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数据融合上传与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41614894发布日期:2025-04-11 18:16阅读:6来源:国知局
多源数据融合上传与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多源数据融合传输,尤其涉及一种多源数据融合上传与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智慧城市是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和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而构建的新形态城市。数据传输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作为公共设施的一部分,照明灯杆通过融合多种功能载体,例如整合交通信号、气象数据采集而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目前照明灯杆上多种载体上的数据多通过公共通信网络完成从端到平台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占用较多的通信资源,数据传输安全性不易保证。

4、基于此,需要开发设计出一种多源数据融合上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上传与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源数据分别通过公共通信网络完成数据传输通信资源占用较多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上传方法,包括:

3、应用于数据融合节点,所述数据融合节点与多个终端信号连接,所述多源数据融合上传方法包括:

4、获取多个第一数据集,其中,每个第一数据集对应一个数据采集终端,第一数据集包括多个数据队列;

5、对于每个第一数据集,从多个类中找到最接近的类中心,根据与所述最接近的类中心的距离,确定离群指数,其中,多个类基于聚类获得;

6、将所述多个第一数据集映射到预定区间,获得多个第二数据集以及多个第一最值对,其中,每个第一数据集对应一个第二数据集以及一个第一最值对,第一最值对包括第一数据集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7、根据多个离群指数确定的编码精细度对所述多个第二数据集进行编码化,获得多个融合数据块,对所述多个融合数据块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最值对传输。

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对于每个第一数据集,从多个类中找到最接近的类中心,根据与所述最接近的类中心的距离,确定离群指数,包括:

9、对于每个第一数据集,分别执行如下步骤:

10、获取多个类,其中,所述多个类通过kmeans聚类方法聚类获得;

11、从所述多个类中找到第一预设数量的与第一数据集的欧式距离最近的多个类数据,作为多个参照数据;

12、根据所述多个参照数据,确定所述最接近的类中心,其中,所述最接近的类中心所在的类包含有最多数量的参照数据;

13、将第一数据集与所述最接近的类中心的距离与类最大半径的比值作为所述离群指数,其中,类最大半径为类中的数据到类中心距离的最大值。

1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多个第一数据集映射到预定区间,获得多个第二数据集以及多个第一最值对,包括:

15、获取所述预定区间的上限以及下限;

16、对于每个第一数据集,分别执行如下步骤:

17、将第一数据集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构建为第一最值对;

18、根据第一公式对第一数据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第二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公式为:

19、

20、式中,为第二数据集第个队列的第个元素,为预定区间的下限,为预定区间的上限,为第一数据集的最大值,为第一数据集的最小值,为第一数据集第个队列的第个元素。

2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多个离群指数确定的编码精细度对所述多个第二数据集进行编码化,获得多个融合数据块,包括:

22、对于每个第二数据集,分别执行如下步骤:

23、根据离群指数确定融合数据块的行数和列数,所述融合数据块的行数以及所述融合数据块的列数均与所述离群指数正相关;

24、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块的行数、所述融合数据块的列数以及第二公式,对第二数据集进行融合获得融合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二公式为:

25、

26、式中,为融合数据块第行第列的数据,为第二数据集第个队列的第个元素,为第二数据集队列的总数量,为第二数据集中队列中数据的总数量,为自然常数,为虚数单位,为圆周率。

2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多个融合数据块传输,包括:

28、对于每个融合数据块,分别执行如下步骤:

29、从融合数据块中依次取出数据列,作为待传送数组;

30、根据传送时序以及所述待传送数组在融合数据块中的列数,将所述待传送数组的多个数据分别调制到多个子载波上,获得多个调制子载波;

31、对所述多个调制子载波进行传输;

32、若未完成对融合数据块的遍历,则跳转至所述从融合数据块中依次取出数据列,作为待传送数组的步骤。

3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传送时序以及所述待传送数组在融合数据块中的列数,将所述待传送数组的多个数据分别调制到多个子载波上,获得多个调制子载波,包括:

34、根据第三公式将所述待传送数组的多个数据分别调制到多个子载波上,其中,所述第三公式为:

35、

36、式中,为第个子载波在时刻的波形,为待传送数组的第个数据,为偏置常数,为正弦函数,为参照基波的周期时长,为参照基波的频率,为待传送数组在数据块中的列数,为初始相位;

37、所述对所述多个调制子载波进行传输,包括:

38、根据第四公式,对所述多个调制子载波进行合成,获得合成波形,其中,所述第四公式为:

39、

40、式中,为合成波形,为调整子载波的数量,为第个子载波的波形;

41、将所述合成波形上变频到预定的频段进行发送。

42、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融合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平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数据融合节点信号连接,所述融合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43、获取根据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多源数据融合上传方法获得的多个融合数据块以及多个第一最值对;

44、对所述多个融合数据块进行解码处理,获得多个第三数据集,其中,每个第三数据集对应一个融合数据块;

45、对于每个第三数据集,根据预定区间以及第三数据集对应的第一最值对对第三数据集进行反映射,获得第四数据集。

46、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上传装置,用于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多源数据融合上传方法,所述多源数据融合上传装置包括:

47、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第一数据集,其中,每个第一数据集对应一个数据采集终端,第一数据集包括多个数据队列;

48、数据离群分析模块,用于对于每个第一数据集,从多个类中找到最接近的类中心,根据与所述最接近的类中心的距离,确定离群指数,其中,多个类基于聚类获得;

49、区间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第一数据集映射到预定区间,获得多个第二数据集以及多个第一最值对,其中,每个第一数据集对应一个第二数据集以及一个第一最值对,第一最值对包括第一数据集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50、以及,

51、融合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离群指数确定的编码精细度对所述多个第二数据集进行编码化,获得多个融合数据块,对所述多个融合数据块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最值对传输。

52、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53、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54、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55、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上传方法,其首先获取多个第一数据集,其中,每个第一数据集对应一个数据采集终端,第一数据集包括多个数据队列;然后对于每个第一数据集,从多个类中找到最接近的类中心,根据与所述最接近的类中心的距离,确定离群指数,其中,多个类基于聚类获得;接着将所述多个第一数据集映射到预定区间,获得多个第二数据集以及多个第一最值对,其中,每个第一数据集对应一个第二数据集以及一个第一最值对,第一最值对包括第一数据集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最后根据多个离群指数确定的编码精细度对所述多个第二数据集进行编码化,获得多个融合数据块,对所述多个融合数据块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最值对传输。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将多个终端数据汇总到节点,通过节点融合数据后发送到平台服务器,减少了公共通信系统资源的占用,数据经过融合后,大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并且,数据融合时,根据数据的离群特性确定融合度,根据需求进行数据融合,兼顾了数据还原的真实性和数据传输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