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武器领域,具体涉及远程电子武器及其弹匣、发射用功能单元。
背景技术:
远程电子武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反恐防暴装置。它能够瞬间发挥作用同时又不至于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器质性伤害或死亡。在当今社会日益动荡和治安状况日益低下的形势下,电子武器作为一种非致命性武器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执法机构的兴趣和重视。
所述电子武器通常包括主体和弹匣两大部分。主体内部设有高压电路用以提供发挥作用所需的脉冲电流,弹匣是一个具有独立结构的装置,其中包括一个发射动力装置,以及至少一个供发射至远距离目标以发挥具体作用的功能单元。弹匣中的发射动力装置和主体的高压脉冲电路电性相连接,工作时,接通主体的一个控制开关(如扣动扳机),电路释放高压脉冲电流,激活所述发射动力装置并产生高压气体,从而将所述功能单元从弹匣中发射出去。所述功能单元视情况可为单个或一对电极性相反的接触电极,通过导线与电子武器的主体电路相互连接,接触电极击中目标之后电流通过目标机体形成回路,导致其肌肉持续性强烈收缩从而产生制服效果。所述功能单元也可以是如至少一个辣椒弹、催泪弹、染色弹、橡皮弹等其它物体或装置以用于其它具体目的。
所述功能单元是电子武器赖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部件。通常情况下,所述功能单元包括一个长柱形的主体,如棱体,圆柱体等,且至少一个功能单元被安置在弹匣内的一个基座相应的管状发射管道内。管道的一端设有发射开口,另一端与弹匣内的动力装置相连通。
功能单元被发射出弹匣之后的飞行速度首先取决于发射动力装置所能够提供的动力大小。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弹匣本身体积的大小及动力装置内部有限的空间,动力装置本身要求绝缘的材质承受压力的强度等,均会限制动力增加的幅度。其次,所述功能单元与发射管道之间一般均留有大约0.1-0.2毫米的间隙。这种设置是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两者相互摩擦和尽量减少发射阻力,以防止功能单元与发射管壁接触过紧而导致动力装置内部压力过高超过其承受压力而爆裂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同时保证成对的功能单元, 如上述一对接触电极能够以同样速度平行飞行。然而,但是这种间隙的设置在发射过程中造成高压气体的泄漏,降低动力系统的功效,减少推动力,从而影响发射速度乃至电子武器的有效射程;另外,有关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也会造成所述间隙大小的不一致,也会造成功能单元发射时的推动力不均匀,如果是上述一对功能单元的话,则可能造成两个电极一前一后不均衡飞行,影响电子武器的功能和准确性。大部分现代的电子武器均采用了一些科技手段和方法来有效提高动力,但目前所述手段或方法均限于对所述发射动力装置本身的结构改变或改良,而未从功能单元的结构方面着手。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发射用功能单元的新的技术方案,以达到提高其发射速度,改善武器的动力效能,增加有效射程和改善射击准确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的远程电子武器发射用功能单元及发射该功能单元的远程电子武器的弹匣。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远程电子武器发射用功能单元,包括一个柱形的发射主体,所述发射主体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环绕其体部外缘的闭气凹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闭气凹陷为环状的闭气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闭气凹陷为多个呈环状均匀分布的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射主体由主体前部和主体后部对接组合而成,所述主体前部和主体后部的接合处设置有闭气凹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前部和主体后部分别由不同材质构成,所述主体前部的比重大于主体后部的比重。
远程电子武器发射用功能单元,包括一个柱形的发射主体,所述发射主体包括主体前部和主体后部,所述主体前部和主体后部分别由不同材质构成,所述主体前部的比重大于主体后部的比重。
远程电子武器弹匣,包括弹匣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弹匣基座,所述弹匣基座包括:发射动力装置以产生高压气体,发射管道以容纳至少一个用于发射的功能单元,所述功能单元的主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环绕其体部外缘的闭气凹陷。
一种远程电子武器,包括发射控制器、弹匣,所述弹匣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发射的功能单元,所述功能单元的主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环绕其体部外缘的闭气凹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的远程电子武器发射用功能单元及发射该功能单元的远程电子武器的弹匣,通过在功能单元主体的外壁上设置闭气凹陷,武器动力系统产生的高压气体在通过所述功能单元和发射管道内壁之间的缝隙时,在功能单元外壁的闭气凹陷处形成涡流,使得气体在凹陷处局部的速度减慢,阻挡了其后的气体继续泄露,并使其成为推动功能单元前进的推动力,从而有效提高功能单元的发射速度,增加有效射程,大大提高了电子武器的实用性能。多个所述闭气凹陷效果可以发挥连续阻挡气体泄露的作用,作用更加明显。
同时,通过对上述功能单元的结构改变,使其前部和后部由不同材质构成,前部的比重较大,后部的比重较小,可提高发射功能单元射出后的稳定性,改善射击准确性,尤其是当功能单元为接触电极时,接触电极后部具有导线连接枪身,飞行时由于导线的牵拉力而容易出现不稳,而比重较大的头部可始终位于前方,提高接触电极的动态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发射用功能单元的结构进行改变,在动力系统所提供的推动力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改善武器的效能,提高功能单元的发射速度,从而增加有效射程和改善射击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电子武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远程电子武器弹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弹匣的剖视图。
图4是接触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接触电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至图5以一对接触电极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远程电子武器,以及远程电子武器的弹匣和发射用功能单元的改进结构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1是远程电子武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远程电子武器包括枪体1,内部设置有高压电路模块以产生高压脉冲。所述枪体1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12以控制电源开启、电池指示灯13以显示电池电量状态,以及用于辅助瞄准的红外照准装置14。弹匣2位于枪体1前端用于发射单个或一对接触电极3。所述接触电极3通过导线33与高压电路电性相连接。工作时,扣动激发开关11,高压电路模块释放高压脉冲,同时弹匣2内的接触电极3发射,冲开覆盖在弹匣2前部的护盖22,带有闭气结构的接触电极3射出弹匣2并发射至远距离。
参照图2、图3,所述弹匣2包括有弹匣外壳21、设置在弹匣外壳21内的弹匣基座23,作为发射用功能单元的柱形的接触电极3装设在弹匣基座23的发射管道233内。所述弹匣外壳21和弹匣基座23之间设置有用于收纳接触电极3的连接导线33的储线槽24,弹匣外壳21上设置有连通电极211,高压电路通过连通电极211连接储线槽24内的导线33,从而给导线33另一端的接触电极3供电。所述弹匣基座23内设置有一对接触电极3,分别连接高压电路的正负极。所述弹匣基座23上设置有发射动力装置232,包括发射动力腔231,内装发火药等以产生高压气体。来自枪体1的高压脉冲通过设置在弹匣基座23上的激发电极236形成高压放电,从而激活动力腔231内的发火药等产生高压气体,将接触电极3从发射管道233内向外发射出去;此外,发射动力腔231内还可以储气罐等形式储存高压气体,通过高压脉冲放电进行释放,产生相同的发射效果。所述发射管道233前端为发射口;发射管道233后端通过气道234连通发射动力腔231。
进一步,所述弹匣外壳21上设置有弹匣护盖22,弹匣护盖22在发射前覆盖弹匣2前部并对接触电极3进行隔离保护。
参照图4、图5,显示用于传导高压脉冲电流的接触电极。如图所示,所述接触电极3包括一个针性的头部32,其尖部可设置倒钩(附图未显示)以将接触电极3固定在目标体上。所述接触电极3还包括一个柱形的发射主体31,在此所述发射主体31由前部311和后部312结合而成。所述两部分可以采取任何合适的方式相结合,如相嵌,粘接等,此处的前部311尾端的一部分嵌入后部312将两部分结合在一起。针形的头部32从前部311的中心穿过并在其尾端形成结头321以防止其脱落。发射主体31的后部312的尾端设有横孔315和直孔316,导线33从直孔316穿入后通过横孔315打结,将导线33固定在接触电极3上。 在发射主体31外壁的侧方还设有导线槽314,以供导线33的尾端部分从直孔316穿出后埋藏其内,其余部分则储存在储线槽24内。当接触电极3从发射管道233中发射出去后,尾部导线从导线槽24中脱出,与导线的其余部分拖索在接触电极3之后射向目标。
图中的接触电极3设置有环绕其发射主体31外缘的闭气凹陷。优选的,所述闭气凹陷为均匀环绕发射主体31外缘的闭气环313,如图4所示。闭气环31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多种形态,如梯形,楔形,矩形,弧形等。优选的,所述闭气凹陷的位置位于接触电极3的结构中心,以尽量减少发射动力对飞行稳定性的影响。图4中的接触电极3的发射主体31上设置有三个闭气环313,其中一个闭气环313位于前部311和后部312的结合部位,位于结合部位的闭气环313可以是一个附加的闭气凹陷,也可以是所述结合部位自然形成的闭气凹陷。多个闭气凹陷可以产生复加作用。
优选的,所述接触电极3的前后两部分由不同比重的材质构成,而且比重较重的材质,如金属铜,位于前部,比重较轻的材质,如铝合金,位于后部。这种结构在接触电极3发射后,通过接触电极3后部的导线对较轻材质的后部的牵拉作用,可以使比重较重的前部始终在飞行在前,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电极翻转等飞行不稳定姿态,保证其针形头部首先接触目标,
上述远程电子武器的接触电极3在外壁上设置了多道闭气环313,激发时,发射动力装置232产生的部分高压气体从接触电极3与发射管道233之间的间隙通过时,在闭气环313处形成涡流,其中一部分泄漏的气体形成推动接触电极3前进的推动力,提高接触电极3的发射速度,增加有效射程;同时,接触电极3的前部和后部由不同材质构成,前部的比重较大,后部的比重较小,可提高接触电极3射出后的飞行稳定性,改善射击准确性。
进一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单元外壁还可以设置一组或多组闭气凹槽,每一组包括多个呈环状均匀分布的闭气凹槽,闭气凹槽的作用与闭气环313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远程电子武器的实施例对弹匣和功能单元的改进结构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描述的结构特征适用于大部分远程电子武器,除接触电极3外,所述功能单元还可以为辣椒弹,催泪弹,染色弹,橡皮弹等其它物体或装置以用于其它具体目的。改进后的功能单元,在动力系统所提供的推动力不变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发射速度,从而改善武器的效能,增加有效射程和改善射击准确性。
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