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车载智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模组的配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无线模组配置的正确性确保了车载智能设备连接的稳定性、性能表现、设备兼容性以及稳定性,错误的配置会导致连接不稳定、性能下降、设备无法正常通信和安全风险增加。通常,无线模组在出厂时会将配置信息写入芯片内部存储,上电后,无线模组固件启动,会读取并应用该配置信息控制芯片的工作模式,以确保无线模组的正常工作。
2、若无线模组的配置信息出现异常,例如因驱动加载异常或版本不匹配导致配置信息被篡改等情况,则会引发无线模组的工作异常。该工作异常通常会被认为是硬件问题需要进行返厂维修,进而增加了其维护成本。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无线模组的配置管理方法,减少其无线模组的故障率,降低其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模组的配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减少其无线模组的故障率,降低其维护成本。
2、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模组的配置管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存储模块、第二存储模块以及无线模组,所述配置管理方法包括:
3、对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一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二配置文件进行校验,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均包括无线模组的配置信息;
4、确定校验正常的配置文件为基准配置文件;
5、将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与所述无线模组的存储单元中的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6、在所述匹配结果为配置信息匹配异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无线模组为异常模组,并将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写入所述无线模组的存储单元中,以覆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配置信息。
7、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一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二配置文件进行校验,包括:
8、获取所述无线模组的配置校验码;
9、计算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对应的第一校验码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对应的第二校验码;
10、通过对比所述第一校验码和所述配置校验码的一致性,以及对比所述第二校验码与所述配置校验码的一致性,校验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配置信息的正确性。
11、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一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二配置文件进行校验,还包括:
12、通过所述第一校验码对所述第一配置文件进行校验,若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校验异常,则通过所述第二校验码对所述第二配置文件进行校验;
13、若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校验正常,则确定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为所述基准配置文件;
14、若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校验异常,则从服务器获取所述基准配置文件;或,
15、通过所述第一校验码对所述第一配置文件进行校验,若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校验正常,则不执行对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校验。
16、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写入所述无线模组的存储单元中,以覆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配置信息之后,所述配置管理方法还包括:
17、加载所述无线模组对应的驱动程序,生成网卡,所述网卡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无线模组之间的通信传输;
18、读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当前配置信息,将所述当前配置信息与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进行对比;
19、在对比一致的情况下,完成所述无线模组的配置管理。
20、可选地,所述配置管理方法还包括:
21、在对比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对比不一致的异常配置信息;
22、将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与所述异常配置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写入至所述存储单元中,以覆盖所述异常配置信息;
23、再次读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当前配置信息,并与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进行对比,直到所述当前配置信息与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对比一致,完成所述无线模组的配置管理。
24、可选地,所述配置管理方法还包括:
25、在所述无线模组确定为所述异常模组后,对所述无线模组进行固件更新识别;
26、若所述无线模组存在固件更新,则获取所述无线模组更新后的基准配置文件,并将所述更新后的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写入所述无线模组的存储单元中,以覆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模组进行固件更新。
27、可选地,在所述获取所述无线模组更新后的基准配置文件后,还包括:
28、将所述更新后的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分别写入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在所述无线模组出现异常时,从所述电子设备中获取到所述基准配置文件。
29、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模组的配置管理装置,配置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存储模块、第二存储模块以及无线模组,所述配置管理装置包括:
30、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一配置文件,以及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二配置文件进行校验,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均包括无线模组的配置信息;
31、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校验正常的配置文件为基准配置文件;
32、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与所述无线模组的存储单元中的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33、信息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匹配结果为配置信息匹配异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无线模组为异常模组,并将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写入所述无线模组的存储单元中,以覆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配置信息。
34、可选地,所述校验模块具体可以包括:
35、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无线模组的配置校验码;
36、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对应的第一校验码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对应的第二校验码;
37、对比单元,用于通过对比所述第一校验码和所述配置校验码的一致性,以及对比所述第二校验码与所述配置校验码的一致性,校验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配置信息的正确性。
38、可选地,所述校验模块具体还可以包括:
39、第一校验码校验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校验码对所述第一配置文件进行校验,若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校验异常,则通过所述第二校验码对所述第二配置文件进行校验;
40、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校验正常,则确定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为所述基准配置文件;
41、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校验异常,则从服务器获取所述基准配置文件;或,
42、第三判断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校验码对所述第一配置文件进行校验,若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校验正常,则不执行对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校验。
43、可选地,所述配置管理装置具体还可以包括:
44、加载模块,用于加载所述无线模组对应的驱动程序,生成网卡,所述网卡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无线模组之间的通信传输;
45、第一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当前配置信息,将所述当前配置信息与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进行对比;
46、对比模块,用于在对比一致的情况下,完成所述无线模组的配置管理。
47、可选地,所述配置管理装置具体还可以包括:
48、异常确定模块,用于在对比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对比不一致的异常配置信息;
49、信息覆盖模块,用于将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与所述异常配置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写入至所述存储单元中,以覆盖所述异常配置信息;
50、第二读取模块,用于再次读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当前配置信息,并与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进行对比,直到所述当前配置信息与所述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对比一致,完成所述无线模组的配置管理。
51、可选地,所述配置管理装置具体还可以包括:
52、更新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无线模组确定为所述异常模组后,对所述无线模组进行固件更新识别;
53、固件更新模块,用于若所述无线模组存在固件更新,则获取所述无线模组更新后的基准配置文件,并将所述更新后的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写入所述无线模组的存储单元中,以覆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模组进行固件更新。
54、可选地,所述配置管理装置具体还可以包括:
55、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将所述更新后的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分别写入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在所述无线模组出现异常时,从所述电子设备中获取到所述基准配置文件。
56、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57、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58、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59、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60、本技术实施例首先对第一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一配置文件以及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第二配置文件进行校验,校验其包括的无线模组的配置信息,其次将校验正常的配置文件确定为基准配置文件,并将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与无线模组存储单元中的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最后在匹配结果为配置信息匹配异常的情况下,确定无线模组为异常模组,并将基准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写入无线模组的存储单元中,以通过覆盖存储单元中的配置信息修复该无线模组的异常,既减少了无线模组的故障率,也降低了其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