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65462发布日期:2019-11-29 17: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具备介由透明双面粘合材料将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层叠而得到的构成,

所述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1~3的工序:

工序1,制作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将具备包含该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粘合层的单层或多层的透明双面粘合材料成形为片状,所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含有:包含具备大分子单体作为分枝成分的接枝共聚物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交联剂(b)和光聚合引发剂(c),

工序2,介由所述透明双面粘合材料将2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贴合而层叠,

工序2-1,将所述工序2中得到的层叠物加热而使透明双面粘合材料的粘合层加热熔融,

工序3,在所述工序2-1后,从至少1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外侧,对透明双面粘合材料的所述粘合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该粘合层交联,从而使2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进行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粘合层加热熔融的工序中,将层叠物加热至60~100℃的温度范围而使透明双面粘合材料的粘合层加热熔融(热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1和所述工序2中的所述透明双面粘合材料为未交联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1和所述工序2中的所述透明双面粘合材料在基于jis-z-0237(iso29863)的保持力测定中,使其以面积20mm×20mm贴合于sus板,在40℃的气氛下施加500gf的负荷时的掉落时间为20分钟以上,且在70℃的气氛下施加500gf的负荷时的掉落时间不足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3中,交联后的透明双面粘合材料在基于jis-z-0237(iso29863)的保持力测定中,使其以面积20mm×20mm贴合于sus板,在40℃和70℃的气氛下施加500gf的负荷时的30分钟后的偏移长度不足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以5~30质量%的比例含有所述大分子单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分枝成分的大分子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构成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主干成分的共聚物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1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主干成分的共聚物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含有疏水性的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亲水性的丙烯酸酯单体作为主干成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具备疏水性的丙烯酸酯单体、亲水性的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大分子单体的末端的聚合性官能团进行无规共聚而形成的构成作为主干成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交联剂(b),使用含有极性官能团的多官能单体或低聚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代替所述工序1,

将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在脱模薄膜上成形为单层或多层的片状,制作具备粘合层的单层或多层的透明双面粘合材料,所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含有:包含具备大分子单体作为分枝成分的接枝共聚物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交联剂(b)和光聚合引发剂(c),并且

代替所述工序2,

将所述脱模薄膜剥离,介由所述透明双面粘合材料将2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贴合而层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代替所述工序1,

将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在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上成形为单层或多层的片状,在该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上制作具备粘合层的单层或多层的透明双面粘合材料,所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含有:包含具备大分子单体作为分枝成分的接枝共聚物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交联剂(b)和光聚合引发剂(c)。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