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护颈的防弹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2800发布日期:2018-06-08 22:11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护颈的防弹背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弹背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护颈的防弹背心。



背景技术:

国家、集体及私人安全保卫人员,包括部队战士、武警、公安以及银行保卫、城管、保镖等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很可能受到来自枪弹、匕首、刺刀等的威胁,而这些威胁对安全保卫人员来说,往往都是致命的。因此,为了确保安保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减少、直至杜绝这些安全保卫人员在工作中受到的致命伤害,为安全保卫人员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枪弹射击、匕首、刺刀等刺杀的防护服装(背心),对于保护安保人员生命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现有防弹背心的防弹结构大多采用的单片钢板,当防弹背心在使用后,即防弹背心的钢板嵌入弹片后,为了保证防弹背心的性能,只能报废;而采用的拼接式的防弹背心,虽然可对所嵌弹部位进行更换,然拼接处没有安全保障,降低了防弹背心的性能;而且防弹背心保护部位的局限性比较大,不能保护颈部等要害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有护颈的防弹背心。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护颈的防弹背心,包括防弹背心本体,防弹背心本体的上端设有护颈,护颈的两端设有刺皮,防弹背心本体的内部嵌有防弹结构,防弹结构包括由合金钢材料制备的底板和多块碳化硅防弹板,碳化硅防弹板为中间凸起两侧平直的长条形结构,多块碳化硅防弹板通过螺栓依次设置在底板上,且多块碳化硅防弹板靠近防弹背心本体的外表面设置,并且碳化硅防弹板的凸起朝向防弹背心本体的外表面,防弹背心本体的前表面左右肩部上设有橡胶防滑垫,防弹背心本体的外表面上还横竖交错有若干条反光带。

所述防弹背心本体与护颈之间采用拉链连接。

所述防弹背心本体包括前衣和与前衣相连的后衣,后衣的下部两侧设有松紧带,松紧带上连有加强块,前衣的下方设有能与加强块贴合的魔术贴。

所述反光带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上端面布置有若干个镜面反光层,所述镜面反光层由若干个八面镜组件并排排列组成,所述八面镜组件为由八块三角镜面拼接且底面为八边形的锥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底板上设置的多块碳化硅防弹板可自由更换,并且碳化硅防弹板设置成中间凸起两侧平直的长条形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且多块碳化硅防弹板的边缘通过螺栓无缝隙的固定在底板上,提高了拼接处的安全保障;而且防弹背心本体上端护颈的设置,能很好的保护颈部等要害部位,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反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颈;2、刺皮;3、底板;4、碳化硅防弹板;5、橡胶防滑垫;6、反光带;7、前衣;8、后衣;9、松紧带;10、加强块;11、魔术贴;12、基底层;13、镜面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带有护颈的防弹背心,包括防弹背心本体,防弹背心本体的上端设有护颈1,护颈1的两端设有刺皮2,防弹背心本体的内部嵌有防弹结构,防弹结构包括由合金钢材料制备的底板3和多块碳化硅防弹板4,碳化硅防弹板4为中间凸起两侧平直的长条形结构,多块碳化硅防弹板4通过螺栓依次设置在底板3上,且多块碳化硅防弹板4靠近防弹背心本体的外表面设置,并且碳化硅防弹板4的凸起朝向防弹背心本体的外表面,防弹背心本体的前表面左右肩部上设有橡胶防滑垫5,防弹背心本体的外表面上还横竖交错有若干条反光带6。

所述防弹背心本体与护颈1之间采用拉链连接。

所述防弹背心本体包括前衣7和与前衣7相连的后衣8,后衣8的下部两侧设有松紧带9,松紧带9上连有加强块10,前衣7的下方设有能与加强块10贴合的魔术贴11。

所述反光带6包括基底层12,所述基底层12的上端面布置有若干个镜面反光层13,所述镜面反光层13由若干个八面镜组件并排排列组成,所述八面镜组件为由八块三角镜面拼接且底面为八边形的锥体。

本发明使用时,将防弹背心本体穿在身上后,将后衣8上设置的加强块10与前衣7上设置的魔术贴11贴合固定;防弹背心本体内部嵌有的防弹结构,是在底板3上设置多块碳化硅防弹板4,这样嵌入弹片的碳化硅防弹板4可自由更换,并且碳化硅防弹板4设置成中间凸起两侧平直的长条形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且多块碳化硅防弹板4的边缘通过螺栓无缝隙的固定在底板3上,提高了拼接处的安全保障;而且防弹背心本体上端护颈1的设置,能很好的保护颈部等要害部位,使用效果更好;此外,防弹背心本体外表面设置的反光带6还能起到警示作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