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取代3D热弯玻璃的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5413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取代3D热弯玻璃的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汽车配件和数码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取代3D热弯玻璃的盖板结构。



背景技术:

手机产品常常需要增加面盖和电池盖,面盖通常为热弯玻璃,热弯玻璃成本高昂,加工难度高,并且容易摔伤碎屏,增加手机产品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取代3D热弯玻璃的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取代3D热弯玻璃的盖板结构,包括基材膜层、连接于基材膜层上的塑料盖板,所述塑料盖板的外表面上设有加硬层,所述加硬层用于提升塑料盖板外表面的硬度。

优选地,所述加硬层包括由有机硅树脂形成的覆盖层。

优选地,所述塑料盖板的厚度大于0.5mm,所述塑料盖板包括与手机主表面形状相匹配的面盖和与手机后壳形状相匹配的电池盖。

优选地,所述基材膜层包括防爆膜。

优选地,所述塑料盖板贴合于基材膜层上。

优选地,所述基材膜层和塑料盖板之间还设有涂覆有离型剂的离型层。

优选地,所述塑料盖板注塑成型于基材膜层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使用设有塑料盖板的盖板结构替代3D热弯玻璃,降低热弯变形加工难度,进而降低盖板结构的制造成本;

2、塑料盖板不易摔碎,降低盖板结构的维修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盖板结构作为电池盖时塑料盖板注塑成型于基材膜层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盖板结构作为电池盖时基材膜层贴合于塑料盖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盖板结构作为电池盖时塑料盖板和基材膜层之间设置离型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盖板结构作为面盖时塑料盖板注塑成型于基材膜层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盖板结构作为面盖时基材膜层贴合于塑料盖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盖板结构作为面盖时塑料盖板和基材膜层之间设置离型层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加硬层;20、基材膜层;30、塑料盖板;40、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取代3D热弯玻璃的盖板结构,包括基材膜层20、连接于基材膜层20上的塑料盖板30,所述塑料盖板30的外表面上设有加硬层10,所述加硬层10用于提升塑料盖板30外表面的硬度,所述加硬层 10的硬度值范围为3H-9H。使用塑料盖板30替代3D热弯玻璃,降低盖板结构的加工难度,进而降低盖板结构的制造成本;塑料盖板30不易摔碎,降低盖板结构的维修更换成本。

优选地,所述加硬层10包括由有机硅树脂形成的覆盖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塑料盖板30的厚度大于0.5mm,所述塑料盖板30包括与手机主表面形状相匹配的面盖和与手机后壳形状相匹配的电池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材膜层20包括防爆膜。所述基材膜层20包括透明膜和半透明膜,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请参考图1、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变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盖板 30注塑成型于基材膜层20的上表面上。

请参考图3和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基材膜层20和塑料盖板30之间还设有涂覆有离型剂的离型层40,以适应于在塑料盖板30上设置不同logo和图案的客户的需求。

请参考图4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塑料盖板30贴合于基材膜层20上,实现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工如上所述的盖板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透明膜前加工;

S2、将基材连接于塑料盖板30上形成半成品;

S3、将半成品进行硬化处理;

S4、将硬化处理过的半成品进行CNC后加工处理成盖板结构成品。在塑料盖板30替换3D热弯玻璃的同时,提升盖板结构外表面的硬度,防止刮擦损伤降低盖板结构的使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其中S1还包括:

S11、印刷产品LOGO;

S12、转印UV转印纹理;

S13、UV纹理面真空不导电光学镀膜;

S14、用退镀、显影的方式退镀出面盖产品的窗口、摄像头孔、听筒孔和闪光灯孔;

S15、印刷底色,根据客户产品颜色选择底色颜色;

S16、印刷离型剂;

S17、印刷光油层;

S18、印刷粘合剂。

其中S3还包括:

S31、将半成品放入中性洗涤剂中,于40℃—70℃温度条件下,第一次清洗时间为3分钟-10分钟;

S32、将第一次清洗过的半成品在导电率小于30μS的去离子水中进行第二次清洗,第二次清洗的时间为1min-4min。

S33、将第二次清洗的半成品在异丙醇中进行第三次清洗,第三次清洗的时间为1min-4min;

S34、将第三次清洗过的半成品提拉出来晾干;

S35、将晾干后的半成品浸入加硬液中,浸液时间为1min-6min;

S36、将浸液后的半成品以20cm/min-30cm/min提升速度从加硬液中匀速提升取出;

S37、将取出经浸液处理后的半成品在30℃-50℃温度条件下进行第一加热,第一次加热时间为10min-20min;

S38、将第一次加热过的半成品在烘箱中于80℃-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加热,第二次加热时间为2h-3h;

S39、将第二次加热处理后的产品晾干。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硬液包括醇类溶剂和溶解于其中的有机硅树脂,所述有机硅树脂占加硬液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15wt.%-30wt.%, 所述加硬液的pH值范围为5-7,所述加硬液的粘度范围为5mpa.s-50mpa.s,加硬层10的硬度范围为3H-9H之间,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以下为四个实施例条件下,对应的加硬层10的硬度值。

从上表可见,加硬层10的硬度值范围符合使用的要求,可以达到防损加硬目的。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