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及厚板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76141发布日期:2019-02-01 18:44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及厚板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及碳/碳复合材料厚板制备方法,特指一种化学气相渗碳制备高密度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及厚板制备方法。属于化学气相渗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学气相渗碳是制备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的优选方法,它通过在高温下将碳源气中的碳分解、沉积到碳纤维表面而实现,其效率取决于碳纤维表面的碳源气浓度。碳源气是通过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向内部传送的,在化学气相渗碳过程中,由于表面碳源气充足,优先渗碳,密度较高;内部碳源气较少,滞后渗碳,密度较低,在碳/碳复合材料厚度方向形成由表及里的密度差。当表面密度达到一定数值,如1.85g/cm3以上时,产生表面封孔效应,必须机加工去除表面封孔层,渗碳过程才能继续进行。现有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是将碳纤维网胎针刺成一定厚度的平板毡,随着平板毡厚度的增加,化学气相渗碳过程中,表面封孔效应加剧,复合材料的整体增密效率降低,因此采用现有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难以获得高密度碳/碳复合材料厚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及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预制体结构,利用网胎层作为碳源气传送介质,将碳源气均匀导向芯层,降低芯层厚度方向的密度差,解决芯层的表面封孔问题,制备高密度碳/碳复合材料厚板。本发明的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密度均匀、密度梯度小的碳/碳复合材料厚板。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所述预制体结构包括芯层和胎网层,所述芯层为厚度为20-40mm的碳纤维毡,所述胎网层为针刺在芯层两侧的碳纤维网胎。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所述芯层的碳纤维毡为碳纤维针刺整体毡或碳纤维三维编制毡,密度为0.4-0.8g/cm3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所述胎网层的碳纤维为t700,网胎层厚度为2-10mm、密度为0.1-0.3g/cm3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进行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后,依次进行石墨化处理、机加工;重复上述工艺过程,直至得到的碳/碳复合材料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每次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工艺参数为:以丙烯或天然气为碳源气,控制炉温为900-1200℃、炉压为1-15kpa,化学气相渗碳50-200h。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石墨化处理制度为:控制炉内气氛为氩气0.11-0.13mpa、炉温为2000-2300℃、保温时间为1-2h,随炉冷却。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机加工是将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工件进行胎网层表面加工,表面加工每次去皮量厚度为1-3mm。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碳/碳复合材料厚板预制体结构中,芯层厚度为20-40mm,密度为0.4-0.8g/cm3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渗碳增密完成后,机加工去除胎网层,得到芯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厚度为20-40mm,密度为1.75-1.85g/cm3

优点及积极效果

本发明以碳纤维编织体为芯层,厚度为20-40mm、密度为0.4-0.8g/cm3,将碳纤维网胎针刺到芯层两侧形成网胎层,制备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经过化学气相渗碳、石墨化、表面机加工,利用网胎层作为碳源气传送介质,将碳源气均匀导向芯层,降低芯层厚度方向的密度差,解决芯层的表面封孔问题,制备出厚度为20-40mm、密度为1.75-1.85g/cm3的碳/碳复合材料。

本发明利用网胎层作为碳源气传送介质,将碳源气均匀导向芯层,降低芯层厚度方向的密度差,解决芯层的表面封孔问题,制备高密度碳/碳复合材料厚板。其机理及优点简述于下:

1、本发明的网胎层,内部存在大量微米尺度的孔隙,成为碳源气的有效通道,将碳源气均匀导向芯层,实现芯层均匀化学气相渗碳,降低芯层厚度方向的密度差。

2、本发明采用网胎层的初始碳纤维密度与芯层初始碳纤维密度的匹配,使网胎层的初始碳纤维密度小于芯层初始碳纤维密度,使得芯层中碳纤维的比表面积较网胎层更大,芯层中碳纤维对碳源气的吸附更强、渗碳效率更高,实现在渗碳后,芯层获得高于网胎层的密度。

3、本发明的网胎层,作为保护层,将表面封孔控制在该层内,保护芯层不受表面封孔效应影响;

4、本发明的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可用于制备高密度碳/碳复合材料厚板,其厚度为20-40mm、密度为0.4-0.8g/cm3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胎网层,2---芯层;芯层两侧设有网胎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所述预制体结构包括芯层和胎网层,所述芯层为厚度为20-40mm的碳纤维毡,所述胎网层为针刺在芯层两侧的碳纤维网胎;

所述芯层的碳纤维毡为碳纤维针刺整体毡或碳纤维三维编制毡,密度为0.4-0.8g/cm3

所述胎网层的碳纤维为t700,网胎层厚度为2-10mm、密度为0.1-0.3g/cm3

实施例2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进行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后,依次进行石墨化处理、机加工;重复上述工艺过程1次,得到的碳/碳复合材料密度为1.85g/cm3

每次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工艺参数为:以丙烯或天然气为碳源气,控制炉温为900℃、炉压为1kpa,化学气相渗碳50h;

石墨化处理制度为:控制炉内气氛为氩气0.11-0.13mpa、炉温为2000℃、保温时间为1h,随炉冷却;

机加工是将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工件进行胎网层表面加工,每次表面加工去皮量厚度为1mm;

碳/碳复合材料厚板预制体结构中,芯层厚度为20mm,密度为0.8g/cm3;网胎层的厚度为2mm、密度为0.3g/cm3

渗碳增密完成后,机加工去除胎网层,得到芯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厚度为20mm,密度为1.85g/cm3

实施例3: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进行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后,依次进行石墨化处理、机加工;重复上述工艺过程4次,得到的碳/碳复合材料密度为1.80g/cm3

每次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工艺参数为:以丙烯为碳源气,控制炉温为950℃、炉压为6kpa,化学气相渗碳100h;

石墨化处理制度为:控制炉内气氛为氩气0.11-0.13mpa、炉温为2300℃、保温时间为2h,随炉冷却;

机加工是将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工件进行胎网层表面加工,每次表面加工去皮量厚度为2mm;

碳/碳复合材料厚板预制体结构中,芯层厚度为40mm,密度为0.6g/cm3;网胎层的厚度为10mm、密度为0.1g/cm3

渗碳增密完成后,机加工去除胎网层,得到芯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厚度为40mm,密度为1.80g/cm3

实施例4: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进行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后,依次进行石墨化处理、机加工;重复上述工艺过程3次,得到的碳/碳复合材料密度为1.78g/cm3

每次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工艺参数为:以丙烯为碳源气,控制炉温为1000℃、炉压为15kpa,化学气相渗碳80h;

石墨化处理制度为:控制炉内气氛为氩气0.11-0.13mpa、炉温为2200℃、保温时间为2h,随炉冷却;

机加工是将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工件进行胎网层表面加工,每次表面加工去皮量厚度为3mm;

碳/碳复合材料厚板预制体结构中,芯层厚度为30mm,密度为0.4g/cm3;网胎层的厚度为8mm、密度为0.2g/cm3

渗碳增密完成后,机加工去除胎网层,得到芯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厚度为30mm,密度为1.78g/cm3

实施例5: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进行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后,依次进行石墨化处理、机加工;重复上述工艺过程1次,得到的碳/碳复合材料密度为1.82g/cm3

每次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工艺参数为:以丙烯为碳源气,控制炉温为950℃、炉压为10kpa,化学气相渗碳200h;

石墨化处理制度为:控制炉内气氛为氩气0.11-0.13mpa、炉温为2100℃、保温时间为2h,随炉冷却;

机加工是将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工件进行胎网层表面加工,每次表面加工去皮量厚度为2mm;

碳/碳复合材料厚板预制体结构中,芯层厚度为20mm,密度为0.6g/cm3;网胎层的厚度为4mm、密度为0.14g/cm3

渗碳增密完成后,机加工去除胎网层,得到芯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厚度为20mm,密度为1.82g/cm3

实施例6: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进行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后,依次进行石墨化处理、机加工;重复上述工艺过程2次,得到的碳/碳复合材料密度为1.81g/cm3

每次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工艺参数为:以丙烯为碳源气,控制炉温为1200℃、炉压为3kpa,化学气相渗碳100h;

石墨化处理制度为:控制炉内气氛为氩气0.11-0.13mpa、炉温为2100℃、保温时间为2h,随炉冷却;

机加工是将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工件进行胎网层表面加工,每次表面加工去皮量厚度为3mm;

碳/碳复合材料厚板预制体结构中,芯层厚度为30mm,密度为0.4g/cm3;网胎层的厚度为9mm、密度为0.2g/cm3

渗碳增密完成后,机加工去除胎网层,得到芯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厚度为30mm,密度为1.81g/cm3

实施例7: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碳复合材料厚板的预制体结构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进行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后,依次进行石墨化处理、机加工;重复上述工艺过程4次,得到的碳/碳复合材料密度为1.75g/cm3

每次化学气相渗碳增密工艺参数为:以天然气为碳源气,控制炉温为1100℃、炉压为5kpa,化学气相渗碳120h;

石墨化处理制度为:控制炉内气氛为氩气0.11-0.13mpa、炉温为2200℃、保温时间为2h,随炉冷却;

机加工是将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工件进行胎网层表面加工,每次表面加工去皮量厚度为2mm;

碳/碳复合材料厚板预制体结构中,芯层厚度为40mm,密度为0.7g/cm3;网胎层的厚度为10mm、密度为0.1g/cm3

渗碳增密完成后,机加工去除胎网层,得到芯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厚度为40mm,密度为1.75g/cm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