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7678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料冲压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装潢大多采用手工木匠进行图案的制作,而后由漆匠进行着色粉刷,这样进行的装潢不仅耗费人工,而且还有许多后续的问题,如较长的晾干时间,繁琐的除异味的工序,甚至还要担心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损情况。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追求更有效率,更低廉却有着更卓越的装潢效果的装潢方式,如传统的装欢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更加整洁或如何在视觉上空间更加大,而我们可以采用材料科学获得的新的装潢方式获得同样的装修效果,而投入的人力物力更少,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制成的冲压三维造型板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及经济效益。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主要包括造型层和基层,所述造型层作为上、下表面设置在基层的上、下表面上,所述造型层与基层之间通过冲压的方式连接。

所述冲压过程采用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进行批量生产。

所述造型层是板材上显示的造型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形状,所述形状设置为曲面块状或弧形,所述造型层上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高度都在1mm-20mm范围内,外墙板造型可以不受限制。

所述基层内部设置为可添加填充物的中空囊状结构,如隔音层、保温层、减震层。

所述冲压三维板造型的板体切割组装所设置的形状一般为规则的多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但是不排除特殊形状的可能。

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制备步骤:

步骤A、建模:建立X-Y-Z三维几何造型,建立节点;

步骤B、冲压:选取相对应的型号的压力机作为冲压工具,在室温环境下,对需要冲模的板材施加压力,使板材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

步骤C、成型:将经过步骤B的板材再施加以弯曲、拉深、拉形、施压、整形、涨形、翻边、缩口等工艺,形成形如步骤A中所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的样式;

步骤D、组装:将步骤C中获得的成型板材分模块进行分装,待运到现场时,实地进行组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制得的冲压三维板造型更加丰富,视觉效果好,具有更强的冲击力。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可以更好表现品牌的自身特点,有更突出的立体表现力和更和谐的整体表现力。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是高效的生产方法,可以采用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制得的冲压三维板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并提高其刚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制得的冲压三维板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不再需要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有效减少板材因切削带来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造型层、2: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冲压三维造型板,主要包括造型层1和基层2,所述造型层1作为上、下表面设置在基层2的上、下表面上,所述造型层1与基层2之间通过冲压的方式连接。

所述冲压过程采用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

所述造型层1是板材上显示的造型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形状,所述形状设置为曲面块状或弧形,所述造型层1上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高度都在1mm-20mm范围内,外墙板造型可以不受限制。

所述基层2内部设置为可添加填充物的中空囊状结构,如隔音层、保温层、减震层。

所述冲压三维板造型的板体切割组装所设置的形状一般为规则的多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不排除特殊形状的可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