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5626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型打包袋在日常生活中及其常见,因其使用方便,常用于打包、存储食物。最常见的小型打包袋一般用于打包食物的称作食品袋,按照材质分类可以分为塑料食品袋、纸质食品袋和纸塑复合食品袋。纸质食品袋虽然环保,但是在机械强度和耐用性方面远不如塑料食品袋子,而塑料食品袋由于其防水、机械强度大和质轻也得以广泛的应用,但是塑料食品袋存在不易降解等缺点,进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地使用。而纸塑复合食品袋的机械强度不如塑料食品袋,且其纸质层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影响使用,也会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将预先制备好的塑料层和纸质层进行机压复合以制得机械性能优异,且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的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得的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所述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包括塑料层和纸质层,所述塑料层粘附于所述纸质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塑料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得: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甲壳素纤维、淀粉、玻璃纤维、银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岭土、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牌号为kh550的硅烷偶联剂;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甲壳素纤维、淀粉、玻璃纤维、银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岭土、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牌号为kh550的硅烷偶联剂的用量比为100:20-30:5-15:5-10:1-5:0.5-1.5:1-3:2-5:1-6:0.5-2.0:1.5-3.2:1-3;其中,所述纸质层以下组分制备而得: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的制备方法。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选择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甲壳素纤维、淀粉、玻璃纤维、银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岭土、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牌号为kh550的硅烷偶联剂按照特定重量配比进行混合制得塑料层,另外选择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制得具有强抗菌性能的纸质层;最后将二者机压复合以制得具有优异机械性能且抗菌性能良好的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所述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包括塑料层和纸质层,所述塑料层粘附于所述纸质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塑料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得: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甲壳素纤维、淀粉、玻璃纤维、银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岭土、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牌号为kh550的硅烷偶联剂;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甲壳素纤维、淀粉、玻璃纤维、银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岭土、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牌号为kh550的硅烷偶联剂的用量比为100:20-30:5-15:5-10:1-5:0.5-1.5:1-3:2-5:1-6:0.5-2.0:1.5-3.2:1-3;其中,所述纸质层以下组分制备而得: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调节,但是为了使制得的纸质层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优选地,按照重量份计,所述: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的用量比为100:50-80:10-15:5-8:3-10:1-6:1-3:1-2:3-5:1-8:1-4:2-3:3-5:1-3:1-2:0.5-2:0.6-1.2:200-500。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树脂的分子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制得的食品袋的机械强度,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5万-3.5万,酚醛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万-5万。塑料层的制备原料中,所使用的甲壳素的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同时提高食品袋的抗菌效果,优选地,所述甲壳素纤维自虾、蟹、蝗、蚕和蜗牛体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中提取而得。同样的,塑料层的制备原料中,所使用的淀粉的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同时提高食品袋的抗菌效果,及食品袋的易降解性能,优选地,所述淀粉为绿豆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和藕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在塑料层的各组分中,高岭土和银纳米粒子的颗粒粒径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优选地,高岭土的颗粒平均粒径各自独立为25-50μm;所述银纳米粒子的颗粒平均粒径为10-25n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甲壳素纤维、淀粉、玻璃纤维、银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岭土、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牌号为kh550的硅烷偶联剂按照100:20-30:5-15:5-10:1-5:0.5-1.5:1-3:2-5:1-6:0.5-2.0:1.5-3.2:1-3的用量比进行混合、热处理得到熔融物m1;将所述熔融物m1挤出成型、加工成薄膜m2;(2)将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进行混合、蒸煮以制得纸浆;将所述纸浆进行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和和焙纸以制得抗菌纸m3;(3)将所述薄膜m2进行加热并涂覆于所述抗菌纸m3的表面上形成塑料层以制得复合纸,最后将所述复合纸加工成所述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上述制备过程中,步骤(1)中热处理的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调节,但是为了提高热处理的效率并且提高制得的食品袋的强度,优选地,在步骤(1)中,热处理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热处理的温度为180-205℃,和/或热处理的时间为3-4h。另外,所述挤出成型的温度也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制备的效率并提高制得的食品袋的强度,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挤出成型的温度为175-185℃。在步骤(2)中制得抗菌纸的过程中,各原料之间的重量配比以及制备条件的控制均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制备率及制得的抗菌纸的抗菌能力,优选地,所述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的用量比为100:50-80:10-15:5-8:3-10:1-6:1-3:1-2:3-5:1-8:1-4:2-3:3-5:1-3:1-2:0.5-2:0.6-1.2:200-500;此外,蒸煮的条件可以控制在宽的范围内,但是为了提高蒸煮效果进而提高抗菌纸的制备效率及提高制得的抗菌纸的杀菌效果,优选地,所述蒸煮满足以下条件:蒸煮温度为95-105℃,蒸煮时间为4-6天;同样地,晒白的条件也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使得纸浆能够更快的变白,优选地,所述晒白满足以下条件:晒白温度为25-35℃,晒白时间为2-3月。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制备例1将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按照100:50:10:5:3:1:1:1:3:2:1:2:3:1:1:0.5:0.6:20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在95℃蒸煮6天以制得纸浆;将所述纸浆进行洗料,并在25℃晒白3个月,接着打料、捞纸、榨干和和焙纸以制得抗菌纸m3-1。制备例2将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按照100:65:12:6:8:5:2:1:4:2:3:2:4:2:2:1.5:0.8:35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在100℃蒸煮5天蒸煮以制得纸浆;将所述纸浆进行洗料,并在25-30℃晒白2个月,接着打料、捞纸、榨干和和焙纸以制得抗菌纸m3-2。制备例3将原木浆、竹子、树皮、麻、稻草、小麦秸秆、玻璃纤维、白芷、金银花、厚朴、黄柏、百合、麦冬、知母、大青叶、薄荷、决明子和石灰水按照100:80:15:8:10:6:3:2:5:8:4:3:5:3:2:2:1.2:50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在105℃蒸煮4天蒸煮以制得纸浆;将所述纸浆进行洗料,并在325-30℃晒白2个月,接着打料、捞纸、榨干和和焙纸以制得抗菌纸m3-3。实施例1(1)将聚丙烯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5万)、酚醛树脂(重均分子量为3万)、甲壳素纤维(自虾、蟹、蝗和蜗牛体壳中提取而得)、绿豆淀粉、玉米淀粉、玻璃纤维、银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20nm)、二氧化硅、高岭土(平均粒径为50μm)、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牌号为kh550的硅烷偶联剂按照100:20:5:2:3:1:0.5:1:2:1:0.5:1.5:1的用量比进行混合、在180℃热处理4h后得到熔融物m1;将所述熔融物m1在175℃挤出成型、加工成薄膜m2;(2)按照制备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抗菌纸m3-1;(3)将所述薄膜m2进行加热并涂覆于所述抗菌纸m3-1的表面上形成塑料层以制得复合纸,最后将所述复合纸加工成所述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记作a1。实施例2(1)将聚丙烯树脂(重均分子量为2.0万)、酚醛树脂(重均分子量为4万)、甲壳素纤维(自虾、蚕、马陆、蜈蚣和蜗牛体壳中提取而得)、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玻璃纤维、银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20nm)、二氧化硅、高岭土(平均粒径为40μm)、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牌号为kh550的硅烷偶联剂按照100:25:12:4:4:3:1.0:2:4:4:1.5:2.5:2的用量比进行混合、在190℃热处理3h后得到熔融物m1;将所述熔融物m1在180℃挤出成型、加工成薄膜m2;(2)按照制备例2的制备方法制得制得抗菌纸m3-2;(3)将所述薄膜m2进行加热并涂覆于所述抗菌纸m3-2的表面上形成塑料层以制得复合纸,最后将所述复合纸加工成所述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记作a2。实施例3(1)将聚丙烯树脂(重均分子量为3.5万)、酚醛树脂(重均分子量为5万)、甲壳素纤维(自虾、蚕、马陆、蜈蚣和蜗牛体壳中提取而得)、淀粉、玻璃纤维、银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25nm)、二氧化硅、高岭土(平均粒径为25μm)、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牌号为kh550的硅烷偶联剂按照100:30:15:10:5:1.5:3:5:6:2.0:3.2:3的用量比进行混合、在205℃热处理3h后得到熔融物m1;将所述熔融物m1在185℃挤出成型、加工成薄膜m2;(2)按照制备例3的制备方法制得制得抗菌纸m3-3;(3)将所述薄膜m2进行加热并涂覆于所述抗菌纸m3-3的表面上形成塑料层以制得复合纸,最后将所述复合纸加工成所述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记作a3。对比例1按照实施1的方法,制得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记作b1;不同的是塑料层的制备过程中未使用玻璃纤维。对比例2按照实施1的方法,制得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记作b2;不同的是塑料层的制备过程中未使用银纳米粒子。对比例3按照实施1的方法,制得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记作b3;不同的是塑料层的制备过程中未使用淀粉。对比例4按照实施1的方法,制得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记作b4;不同的是塑料层的制备过程中未使用甲壳素纤维。对比例5按照实施1的方法,制得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记作b5;不同的是塑料层的制备过程中使用普通牛皮纸代替抗菌纸m3。对比例6按照实施1的方法,制得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记作b6;不同的是塑料层的制备过程中未使用二氧化硅。检测例1将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a1-a3以及b1-b6按照国标gb/t12914-2008的方法进行抗张强度(σb/kn·m-1)和断裂时伸长率(δ/%)的参数测试,具体结果见表1。检测例2将高强度抑菌纸塑复合袋a1-a3以及b1-b6置于25-30℃的敞口环境中,并且空气湿度为8克水/m3,7天后通过国标gb4789.2-2010的方法检测菌落总数(n/cfu·g-1),具体结果见表1。表1σb/kn·m-1δ/%n/cfu·g-1a18.95.07a28.64.98a38.54.65b17.84.111b26.54.620b37.44.212b46.53.115b57.44.618b65.33.21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