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多层保暖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912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臭多层保暖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臭多层保暖面料。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往往穿着厚重的衣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面料的各种功能需要越来越高,传统的面料只具备单一功能,不仅要具备保暖的性能,同时也要求能够服装轻盈,外观不臃肿,兼具防水防臭的功能,而传统的面料仅仅一般采用羽绒、毛衣等作为保暖层,保暖性能较差,且体积较大,穿起来显的臃肿,由于冬季人们不方便洗衣,长时间穿着,衣服容易滋生异味,传统面料无法做到防臭防潮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多层保暖面料,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臭多层保暖面料,包括织物层,所述织物层的底端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织物层的顶端设置有隔温层,所述隔温层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保温层的底端设置有活性炭条,所述织物层的表面开有保温槽。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层为羊毛和棉混合编织物,所述织物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织物层为菱形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摇粒绒,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1MM。

进一步地,所述隔温层为羊毛纤维和真丝混合编织物。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的表面涂有超疏水纳米防水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槽等间距分布在织物层的内部,所述保温槽为长方形凹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条为长条形半圆结构,所述活性炭条通过羊毛与保温层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条等间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有活性炭条,在面料内层直接吸附人体散发出的异味,提高防臭效果,同时也能吸附人体排出的水分,提高衣服干爽程度,通过设置有保温槽,利用空气作为热的不良导体,隔绝热量散失,提高保温效果,通过设置有防水层,使面料不容易被水淋湿,提高长时间穿着的舒适感,通过设置有保温层,采用摇粒绒材料的保温层能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且触感舒适,该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廉,简单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层;2、织物层;3、隔温层;4、活性炭条;5、防水层;6、保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防臭多层保暖面料,包括织物层2,所述织物层2的底端设置有保温层1,所述织物层2的顶端设置有隔温层3,所述隔温层3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5,所述保温层1的底端设置有活性炭条4,所述织物层2的表面开有保温槽6。

其中,所述织物层2为羊毛和棉混合编织物,所述织物层2的厚度为2-5MM,所述织物层2为菱形编织。

其中,所述保温层1的材质为摇粒绒,所述保温层1的厚度大于1MM。

其中,所述隔温层3为羊毛纤维和真丝混合编织物,提高了保暖效果。

其中,所述防水层5的表面涂有超疏水纳米防水涂层,提高了防水效果。

其中,所述保温槽6等间距分布在织物层2的内部,所述保温槽6为长方形凹槽结构,提高了保温效果。

其中,所述活性炭条4为长条形半圆结构,所述活性炭条4通过羊毛与保温层1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条4等间距分布,提高了防臭防潮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臭多层保暖面料,在使用过程中,摇粒绒材质的保温层1在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触感良好,同时保温层1能有效降低热量的流失,织物层2为羊毛和棉混合编织物,织物层2为整体提供了良好的抗拉性和柔韧性,同时采用羊毛和棉混合编织,提高了保温效果,在织物层2内设置有保温槽6,利用空气作为热的不良导体,降低了热量的流失,防水层5的表面涂有超疏水纳米防水涂层,有效提高了外界液体对面料进行泼溅时的防护等级,保温层1的底端设置的活性炭条4,能直接吸附人体散发出异味及湿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 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