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料框传送皮料进行成型的成型机的上模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货箱地板由皮料、布料和夹持在皮料和布料之间的支撑板组成,由成型机对皮料加热后将皮料、支撑板、布料压制成一体。由此,一般汽车货箱地板成型机由皮料上料部、皮料加热部、加工成型部以及布料卷上料机构组成。皮料上料部、皮料加热部和加工成型部之间通过皮料传送机构传送皮料。通过皮料上料部,皮料被放置在皮料传送机构上,传送至皮料加热部对皮料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皮料由皮料传送机构传送至加工成型部进行最后的压制成型工艺。最后压制成型时,首先需要将皮料从皮料传送机构中脱离。这需要皮料传送机构与加工成型部内部件的相互配合。现有技术中,皮料传送机构和加工成型部内部件的配合不理想,由于皮料加热后软化下垂伸展导致成型后的汽车货箱地板的皮料部分不够平整,容易产生褶皱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皮料传送机构和加工成型部内部件的配合不理想,并由此产生由于皮料加热后软化下垂伸展导致成型后的汽车货箱地板的皮料部分不够平整,容易产生褶皱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带滚轮轨道的上模机构,包括上模驱动机构和上模架;上模架通过所述上模驱动机构安装在整机机架上,并在所述上模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升降;上模机构还包括滚轮轨道和气缓冲缸;滚轮轨道由两块相互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滚轮板组成;气缓冲缸通过上模架侧边的安装板安装在上模架上;气缓冲缸底部活塞杆末端通过连接架与滚轮轨道的滚轮板相固定。
进一步,连接架是由竖板和横板组成的倒L形结构;气缓冲缸底部活塞杆末端与横板相固定;竖板与滚轮轨道的滚轮板相固定;横板的底部和第二滚轮轨道的滚轮板之间具有滚轮通道。
进一步,气缓冲缸有四个,滚轮轨道的两块滚轮板分别对应两个气缓冲缸。
进一步,滚轮轨道上还设有气缸插销。
进一步,滚轮轨道的滚轮板末端还设有止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料框传送皮料进行成型的成型机。当携带有皮料加热后的料框被移送至上模机构的滚轮轨道上后,通过滚轮轨道和下模机构的限位作用结合滚轮轨道与上模架支架的气缓冲缸,使得当上模机构向下压,且滚轮轨道被限位时,上模机构的上模架和上模具能够继续向下压。由此,当上模机构的上模具贴近下模具时,皮料还挂在料框上,通过上模具将皮料拉直,当上模具完全压在下模具上时,皮料被上模具从料框的皮料刺钉上拉出,由此使得成型时,皮料被上模具完全拉伸,避免成型后出现皮料褶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料框、滚轮轨道和气缓冲缸之间的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轮轨道与气缓冲缸活塞末端之间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滚轮轨道的上模机构,包括上模驱动机构、上模架321、滚轮轨道54和气缓冲缸55。上模架321通过上模驱动机构安装在整机机架81上。上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模架321进行升降。上模架321用于安装上模具322,并能够在上模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升降。上模具322安装于上模架321的下方。滚轮轨道54由两块相互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滚轮板组成。滚轮板用于支撑料框6侧边的滚轮安装板62上的滚轮621,使得料框6能够沿着滚轮轨道54移动。滚轮轨道54的滚轮板末端还设有止位板542。止位板542用于避免料框6从滚轮轨道54上滚出。
气缓冲缸55通过上模架321侧边的安装板323安装在上模架321上。气缓冲缸55底部活塞杆末端通过连接架551与滚轮轨道54的滚轮板相固定。连接架551是由竖板5511和横板5512组成的倒L形结构。气缓冲缸55底部活塞杆末端与横板5512相固定。竖板5511与滚轮轨道54的滚轮板相固定。在横板5512的底部和滚轮轨道54的滚轮板之间具有滚轮通道5513,使得滚轮轨道54上的料框6侧边滚轮安装板62上的滚轮621能够滚入滚轮通道5513内。气缓冲缸55有四个,滚轮轨道54的两块滚轮板分别对应两个气缓冲缸55,使得滚轮轨道54悬挂于上模架321。由此,滚轮轨道54能够随着上模架321的升降而升降。
此外,滚轮轨道54上还设有气缸插销541。气缸插销541用于通过插入料框6侧边插销孔板上的插销孔实现料框6在滚轮轨道54上的锁位。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料框6的四个角带有支撑脚64。当料框6被移送至上模机构的滚轮轨道54上后。当上模机构向下压时,料框6底部四个支撑脚64能够顶在下模机构的下模台上。当料框6顶在下模台上时,由于气缓冲缸55的存在,使得上模机构能够带着上模具322继续下压。由此,上模机构的上模具322贴近下模机构的下模具时,皮料还挂在料框6上,通过上模具322将皮料拉直。当上模具完全压在下模具上时,皮料被上模具从料框6底部的皮料刺钉上拉出,由此使得成型时,皮料被上模具完全拉伸,从而避免成型后出现皮料褶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