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带电力载波HPLC与RF双模通信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2996发布日期:2024-03-12 20:4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带电力载波HPLC与RF双模通信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信网络,具体涉及一种宽带电力载波hplc与rf双模通信单元。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家居、物联网和智能电网技术等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可靠且高效的数据通信方法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更加可靠和高效的通信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多种通信技术中,宽带电力载波通信(high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hplc)和射频(radio frequency, rf)通信各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hplc技术通过电力线来传输数据,具有布线简便且覆盖范围广的优点,而rf技术则提供了灵活的无线连接,适用于无法布线或者移动性要求高的环境。

2、目前,传统的通信技术根据固定的通信环境,依赖于通信单元进行固定的通信方式如有线以太网和无线wi-fi或有线通信。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在复杂的建筑环境下,无论无线通信还是有线通信会受到环境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固定的通信方式,往往难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导致通信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宽带电力载波hplc与rf双模通信方法,具有提高通信效率的效果。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宽带电力载波hplc与rf双模通信方法,包括:

3、获取目标区域的网络流量信息;

4、根据所述网络流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各通信单元的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模式包括hplc通信模式和rf通信模式;

5、根据各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参数和各所述通信单元所在区域的建筑环境参数,确定各所述通信单元的信号强度;

6、根据各所述通信单元的信号强度,评估各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质量评分;

7、根据所述通信质量评分和各所述通信单元的所述通信模式,生成各所述通信单元的模式切换策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目标区域网络流量信息,实时掌握网络状态变化,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通信单元的通信参数,结合建筑环境参数计算通信单元的信号强度,能够全面评估不同通信单元的通信质量,并给出质量评分结果。质量评分直观反映了各通信单元在当前环境下hplc模式和rf模式对应的通信效果优劣情况。系统可以据此生成各通信单元切换为更优模式的策略,实现对通信模式的动态优化调整。整个方案实现了对网络状态和通信质量的实时监测,并能够根据环境变化主动选择hplc与rf的最优组合。该方案充分结合通信参数、环境参数和质量评分,使系统能够自主、智能地选择最优通信模式,全面提升了hplc与rf系统的协同效果,从而提高了通信效率。

9、可选的,根据所述网络流量信息中的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时长,确定信号传输效率;根据所述网络流量信息中各所述通信单元的数据接收量,确定各所述通信单元的信号接收效率,并将所述信号传输效率和所述信号接收功率作为所述通信参数。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获取网络流量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流量信息中的数据传输量和传输时长确定每个通信单元的信号传输效率,并根据各通信单元的数据接收量确定其信号接收效率。通过计算传输效率和接收效率,可以直接评估通信单元的信号传播质量,反映信号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将传输效率和接收效率一起作为通信参数,可以全面反映信号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传播情况,用于评估通信质量。获得动态变化的传输效率和接收效率,通信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网络信号传播状态,据此调整模式实现自适应优化。该方案通过加入传输效率和接收效率参数,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通信效果,有利于后续根据信号强度对通信质量进行评估,为制定切换策略提供参数支撑,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11、可选的,根据各所述通信单元的所述信号传输效率和所述信号接收效率,确定各所述通信单元的信号传输功率;根据所述电力线布局位置和所述建筑密度,确定各所述通信单元的信号损失率;根据各所述信号传输功率和各所述信号损失率,确定各所述通信单元的信号强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获得各通信单元的信号传输效率和接收效率后,进一步根据这两个参数计算确定每个通信单元的信号传输功率。然后结合目标区域的电力线布局位置和建筑密度参数,确定每个通信单元的信号损失率。最后根据传输功率和信号损失率计算每个通信单元的信号强度。该方案加入了考虑建筑环境对信号传播的影响,可以计算信号空间传播损失,使最终评估的信号强度更贴近实际情况。确定动态变化的信号强度可以直接评估通信质量,是制定切换策略的依据。该方案通过考虑环境参数和计算传输功率、损失率,可以更全面准确地确定信号强度,从而可以据此对通信质量进行评估,为通信系统选择最优模式提供支持,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实现通信质量的动态优化。

13、可选的,若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模式为所述hplc通信模式,则获取所述通信单元的hplc通信指标;根据预设hplc权重、所述hplc通信指标以及所述信号强度,计算所述通信质量评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当前处于hplc通信模式的通信单元,会获取其hplc通信指标,如电力线损耗率、噪声抗扰率等。这些指标可以评估hplc信号在电力线上的传导效果。在获取hplc通信指标的基础上,方案会根据预设的hplc权重参数,对各通信指标进行区分对待,按照对通信质量的不同贡献程度进行加权计算。方案通过结合hplc通信指标、信号强度以及预设权重,可以计算出该通信单元在当前hplc模式下的通信质量评分。获得hplc模式下的质量评分,可以与rf模式下的评分进行比较,判断在当前环境下哪种模式的通信效果更优。该方案能够充分考虑hplc通信的特点,加入hplc专有指标进行通信质量评估,使得评估结果更全面准确。

15、可选的,若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模式为所述rf通信模式,则获取所述通信单元的rf通信指标;根据预设rf权重、所述rf通信指标以及所述信号强度,计算所述通信质量评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当前处于rf通信模式的通信单元,会获取其rf通信指标,如误码率、干扰抑制率等。这些指标可以评估rf信号的误码抗扰能力。在获取rf通信指标的基础上,方案会根据预设的rf权重参数,对各通信指标进行区分对待,按照对通信质量的不同贡献程度进行加权计算。方案通过结合rf通信指标、信号强度以及预设权重,可以计算出该通信单元在当前rf模式下的通信质量评分。获得rf模式下的质量评分,可以与hplc模式下的评分进行比较,判断在当前环境下哪种模式的通信效果更优。该方案能够充分考虑rf通信的特点,加入rf专有指标进行通信质量评估,使得评估结果更全面准确。

17、可选的,若所述通信单元的所述通信模式为hplc通信模式且所述通信质量评分小于预设hplc通信评分,则生成rf通信模式切换指令;若所述通信单元的所述通信模式为rf通信模式且所述通信质量评分小于预设rf通信评分,则生成hplc通信模式切换指令;根据所述rf通信模式切换指令和所述hplc通信模式切换指令,生成各所述通信单元的模式切换策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评估出通信单元的通信质量评分后,如果当前处于hplc模式的通信单元,其质量评分低于预设的hplc质量阈值,则会向其生成rf模式切换指令,引导其切换为rf模式来提升通信质量。如果当前处于rf模式的通信单元,其质量评分低于预设的rf质量阈值,则会向其生成hplc模式切换指令,引导其切换为hplc模式来提升通信质量。通过向通信单元发送切换指令,可以在当前模式下的通信质量较差时,启用另一种模式来实现通信优化。在发送切换指令后,方案进一步生成各通信单元对应的模式切换策略,明确其切换模式的执行计划。该方案可以根据通信质量评分结果,针对性地指导通信单元进行模式切换,有效实现了通信模式的动态优化,使通信系统可以自适应地选择最优模式,满足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

19、可选的,获取各所述通信单元的流量负载信息;根据所述流量负载信息,确定各所述通信单元中流量负载小于预设流量负载的多个目标通信单元;根据各所述目标通信单元中数据传输的丢包率和延迟率,确定主通信单元和备用通信单元,并根据所述主通信单元和所述备用通信单元,生成通信路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成各通信单元的模式切换策略后,进一步获取每个通信单元的流量负载信息,并筛选出流量负载较小的通信单元作为模式切换的目标单元。根据目标单元的数据丢包率和延迟率指标,选择出主要执行数据传输任务的主通信单元,以及备份通信单元。根据选择出的主备通信单元生成冗余的通信路径。该方案加入了考虑通信单元的流量负载情况,可以根据流量状况确定切换目标,最大限度减少对业务的干扰。通过配置主备通信单元和路径实现通信的冗余机制,可以提升系统可靠性。该方案充分考虑了通信质量和业务影响,在切换模式的同时保证了服务质量,实现了通信模式的优化与网络业务的协调统一。

21、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宽带电力载波hplc与rf双模通信单元。

22、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网络流量信息;

23、信号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流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各通信单元的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模式包括hplc通信模式和rf通信模式;根据各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参数和各所述通信单元所在区域的建筑环境参数,确定各所述通信单元的信号强度;

24、质量评分子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通信单元的信号强度,评估各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质量评分;

25、策略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质量评分和各所述通信单元的所述通信模式,生成各所述通信单元的模式切换策略。

26、在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27、一种宽带电力载波hplc与rf双模通信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一种宽带电力载波hplc与rf双模通信方法。

28、在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一种宽带电力载波hplc与rf双模通信方法。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1、通过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获取目标区域网络流量信息,实时掌握网络状态变化,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通信单元的通信参数,结合建筑环境参数计算通信单元的信号强度,能够全面评估不同通信单元的通信质量,并给出质量评分结果。质量评分直观反映了各通信单元在当前环境下hplc模式和rf模式对应的通信效果优劣情况。系统可以据此生成各通信单元切换为更优模式的策略,实现对通信模式的动态优化调整。整个方案实现了对网络状态和通信质量的实时监测,并能够根据环境变化主动选择hplc与rf的最优组合。该方案充分结合通信参数、环境参数和质量评分,使系统能够自主、智能地选择最优通信模式,全面提升了hplc与rf系统的协同效果,从而提高了通信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