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纳米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4488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纳米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纳米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大家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式各样背包/书包成为人们身边日用品或饰品。其中,双肩包的主要特点是方便携带,解放双手。根据材质的不同会分成帆布包,牛津布包,尼龙布包。背包、书包使用一段后会沾上油腻,不仅不美观,而且容易滋生细菌、寄生虫等。目前背包/书包的主要缺点在于防水性能差、容易吸附灰尘携带病菌、传染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纳米背包,具有良好的防水、抗病毒、抑菌、耐磨特性,同时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纳米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纳米背包包括包身和背带,其中,

所述抗菌纳米背包的包身采用第一复合型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复合型材料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层、抗菌层、支撑层、透气层以及内衬层;

所述背带采用第二复合型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复合型材料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层、抗菌层、支撑层、透气层以及内衬层,其中在所述支撑层上还设置有磁力扣,所述透气层以及所述内衬层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磁力扣相对应的凸起;

所述磁力扣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容置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组合在一起,穿设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容置仓设置于所述上盖内部,所述容置仓内部设置有磁石。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下盖呈T字形,所述下盖包括安装部;

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安装部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上端为弹性膜;

所述容置仓内的磁石上端面为弧形结构,所述磁石的下端面连接有缓冲弹簧;

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磁石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容置仓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包身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透气层和所述内衬层之间,所述气囊由包身的内侧延伸至所述包身的底端,其底端设置有形状与人体的脊椎相贴合的气囊凸起。

优选地,所述防护层为0.2~0.8mm的聚苯乙烯层,所述抗菌层为0.2~0.8mm的纳米锌层;所述支撑层为1.5mm~2.5mm的帆布层、呢绒布层或者牛津布层;所述透气层为2.5mm~3.5mm的珍珠棉层或者海绵层;所述内衬层为0.5mm~1.5mm的涤纶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抗菌纳米背包设置有防护层以及抗菌层,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水、防尘、抗菌、耐磨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背带部分设置有磁力扣,对使用者的肩部起到按摩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述背包的内侧设置有气囊,对使用者脊椎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抗菌纳米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复合型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磁力扣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与第二复合型材料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磁力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纳米背包,所述抗菌纳米背包包括包身1和背带2,其中,所述抗菌纳米背包的包身1采用第一复合型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复合型材料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层101、抗菌层102、支撑层103、透气层104以及内衬层105。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101为聚苯乙烯层,所述抗菌层102为纳米锌镀层,所述支撑层103为帆布层、呢绒布层或者牛津布层;所述透气层104为珍珠棉层或者海绵层;所述内衬层105为涤纶层。

所述防护层101的设置能够起到防水、防尘、隔热以及耐磨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隔绝外界的灰尘、雨水以及硬质材料的摩擦对背包造成的损害以及侵蚀;所述抗菌层102向外与所述防护层102紧密贴合设置,向内与所述支撑层103紧密贴合设置,所述抗菌层102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抑制外部环境造成的细菌滋长,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抑制所述支撑层103的细菌的滋长;所述支撑层103采用帆布层、呢绒布层或者牛津布层中的一种,为整个材质的内部支撑;所述透气层104采用珍珠棉或者海绵,一方面起到透气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缓冲、防震的作用;所述内衬层105为涤纶层,所述涤纶层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挺括、易洗快干等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0.5mm~1.5mm;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0.2~0.8mm;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1.5mm~2.5mm;所述透气层的厚度为2.5mm~3.5mm;所述内衬层的厚度为0.5mm~1.5mm。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背带2采用第二复合型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复合型材料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层201、抗菌层202、支撑层203、透气层204以及内衬层205,其中在所述支撑层203上还设置有磁力扣206,所述透气层204以及所述内衬层205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磁力扣3相对应的凸起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合型材料的防护层201为聚苯乙烯层,抗菌层202为纳米锌镀层,支撑层203为帆布层、呢绒布层或者牛津布层;透气层204为珍珠棉层或者海绵层;内衬层205为涤纶层,其厚度也与第一复合型材料各层的厚度相同,其与所述第一复合型材料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层203上还设置有磁力扣206,所述透气层204以及所述内衬层205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磁力扣3相对应的凸起4。

其中,所述磁力扣3包括上盖301、下盖302以及容置仓303,所述上盖301与所述下盖302组合在一起,穿设于所述支撑层203上,所述容置仓303设置于所述上盖301内部,所述容置仓303内部设置有磁石304。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30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孔3011;所述下盖302呈T字形,所述下盖302包括安装部3021;所述上盖301和所述下盖302通过所述安装孔3011和所述安装部3021过盈配合。

所述支撑层203上设置有供所述磁力扣3穿过的孔,所述磁力扣3闯过该孔,穿设于所述支撑层203上,所述透气层204以及所述内衬层205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磁力扣3相对应的凸起4。所述磁力扣3的设置对使用者起到按摩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使用者肩部的疲劳。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上盖301的上端为弹性膜3012;所述容置仓303内的磁石上端面为弧形结构3031,所述磁石304的下端面连接有缓冲弹簧305;所述缓冲弹簧305的一端与所述磁石30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容置仓303的底部固定连接。

当施加于使用者肩部的力增大时,会将所述磁石304向着外部推进,此时的缓冲弹簧305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轻使用者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包身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气囊5,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透气层104和所述内衬层105之间,所述气囊5由包身1的内侧延伸至所述包身的底端,其底端设置有形状与人体的脊椎相贴合的气囊凸起501。

所述气囊5的设计贴合人体脊椎的弧度,对使用者的脊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