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区关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079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角度、预期覆盖范围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与所述第二小区背向;
[0041]确定单元,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不背向,则将所述第一小区以及所述第二小区作为邻区关系;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不能作为邻区关系。
[0042]优选地,所述第一小区的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位置;所述第二小区的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位置;
[0043]所述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0044]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不背向,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位置判断出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的距离是否小于第四预设门限;
[0045]确定子单元,若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的距离小于第四预设门限,则将所述第一小区以及所述第二小区作为邻区关系;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不能作为邻区关系。
[004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7]本发明的方法首先通过预设门限来判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在信号强度上是否满足邻区关系建立的要求,当满足要求后再进一步根据配置信息进一步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是否可以建立邻区关系。整个方案可自动执行,因此节约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48]图1为本发明中邻区关系的确定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0049]图2为本发明中一个通信网络的仿真模型的简易示意图;
[0050]图3为本发明中邻区关系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52]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关系的确定方法,包括:
[0053]步骤11,获取待测区域的网络信息;所述待测区域包括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小区以及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小区;所述网络信息包括第一小区以及第二小区的配置信息、信号强度;
[0054]步骤12,当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且所述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时,将所述第一小区以及所述第二小区作为候选邻区关系;
[0055]步骤13,通过所述第一小区以及所述第二小区的配置信息对所述候选邻区关系进行处理,确定出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是否可以建立邻区关系。
[0056]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预设门限来判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在信号强度上是否满足邻区关系建立的要求,当满足要求后再进一步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是否可以建立邻区关系。整个方法可自动执行,因此节约了人力成本。
[0057]此外,在一些特殊地理环境下,基站天线的发射信号由于受到了地形阻挡,其所形成的小区只能覆盖一小部分的待测区域。出于稳妥考虑,因避免将上述这类小区作为待测区域的邻区关系,为此,本发明结合仿真模型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0058]即栅格化仿真模型对应的待测区域,而上文所提到的待测区内的第一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具体为每个栅格的第一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
[0059]上述步骤12具体包括:
[0060]步骤121,从所述待测区域的栅格中确定出有效栅格;其中,有效栅格为第一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且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的栅格;
[0061]步骤122,当所述待测区域中的有效栅格达到预设比例时,将所述第一小区以及所述第二小区作为候选邻区关系;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不能作为邻区关系O
[0062]目前3GPP R8协议规定基站响应手机回落请求的RRC Connect1n Release消息只能携带回落小区的频点。在相邻两个MSC POOL的重叠区域内,经常会存在同一频点的多个小区,这些同一频点的小区虽然都是一种通信系统的网络模式,但可能对应不同的MSCPOOL。手机光根据RRC Connect1n Release消息中的频点是无法准确识别回落小区的,因此最终可能会回落至任意一个MSC POOL下与该频点相同的小区。由于设备支持度和成本等问题,目前国内现网中大部分MSC POOL之间是没有交互能力的,以手机从LTE网路回落至GSM网络为例,当手机在LTE小区对应的MSC POOL与最后回落的GSM小区对应MSC POOL不一致时,回落的MSC POOL是无法得知呼叫端的,也不能发送请求向LTE小区对应的MSCPOOL获取,所以会使手机的呼叫中断。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获取得到的所述网络信息还包括:所述待测区域内所有与第二小区频点相同且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门限的同频小区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移动交换中心池;所述第二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移动交换中心池;所述同频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同频小区的移动交换中心池;
[0063]对应上述步骤13具体包括:
[0064]步骤131,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以及所有所述同频小区对应的移动交换中心池是否相同;
[0065]步骤132,若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以及所有所述同频小区对应的移动交换中心池相同,则将所述第一小区以及所述第二小区作为邻区关系;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不能作为邻区关系。
[0066]由此可见,通过步骤131和步骤132确定的邻区关系,可以使手机避免回落的GSM小区与原LTE小区所对应的MSC POOL不一致。需要给予说明的是,实际的无线网络化境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地区可能存在十几个频点相同的小区。手机在得到频点后,会基于相关算法从中选取信号强度高的一个小区进行回落,而信号强度差的小区则不会考虑进行回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三门限的目的是直接排除掉不会被手机选取回落的小区,从而简化步骤131的执行难度。
[0067]此外,如果第一小区以及第二小区中有一个或两个是经过信号反射等因素才形成重叠现象,那么反射形成的小区的信号强度由于并不稳定,所以并不适合作为邻区关系。为次,在实施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即获取到的第一小区的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角度以及预期覆盖范围;第二小区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小区的天线角度以及预期覆盖范围。
[0068]步骤132具体包括:
[0069]步骤1321,当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以及所有所述同频小区对应的移动交换中心池相同时,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以及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角度、预期覆盖范围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与所述第二小区背向;
[0070]步骤1322,若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不背向,则将所述第一小区以及所述第二小区作为邻区关系;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不能作为邻区关系;
[0071]例如图2所示的一个示例性的通信网络仿真模型,包括基站A、基站B、基站C。为实现网络信号的全方位覆盖,基站A、B、C都设置有不同方向的天线(基站A的天线Al、A2、A3,基站B的天线B1、B2、B3、B4)。在目前的仿真模型中都可以准确显示出基站的天线角度以及天线形成小区的预期覆盖范围(预期覆盖范围即信号在不受到任何地形干扰下所形成的理想覆盖范围。在图2中可以看出天线B4与天线A2是背靠背设置的,即B4小区与A2小区为通信领域的背向小区。理论上讲,A2小区的预期覆盖范围与B4小区的预期覆盖范围是不存在交集的,但假设在天线B4的前方存在一个高楼,那么在实际当中,B4的信号会经高楼反射在A2小区上,从而在A2小区上形成B4小区。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通过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天线角度、以及预期覆盖范围来判断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是否背向。在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角度趋近相反,且没有预计覆盖范围的交集时,即可判断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背向。需要说明的是,光根据天线角度是无法准确判断出两个小区是否背向的:如图2中的天线C3虽然与天线A2的角度相反,但C3和A2是面对面设置的(即C3信号和A2信号是相对发射的),所以C3小区与A2小区的预期覆盖范围存在交集,并不是相互背向。因此,在确定两个小区是否背向时,除了确定两个小区的天线角度是否相趋近相反夕卜,还需要确定两个小区的预期覆盖范围是否相交。在步骤1321的具体地判断过程中,假设第一小区的天线角度相对于公约角度为N。,那么第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