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发光的箭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988发布日期:2018-06-27 03:0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狩猎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发光的箭尾装置。



背景技术:

狩猎往往需要依据动物的习性,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狩猎需要在夜间进行,夜间可视度低,弓箭往往射到猎物身上之后,因为没有明显的标识,会导致猎物走脱,如果在弓箭上设置有能发光的装置,就可以在夜间明显的看到弓箭的位置,不仅便于追捕逃脱的猎物,还利于弓箭的回收。

如专利号为CN201520748216(公开公告号为CN20500268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新型箭尾灯》,该箭尾灯在外壳内设置的通过惯性开关连接低压光源和电源形成的惯性通断回路。当箭射出时,由于惯性的作用,惯性通断回路通路,低压光源发光。将箭回收后,用户可以将箭尾向下甩动,实现惯性通断回路通路实现断路,虽然该箭尾灯解决的弓箭在黑暗中不可视等问题,但其结构复杂,箭尾的惯性产生件为减轻弓箭总质量往往重量很小,使之产生的惯性很小,很多时候无法点亮灯源,造成了照明回路的不稳定。

因此,箭尾发光装置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通后能形成稳定照明回路的能发光的箭尾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发光的箭尾装置,包括壳体、带有LED灯珠的灯组件、开关和内置有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灯组件和所述电池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LED灯珠能通过第一、第二导电件分别与电池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相电连接而形成照明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紧配在壳体头部的通孔中并一端外露于该通孔,该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灯组件相抵,且在外力驱动下该开关能带动所述灯组件向电池仓一侧轴向移动而使所述照明回路接通;同时在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能使一拨片插入的窗口,该拨片能驱动所述的灯组件向开关一侧移动而使所述照明回路断开。

为实现电池与外部接通,优选地,所述电池仓包括有仓体,所述仓体向上延伸形成有环壁和位于所述环壁中心的立柱,所述环壁和立柱分别连接电池的两极而形成所述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

为便于形成照明回路,优选地,所述灯组件包括有下部插设在上述环壁形成的凹槽内的绝缘套,所述LED灯珠插设在该绝缘套内,且所述LED灯珠的一极连接有向下延伸的触针,所述触针贯穿所述绝缘套的侧壁后能与所述环壁相接触;同时在所述绝缘套内定位有上端与LED灯珠的另一极相连的弹簧,该弹簧下端能与插入在绝缘套内的上述立柱相接触,该触针和弹簧即为所述的第一、第二导电件。

为防止开关向下移动时,绝缘套过于下移损坏LED灯珠,优选地,所述绝缘套外壁上具有能与所述环壁的上端相抵的限位部。

为方便按动开关并防止误触,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一对尾脚,所述的通孔开设在该两尾脚之间。

为便于开关向上移动时不会被拔出,优选地,所述开关下部具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能与所述通孔内端口相抵。

为便于壳体与不同型号的弓箭箭身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尾部还套设有用来适配弓箭箭身的适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与通孔相紧配的开关,因此装配时无需胶水,且使用时,按压开关就可以使灯组件向电池仓侧移动而接通照明回路,并能使灯组件保持在发光的状态,从而可达到射击后不会使LED灯熄灭的效果。而使用后,又可以通过拨片经窗口拨动灯组件以断开照明回路;因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形成照明回路稳定,不易断开,不受惯性等其他因素影响,可以多次利用,可减小损耗,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略壳体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略壳体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能发光的箭尾装置包括有壳体1、灯组件2、开关3和内置有电池的电池仓4以及拨片(图中未示),其中壳体1为筒状体,其一端上具有一对尾脚11,两尾脚11之间开有通孔12,壳体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能使拨片插入的窗口13,该壳体1的另一端(尾部)还套设有适配件5,该适配件5用来适配弓箭箭身,更换不同的适配件5,可以使这样的壳体1插接在不同的弓箭上。

上述灯组件2和电池仓4容置于上述壳体1内,开关3则紧配在壳体1头部的通孔12中并一端外露于该通孔12,以便射击者可以按压该开关3的一端,该开关3的另一端则与灯组件2相抵。

上述电池仓4包括有仓体42,仓体42向上延伸形成有环壁41和位于环壁41中心的立柱43,该环壁41和立柱43相互绝缘,且环壁41和立柱43分别连接电池的两极而形成的电池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

上述灯组件2包括有绝缘套21和插设在该绝缘套21的上部内的LED灯珠22,绝缘套21下部插设在上述环壁41形成的凹槽内,LED灯珠22的一极连接有向下延伸的铜制的触针221,该触针221贯穿绝缘套21的侧壁后能与环壁41相接触;同时绝缘套21内具有一台阶,弹簧23的上端与LED灯珠22的另一极相连,下端抵在该台阶上,使该弹簧23能与LED灯珠22的另一极可靠接触。上述立柱43能插入到绝缘套21内,当按压开关3,使灯组件2向电池仓4一侧轴向移动时,上述弹簧23能与插入在绝缘套21内的立柱43相接触,即此时,该触针221和弹簧23成为LED灯珠的第一、第二导电件,这样,第一、第二导电件分别与电池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相电连接,可形成照明回路,也就是LED灯珠22、触针221、环壁41、电池、立柱43和弹簧23之间形成上述照明回路。

当灯组件2轴向移动时,为了防止开关3脱离于壳体1,也避免灯组件2过度内移,在本实施例中,开关3下部具有限位凸缘31,当开关3远离电池仓4方向移动时,限位凸缘31能与通孔12内端口相抵。同时在上述绝缘套21外壁上具有能与环壁41的上端相抵的限位部211。

使用时,用力按压开关3,开关3推动灯组件2向电池仓4一侧移动,触针221和弹簧23分别与环壁41和立柱43接触,照明回路接通,LED灯珠22发亮,由于开关3与通孔12紧配设置,使得灯组件2不会在箭矢飞行过程中因为惯性导致照明回路断开;回收箭矢后,手动拔出开关3,利用拨片从窗口13探入,拨动灯组件2向开关3一侧移动而使照明回路断开,进而使LED灯珠22熄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