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载玻片透明隔热膜的覆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30483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学病理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理载玻片透明隔热膜的覆膜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中,常需要切取患者病变部位组织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做成病理切片,以供准确诊断和治疗。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烘干,烘干步骤中用于承载病理组织的载玻片容易受热破裂,影响病理切片制作的成功率,进而影响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另外,病理载玻片的边缘锋利,制作病理切片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指容易被载玻片割伤,伤口处流出的血液会对病理组织造成污染,也会影响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因此,病理载玻片受热易破裂、易割伤手指问题就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病理载玻片透明隔热膜的覆膜方法,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病理载玻片透明隔热膜的覆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透明隔热膜、待覆膜的病理载玻片、操作用水、光学胶、刮板以及贴膜烤枪送入洁净室;

b、在洁净室内将操作用水过滤掉悬浮固体后煮沸;

c、用过滤并煮沸后的操作用水对病理载玻片和刮板进行清洗;

d、将清洗过的刮板和病理载玻片进行热干燥;

e、在热干燥后的所述病理载玻片的上表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上涂满光学胶;

f、将病理载玻片上表面朝上的平放在平整的操作台面上,用刮板将病理载玻片上表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光学胶刮平至厚度均匀的胶层,将刮板上残留的光学胶刮抹在病理载玻片正前方的操作台面上形成第一辅助粘贴区;

g、将透明隔热膜的启口端展开后平整的粘贴在第一辅助粘贴区并使透明隔热膜在操作台面上的投影与病理载玻片平行;

h、向病理载玻片后侧方向逐渐展开透明隔热膜,同时用调至低温档位的贴膜烤枪自前向后刮吹病理载玻片上表面处的透明隔热膜至紧贴病理载玻片上表面的胶层;

i、透明隔热膜完全覆盖病理载玻片上表面的胶层后,自上向下刮吹病理载玻片前侧面和后侧面处的透明隔热膜至紧贴病理载玻片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胶层;

j、沿前侧面的底部边缘和后侧面的底部边缘裁下透明隔热膜;

k、用调至高温档位的贴膜烤枪将覆盖在病理载玻片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透明隔热膜吹烤定型;

l、在所述病理载玻片的下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涂满光学胶;

m、将病理载玻片下表面朝上的平放在平整的操作台面上,用刮板将病理载玻片下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光学胶刮平至厚度均匀的胶层,将刮板上残留的光学胶刮抹在病理载玻片正左方的操作台面上形成第二辅助粘贴区;

n、将透明隔热膜的启口端展开后平整的粘贴在第二辅助粘贴区并使透明隔热膜在操作台面上的投影与病理载玻片平行;

o、向病理载玻片右侧方向逐渐展开透明隔热膜,同时用调至低温档位的贴膜烤枪自左向右刮吹病理载玻片下表面处的透明隔热膜至紧贴病理载玻片下表面的胶层;

p、透明隔热膜完全覆盖病理载玻片下表面的胶层后,自上向下刮吹病理载玻片左侧面和右侧面处的透明隔热膜至紧贴病理载玻片左侧面和右侧面的胶层;

q、沿左侧面的底部边缘和右侧面的底部边缘裁下透明隔热膜;

r、用调至高温档位的贴膜烤枪将覆盖在病理载玻片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透明隔热膜吹烤定型。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用水为自来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的清洗过程包括用过滤并煮沸后的操作用水浸泡和用过滤并煮沸后的操作用水冲洗。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的热干燥过程为用电热鼓风干燥箱在80~100℃下干燥5~10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e和l中的涂满光学胶的方式为使用流延涂布机涂布或使用热熔胶涂布机涂布或手工涂布。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e和l中的光学胶为有机硅胶或聚氨酯胶或环氧树脂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f和m中的胶层厚度为0.1~0.5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辅助粘贴区和第二辅助粘贴区的宽度为病理载玻片宽度的1~1.5倍,第一辅助粘贴区和第二辅助粘贴区的长度为5~10毫米,第一辅助粘贴区和第二辅助粘贴区的与病理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为病理载玻片厚度的2~5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e之间以及步骤k、l之间还包括向光学胶中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步骤。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r之后还包括静置冷却后将残留在透明隔热膜上的光学胶清除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病理载玻片被透明隔热膜包裹,在不影响其光学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其在病理切片烘干过程中的受热破裂概率提高病理切片制作的成功率,同时还能防止其割伤医护人员的手指;从而解决了病理载玻片受热易破裂、易割伤手指的问题。

2、全程在洁净室中操作,且对操作用水先进行过滤,能够有效降低灰尘和固体杂质对覆膜效果及病理载玻片光学性能的影响;

3、在清洗病理载玻片前将操作用水煮沸,能够有效增强光学胶的黏性,提高透明隔热膜与病理载玻片之间固定的牢固性;

4、在涂胶前将病理载玻片热干燥,一方面能够降低清洗过程残留在病理载玻片表面的水分覆膜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能对病理载玻片预热,防止在用高温档位烤枪吹烤过程中病理载玻片受热破裂的概率,提高覆膜成功率;

5、相对于传统工艺中用手捏住透明隔热膜启口端的方式,本发明利用辅助粘贴区对透明隔热膜启口端进行固定,能够防止透明隔热膜在后续继续展开过程中发生倾斜、褶皱或被手指污染,提高覆膜成功率和效率;

6、将刮平胶层的工作从传统工艺的贴膜之后进行提前至贴膜之前进行,且在排挤膜下气体的过程中用烤枪刮吹代替传统工艺中的刮板刮平,均能够有效避免刮板对透明隔热膜的损伤;

7、裁膜精准,能够降低透明隔热膜的损耗;

8、对病理载玻片的两个面分两次覆膜,两次覆膜不重不漏,且将膜边缘设置在病理载玻片侧棱,将膜边缘对病理载玻片光学性能的影响降至最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病理载玻片透明隔热膜的覆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透明隔热膜、待覆膜的病理载玻片、操作用水、光学胶、刮板以及贴膜烤枪送入洁净室;以降低空气灰尘对覆膜牢固性和病理载玻片光学性能的影响。本发明所述的透明隔热膜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透明聚酯膜,例如用于制作汽车玻璃贴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片。

b、在洁净室内将操作用水过滤掉悬浮固体后煮沸;以降低水中固体杂质对覆膜牢固性和病理载玻片光学性能的影响;另外,煮沸后的操作用水从弱酸性转为弱碱性,能够增强光学胶的黏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覆膜牢固性。

c、用过滤并煮沸后的操作用水对病理载玻片和刮板进行清洗;以降低病理载玻片和刮板表面的杂质对覆膜牢固性和病理载玻片光学性能的影响。

d、将清洗过的刮板和病理载玻片进行热干燥;以降低病理载玻片和刮板表面的水分对覆膜牢固性和病理载玻片光学性能的影响。

e、在热干燥后的所述病理载玻片的上表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上涂满光学胶。

f、将病理载玻片上表面朝上的平放在平整的操作台面上,用刮板将病理载玻片上表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光学胶刮平至厚度均匀的胶层,将刮板上残留的光学胶刮抹在病理载玻片正前方的操作台面上形成第一辅助粘贴区;将刮平胶层的工作从传统工艺的贴膜之后进行提前至贴膜之前进行,是为了避免刮板对透明隔热膜的损伤;第一辅助粘贴区和下文第二辅助粘贴区的作用都是固定透明隔热膜的启口端,便于后续透明隔热膜继续展开过程中的拉紧和平整度的保持。

g、将透明隔热膜的启口端展开后平整的粘贴在第一辅助粘贴区并使透明隔热膜在操作台面上的投影与病理载玻片平行;以提高透明隔热膜与病理载玻片的重合度,提高裁膜准确度,降低透明隔热膜的损耗。

h、向病理载玻片后侧方向逐渐展开透明隔热膜,同时用调至低温档位的贴膜烤枪自前向后刮吹病理载玻片上表面处的透明隔热膜至紧贴病理载玻片上表面的胶层;本发明所述“刮吹”类似于传统贴膜工艺中用刮板刮的动作,区别在于“刮吹”中用覆膜烤枪吹出气流的冲击力替代传统工艺刮板的“刮力”,以避免刮板对透明隔热膜的损伤。

i、透明隔热膜完全覆盖病理载玻片上表面的胶层后,自上向下刮吹病理载玻片前侧面和后侧面处的透明隔热膜至紧贴病理载玻片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胶层;即先固定病理载玻片上表面处的透明隔热膜,排出该部分透明隔热膜下的气体后,再固定病理载玻片前侧面和后侧面处的透明隔热膜。

j、沿前侧面的底部边缘和后侧面的底部边缘裁下透明隔热膜;裁膜准确、一步到位,减少透明隔热膜的损耗。

k、用调至高温档位的贴膜烤枪将覆盖在病理载玻片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透明隔热膜吹烤定型;利用高温档位的贴膜烤枪吹出的高温气体将病理载玻片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透明隔热膜烤软收缩以贴合定型。

l、在所述病理载玻片的下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涂满光学胶;

m、将病理载玻片下表面朝上的平放在平整的操作台面上,用刮板将病理载玻片下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光学胶刮平至厚度均匀的胶层,将刮板上残留的光学胶刮抹在病理载玻片正左方的操作台面上形成第二辅助粘贴区;

n、将透明隔热膜的启口端展开后平整的粘贴在第二辅助粘贴区并使透明隔热膜在操作台面上的投影与病理载玻片平行;

o、向病理载玻片右侧方向逐渐展开透明隔热膜,同时用调至低温档位的贴膜烤枪自左向右刮吹病理载玻片下表面处的透明隔热膜至紧贴病理载玻片下表面的胶层;

p、透明隔热膜完全覆盖病理载玻片下表面的胶层后,自上向下刮吹病理载玻片左侧面和右侧面处的透明隔热膜至紧贴病理载玻片左侧面和右侧面的胶层;

q、沿左侧面的底部边缘和右侧面的底部边缘裁下透明隔热膜;

r、用调至高温档位的贴膜烤枪将覆盖在病理载玻片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透明隔热膜吹烤定型。

所述操作用水可以选用自来水。

所述步骤c中的清洗过程优选为包括用过滤并煮沸后的操作用水浸泡和用过滤并煮沸后的操作用水冲洗。

所述步骤d中的热干燥过程优选为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在80~100℃下干燥5~10分钟。

所述步骤e和l中的涂满光学胶的方式优选为使用流延涂布机涂布或使用热熔胶涂布机涂布或手工涂布。

所述步骤e和l中的光学胶优选为有机硅胶或聚氨酯胶或环氧树脂胶。

所述步骤f和m中的胶层厚度优选为0.1~0.5毫米。

所述第一辅助粘贴区和第二辅助粘贴区的宽度优选为病理载玻片宽度的1~1.5倍,第一辅助粘贴区和第二辅助粘贴区的长度优选为5~10毫米,第一辅助粘贴区和第二辅助粘贴区的与病理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优选为病理载玻片厚度的2~5倍。

所述步骤d、e之间以及步骤k、l之间还可以包括向光学胶中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步骤。以提高光学胶的光学性能,添加方式可以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所述步骤r之后还可以包括静置冷却后将残留在透明隔热膜上的光学胶清除的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