取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低频fdd载波的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以及所述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高频tdd载波的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的步骤。

6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了提供一种上行发送装置,包括:

68、速率预估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低频fdd载波的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以及所述终端在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下配置的高频tdd载波的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模式是所述高频tdd载波与所述低频fdd载波各占用所述终端的一个发射天线采用载波聚合模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以及

69、获取所述终端在第二上行发送模式下所述高频tdd载波的第三上行传输预测速率;其中,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模式是所述高频tdd载波占用所述终端的两个发射天线采用mimo模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70、模式选择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之和不低于所述第三上行传输预测速率,则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高频tdd载波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选择第一上行发送模式;以及

71、若所述第一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与所述第二上行传输预测速率之和低于所述第三上行传输预测速率,则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高频tdd载波下一连续上行传输时隙期间选择第二上行发送模式。

72、根据本技术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73、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74、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5、根据本技术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6、根据本技术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7、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7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对不同模式下的上行传输速率进行预估,在无线通信环境较差的情形下,基于用户体验判断选择合适的上行发送模式,提高上行数据传输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