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雪尼龙沙发垫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1008阅读:2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雪尼龙沙发垫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纱线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雪尼龙沙发垫面料。



背景技术:

雪尼尔往往是由雪尼尔纱织而成,雪尼尔纱是一种比较粗的纱线,看起来毛茸茸的,用雪尼尔布统称。成分有很多种,涤纶、粘胶都可以做成雪尼尔,从而,雪尼尔也被广泛的应用到沙发垫面料中。

雪尼龙沙发垫随着用户使用,表面易出现变形、凹陷等情况,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同时沙发垫耐磨性能差,抗拉性能,无法满足现在的沙发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沙发垫出现变形、凹陷等情况、提高其抗拉性能、耐磨性的新型雪尼龙沙发垫面料,尤其适合用在家用沙发垫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雪尼龙沙发垫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的基布层包括依次设有上纤维布层、减震层和下纤维布层,所述的减震层包括上减震条、下减震条,在上纤维布层下表面设有多个上减震条,在下纤维布层上表面设有多个下减震条,且上、下减震条间隔设置;

所述的基布层上表面设有多个凸起球,在相邻的两个凸起球之间设有防菌球,所述的防菌球包括附着于基布层上表面的空心绒布球,在空心绒布球内填充有抗菌纤维球;

所述的基布层的下表面连接有多股相互平行排列的耐磨纱线,每股耐磨纱线上均设有多个纬编形成的线圈,相邻的两个线圈相互交叉连接;

所述的耐磨纱线包括芯线体和包线体,所述芯线体包括芯线,在芯线上通过纤维胶缠绕有设有绒纱线,所述的包线体包括正向包纱和反向包纱,所述正向包纱包括第一正向单丝纱、第二正向单丝纱和第三正向单丝纱,所述反向包纱包括第一反向单丝纱、第二反向单丝纱和第三反向单丝纱,所述第一正向单丝纱、第二正向单丝纱和第三正向单丝纱平行缠绕在所述芯线体外侧,所述第一反向单丝纱、第二反向单丝纱和第三反向单丝纱依次错开缠绕在所述第一正向单丝纱、第二正向单丝纱和第三正向单丝纱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上减震条的下端与下纤维布层上表面之间有空隙。

进一步,所述的下减震条的上端与上纤维布层下表面之间有空隙。

进一步,所述的上减震条、下减震条均为橡胶条。

进一步,所述的凸起球为软橡胶球。

进一步,所述的芯线与绒纱线的材质为亚麻、涤纶或锦纶之一。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耐磨纱线,提高沙发垫的耐磨性、抗拉性;同时在基布层的上表面设有的凸起球和防菌球,起到按摩作用的同时有效防止了细菌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耐磨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芯线体的剖视图。

图中:

1、上纤维布层 2、减震层 3、下纤维布层

4、上减震条 5、下减震条 6、凸起球

7、空心绒布球 8、抗菌纤维球 9、耐磨纱线

10、线圈 11、芯线体 12、包线体

13、芯线 14、绒纱线 15、纤维胶

16、第一正向单丝纱 17、第二正向单丝纱 18、第三正向单丝纱

19、第一反向单丝纱 20、第二反向单丝纱 21、第三反向单丝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雪尼龙沙发垫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的基布层包括依次设有上纤维布层1、减震层2和下纤维布层3,所述的减震层包括上减震条4、下减震条5,在上纤维布层1下表面设有多个上减震条4,在下纤维布层3上表面设有多个下减震条5,且上、下减震条间隔设置,当给沙发垫施加压力时,此时的上减震条4、下减震条5起到缓冲作用力、分散作用力的作用,便于沙发垫快速恢复原来的形状;

所述的基布层上表面设有多个凸起球6,设置的凸起球6为软橡胶球,起到对用户按摩的作用,同时也防止用户局部出现出汗的情况,在相邻的两个凸起球6之间设有防菌球,所述的防菌球包括附着于基布层上表面的空心绒布球7,在空心绒布球7内填充有抗菌纤维球8,设置的防菌球,起到防止细菌滋生的发生;

所述的基布层的下表面连接有多股相互平行排列的耐磨纱线9,每股耐磨纱线9上均设有多个纬编形成的线圈10,相邻的两个线圈10相互交叉连接,摩擦时线圈10侧躺,能够交替摩擦线圈10的两侧部分,增大了耐磨面积,进一步提高了耐磨性;

所述的耐磨纱线9包括芯线体11和包线体12,所述芯线体11包括芯线13,在芯线13上通过纤维胶15缠绕有设有绒纱线14,所述纤维胶15是由低熔点纤维在高温融化后所产生的,当芯线13与绒纱线14加捻在一起时,纤维胶15不仅能够提高芯线13的加捻效果,还能使绒纱线14粘附的更加牢固,不易脱落,所述的包线体12包括正向包纱和反向包纱,所述正向包纱包括第一正向单丝纱16、第二正向单丝纱17和第三正向单丝纱18,所述反向包纱包括第一反向单丝纱19、第二反向单丝纱20和第三反向单丝纱21,所述第一正向单丝纱16、第二正向单丝纱17和第三正向单丝纱18平行缠绕在所述芯线体11外侧,所述第一反向单丝纱19、第二反向单丝纱20和第三反向单丝纱21依次错开缠绕在所述第一正向单丝纱16、第二正向单丝纱17和第三正向单丝纱18之间,增加了其抗拉性和耐磨性,同时的双向设置的包纱的设计,也可增加所述耐磨纱线的耐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减震条4的下端与下纤维布层3上表面之间有空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减震条5的上端与上纤维布层1下表面之间有空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减震条4、下减震条5均为橡胶条。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起球6为软橡胶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芯线13与绒纱线14的材质为亚麻、涤纶或锦纶之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