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印装饰片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28753发布日期:2019-04-29 13:21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压印装饰片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压印装饰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存在有在木质系板类、无机系板类、钢板等的表面上采用粘接剂贴合而形成装饰板的压印装饰片。作为这样的压印装饰片,一般是使用了氯乙烯树脂的装饰片,但是近年来,焚烧时产生氯等成为问题,因而希望有不使用氯乙烯树脂的装饰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583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与使用了氯乙烯树脂的压印装饰片不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难以使压印装饰片具有柔软性、适合压印性、耐磨性、表面硬度、耐化学品性及耐污染性等之类的各种特性。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具有各种特性的压印装饰片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压印装饰片的特征在于: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上依次层叠有纹理图案层、粘接剂层、透明热塑性树脂层以及表面保护层,并且至少在最表层形成压印,透明热塑性树脂层由多层构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选择透明热塑性树脂层的层数、各层的材质、厚度等,从而可提供能够具有各种特性的压印装饰片。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压印装饰片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压印装饰片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的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此,附图是示意性的,厚度与平面尺寸之间的关系、各层的厚度比例等与实际情况不同。除此之外,为了使附图简洁,公知的构造采用略图示出。此外,在各图中,对于发挥同样或类似的功能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举例示出了用于将本发明技术思想具体化的构成,关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构成部件的材质、形状及构造等并不限于下述内容。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以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权利要求项所限定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的改变。

[第1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进行说明。

(压印装饰片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a)是通过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上依次层叠纹理图案层3、粘接剂层4、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及表面保护层6而形成的。此外,至少在最表层(即表面保护层6)上形成压印7以便进行表面光泽的调整和立体感的赋予。若考虑到耐候性能、及抑制弯折加工所产生的白化等,则压印装饰片1的厚度优选在5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范围内。

(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

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是包含热塑性树脂而形成的基材片。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除了氯乙烯树脂以外的各种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烯烃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及聚酰亚胺树脂等。特别地,若考虑到无公害性、价格低、性能高及着色的容易性等,则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更具体而言,优选为结晶性聚烯烃、或聚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此外,若为聚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则由于在被称为硬段的烯烃系树脂中包含有氢化丁二烯等橡胶作为软段,因此能够得到常规聚烯烃系树脂所没有的柔软性。另外,能够得到在无公害性、价格性、由颜料添加所导致的着色容易性方面也优异的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热塑性弹性体,除了烯烃系树脂外,还有苯乙烯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等,但是苯乙烯系树脂因其构造而难以被着色,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的耐候性差,聚酯系树脂因膜的硬度而加工性差,因此不适合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聚烯烃系树脂。

除了上述外,例如可以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苯乙烯、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酰胺、尼龙6、尼龙66、聚乳酸、纸等,此外,也可以将它们组合使用。

此外,可以对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进行着色。

作为着色方法,可以使用:使用以分散助剂或表面活性剂对颜料处理后的微粉末状的着色剂的干式着色法;将树脂和高浓度的颜料熔融混练以制作预先分散的母料颗粒,并且与挤出料斗内未被着色的常规树脂进行干式掺混的母料法等,没有特别的限定。颜料的种类也没有特别的限定,若考虑到耐候性、耐热性等,则期望的是氧化钛、群青、镉颜料、氧化铁等无机颜料。此外,在有机颜料方面,可以使用酞青颜料、喹吖酮颜料等。颜料的颜色和掺合比率可根据遮蔽的程度和设计性等来任意地决定,没有特别的限定。

此外,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中可以施加抗氧化剂或耐候性配方。另外,若考虑到提高与木质系板类、无机系板类或金属板等的粘接性,则可以在压印装饰片1的背面设置底漆层。作为底漆层,例如可以使用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它们的混合物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该底漆层的细节,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此外,若考虑到可广泛地使用,则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厚度优选在1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范围内。

(纹理图案层3)

纹理图案层3通过印刷而形成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上,是附加用于赋予设计性的纹理的层。作为纹理,例如可以使用:木纹花纹、软木花纹、石纹花纹、磁砖花纹、抽象图案等。作为印刷油墨的颜料,例如可以使用:异吲哚啉酮黄、多偶氮红、酞青蓝、碳黑、氧化铁、氧化钛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此外,作为粘结剂,例如可以使用: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异丁醇及甲基异丁基酮。特别地,若考虑到与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粘接性等,则优选为包含异氰酸酯固化剂和活泼氢的粘结剂。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粘结剂,除了上述物质以外,例如也可以任意地使用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等各种树脂。

此外,在印刷油墨中,可以添加增塑剂、稳定剂、蜡、膏体、干燥剂、固化剂、增黏剂、分散剂、填充剂等。另外,作为印刷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凹版印刷(gravureprinting)、丝网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平版印刷、凹版印刷(intaglioprinting)、丝绢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柔性版印刷。

(粘接剂层4)

粘接剂层4是包含将纹理图案层3和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粘接起来的粘接剂而成的层。作为粘接剂,根据构成纹理图案层3的印刷油墨和构成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树脂的组合,例如从氨基甲酸酯系、丙烯酸系、及聚酯系等中适当选择。

(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

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是由多层构成的片状的层。各层由可透过地看到纹理图案层3的纹理的透明热塑性树脂形成。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是除了氯乙烯树脂以外的各种树脂。各层的树脂的组合可以根据目标特性而为各种组合。作为层的数量,可以是4层以上,但是由于挤出机的结构复杂化、操作的繁杂程度变大,因此优选为至多3层。

在图1的例子中,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被形成为从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一侧起,依次层叠:包含预定的树脂(以下也称为“第1树脂”)而成的第1树脂层51、包含粘接剂而成的粘接剂层52、以及包含与第1树脂不同的树脂(以下也称为“第2树脂”)而成的第2树脂层53。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1树脂和第2树脂的组合,如图2所示那样,也可以省略粘接剂层52。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方便,将省略了该粘接剂层52的压印装饰片1标记为“压印装饰片1b”。

作为第1树脂及第2树脂,例如,若考虑到基于马来酸的酸基的作用所产生的粘接强度高等,则第1树脂优选使用透明马来酸改性聚丙烯树脂,第2树脂优选使用透明聚丙烯树脂。在透明聚丙烯树脂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及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作为透明马来酸改性聚丙烯树脂,例如,使用了使聚丙烯与马来酸酐反应、将马来酸残基导入至直链状的聚烯烃中而得的透明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1树脂层51是包含透明马来酸改性聚丙烯而成的层、第2树脂层53是包含透明聚丙烯和紫外线吸收剂及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任意一者而成的层,则压印装饰片1的表面耐擦伤性、耐候性、耐污染性、耐光性、透明性、弯折性、热成形性等提高,也能够进一步压低材料成本。

此外,第2树脂层53中添加的光稳定剂可以是胺型光稳定剂或氨基醚型光稳定剂。

此外,例如,若考虑到压印装饰片1的表面耐擦伤性、耐候性、耐污染性、耐光性、透明性、弯折性、热成形性等,则第1树脂优选使用将聚偏氟乙烯树脂添加到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中而得的混合物、或者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第2树脂优选使用将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添加到聚偏氟乙烯树脂中而得的混合物、或者聚偏氟乙烯树脂。在此情况下,若使用聚偏氟乙烯树脂和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的混合物作为粘接剂层52,则能够确保第1树脂层51和第2树脂层53的粘接力。

此外,例如,若考虑到压印装饰片1的表面侧的独特的质地、柔韧性(柔软性)及材料成本等,则第1树脂优选使用聚烯烃系弹性体树脂,第2树脂优选使用聚氨酯系弹性体树脂。

此外,例如,若考虑到压印装饰片1的表面耐擦伤性、耐污染性、耐候性、柔软性、透明性(深度)、省略粘接剂层52所带来的成本降低等,则第1树脂优选使用软质丙烯酸类树脂,第2树脂优选使用硬质丙烯酸类树脂。

此外,例如,若考虑到压印装饰片1的表面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污染性、省略粘接剂层4所带来的成本降低等,则第1树脂优选使用聚丙烯树脂,第2树脂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在此情况下,作为粘接剂层52,使用将第1、第2树脂两者粘接起来的特殊的粘接剂。

此外,例如,若考虑到省略粘接剂层52及粘接剂层4所带来的成本降低等,则第1树脂优选使用聚丙烯树脂,第2树脂优选使用烯烃系弹性体树脂。

(聚丙烯树脂)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聚丙烯树脂,例如可以使用以下物质:赋予自由末端长链分枝的聚丙烯树脂(a)和未赋予自由末端长链分枝的聚丙烯树脂(b)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由质量平均分子量/数量平均分子量所定义的分子量分布mw/mn位于1以上5以下的范围内,且该(a)和(b)的混合树脂的由沸腾庚烷可溶残渣率所规定的全同立构指数位于1%以上90%以下的范围内。由此,在将压印装饰片1贴合在钢板基材后的弯折加工中,能够抑制白化或破裂。

此处,关于分子量分布,在分子量mi的分子存在有ni个的情况下,其定义为数量平均分子量mn=σ(mi×ni)/σni、质量平均分子量mw=σ(ni×mi2)/σ(ni×mi)的比,mw/mn的值。越接近1,分子量的分布越窄,均匀性越高。若使该分子量分布成为5以下,则能够使分子量统一为所需的足够大小,从而有助于抑制白化或破裂。一般而言,分子量分布能够通过凝胶渗透层析(gpc)进行测定。

此外,由沸腾庚烷可溶残渣率所规定的全同立构指数可用作调查聚丙烯树脂中的结晶化度的指标。具体而言,将试料用沸腾正庚烷进行一定时间萃取,求出未被萃取的部分的质量(%)以算出全同立构指数。详细来说,在110±5℃下将圆筒滤纸干燥2小时,在恒温恒湿的室内放置2小时以上,然后在圆筒滤纸中加入8g以上10g以下的试料(粉末或薄片状),使用称量杯、镊子进行精确称量。将其设置在放入有庚烷约80cc的萃取器的上部,并组装萃取器和冷却器。将其用油浴或电加热器加热,萃取12小时。对加热进行调节使得来自冷却器的滴数为1分钟130滴以上。接下来,取出包含有萃取残渣的圆筒滤纸,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并在80℃、100mmhg以下的真空度下干燥5小时。干燥后,在恒温恒湿中放置2小时后,进行精确称量,由(p/p0)×100算出全同立构指数。其中,p0为萃取前的试料质量(g),p为萃取后的试料质量(g)。

通过将全同立构指数设为90%以下,能够抑制由聚丙烯结晶所产生的薄片刚性。作为降低全同立构指数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部分地使用非晶聚丙烯成分(间规聚丙烯或无规聚丙烯等)的方法;使1种以上的乙烯或α-烯烃等烯烃单体进行无规共聚合的方法;添加各种橡胶成分(例如,乙烯-丙烯橡胶(ep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丁二烯橡胶(br)、异戊二烯橡胶(ir)等成分)的方法。

此外,聚丙烯树脂(a)和(b)的混合树脂的熔融张力(使用2.0mm直径的喷嘴毛细管流变计,在温度条件230℃、60mm/分钟下挤出,以2mm/分钟拉伸时的张力),期望的是位于100mn以上500mn以下的范围内。若超过500mn,则熔融粘度变得过高,不能稳定地成膜。此外,若为100mn以下,则长链分枝成分变得不充分,难以得到所需要的性能。

此外,通过将聚丙烯树脂(a)和(b)的混合物的由jis-k6760所规定的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设置在5g/10分钟以上50g/10分钟以下的范围内,能够使分子量为某个预定值以上,且保持稳定的制膜状态。更合适的熔体流动速率的范围为10g/10分钟以上30g/1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10g/10分钟以上25g/10分钟以下。若熔体流动速率超过50g/10分钟,则在利用t模进行熔融挤出时,从t模熔融挤出的树脂聚集在中央的效果(缩颈)变大,从t模熔融挤出的树脂的端部厚度会变大。端部的厚度增大对冷却效率的降低和宽度方向的厚度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变得难以进行稳定的制膜。此外,若比5g/10分钟低,则熔融树脂的拉伸共振变差,熔融树脂会变得不能与刚从t模出来后的熔融树脂的速度(初速)和刚与冷却辊接触后的树脂的速度的差距相对应,变得难以进行稳定的制膜。

此外,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特别是第2树脂层53)中,为了赋予耐候性,可以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等。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为苯并三唑系、三嗪系、二苯甲酮系等。添加份数根据所期望的耐候性进行设定即可,相对于树脂固体成分,将添加份数设在0.1%以上50%以下的范围内,优选将其设在1%以上30%以下的范围内。

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使用: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2-(5-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改性物、聚合物、衍生物。

另外,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使用: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酚、2-[4-[(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氧基]-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2-羟基-3-十三烷氧基丙基)氧基]-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双(2,4-二甲基苯基)-6-(2-羟基-4-异辛氧基苯基)-s-三嗪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改性物、聚合物、衍生物。

另外,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使用辛苯酮、或者改性物、聚合物、衍生物等。由于希望与添加异氰酸酯所产生的交联所引起的树脂成分的结合,因此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具有羟基的紫外线吸收剂是特别适合的。

此外,为了防止树脂本身的由光、热、水等所导致的劣化,可以适宜地添加受阻胺系光稳定剂。添加份数根据所期望的耐候性进行添加即可,相对于树脂固体成分,将添加份数设置在0.1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优选将添加份数设置在1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甲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1-(辛氧基)-4-哌啶基)酯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改性物、聚合物、衍生物等。

除了上述以外,例如还可以添加热稳定剂、阻燃剂、抗粘连剂等。作为热稳定剂,可以使用: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2,4-双-(正辛硫基)-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1,3,5-三嗪、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脲酸等受阻酚系抗氧化剂;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酚)等酚系抗氧化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所代表的磷系抗氧化剂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即,组合使用1种或2种以上。

此外,作为阻燃剂,例如可以使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等无机系化合物;或者磷酸酯系阻燃剂等。另外,作为抗粘连剂,例如可以使用:硅酸铝、氧化硅、水滑石、碳酸钙等无机系抗粘连剂,脂肪酸酰胺等有机系抗粘连剂等。此外,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厚度适合在1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特别是第2树脂层53的拉伸伸长率在50%以上700%以下的范围内,且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在2000kgf/cm2以上10000kgf/cm2以下的范围内。

在拉伸弹性模量方面,其值过大或过小,在与装饰板用基材贴合后的切削加工等中,有产生毛刺等不良情况的倾向。

此外,在拉伸弹性模量小于2000kgf/cm2的情况下,在低温下的弯折试验中,可能会发生弯折部的白化现象。

(表面保护层6)

表面保护层6形成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上,并且是被覆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层。作为表面保护层6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包含热固化型树脂、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或者这些树脂的混合物的物质。在此,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指的是通过紫外线等的光照射而固化的树脂、或者通过电子束等的照射而固化的树脂等。

作为热固化型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诸如2液固化型氨基甲酸酯树脂之类的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热固化型树脂。

此外,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由此,能够提高表面保护层6即压印装饰片1的最表层的硬度,并且能够提高耐磨性、耐擦伤性、耐溶剂性等表面物性。

此外,为了对表面保护层6赋予各种功能,可以添加抗菌剂、防霉剂等功能性添加剂。此外,根据需要,可以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使用:苯并三唑系、苯甲酸酯系、二苯甲酮系、三嗪系。此外,作为光稳定剂,例如可以使用受阻胺系。另外,在要求抗污染性能或cellotape(注册商标)脱模性的情况下,可以添加具有有机硅骨架的脱模剂。在此情况下,脱模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通过使用具有对树脂组合物具有反应性的末端官能团的有机硅脱模剂,从而能够提高抗污染性能或cellotape(注册商标)脱模性的耐久性。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光稳定剂,除了上述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以外,例如还可以使用胺型光稳定剂或氨基醚型光稳定剂。

(压印装饰片1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印刷,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上形成纹理图案层3。然后,在该纹理图案层3上涂布粘接剂以形成粘接剂层4。接下来,如图3所示,在该粘接剂层4上,从多层挤出机12中挤出包含熔融的透明热塑性树脂而成的多层并进行层叠,从而形成至少具备第1树脂层51和第2树脂层53的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同时,通过压印辊9和加压辊10夹持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纹理图案层3、粘接剂层4及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层叠体,并且同时进行压印加工和层压。通过压印加工和层压而一体化了的片材沿着压印辊9的外周移动,并被剥离辊11剥离,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形成由压印加工所产生的凹凸。随后,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上,涂布热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或这些树脂的混合物以形成表面保护层6,从而得到在表面保护层6(即最表层)中形成有压印7的压印装饰片1。

关于压印辊9、加压辊10及剥离辊11,其内部分别具备冷却机构,使熔融了的透明热塑性树脂的温度降低并固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印辊9设为金属辊,将加压辊10及剥离辊11设为橡胶辊。因此,冷却效果大半是由压印辊9承担,因此生产速度是由压印辊9的直径决定的。在此,压印辊9的直径越大,生产速度越快,但是压印辊9的制造成本也增大,因此为了将制造成本最小化,必须综合地研究压印辊9的直径、生产效率、挤出机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的例子中,将由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纹理图案层3及粘接剂层4构成的层叠体、与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一起插入到压印辊9和加压辊10之间,但是如图4所示,层叠体的插入位置也可以设在压印辊9和剥离辊11之间。由此,必须用粘接剂等确保粘接性,但是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厚度薄、缺乏耐热性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明具有以下的效果。

(1)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中,使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成为由多层构成的结构,因此通过选择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层数、各层的材质、厚度等,能够提供可具有各种特性的压印装饰片1。

由此,能够得到通过使用氯乙烯树脂而获得的柔软性、耐污染性、耐化学品性、耐候性、耐擦伤性及以透明感等为主体的设计性等的特性。

(2)此外,使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成为这样的结构,其中从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侧起依序层叠:包含第1树脂而成的第1树脂层51、包含与第1树脂不同的第2树脂而成的第2树脂层53。

因此,能够使第2树脂层53实现压印装饰片1的表面侧的性能,能够使第1树脂层51实现压印装饰片1的其他物性,能够使压印装饰片1具有多种特性。

(3)此外,可以将第1树脂设为透明马来酸改性聚丙烯树脂,将第2树脂设为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及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透明聚丙烯树脂。

由此,能够通过马来酸所产生的酸基的作用来提高粘接强度。

(4)此外,可以将第1树脂设为将聚偏氟乙烯树脂添加于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中而得的混合物、或者设为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并且将第2树脂设为将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添加于聚偏氟乙烯树脂中而得的混合物、或者设为聚偏氟乙烯树脂。

由此,能够通过表面侧的聚偏氟乙烯树脂来使其具有表面的耐擦伤性、耐候性、耐污染性等,同时通过中间侧的丙烯酸类树脂来使其具有耐光性、透明性等。此外,也能够使压印装饰片1的弯折性、热成形性良好。

特别地,通过将第1树脂设为将聚偏氟乙烯树脂添加于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中而得的混合物,并且将第2树脂设为将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添加于聚偏氟乙烯树脂中而得的混合物,从而能够确保第1、第2树脂的粘接力,并且能够省略粘接剂层52。

(5)此外,可以将第1树脂设为聚烯烃系弹性体树脂,并且将第2树脂设为聚氨酯系弹性体树脂。

由此,能够使表面侧具有独特的质地和柔韧性,此外,由于中间侧使用聚烯烃系弹性体树脂,因此能够发挥表面侧的特征,同时降低材料成本。

(6)此外,可以将第1树脂设为软质丙烯酸类树脂,并且将第2树脂设为硬质丙烯酸类树脂。

由此,能够使表面的耐擦伤性、耐污染性、耐候性、柔软性优异,并且同时使表层的透明感非常良好。此外,如图2所示,能够省略粘接剂层52,因此能够降低材料成本。

(7)此外,可以将第1树脂设为聚丙烯树脂,并且将第2树脂设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由此,使表面的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污染性优异,而且能够省略粘接剂层4,因此能够降低材料成本。

(8)此外,可以将第1树脂设为聚丙烯树脂,并且将第2树脂设为烯烃系弹性体树脂。

由此,可以不需要粘接剂层52及粘接剂层4,因此能够降低材料成本。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表层的透明性或耐候性稍差,但是若为屋内的内部装饰材料用途的话,则能够充分使用。

(9)此外,表面保护层6可以包含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及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热固化型树脂、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或者这些树脂的混合物。

由此,能够提高表面保护层6即压印装饰片1的最表层的硬度,能够提高耐磨性、耐擦伤性、耐溶剂性等表面物性。

(10)此外,可以将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拉伸伸长率设在50%以上700%以下的范围内,且将其拉伸弹性模量设在2000kgf/cm2以上10000kgf/cm2以下的范围内。

由此,无需使用聚氯乙烯树脂,便可得到诸如通过使用聚氯乙烯树脂而获得的柔软性、耐污染性、耐化学品性、耐候性、耐擦伤性及以透明感等为主体的设计性等的特性,此外,可以形成再现性优异的压印7。

(11)此外,可以将第2树脂层53的拉伸伸长率设在50%以上700%以下的范围内,且将其拉伸弹性模量设在2000kgf/cm2以上10000kgf/cm2以下的范围内。

由此,第2树脂层53成为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主要部分,从而可使材料的设计幅度变宽。

(12)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印刷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上形成纹理图案层3后,在该纹理图案层3上,从多层挤出机12中挤出包含熔融的透明热塑性树脂而成的多层并进行层叠,从而形成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同时对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进行压印加工后,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上形成表面保护层6。

由此,能够得到与氯乙烯树脂同等的柔软性、耐污染性、耐化学品性、耐候性、耐擦伤性、以透明感为主体的设计性等的特性,并且同时可形成再现性优异的压印7。

此外,由于在挤出透明热塑性树脂后立即进行压印加工,因此能够使压印形状的再现性良好。此外,由于挤出后的树脂必然急速地冷却,因此即使是聚偏氟乙烯树脂等容易因结晶化而发生白浊的树脂也能够保持透明性。

另外,由于挤出熔融了的透明热塑性树脂并形成片材,因此,(例如)与将暂时成型为膜的多个片状树脂再次加热贴合、并且进行压印加工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能源的损失少、并且成本上也有利。

<第1实施例>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1中,使用聚丙烯膜(rikentechnos(株)制的“fz”)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厚度设为55μm。然后,在该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上,通过凹版印刷机印刷木纹花纹以形成纹理图案层3。作为印刷油墨,使用凹版油墨(东洋ink(株)制的“lamistar”)。接下来,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与纹理图案层3相对的那一侧的面(背面)上涂布含有氧化硅粉末的底漆(东洋ink(株)制)以形成底漆层。该含有氧化硅粉末的底漆层的涂布厚度设为1μm。接下来,在纹理图案层3上涂布2液固化型的聚酯系锚固涂布剂(三井化学(株)制)以形成粘接剂层4。粘接剂层4的涂布厚度设为1μm。

接下来,在该粘接剂层4上,作为熔融的透明热塑性树脂,从多层挤出机12中挤出包含透明马来酸改性聚丙烯(三井化学(株)制的“at2102”)而成的第1树脂层51、以及包含透明聚丙烯(primepolymer(株)制的“e2000”)而成的第2树脂层53并层叠,从而形成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第1树脂层51和第2树脂层53的膜厚比设为1:9。此外,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厚度设为70μm至80μm。同时由压印辊9和加压辊10夹持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纹理图案层3、粘接剂层4及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层叠体,并且同时进行压印加工和层压。通过压印加工和层压而一体化了的片材沿着压印辊9的外周移动,并被剥离辊11剥离,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形成由压印加工所产生的凹凸。

随后,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上,涂布热固化型树脂(dicgraphics(株)制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作为主要由固化型树脂构成的表面保护层6。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涂布量设为在干燥后成为6g/m2至7g/m2的量。接下来,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从而形成表面保护层6,得到了在表面保护层6(即最表层)中形成有压印7的实施例1-1的压印装饰片1。

这样得到的压印装饰片1由于马来酸所产生的酸基的作用,从而使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和粘接剂层4(纹理图案层3)的粘接强度高。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2中,使用聚烯烃系无机填充片(rikentechnos(株)制的“ow”)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此外,使用氨基甲酸酯树脂系粘接剂作为粘接剂层4。另外,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第1树脂层51(第1树脂)使用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三菱rayon(株)制的“acrypetirs404”),粘接剂层52(粘接剂)使用聚偏氟乙烯树脂(daikin(株)制的“neoflonpvdf”)50质量%和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三菱rayon(株)制的“acrypetirs404”)50质量%的混合物,第2树脂层53(第2树脂)使用聚偏氟乙烯树脂(daikin(株)制的“neoflonpvdf”)。第2树脂层53的厚度设为10μm,粘接剂层52的厚度设为10μm,第1树脂层51的厚度设为40μm。除此之外,设置成与实施例1-1同样的结构。这样得到的压印装饰片1具备适度的柔软性,表面的耐擦伤性和耐候性优异,另外,不仅污染性优异,而且压印7的再现性也极为良好,并且商品价值高。此外,在各层间的粘接强度方面也没有特别的问题。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3中,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第1树脂层51(第1树脂)使用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三菱rayon(株)制的“acrypetirs404”)80质量%和聚偏氟乙烯树脂(daikin(株)制的“neoflonpvdf”)20质量%的混合物,第2树脂层53(第2树脂)使用聚偏氟乙烯树脂(daikin(株)制的“neoflonpvdf”)80质量%和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三菱rayon(株)制的“acrypetirs404”)20质量%的混合物。如图2所示,省略了粘接剂层52。此外,第2树脂层53的厚度设为10μm,第1树脂层51的厚度设为40μm。除此之外,设置成与实施例1-2同样的结构。与实施例1-2的压印装饰片1相比,这样得到的压印装饰片1的表面耐性稍低,但是与使用了氯乙烯树脂的装饰片相比看不到差的地方。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4中,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第1树脂层51(第1树脂)使用聚烯烃系弹性体树脂(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制的“milastomer”),粘接剂层52(粘接剂)使用接枝聚合型特殊粘接性树脂,第2树脂层53(第2树脂)使用聚氨酯系弹性体树脂(日本miracton(株)制的“miracton”)。除此之外,设置成与实施例1-2同样的结构。这样得到的压印装饰片1富有表面侧的独特的质地、以及柔韧性(柔软性)。此外,在成本上也比实施例1-1至1-3的压印装饰片1便宜。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5中,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第1树脂层51(第1树脂)使用软质丙烯酸类树脂(三菱rayon(株)制的“acrypetsv”),第2树脂层53(第2树脂)使用硬质丙烯酸类树脂(三菱rayon(株)制的“acrypetirg304”)。如图2所示,省略了粘接剂层52。此外,第2树脂层53的厚度设为10μm,第1树脂层51的厚度设为40μm。除此之外,设置成与实施例1-2同样的结构。这样得到的压印装饰片1的表层的透明性良好,在感受深度的设计性上优异。此外,表面的耐擦伤性和柔软性的平衡良好,在成本上也比实施例1-1至1-4的压印装饰片1便宜。但是,耐溶剂性比实施例1-1至1-4的压印装饰片1稍差。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1-6中,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第1树脂层51(第1树脂)使用聚丙烯树脂(primepolymer(株)制的“e2000”、daicelpolymer(株)制的“daicelpp”等),粘接剂层52(粘接剂)使用接枝聚合型特殊粘接性树脂,第2树脂层53(第2树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东洋纺(株)制的“e5100”、toray(株)制的“t60”等)。除此之外,设置成与实施例1-2同样的结构。这样得到的压印装饰片1的表面的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污染性优异,而且省略粘接剂层4,能够将材料成本控制为便宜。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7中,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第1树脂层51(第1树脂)使用聚丙烯树脂(primepolymer(株)制的“e2000”、daicelpolymer(株)制的“daicelpp”等),第2树脂层53(第2树脂)使用烯烃系弹性体树脂(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制的“milastomer”)。此外,第2树脂层53的厚度设为10μm,第1树脂层51的厚度设为40μm。除此之外,设置成与实施例1-2同样的结构。这样得到的压印装饰片1的表层的透明性和耐候性稍差,但是若为屋内的内部装饰材料的话,则可以充分使用。此外,不需要粘接剂层52和涂布基材的粘接剂(粘接剂层4),因此能够最低成本地进行生产。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压印装饰片1)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c)被形成为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上依次层叠有纹理图案层3、粘接剂层4、及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此外,为了进行表面光泽的调整和立体感的赋予,至少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上形成压印7。进一步,在形成于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上的压印7上层叠表面保护层6。进一步地,对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背面侧施加表面活化处理,并在该经表面活化处理后的面上设置底漆层8。若考虑耐候性能、以及抑制由弯折加工所产生的白化等,则压印装饰片1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上200μm以下。

如此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c)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b)所具备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背面侧设置了底漆层8。因此,以下,对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c)的结构,主要说明结构与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a、1b)不同的部分。

(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

对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至少单面(背面)侧,施加设置底漆层8时的表面活化处理。

作为表面活化处理的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出:电晕放电处理、火焰处理、紫外线处理、高频处理、辉光放电处理、活性等离子体处理、激光处理、臭氧酸处理、机械性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但并不特别限于这些。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以外,本实施方式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结构相同。因此,在此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的说明。

(纹理图案层3)

纹理图案层3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纹理图案层3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粘接剂层4)

粘接剂层4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粘接剂层4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

关于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特别期望的是第2树脂层53的拉伸伸长率在50%以上700%以下的范围内,且拉伸弹性模量在2000kgf/cm2以上10000kgf/cm2以下的范围内。

关于拉伸弹性模量,其值过大或过小,在与装饰板用基材贴合后的切削加工等中,可能会产生毛边等不良。

此外,在拉伸弹性模量小于2000kgf/cm2的情况下,在低温下的弯折试验中,可能会产生弯折部的白化现象。

此外,就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所添加的光稳定剂而言,期望的是使用胺型或氨基醚型的光稳定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甲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1-(辛氧基)-4-哌啶基)酯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改性物、聚合物、衍生物等。

添加份数根据所期望的耐候性进行添加即可,相对于树脂固体成分,将其设在0.1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优选将其设在1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以外,本实施方式的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结构相同。因此,此处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的说明。

(表面保护层6)

作为表面保护层6,只要是能够发挥保护表面或调整光泽的作用的树脂组合物,则可以使用任何树脂组合物,其中期望的是包含热固化型树脂或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或其混合物。

作为这样的树脂组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聚氨酯系树脂、丙烯酸有机硅系树脂、氟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乙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氨基醇酸系树脂、脲系树脂、具有乙烯基的单体或低聚物等,但未必限于这些。

此外,树脂组合物的形态并不特别限于水性、乳液、溶剂系等。

另外,对于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方法,例如能够适宜地选择使用一液型、二液型、紫外线固化法或电子束固化法等。

其中,从操作性、价格、树脂本身的凝集力等的观点出发,使用异氰酸酯的热固化型可以说是优选的。

作为异氰酸酯,例如,可以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间二异氰酸酯(m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htdi)、甲基环己酮二异氰酸酯(hxdi)、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di)等适宜选择使用。

此外,表面保护层6中包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中的任意一者、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在此,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除了先前所示的苯并三唑系、三嗪系、二苯甲酮系等各种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外,还可使用氧化锌等所代表的无机系紫外线吸收剂、无机系或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囊泡等。

作为光稳定剂,例如,适合使用先前所示的胺型光稳定剂、或氨基醚型光稳定剂。

此外,为了对表面保护层6赋予各种功能,可以任意地添加抗菌剂、防霉剂等功能性添加剂。另外,即使基于调整表面光泽这样的设计性提高的目的、或者赋予耐摩擦性等的目的而(例如)添加氧化铝、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玻璃珠等,也没有任何问题。

(底漆层8)

如上所述,底漆层8设置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施加了表面活化处理的背面上。

作为底漆层8,例如可以使用: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它们的混合物等。

另外,通过制成基于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2液型,能够提高片材和底漆的密合性及底漆本身的凝集力。作为多元醇,可以列举出:丙烯酸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等。

此外,作为异氰酸酯,可以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这样的芳香族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这样的脂肪族系。在反应性快的方面、耐热性的方面,优选为芳香族系。

底漆层8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若小于1μm,则在与装饰板用基材粘接时,根据粘接剂的溶剂种类而会溶解,底漆层8消失,因而密合性无法提高。

若底漆层8中所含有的氧化硅为粒径1μm至4μm、孔容积为0.4ml/g至2.0ml/g,则粘接剂的吸收优良且不影响底漆的凝集力。

考虑到粘接剂的吸收性和浸透性、耐粘连性,则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底漆树脂,将氧化硅的含量设为5重量份以上3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若低于5重量份,则耐粘连性差,若超过30重量份,则可看到底漆的层间剥离现象。

(压印装饰片1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c)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c)中,在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压印装饰片1(1a、1b)所具备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背面上形成了底漆层8。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c)的制造方法中,直至形成底漆层8之前的各制造步骤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压印装饰片1(1a、1b)的各制造步骤相同。因此,此处对于直至形成底漆层8之前的各制造步骤简单地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使用多层挤出机12,在依次层叠有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纹理图案层3、粘接剂层4的层叠体上形成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

接下来,通过压印辊9和加压辊10夹持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纹理图案层3、粘接剂层4及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层叠体,并同时进行压印加工和层压。

随后,通过压印加工和层压而一体化了的片材被剥离辊11剥离,成为不具备底漆层8的压印装饰片1(1a、1b)。

其后,对压印装饰片1(1a、1b)所具备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背面施加表面活化处理。

最后,在施加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背面上形成底漆层8。

如此地,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c)。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如图4所示,可以将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纹理图案层3、及粘接剂层4的层叠体的插入位置设在压印辊9和剥离辊11之间。可以对如此所制造的压印装饰片1(1a、1b)的背面施加上述的表面活化处理,并在背面形成底漆层8。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明具有以下的效果。

(1)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上依次层叠有纹理图案层3、粘接剂层4、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及表面保护层6,并且,至少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中形成压印7,且对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背面施加表面活化处理,并在该经表面活化处理后的面上设置底漆层8。此外,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拉伸伸长率在50%以上700%以下的范围内,且拉伸弹性模量在2000kgf/cm2以上10000kgf/cm2以下的范围内。

通过利用拉伸伸长率和拉伸弹性模量落入此范围内的树脂的特性,可以使切断加工性或切削加工性以及低温弯折加工性提高。

也就是说,若为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则在不使用聚氯乙烯树脂的情况下,可得到用聚氯乙烯树脂得到的那样的柔软性、耐污染性、耐化学品性、耐候性、耐擦伤性、以透明感为主体的设计性等的特性,此外,可形成再现性优异的压印7。

(2)此外,底漆层8可以以相对于100重量份底漆树脂为5重量份以上3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含有氧化硅。

通过含有氧化硅,用于贴合烯烃系树脂装饰片和基材的粘接剂以一定程度地吸收或浸透至底漆层中,结果可以使烯烃系装饰片和基材的粘接力提高。

(3)此外,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被形成为从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侧起,依次层叠:包含第1树脂而成的第1树脂层51、以及包含与第1树脂不同的第2树脂而成的第2树脂层53,第2树脂层53的拉伸伸长率可以在50%以上700%以下的范围内,且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在2000kgf/cm2以上10000kgf/cm2以下的范围内。

第1树脂层51确保了与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粘接性,第2树脂层53成为层(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主要部分,并承担其他物性等,能够拓宽材料的设计范围。

(4)此外,表面保护层6由热固化型树脂或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构成,并且可以进一步包含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中的任意一者、或它们的混合物。

通过将表面保护层6设为上述树脂,可取得表面强度和后加工性的均衡性。另外,通过添加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或光稳定剂,从而可在膜及树脂的表面的耐脆化方面展现出效果,得到实用上的耐候性。

(5)此外,表面保护层6中所含的光稳定剂可以是胺型光稳定剂。

上述光稳定剂通过氮氧自由基的氧化体补充自由基来展现效果,由于氮氧自由基可通过烷氧基胺体再生,因此能够长期持续有效地产生作用,因此优选用于长期用作建筑材料的装饰片。

(6)此外,表面保护层6中所含的光稳定剂可以是氨基醚型光稳定剂。

由于氨基醚型光稳定剂不会发生由酸所产生的中和反应,因此即使暴露于酸性洗剂、杀虫剂、酸雨等酸性物质,耐候性也不劣化而可以长期地展现出效果。

(7)此外,第1树脂层51可以是包含透明马来酸改性聚丙烯而成的层,第2树脂层53可以是包含透明聚丙烯、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中的任意一者、或其混合物而成的层。

通过将第1树脂层51设为包含透明马来酸改性聚丙烯而成的层,从而能够改善与热塑性树脂层的粘接性。

此外,通过将第2树脂层53设为包含透明聚丙烯、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中的任意一者、或其混合物而成的层,从而可在树脂内部的耐脆化方面展现出效果,展现出更佳的耐候性。

(8)此外,第2树脂层53中所含的光稳定剂可以是胺型光稳定剂。

上述光稳定剂通过氮氧自由基的氧化体补充自由基来展现效果,由于氮氧自由基可通过烷氧基胺体而再生,因此能够长期持续有效地产生作用,因而优选用于长期用作建筑材料的装饰片。

(9)此外,第2树脂层53中所含的光稳定剂可以是氨基醚型光稳定剂。

由于氨基醚型光稳定剂不会发生由酸所产生的中和反应,因此即使暴露于酸性洗剂、杀虫剂、酸性雨等酸性物质,耐候性也不劣化而可以长期地展现出效果。

(10)此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印刷在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上形成纹理图案层3之后,在该纹理图案层3上,从多层挤出机12中挤出包含熔融的透明热塑性树脂而成的多层并进行层叠,从而形成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同时对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进行压印加工。

通过经历上述步骤,便可制造上述的压印装饰片1。

<第2实施例>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2-1)

使用聚烯烃系无机填充片60μm(rikentechnos(株)制)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在该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上,通过凹版印刷法印刷木纹花纹以形成纹理图案层3。接下来,在该纹理图案层3上,涂布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并采用温风干燥形成粘接剂层4。

接下来,在该粘接剂层4上,采用多轴挤出机、用t模挤出包含熔融的透明热塑性树脂而成的多层(从多层挤出机12中挤出)并进行层叠,从而形成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第1树脂使用透明马来酸改性聚丙烯(理研vitamin(株)制),第2树脂使用在聚丙烯树脂中添加了酚系抗氧化剂(basf公司制的“irganox1010”)0.2重量份、受阻胺系光稳定剂(basf公司制的“tinuvin622”)0.3重量份、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asf公司制的“tinuvin326”)0.5重量份而得的树脂(拉伸伸长率为200%,拉伸弹性模量为5000kgf/cm2)。

同时,通过导管压印版(压印辊9)和橡胶辊(加压辊10)夹持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纹理图案层3、粘接剂层4及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层叠体,同时进行压印加工和层压。在此,第1树脂层51的厚度设为10μm,第2树脂层53的厚度设为60μm。

对该装饰片的压印面施加表面处理后,以干燥后的涂布量成为5g/m2的方式,采用凹版涂布,涂布以下物质作为表面保护层树脂从而得到表面保护层6:在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东洋ink(株)制的“urv238varnish”)中添加了固化剂(东洋ink(株)制的“ur150bvarnish”)10重量份而得的物质中,添加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asf公司制的“tinuvin326”)0.5重量份、受阻胺系光稳定剂(basf公司制的“tinuvin622”)1重量份。

进一步地,对热塑性树脂基材片2的背面施加表面活化处理后,以干燥后的涂布量成为3g/m2的方式,采用凹版涂布将以下物质作为底漆涂布液涂布于此面上从而得到底漆层8:相对于多元醇(东洋ink(株)制的“lamistarem”)100重量份而添加含有氧化硅10重量份,并加入异氰酸酯(东洋ink(株)制的“lpnyb固化剂”)3重量份。

通过这样的操作顺序,形成了实施例2-1的压印装饰片1。

(实施例2-2)

除了将光稳定剂设为氨基醚型(basf公司制的“tinuvin123”)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实施例2-3)

除了将光稳定剂设为氨基醚型、并且在第2树脂中不使用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实施例2-4)

除了在第2树脂中不使用光稳定剂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实施例2-5)

除了将光稳定剂设为氨基醚型、并且在表面保护层6中不使用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实施例2-6)

除了在表面保护层6中不使用光稳定剂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比较例2-1)(拉伸弹性模量过高)

除了在第2树脂中使用拉伸伸长率为120%且拉伸弹性模量为12000kgf/cm2的聚丙烯树脂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比较例2-2)(拉伸弹性模量过低)

除了在第2树脂中使用拉伸伸长率为200%且拉伸弹性模量为1000kgf/cm2的聚丙烯树脂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比较例2-3)(底漆中的氧化硅量过少)

除了将底漆涂布液中添加的氧化硅设为3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比较例2-4)(底漆中的氧化硅量过多)

除了将底漆涂布液中添加的氧化硅设为40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比较例2-5)(热塑性树脂层中未使用耐候剂)

除了在第2树脂中不使用光稳定剂或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比较例2-6)(表面保护层中未使用耐候剂)

除了在表面保护层6中不使用光稳定剂或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形成了压印装饰片1。

<评价方法>

切削性评价:在12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mdf)基材上涂布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乳液型粘接剂,并且与压印装饰片1的底漆层8侧贴合而得到装饰板。

将该装饰板用圆锯进行切断加工以及通过手动刳刨工具进行表面直达mdf的切削加工试验,确认片材有无产生毛边。

○:未产生毛边

×:产生了毛边

低温弯折性评价:从上述装饰板的mdf侧刻出直达压印装饰片1的v沟,然后在5℃的低温环境下放置3小时后立刻进行弯折加工,确认有无弯曲部分的片材的白化。

○:看不到白化

×:看得到白化

底漆的密合性:对底漆层8使用nichiban胶带进行cellotape(注册商标)密合试验,确认底漆的密合性。

○:无底漆剥离

×:产生底漆剥离

与装饰板用基材的粘接力:在上述装饰板的压印装饰片1侧,以直达mdf基材的方式形成1英寸宽的切口后,使用tensilon以20mm/分钟的速度实施180°剥离试验,测定密合强度。

作为比较对象,将贴合有氯乙烯片和mdf的材料采用同样的操作顺序进行密合强度的测定,并进行密合强度的比较。

○:表现出与氯乙烯片的密合强度同等或更高的密合强度

×:成为比氯乙烯片的密合强度低的密合强度

耐候性评价(1):使用metalweather试验机(daiplawintes(株)制的daipla·metalweatherku-r5dc1-a),重复进行以下的试验条件,进行144小时的加速耐候性试验。

试验条件:在照度65mw/cm2,light(53℃,50%rh)20小时之后,以dew(30℃,95%rh)4小时结束1个循环。洒水在dew前后进行30秒钟。

评价项目如下所示。

表面的裂痕破裂·龟裂○:未产生

△:看得到轻微的裂痕

×:产生裂痕破裂·龟裂

纹理图案层的变褪色○:无变褪色

△:有轻微的变褪色

×:看得到变褪色

耐候性评价(2):对试验样品喷雾市售的酸性杀虫剂并使其干燥后,实施与耐候性评价(1)相同的加速耐候性试验。评价项目设为与耐候性评价(2)相同。

(评价结果)

将评价结果示出于下表中。

[表1]

[表2]

由比较例2-1可知:若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拉伸弹性模量超过10000kgf/m2,通过制成装饰板后的切削加工会产生毛边,且在低温弯折试验中,产生弯折部的白化。

此外,由比较例2-2可知:若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拉伸弹性模量小于2000kgf/m2,通过制成装饰板后的切削加工会产生毛边。

由比较例2-3及比较例2-4可知:若底漆层8的氧化硅添加量位于合适范围外,则底漆的密合性、与装饰板用基材的粘接力降低。

进一步地,由比较例2-5及比较例2-6可知:若在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或表面保护层6中不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光稳定剂,则耐候性降低。

此外,由实施例2-1和实施例2-2可知:在暴露于酸性条件的耐候性试验中,使用氨基醚型的光稳定剂作为光稳定剂更有效果。

如上所述,通过在各实施例的范围内制成压印装饰片1,则可提供切削性、低温弯折性良好,底漆和基材的密合力等于或高于氯乙烯装饰片,并且具备禁得起实用的耐候性的压印装饰片1。

(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1)对于构成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第1树脂层51和第2树脂层53的各层的厚度,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1树脂层51比第2树脂层53厚,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可以使第2树脂层53的厚度比第1树脂层51的厚度厚。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2)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1树脂层51中形成有压印7,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第1树脂层51中可以不形成有压印7。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3)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仅由第1树脂层51和第2树脂层53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及图2所示,可以在第1树脂层51和第2树脂层53之间具备有粘接剂层52。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4)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1树脂层51中没有形成压印7,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及图2所示,第1树脂层51中可以形成有压印7。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5)此外,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各层中所含的树脂、添加剂、或者各层的物性值等可以适用于第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相应的各层。此外,第2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各层中所含的树脂、添加剂、或者各层的物性值等可以适用于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相应的各层。例如,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可以具备第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透明热塑性树脂层5的拉伸伸长率、拉伸弹性模量。即,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各层、和第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各层可以相互取代。

(参考例)

对于不具备上述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c)及其制造方法所具有的技术特征的压印装饰片及其制造方法,以下,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压印装饰片1(1c)及其制造方法的参考例,简单地进行说明。

目前,有在木质系板类、无机系板类、钢钣等的表面上用粘接剂贴合而形成装饰板的压印装饰片。作为这样的压印装饰片,一般使用了氯乙烯树脂,但近年来,焚烧时产生氯等成为问题,期望不使用氯乙烯树脂(例如,日本特开平5-27813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6-328635号公报)。

作为氯乙烯树脂的替代品,一般使用烯烃系的热塑性树脂片。

然而,通常所使用的烯烃系树脂在制成装饰板后进一步进行后加工时,若进行利用圆锯等的切断加工、利用刳刨工具等的切削加工,则有时会在切断·切削面的装饰片中产生毛边。

另外,在低温下弯折加工时有时会产生弯折部的白化或破裂。

此外,与氯乙烯相比,烯烃系片材的化学反应性低,因此为了确保与装饰板用基材的粘接强度而进行了在片材背面上涂布底漆以施加底漆层。

但是,在现有的底漆层的树脂中,可能无法得到与氯乙烯片同等程度的粘接力。

符号的说明

1···压印装饰片

1a、1b、1c···压印装饰片

2···热塑性树脂基材片

3···纹理图案层

4···粘接剂层

5···透明热塑性树脂层

6···表面保护层

7···压印

8···底漆层

9···压印辊

10···加压辊

11···剥离辊

12···多层挤出机

51···第1树脂层

52···粘接剂层

53···第2树脂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